近年来,新城区在深入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实践中,紧紧围绕公开前、公开中和公开后三个关键环节,积极探索符合新城实际的党务公开新思路、新途径,精心打造阳光党务系统工程。

  公开前准确把握核心点

  准确把握党务公开的核心内容,是确保公开质量的重要前提。为此,新城区把重大决策、干部任免、民生问题等作为公开前的首要工作来抓,为推行这一制度高点起步奠定了良好基础。

  工作中,他们首先坚持重要决策“专家论证”。在区域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建设等435项重要决策中,由区委常委会拿出初步方案,先后邀请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反复咨询论证,广泛听取意见,最终形成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决策方案。其次,坚持干部任用“差额选拔”。为充分反映民意,对所有符合条件的中层后备干部人选,进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由全委会和常委会进行票决,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贯穿到干部任用的全过程。此外,坚持惠泽于民“群众听证”。始终把教育医疗改革、棚户区改造安置等重大民生问题,作为党务公开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次召开不同类型的听证会,较好地找到了“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的有效对策。2011年,全区共实施43类民生建设项目,完成1.2万户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回迁安置,促进了民生改善,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公开中切实增强透明度

  在深入推进党务公开的过程中,该区注重抓好程序、内容、形式、机制“四个环节”,努力增强党务工作“阳光运行”的透明度。

  一是公开程序规范化,维护严肃性。按照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做到分层有序公开。制定《党务公开流程图》,严格“提出申请、领导审核、公开公示、收集反馈和梳理归档”公开程序,坚持固定公开、定期公开和随时公开有机结合,维护规范操作的严肃性。二是公开内容系统化,确保完整性。从重大决策、组织建设、党风建设等5大类30个方面,制订了《党务公开目录》,对不涉及党内秘密的热点问题和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的事项,都依据目录进行公开。三是公开形式多样化,注重实效性。充分运用“制度+科技”的方式,在采取会议、文件、简报、公开栏等传统形式的同时,还利用门户网站、电子博客、触摸屏、LED显示屏和电信“百事通”平台等现代手段进行公开,全力打造“信息化党务”。四是公开机制长效化,力求持续性。适时制定了党内情况通报、党内事务听证咨询、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区级中层领导干部公开述廉述德、党员定期评议领导干部等制度,不断强化对党务公开机制的长效化管理。

  公开后不断提高公信力

  新城区把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和主动改进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将党员群众发现反映的问题落到实处,努力在整改提高上狠下工夫。

  该区广泛收集意见反映,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和纪委的领导及机关,分别开通书记热线电话、建立区长信箱、设置意见箱、开展网络调查、发放征求意见表,实行区级领导“大接访”“大下访”和周六、周日“约访制”。仅2011年,就先后征集到涉及经济建设、民生民意和作风建设等8类110余条意见建议,接待上访群众298批次4024人,受理各类投诉764件,办结率100%,有效克服闭目塞听、盲目乐观的官僚作风。

  同时,针对党务公开中群众反映的敏感热点问题,经过归纳梳理,逐一进行解决,及时化解了涉及干部选拔任用等120个突出问题。在对区级中层班子调整公示期间,区委接到党员群众对8名拟任职干部的意见反映后,及时调查核实,并依照规定取消了3名干部的拟任资格。另外,根据信访投诉的不同层次,分别采取电话、网络、信函及入户等形式,及时反馈每一个信访问题的处理结果,积极化解群众的疑惑、误解或不满情绪,不仅畅通了党员群众听政、参政、议政渠道,而且使权力运行置于干部群众监督之下,有效杜绝“暗箱操作”,提高了公信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