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脉原稿专用.gif

  编者按:关乎一个国家的财政预决算问题,都逃不过公众过度的争议。公众期待作为纳税人,清楚政府怎么花钱,能看得见,也能读得懂“账本”。近年来,我国一直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并积极探索、尝试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拓宽公众的获取政府信息的渠道。时值我国“十二五”初始年,针对“政府财政预算公开”这个关键词已经采取了不少举措,不禁让公众对未来我国的财政预算公开多了些期待,更加的透明、更加的民主。

  财政预算公开是敏感且不过时的话题,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和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式的财政预算公开中,某一个或者几个“个案”的诞生,都会引起公众的惊讶和惶恐,其实更是一种对“账本”公开透明的强烈期待。

  公开是一种勇气,需要面对强大的质疑,同时也需要改革的智慧。国脉电子政务网将通过对我国财政预算公开“个案”的剖析,推开财政预算公开之门,寻找财政预算公开“样本”从“国家机密”到“网上公开”的民主之路。【详细】

国脉地球.gif

  样本五:

内蒙古自治区重视网上财政平台建设 主动接受公众监督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2011年全区政务公开工作会议,会议要求,稳妥推行财政预算公开。各地区要及时公开经同级人大审议批准的本级财政预决算和涉及民生的重大项目预算。重点公开“三农三牧”、水利、教育、医疗、保障房建设等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的支出管理使用情况,政府的公共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经费支出预算和执行情况,各行政机关部门预算和执行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重视网上财政平台建设 主动接受公众监督

  政府财政预算实现公开透明是改革的第一步,此外更应该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让公众看得懂,读得明白“账本”。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预算管理的意见》发布,其中指出,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单位预算公开、财务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的民主理财办法。并强调要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要进一步完善包括政府预决算报告在内的财政信息披露制度,适时公布政府预算及面向社会公众的预算解释性文件,充分反映政府工作,提高预算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自觉接受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的监督。

内蒙古自治区重视网上财政平台建设 主动接受公众监督

  内蒙古自治区一直重视加强电子政务等公开载体建设,加强门户网站建设,丰富信息公开和网上办事功能。其中,将财政网站作为实施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通过发布政务信息、提供网上服务、开展互动交流,建立服务型网上财政平台,宣传财政政策、实施政务公开、服务社会公众,提升财政形象,努力打造24小时不下班的网上财政信息平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