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保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垃圾分类已成为浐灞生态区绿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校园中,通过推行垃圾分类,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更有利于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校园环境。近年来,浐灞生态区拓展思路、创新形式和内容,重点抓好学校教育,打造“延伸课”“必修课”两课“交互式”学习课堂,助力辖区学校做好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实施等工作,引导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垃圾分类观念,厚植绿色发展理念。
丰富线上活动 上好特色课外“延伸课”
今年8月7日,浐灞生态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浐灞生态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缤纷暑期·童心筑梦”少儿文明实践线上征集活动,旨在全面推动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境保护意识,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树立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
此次活动吸引浐灞生态区多所学校小学生广泛关注并参与其中,截至8月31日,共征集到300余幅作品,经过初筛,有162幅作品进入投票环节,通过网络投票以及对参赛作品进行综合评审,分别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20名,评选出优秀奖40名。获奖作品内容广泛、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涉及垃圾处理、低碳生活、生态保护等多个主题,充分展现了浐灞生态区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理解,以及对保护环境的美好畅想。
11月14日,浐灞城管局联合区教育局在浐灞生态区互联网+分类展示教育中心举办了颁奖活动,为获奖学生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孩子们给予肯定和鼓励。
颁奖现场,在宣传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观看了垃圾分类宣传片,参观了垃圾分类宣教基地,了解垃圾分类发展史、分类设备与处理流程等。在垃圾分类趣味游戏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玩得不亦乐乎。借助文字、图片、实物、游戏等形式,通过听、看、做的沉浸式体验,同学们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领悟做好分类的意义。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积极践行垃圾分类,带动身边的同学、家人、朋友共同参与,携手保护环境。
高频入校宣传 上好沉浸学习“必修课”
学校是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生活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的关键职能。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浐灞生态区深层次、多方位、全覆盖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系列活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学生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习惯。截至目前,浐灞生态区第二小学、第十六小学、第二幼儿园等6所学校荣获市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校。
浐灞生态区在宣传教育常态化、多样化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探索与实践,紧扣辖区学校实际,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宣传活动,让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更加深入“童心”;同时结合世界环境日、开学季、主题日等宣传契机,开展“有害换有爱,分类更时尚”“小手拉大手”等主题活动,将生活垃圾分类这门“必修课”融入到学校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垃圾分类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宣传者。
“同学们,该如何创建无废校园?减少垃圾的产生?”10月24日,在浐灞第二十一小学,开展了“践行垃圾分类,共创无废校园”主题活动,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知识课程。宣传员通过“动画短片+现场讲解+互动答疑+趣味游戏”的宣贯形式,形象生动地向学生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并鼓励孩子们向家人宣传所学的垃圾分类知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11月7日,浐灞生态区以有害垃圾收集日为契机,走进浐灞阳光海蓝小学开展“有害换有爱,分类我先行”垃圾分类进校园宣传活动。宣传员重点讲解了有害垃圾分类中存在的知识盲区,并组织同学们进行有爱兑换,同学们排好队,将从家中带来的过期药品、过期指甲油等有害垃圾兑换成笔记本等礼品,实现“有害换有爱”,真正将环保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此外,浐灞生态区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尝试以艺术的形式传播垃圾分类环保理念,利用废弃物品进行艺术创造等。浐灞第十八小学的快板说环保、第十小学的环保时装秀、第二小学的情景剧表演……这些垃圾分类课外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浐灞生态区还利用“线下展演+线上展播”双线宣传法,开设“垃圾分类,童心同行”垃圾分类进校园优秀节目展播栏目,将各校优秀作品进行展播,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环保理念知识,推广低碳环保生活方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垃圾分类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但“这件小事”关系到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生活的大事。未来,浐灞生态区将不断拓宽培训和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打造垃圾分类学校教育体系,创新并加大垃圾分类“进校园、进课堂”宣传活动,丰富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实现校园垃圾分类教育全覆盖,为推动浐灞生态区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不断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