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领域,信息产业规模很大,政府投入很大,但是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是有限的,电子政务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就是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在认识方面就存在模糊,比如政府采购问题,同等优先变成了国外优先,同等优先听起来是对的,实际上变成国外优先,正版化肯定对,尊重别人知识产权,但是正版化变成微软化,很多看起来很冠冕堂皇的理论,实际上严重的制约了我们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的电子政务大投入并没有带来大产出,更没有带来大跨越。电子政务的现状就是标准分散的现状,就是一种对外依赖的现状,就是一种低水平重复的现状。

  在新阶段,如果希望电子政务有一个大的跨越发展,应该从根本的理念上解决问题,要树立两个根本的视角,不能把电子政务仅仅作为提高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的工具,现在的情况是效率可能有些提高,但是成本绝对没有降下来,所以说我们自身要有两个基本认识:一个就是电子政务是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的基本力量,电子政务如果不和政府的管理创新结合起来,效率是发挥不出来的,作用也是不可能发挥出来的,这是一个认识;另外一个就是电子政务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本力量。如果从这两个更宏观、更全局的视野考虑电子政务的发展,我们就能给电子政务一个正确的定位,不能是处在纯粹的支撑地位,只有当我们树立了以上两个很基本的认识以后,我们才能够提出正确的投入方向、提出正确的管理政策。

  电子政务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手段,结合以上内容谈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电子政务如何推动创新型政府建设。

  我们老说创新型国家建设,从2006年1月份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后,自主创新已经变成了一个关健词,我们的创新型国家到底缺什么,创新型国家建设应该跟创新型政府、跟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都是一致的。

  第二、自主创新不能盲目作为。

  过去不提创新,谁也不提这个概念,谁也不讲自主创新,最近几年谁都谈自主创新,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一总结时候就说某某企业自主创新的十年历程、十五年历程,从2006年1月开始,我们统计了一下,当年就有109个城市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到现在已经超过200个城市,实际上没有人意识到怎么做,也没有人分析差距到底在哪。过去是无所作为,因为不提创新,什么都是买,只要能买来的就不作,就跟航天飞船能够上去飞机上不去一样,能买来的肯定上不去,买不来的都上去了。过去是无所作为,现在是盲目作为,大幅度科技投入,从2006年开始,大概有1/3的省市当年科技投入是100增长,“十一五”期间20%的年增长,投入大幅度增长,很多省技术项目、科技项目经费投入上千万,效果却一般,这就是盲目作为,没有钱做不成事,有钱不一定就能做成事,

  第三、自主创新要科学作为。

  科学作为是尊重规律的作为,对我们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来说,过去我们认为缺钱,跟美国比缺很多,美国有接近三千亿美元,我们只有一百亿美元,现在不是这样了,我们现在不缺钱。第一阶段缺的是钱,第二阶段缺的是制度,现在的情况是没有有效的制度设计,所以我们的教育、评价、政府采购、科技计划、国家创新体系等等都没有形成对我们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有效提升。

  第四、自主创新要有政府支撑。

  阻碍自主创新的因素有多少,因循守旧、论资排辈这些都是反创新的,在这个阶段下,我们提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政府是什么呢?政府是创新环境建设的主体,我们不是说企业是创新主体以后政府就没责任了,我们到底形成什么样的环境,政府是创新环境营造的主体,政府不能逃脱自己的责任,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创新型政府是国家重要的中枢,电子政务要提升自己的地位,电子政务要实现大的跨越就要站在更高的高度看自己。

  第五、怎么推动创新型政府的建设,这里面有三个重要标志:

  一是要通过电子政务形成社会行为中枢的示范效应,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形成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在自主创新方面就是对本土传统产业的大力支持,我曾经见过三星电子研究院的院长,他说在韩国没有微软、OFFICE,使用的就是韩文OFFICE,尽管有一些小的缺陷,但是不影响应用。他说一旦开发出来,第一批用户就是政府,大规模使用,政府用了以后学校用,他说微软在韩国根本没有任何市场,谁都承认软件是改进出来的,但是没有人愿意投入,再好的技术没有应用永远不能成为成熟的技术,电子政务发挥着重要的责任,不是说新产品不好,而是我们没有给应用机会,我们的企业就可怜在这,2004年我去奇瑞调研时候,两会时候已经采购600辆东方之子,最后又不用了,用的还是外国公司的车辆,如果不给自己企业机会怎么可能有发展呢,政府要做社会行为中枢的示范效应。

  二是能够提高社会信息中枢的传播效率,真正成为政府跟社会沟通的信息渠道,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效率。很多人说在中国搞创新拿不到数据,信息数据主要占有者还是政府,信息传播效率非常低,能不能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对整个创新型国家建设至关重要。

  三是成为改善社会管理中枢的运行模式的有效支撑,绝不仅仅把自己看成是传统政府管理的一种补充,实际上可以推动社会管理流程再造,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原来在这方面提的很多,但是没有实现,从2003年开始有的地方政府就在利用电视和网络的介入做干部选拔,通过电视和互联网实现干部选拔过程中的流程的改革,很多政府的重大决策都是通过互联网形成有效的支撑,甚至成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今年有几件事情,辽宁的几个干部还有山西的几个干部任免都是因为网络的作用,因为之前政府管理过程中没有把信息公开,没有考虑基本流程,没有想到互联网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对政府的组织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影响。还有今年奥巴马竞选,我们都知道他拿到了超过7亿的竞选经费,但是诸位知道这些经费中有多少是通过互联网获得的吗?有超过85%是通过互联网获得的,信息化手段对政治走向的作用非常大,不管地方局部的,还是国外的,实际上都对做电子政务的同志提出了有效的启示,能不能在一个趋势出现苗头时候我们就能看见并且抓住。

  第六,电子政务创新的途径。

  既然做电子政务,我们就要有新目标、新技术和新对象,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实现知识型的组织,建设一个创新型政府;我们的对象不仅仅关注领导需求,更要关注年轻人的需求,关心社会公众的需求;我们的技术不应该仅仅局限于Web1.2、2.0,还有3.0技术,当我们把这些新目标、新技术统一起来时候我们要实现什么呢?第一实现服务的创新,通过信息的公开,信息效率的提高和信息的互动,实现服务的创新;第二通过组织的创新、通过流程的再造、通过人员的培训、通过功能的扩展;第三通过社会创新,让我们的电子政务推动我们的政府成为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一个有效的组成部分,如果从这三方面看,我们的电子政务就能够推动我们的政府成为整个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有效的、不可替代的力量。

  第七,在推动电子政务创新过程中,有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个原则,使用重于建设。我们现在强调建设和使用结合,但是从使用来看,使用远远落后于建设,投入大量建设经费,但是使用效率并不高,如何提高使用效率是下一步的重点。

  第二个原则,制度重于技术。管理制度的创新,现在要重于先进技术,如果制度设计就是传统的,就是单向的,我们很难通过技术实现交互,技术的互动手段好,但是没有管理制度保证,也不可能发挥电子政务的最大效率。

  第三个原则,本土技术重于外国技术。我们都强调了稳定问题,强调了安全问题,强调了功能的拓展问题,这些都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拿到自己本土技术,从这点上来看,我们的电子政务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第四个原则,内部的创新动力重于外部的创新资源。能不能把我们内部的电子政务创新的内部动力激发出来、把领导意识激发出来、把普通公务员使用热情激发出来,这个动力对于电子政务创新来讲是持续的动力。

  总体来讲,现在的社会进程进入一个高度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下一步对电子政务的社会需求会越来越大,提供的技术条件也会越来越好,关键是我们怎么做,我们能不能充分利用我们自己的市场和人才资源把我们的优势发挥好,我们的市场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规模性;二是增长性;三是多样性,在中国多样性市场条件下,任何创新都能够实现我们的市场价值,用好我们的市场价值和人才价值,我们就能够推动电子政务创新,通过推动电子政务创新推动整个创新型国家建设。(本文根据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胡钰在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专题活动“电子政务与自主创新研讨会”上讲话内容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