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为传播信息社会理念、增进信息社会共识,迎接第十个“世界信息社会日”到来,由信息社会50人论坛主办,希捷科技(Seagate Technology)协办组织的“2015信息社会发展论坛”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召开。来自中央部委、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的代表400余人参加会议,围绕“互联网+与创新驱动”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汪玉凯教授出席会议,并作题为“互联网+与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主题演讲。他指出,“互联网+”的本质是一种新的创新经济模式,“互联网+政务”将改变政府存在的形态,将为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是政府治理的历史性变革;“互联网+政务”的实现路径包括:一要变革体制和机制,二要构建政府统一的“三张清单一张网”,三要开放政府数据,四要构建综合性的跨部门应用系统,五要加强政务信息化的法治建设。

 
  以下根据现场演讲整理:
 
  各位朋友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互联网+与创新驱动”研讨活动。大家都注意到了,今年的政府报告李克强总理讲到“互联网+”以后,这个词的热度快速攀升,已经变成高度热词,各界围绕“互联网+”有很多思考和探索。我下面讲的也是一种探索,就是关于“互联网+与政府管理现代化或者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问题,核心是互联网+政务。我大体讲三个观点:第一,互联网+本质是一种新的创新经济模式;第二,互联网+政务是政府治理的历史性变革;第三,互联网+政务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路径。
 
  第一,关于“互联网+”的本质。
 
  不管是理论界还是IT界,都在对“互联网+”本身进行探索,我的基本观点是:“互联网+”本质应该是“互联网2.0”加“创新2.0”。现在,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这四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互联网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运算速度、网络带宽、存储能力,这些是衡量现代信息技术三大标志。前面讲的四种新技术,都在这三个层面上得到很大提升,所以引发了互联网本身的变革。
 
  现在把互联网叫做2.0时代,互联网进入2.0时代以后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七个无所不在:无所不在的网络、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软件、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以及便捷的获取方式、无所不在的创新(以创客为代表的个人设计,个人制造等等)、无所不在的“互联网+”。也就是说互联网几乎可以和任何行业进行融合,这样的“无所不在”有可能造成什么结果呢?就是造就各种新的经济业态,造就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最终有几个特点:互联网作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被广泛应用,农业时代的基础设施是土地、森林和水等,工业时代是交通和电力,现在基础设施变成云、网、端。“云”就是大数据、云计算,“网”就是互联网2.0加上各种各样应用终端,这已经变成信息社会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新的技术融合借助互联网创造出无穷无尽的创新。所以“互联网+”几乎可以和任何行业进行融合,比如在中国,虽然产业互联网相对落后,但是消费者互联网已经走到全世界最高端,为什么能够走到高端,就是有几亿网民网购,阿里巴巴上市以后迅速变成IT界前几名,这后面是三亿多人网购在支撑消费互联网走到世界高端。互联网的本质应该说是一种在新的条件下的新的创新经济模式,我们从这个角度看待“互联网+”。
 
  第二,“互联网+政务”:政府治理的历史性变革。
 
  互联网可以加金融、加教育、加医疗等等,同样互联网也可以加政务。我认为互联网加政务以后可能大大的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未来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我看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首先需要政府治理现代化。因为政府治理处在国家治理第一线,如果它本身不能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空的。而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非常重要的判断,就是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在我看来,没有信息化没有现代化,也同样包括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及没有信息化就没有政府治理现代化。这个逻辑推导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未来政府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内涵是什么?我认为从政府的角度看,首先法治体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政策体系、价值体系这五大体系要现代化。从能力来讲,政府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保护安全和应对各种危机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行政能力等等都需要现代化。而目前这种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
 
  我可以大胆预测,“互联网+政务”以后,首先会改变政府存在的形态。李克强当了总理以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习近平的使命是打造现代化国家,李克强的使命是打造现代化的政府,锐意进取的施政风格,平民作风和实干精神,全面推进改革,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这三个角色都是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个大目标,所以现代化政府应该包括两个结构,第一个结构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支撑的政府体系。这个政府体系应该具有四个特征:整体政府、开放政府、协同政府、智慧政府。这四个政府完全是靠信息网络技术来支撑的,“互联网+”首先要打造四个政府,在网络世界是无缝隙对接的整体政府,是开放的、透明的。第二个结构是借助于前述四个政府的构建而达成的现代政府目标。通过网上流程再造,可以在网上进行跨部门协同,最后提供智慧化的管理,智慧化的服务,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进而实现现代化政府的目标: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在“互联网+政务”时代,后面这四个目标的达成必须要借助前面基于信息网络技术支撑的政府的构建,如果没有整体政府开放、协同政府、智慧政府,法治政府实现不了。
 
  “互联网+政务”有可能改变政府的存在形态,“互联网+政务”的历程没有改变整个信息化的模式,整个信息化的历程可以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样大的阶段来连接来描绘,而政务信息化也大体经历这样历程。“互联网+政务”应该说为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支撑,为什么呢?第一,从宏观背景来看,互联网应用的广泛普及,为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提供广阔前景。第二,信息消费需求的强劲推动,为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提供了不竭动力。第三,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强势崛起,为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提供巨大的空间。我认为这是互联网+政务的大背景,在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下观察的。从全球视野来看信息社会有四大指标,来衡量全球,也对照中国,所以我认为“互联网+政务”不能离开整个信息社会的大背景。
 
  从政府自身来看,政府是各类组织中最大的数据源和信息源,政府治理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源源不断的信息。比如说教育,最权威信息都在教育部掌握着;农业最权威信息在农业部掌握着;民生,很多信息都在文化部、民政部掌握着。政府每时每刻都产生大量数据,政府产生的这些权威的数据,能不能被盘活、被社会使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自身的变革。
 
  政府对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需求不可估量。政府本身就对云计算,大数据,新技术有很强的需求。对内来讲:政府需要不断的决策,制定相应的巩固政策,要使政策制定更加科学合理,更加贴近民心,需要借助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支撑,不断地改进政策制定和决策。从政府自身管理运行来看,要高效、透明、便民,首先自身要能够流程优化、简便,能够调动市场活力,释放社会活力。通过信息化网络技术可以把政府内部的权力运行进一步关在制度笼子里面,包括正在构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都是借助信息网络技术来实现的。对外、对公众来讲,社会公众对政务信息的消费不断增长,因为政府有大量信息源,老百姓对政务信息消费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诉求不断提升,希望能够提供更多、更简便、更低廉的公共服务。在政府对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能力方面,老百姓要求越来越高,比如食品安全,药品安全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能否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把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构建起来,这对改善民生,提升老百姓对政府的公信力,保障食品安全前途无量。政府的公共安全,应对危机等方面,都需要借助信息网络技术来加强对社会的治理。
 
  从上面这些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政府对内还是对外治理,都需要借助互联网,所以“互联网+”,这将是整个政府信息化最重要的核心议题。政府如何盘活这些海量的数据资产,使其为国家治理、企业决策乃至个人生活服务,必将成为“互联网+政务”的核心议题。
 
  第三,“互联网+政务”:实现路径是什么?
 
  首先看中国过去这些年在政务信息化过程中走过的道路以及中间的教训。我概括为四个阶段:起步阶段,融合阶段,协同阶段,智能化阶段。政务信息化起步阶段有两个标志,一个是政府上网,一个是办公自动化。从融合阶段来讲就是电子政务和政府各个部门业务融合,比如和交通、文化和教育,各个部门行业政务和电子政务进行融合。协同阶段,在跨部门协同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就是信息孤岛,各自为政,资源不能共享。在协同阶段我们正在爬坡,我认为中国目前主流的政务信息化也处在协同阶段,这一阶段我们很多还没有破解,未来方向是智能化阶段。
 
  在过去政务信息化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可以用三句话概括:互联互通难,业务协同难,资源共享难,其核心问题首先是机制障碍,是部门利益。由于部门利益在作祟,数据难以开放。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新技术要派上用场前提条件政府要开放数据,政府部门之间可以共享数据,如果没有这些机制体制保障,这些新技术很难真正派上用场。
 
  其次,路径方面:一要变革体制和机制,消除制约政务信息化的体制和机制障碍。我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地方正在构建橄榄型政府,把所有政府部门审批事项全部拿出来成立行政审批局,原来七八十个章子变成一个章。后端是把各个部门的执法队伍整合,整合成几个综合执法队伍,这样每个部门都能分解出去,管理事项分出去了,执法项目变成综合执法了,中间橄榄型的中间政府大部门主要搞决策和监管。这些功能结构的变化,为下一步在电子政务,政务信息化或者互联网+政务方面,从组织结构上可能合作的保障。我们探索一种政府的组织结构如何结合互联网+政务,使之更能够发挥信息化本身的作用。二要构建政府统一的“三张清单一张网”: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要建立统一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网。现在浙江省的省、市、县三级全部构建“四张清单一张网”,这除了刚才三个还有“专项公共资金使用清单”,还有社会公共管理服务网。三要开放政府数据,为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保障。四要以政府的宏观决策、民生服务和市场监管为中心,构建综合性的跨部门应用系统。五要加强政务信息化的法治建设,改变法治滞后于信息化本身的现状。我想未来如果能破解这些制约政务信息化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的问题的话,“互联网+政务”的前景将非常广阔。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