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国推进电子政务的进程中,信息公开始终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尤其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问题被称为推进电子政务的三大“软肋”之一。业界许多人士对此非常关注,并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日前本刊记者为此走访了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胡小明。

  记者:在电子政务推进的过程中,政府信息公开是一个重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问题,您能否就此谈一点看法呢?

  胡小明:我们首先还是要重视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这是推进民主政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文明的重要措施。现在国务院信息办正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些规定。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则是:政府信息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特例,需要申明理由,得到批准。公众对政府的工作将享有更充分的知情权、监督权。政府信息公开将对我们的政治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这将是推动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措施。

  政府信息公开意义深远

  记者:我相信政府的信息公开对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也是电子政务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它究竟会对我们的社会带来哪些好处?为什么我们要把它摆到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呢?

  胡小明:政府信息公开对于促进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们从信息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来考虑。我们都知道,国家机构由于职能与工作的需要,收集与积累着大量的信息资源。这些资源一方面是来自通过政府行政力量支持的统计调查,一方面是来自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积累的工作与业务资料,还有通过政府机构以其他各种方法、技术获得的资料,如地理空间数据,自然资源数据,市政建设数据等等。这些信息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将这些资源开放给社会,让社会充分利用,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果。会大大减少社会各界经济运作的风险与盲目性,会提高全社会经济运作的质量,将会为社会各界带来方便。因此,积极地开放政府信息资源是“服务四化建设”的好事情。

  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二项重要作用是促进政府与公众的合作,以达到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政府与公众的合作,将能更好地团结政府与社会的力量,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我们知道,政府的行政管理费用是相当高的。如果公众能够积极地配合,这种行政管理费用就会大大降低。这就好像交通安全管理,如果公众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的比例提升,那么所需要的交通警察数目就会下降,实际上就降低了交通管理的成本。今年年初,我国在防治SARS过程中,我们就能清楚地看清政府信息公开的作用。

  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三大好处是创造一个公开、透明、依法行政的环境,这将大大有利于政府的廉政,有利于社会的监督。我们都清楚,政府的腐败行为是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混水中才好摸鱼。创造一个廉洁的政府,仅靠破案,处罚是不够的,在制度上进行改革,将是非常有效的抑制腐败的措施。去年我在广东看到一些网上审批系统。由于将审批的过程都在网上公开了,人们可以在网上看到进程,知道卡在谁那里,这将使得要“好处费”的行为很难进展。而在过去则不一样,行政人员很容易将审批件扣押在自己手里,然后推说是上级不同意,需要“打通关节”等待用户送礼。将政府的行为放在阳光之下,将是最有效的防腐措施。

  政府信息公开的第四大好处是有利于创造公众参政议政的环境,改变政府的作风,实现政府的职能转变。过去,我们的政府是一个以监管为主的政府。而今天,我们需要将之改造为“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政府,要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府。我们看到,新一届的领导人在推行“以人为本”的方向上做着大量的努力。政府信息公开将是推进社会民主化、政治文明的重要措施。民主不是一种恩赐,而是表现为对人的尊重。将政府的信息充分地公开,这是对公众重要的尊重行为,这样才能建立政府与公众的相互信任。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才能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应注重三大因素

  记者:您说的四点好处很有说服力。但是我还有一点不理解,为什么这样的好事情以前我们不大力强调,而一直要等到现在才摆上日程,是什么因素加快了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需求了呢?

  胡小明:一个问题是否会引起重视,时机是一个重要因素,我想有三个重要因素在推动政府的信息公开。

  一、向市场经济的转制。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决策将从计划经济的集中决策向市场经济中以分散决策为主的转移,将以企业自主决策,自主承担风险为主。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应当加强对社会的信息服务的功能。政府对社会的信息服务越好,企业运作的风险越少,经营的效率就越高,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得也就越快。因此,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策中特别强调要“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二、知识经济的发展。应当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知识经济起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之中,最重要的资源已不再是自然资源,资金、设备等传统生产资本的地位也开始下降,而知识资源将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知识资源的最大特点是与人结合在一起的,只有一个尊重人的社会,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才能有着充分利用知识资源的最大可能性;只有信息更公开,更民主的政府,才能为人们知识、智慧、创造力的发挥带来更好的环境。

  三、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国已经加入了WTO,这意味着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的经济合作与竞争。我们知道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这些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与人才,而人才是最关键的。如果我们的服务做得不好,那么资金、人才、技术都会向更有吸引力的地方转移,这样我们就会被世界经济边缘化。因此,经济全球化成为政府与政府的竞争,我们必须要加快建设更公开、透明的政府,更加廉洁的政府,更有服务意识的政府。这种激烈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态势也催促我们的政府加快改革,加快政府的信息公开,加快电子政务的建设。[page]

  影响政府信息公开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记者:据我了解,在各地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信息公开还是一项很困难的事情。现在网上还只限于公布一些静态信息,政府的网站还很难起到沟通政府与社会的重要作用。您能分析一下这是什么原因吗?

  胡小明:我想第一点应当是认识上的原因。我们应当清楚中国是一个没有完成资本主义革命的国家,在我们推行社会主义民主的时候,需要改造我们头脑中的封建意识。比如,我们总是称地方的干部为“父母官”,这就是一种官民不平等的思想。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还有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以官治民的封建意识。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集中地进行经济管理,这种封建的“以官治民”的观念并未得到及时地清除。这些旧观念、旧意识还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构成了推进电子政务,促进政府信息公开的障碍。这种旧观念不仅阻碍着电子政务的发展,而且阻碍着政府的革命,并将进一步会阻碍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的政府工作还缺乏非常有效的监督机制。目前人大、政协等机构的监督作用正在提升,但是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也要进一步加强。当然,政府信息公开不仅增加了政府的工作量,更是将政府的工作放在公开的环境下接受社会的监督。这在一定的情况下必然要损害某些人的既得利益。因此,政府信息公开问题必然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包括公开地反对和消极怠工式的反对。我们说政府信息公开是一场革命,一点也不假,它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做好。

  第三是工作中确实还存着许多困难。政府信息公开是一项信息处理工程,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我们有些人对这项工作的艰巨性缺乏认识,总是以为不过是个观念问题,信息不公开只是想不通而已,想通了,问题就解决了,其实问题远没有那么简单。堆在柜子里的资料如果要能够拿得出手,让公众能看懂,那就需要做非常多的整理、加工工作,还要写很多的说明与注解。其工作量是巨大的,就像做饭给自己吃与举行宴会之不同一样。这使得政府信息公开也成了一项工程,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如果我们没有这些支持,那么政府信息公开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如何保障政府的信息公开

  记者:面对这些困难,您认为应当怎么做?

  胡小明:首先还是要先从法律、法规来解决问题,应当尽快地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法”。从法律上来规范各级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政府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按章行事的,我们不仅要有原则性的法律,还要制定具体的政府信息公开的规章、规定,这样各级工作人员才好照章办事。因此尽快地推出“政府信息公开法”还是很重要的。

  其次是政府要从组织上来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组织落实非常重要,没有专门的人,没有固定的职位,政府信息公开是做不好的。现在不是很多政府都在设立CIO制度吗?政府的CIO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组织政府信息向公众的开放,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要比政府自己建设网络,推行办公自动化要重要得多。有了专人,有了机构,政府领导要提出明确的职能要求,这样政府的信息公开就有人管了。这样重要的工作,没有专人负责是不成的。

  政府信息公开的难点:保密问题

  记者:在讨论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时,还有一个难点是保密问题,这个问题应当怎样处理才能又实现了信息公开,又不违背保密原则呢?

  胡小明:应当说保密问题是一个难点。这个难点并不是说电子政务的防范措施要怎样改进才能保证机密资料不泄露,因为我们完全可以采用保密的资料在系统不安全时先不上网的办法来处理。我这里所说的“保密问题”是大量不该保密的信息该如何解密的问题。如果依照发达国家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政府信息只有特例才是保密的。这时就有大量过去被视为保密的资料需要解密,需要向社会公开,这时谁来拍这个板呢?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呢?过去,我们的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强调保密的重要性,泄密要承担责任,甚至是法律责任,而信息不公开却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在这样的管理机制下,大多数官员都不愿意来拍这个板,他们习惯性地会将信息公开的责任向上推。资料的解密工作将被大大地拖延,只有那些非常有魄力的领导才会积极主动地推进政府信息的公开。这是一个很实际的困难,我们需要政府的一些重要机构,自上而下,做出表率,这样才会推动大量政府资料的解密,从而推动政府信息的公开。

  我们确实要处理好政府信息保密与公开的关系。保密信息一方面主要是国家机密。对这一点,人们都很重视,我国有许多机构都在盯着此事,人们不敢怠慢。还有一些信息属于工作过程中的信息。如果泄露出去,会对工作带来损失,如政府项目控标标底,如未成型的工程计划等,这也是应当注意的。

  实际上在政府资料的保密中,容易忽略的事情反倒是对企业的商业秘密的保密和个人隐私信息的保密。我们的法律与机制在这些方面对公众的保护太不足,这恰恰是最应当引起重视的部分。可是很遗憾,我们大多数负责保密的机构都没有承担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个人隐私的责任,而正是这一点,是需要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要特别加强的。与政府相比,企业与个人都是弱势群体,他们的利益更需要关注。

  记者:您刚才讲了要妥善处理好信息保密与公开的关系,这是一句永远正确的话。你能不能谈谈当前更多的问题是出在哪一方面?是公开过多还是保密过多呢?

  胡小明:当然这种问题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我们感到更多的案例是不该保密的东西还在保密。比如说,地理信息,我们从国外都可以搞到精度高得多的数据,但国内1:10000资料还在保密之中。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很多不合理的保密行为,我们会看到:很多所谓保密不过是一个借口,有的是不愿意公开,有的是嫌信息公开的工作量太大,有些就是不愿意露丑,实际上他们对自己的资料管理得一团糟,为了掩人耳目而推说是要保密,要上级来批准。为了掩示自己工作的不足,或有问题,“保密”经常会成为最方便的借口。当然也有的是因为工作的实际困难而不得已使用“保密”来搪塞的。

  记者: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呢?

  胡小明:要把一件事情做好,一定得正视工作中确实存在的困难,这并不是只要思想通,就能够解决好的。领导一定要实际考察,不能搞唯心主义,想当然。比如人力问题、工作量问题、经费问题,都要认真地计划。信息公开的工作不能越做越亏,这样将不能持久。所以,我们必须要按照工程的办法来做好规划,要与政府职能改革结合起来,让它长远化。

  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几点建议

  记者:最后,您能不能对政府信息公开和电子政务的领导人提出点儿实际一些的建议呢?

  胡小明:我想以下几条也许是有所帮助的:

  1. 要先使自己想清楚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自己想清楚了,再去说服别人,这样才会有说服力。政府信息公开是一个战略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2. 要从组织与制度上来解决这一问题。要有专人,有行政明确的要求,才能使政府的信息公开能持续下去。

  3. 要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的计划,并向社会宣布这一计划,以利于社会监督政府,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行。如果不向社会公布这一计划,政府信息公开会进展得非常迟缓。

  4. 一把手要勇于承担责任,特别是对大量过去被视为保密的资料要承担解密的责任。领导不发话,下属经常是不敢来拍板的。

  5. 要准备足够的经费,不要小视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量,这与信息资源收集一样是需要资金投入的,我们要有思想准备。

  6. 要及时调查与统计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反映,以便于调整政府的信息公开工作,把公众最关注的事情放在前面,以使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做得更加有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