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伴随互联网技术更新迭代,一些地方借用新技术、提出新想法,诸如“VR行政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新概念时常听闻。不可否认,新技术手段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效率和质量,但有些地方仅仅满足于“炮制概念”,对新概念提出后,是否实施、是否有效管用却不大关心。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在此背景下,无论是开门办网、平台建设、事务办理,还是信息咨询、互动回复、互联互通,各地纷纷采取措施,旨在依托互联网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办事实效。

  然而,随着各地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一些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实际服务事项与平台建设“文不对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与政府门户网站“通而不统”、后期运营和维护“乏力”、网上办事群众体验差等等。这些问题不得到实际解决,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空耗,更导致办事群众对政府提供服务的质疑与不满。要真正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政务服务平台不仅要建设好,更要起作用。

  “有概念”更要“花心思”。政务服务的本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少数地区在建设网上服务平台时,却“本末倒置”,将重点放在采用的概念、技术到底“够不够新”“够不够牛”上,缺乏“用户思维”,极少站在群众办事的角度考虑问题。以致于办事群众提交这个申请弹出“提交失败”、搜索那个页面显示“查无此页”......要杜绝用户“体验差”的现象,平台策划者还需多花心思,站在群众的立场,充分考虑其年龄、教育背景、时间局限及线下办事场景等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功能、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

  “栏目多”更要“重内容”。为了提供更好地服务,服务平台功能全、栏目多无可厚非。一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为了追求栏目的“高大全”,设置的项目与实际服务事项却“文不对题”。比如点击某个服务项目,跳出的却并不是相关页面;一些平台内容不够准确、指南也不详细,也查不到多久能受理、受理单位的咨询电话等。致使很多人最后还是不得不“多跑腿”,到现场才能解决问题。因此,服务平台建设不仅要保障服务栏目的数量,更要注重其内容的“含金量”。要提供类目清晰、与实际服务项目对应的栏目内容,提供材料范文下载、表格填报说明、以及详细的办理流程,并注明从申请到承诺办结时间、对应职能部门的咨询电话等等。让有质量的好服务“看得到”,更能“摸得着”。

  “形式好”更要“用得上”。一些地方的政务服务平台与政府门户网站相通,旨在让群众在一个网站页面上,就能搜索到多种办事渠道。然而,省、市、区级服务平台“通而不统”,或是没有统一的登录入口,需要群众每次操作都要重新登录;或是按照省级网上要求准备好的材料、表格,拿到实体大厅被告知完全不能用......“好形式”还需发挥“好作用”,要达到“一次登录、一键直达、办理便捷”的效果,还需各级地方服务网站统一网上服务逻辑架构、政审批标准、统一办事栏目分类导航等内容;打通网上办事大厅和线下实体办事大厅的信息“壁垒”,实现无缝对接。

  网上政务平台,不仅要有“颜值”更要有“内涵”,不仅要有新概念、新技术、新形式,更要让群众能办事、办成事、好办事。杜绝“花架子”、不搞“充门面”,实实在在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更加优质的服务,这才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合格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的题中之义。

责任编辑:李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