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赣江新区自然资源局: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不动产登记机构全面贯彻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会议、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大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的工作部署,聚焦“登记财产”指标,坚持对标一流,不断拓展不动产登记服务广度和深度,深入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登记+N”、不动产“带押过户”、“交房(地)即交证”等改革,产权保护更加有力,持续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需求,各地不动产登记机构主动作为、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发挥首创精神,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诸多先进经验做法,涌现出了一批改革典型案例,深受企业和群众称赞。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省厅收集编制了《江西省优化不动产登记领域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第一期)》,供各地相互学习借鉴。各地不动产登记机构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围绕完善产权保护、保障交易安全、提升登记效率等方面,恪尽职守、开拓创新,努力推进全省不动产登记工作再上新台阶。

  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

  2023年11月22日

  抄送:省营商办

  江西省优化不动产登记领域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第一期)

  典型案例目录

  1.南昌市实现商品房全款购买人可自行办理不动产权证

  2.新建区积极开展企业间不动产“带押过户”登记服务

  3.九江市“带押过户”线上办 房产交易好又快

  4.瑞昌市化解不动产登记“告知承诺”风险

  5.修水县探索在社区设立不动产登记延伸服务点

  6.都昌县开启不动产登记“视频认证”新模式

  7.景德镇市实行不动产登记承诺制核税缴税

  8.景德镇市实现不动产登记场景“一码通办”

  9.乐平市开创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新局面

  10.新余市推出“网签备案+预告登记”新模式

  11.赣州市深化“五个一”集成改革打造“虔城登”营商环境服务品牌

  12.赣州市实现法拍房过户纳税“一件事一次办”

  13.赣州市打造不动产登记数字化监管体系

  14.于都县化解难题办实事 助农纾困解民忧

  15.龙南市创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婚姻登记”联动模式

  16.宜春市“带押过户”三合一 群众办事省时省力省心

  17.奉新县“交房即交证”云办理 交房拿证零时差

  18.铜鼓县异地办事不用愁  跨省联办解难题

  19.丰城市探索实行线上委托办理登记

  20.安福县探索不动产登记实景三维可视化查询

  21.抚州市实行“全市通办”新模式

  22.抚州市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点 搭建智慧登记平台

  案例一:

  南昌市实现商品房全款购买人

  可自行办理不动产权证

  ——南昌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一、改革背景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提升南昌市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南昌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发布了《关于推进购房人全款购买的商品房自行申请办理商品房分户转移登记的实施方案》,通过优化登记流程、精简申请材料、数据信息共享等措施,推行新建商品房自行申请办理转移登记,具备购房人自行申请办理分户转移登记条件的商品房项目,将在“南昌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公示,公示后群众即可到市不动产办事大厅及各区、管委会分窗口就近申办该项业务。

  二、主要做法

  (一)以流程再造为切入点,在方式上创特色

  办事流程和环节优化之前,办理商品房分户转移登记需要开发商提供的分户转移登记申请表和房屋分户测绘报告,群众想拿到属于自己的不动产权证还需要开发商到场共同申请办理,缺一不可,若碰到开发企业不能现场“陪同”到场的情况,则会进一步延长群众的拿证时间,这些问题长期出现在新建商品房分户转移登记过程中,给购房群众带来不便。

  民有所呼,即有所应,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南昌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将开发商提供开发企业盖章的分户转移登记申请表和房屋分户测绘报告的环节前置,开发企业办理首次登记时,除了提供相关的首次登记材料,还需提交一份盖章的承诺书、分户转移登记申请表(总表)并附上自办分户转移登记名单。今后购房人只需提供身份证明、完税凭证等信息即可自行申请办理分户转移登记。

  (二)以材料精简为着力点,在利民上出新招

  一是与住建局、税务局、民政局等部门构建信息数据交换接口,凡是能通过共享所获取的材料,都无需群众再次提交,群众通过出示电子身份证或提供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即可调取维修基金、契税完税凭证、商品房合同等数十种相关联的电子信息及证照,构建“零材料”“即办即用”便民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不动产登记办事环节中重复提交材料、漏交材料、办事往返跑等一系列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做到不动产登记办事最多跑一次。

  二是积极担当,主动作为,通过靠前服务,在权籍调查环节,直接将房屋分户测绘报告电子文档通过不动产单元号挂接到对应的楼栋户室信息内,后期发证时,直接抓取房屋分户测绘报告电子文档,进一步提升办证效率。

  (三)以数智加持为关键点,在效率上求速度

  依托不动产智能比对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一部分简单的审核工作交给计算机完成,前台工作人员受理并上传材料后,“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自动对提交的信息数据与自动抓取住建部门网签备案的电子商品房销售合同、维修基金缴存状态、税务部门核缴税费的电子完税凭证、公安部门的电子身份证等材料进行智能审核,根据智能审查结果,快速对申请业务作出判断和审核并提交登簿,全过程无人工干预,一分钟不到即可完成登记。较人工审核效率提升90%以上,真正实现了网上申请、智能审核、即时可办、立办立结的全自助服务。

  三、改革成效

  最大程度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解决了购房群众办证“等”开发商的问题,让购房群众更自主、更方便办理登记,并防范新的历史遗留问题发生,真正打通了群众办证的“最后一公里”,解决了落户、子女上学、银行贷款、资产处置等民生“痛点”问题,截至目前,南昌市共有422个楼盘被纳入个人自办项目。

  案例二:

  新建区积极开展

  企业间不动产“带押过户”登记服务

  ——新建区不动产登记中心

  新建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围绕“企业在押不动产转移难,垫资成本高、风险大,交易环节多”等问题,探索开展企业间不动产“带押过户”便民利企服务,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一、因地制宜,明确“带押过户”办理模式。结合新建区实际,在办理住宅类不动产“带押过户”登记业务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开展非住宅类型企业间不动产“带押过户”登记办理,对确定为同一抵押权人,采用“不动产转移、抵押权变更”合并办理模式;对确定为不同抵押权人,采用“不动产转移、抵押权转移、抵押权变更”合并办理模式,实现各个经营主体间的各类不动产登记简单便捷、安全稳妥、优质高效。

  二、打通部门壁垒,强化协同推进。一是建立跨部门工作协调联动机制,梳理出各环节风险点。由登记机构负责业务流程改造及梳理抵押风险,银行机构负责审批放贷业务风险,双方共同加强风险监测;二是对业务进行梳理整合,促进登记机构和金融系统融合,打破以往在押不动产需还清贷款才能过户的业务壁垒,做好不动产登记和抵押贷款的有效衔接,实现登记、贷款、放款、还款无缝衔接。

  三、实时共享信息,精简办事材料。新建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一方面对照不动产登记相关法律政策,系统梳理出企业间及个人存量房办理“带押过户”所需材料清单,在依法依规、合法有效的前提下,合理精简,减少共性材料的提交;另一方面,运用好数据共享系统,直接抓取现有共性证明文件、部门共享证明文件的电子证明,做到“一次提交、多次复用”,避免企业群众重复填表、重复提交材料环节。

  四、优化工作流程,变“多次跑路”为“一站式办结”。针对以往“卖方需先还清贷款注销原抵押权后才能与买方办理转移登记,再设立新的抵押权”的多头办理流程,新建区不动产登记中心采用企业专窗“一窗受理”,合并、精简、优化业务受理要件、办理流程和审批程序,做到了在申请办理已抵押不动产转移登记时,无需提前归还旧贷款、注销抵押登记,即可完成过户、再次抵押和发放新贷款等手续,实现企业间存量房转移完成交易缴税后一小时内办结登记业务,为经营主体双方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

  自2023年3月开展“带押过户”办理新模式以来,新建区累计办理业务51件,节省交易“过桥资金”约3.88亿元。

  案例三:

  “带押过户”线上办 房产交易好又快

  ——九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为进一步便利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办理,满足企业群众现实需求,实现复杂业务简单办,由九江市自然资源局、市司法局牵头,九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市赣北公证处具体承办,联合九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开发建成九江市不动产“带押过户”线上平台。该平台打通了不动产登记、公证、银行、公积金等多部门系统,真正实现了“带押过户”线上一窗受理,在公证代办、资金提存、税费缴纳、不动产“三合一”登记、资金清分等全流程实现线上“一链办”,“带押过户”更加便捷高效。

  一、改革背景

  自今年3月份“带押过户”从地方性政策走向全国化、常态化和全面推进的阶段后,全国各地均陆续开展了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但是由于“带押过户”业务涉及自然资源、住建、税务、公积金、银行等多部门,群众在办理过程往往需要多部门间来回跑动,如果是跨行“带押过户”,更是需要买卖双方及双方银行代理人共同到场申请办理不动产转移手续,持续时间在15个工作日左右而且手续流程繁琐,严重影响了“带押过户”的办件效率。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业务流程,把好线上办理“方向盘”。积极与多家金融机构对接,在合法可控前提下,认真梳理简化“带押过户”办理流程,引入“公证提存”服务。采用“带押过户+公证提存”的方式,提供二手房交易新服务,无需提前归还旧贷款、注销抵押登记,即可完成过户、再次抵押和发放新贷款等手续,实现不动产登记和抵押贷款的有效衔接。

  (二)搭建线上平台,打造业务办理“直通车”。经前期与银行、公证处等各部门反复沟通协商,建成并正式上线“九江市不动产‘带押过户’线上平台”,买卖双方可通过不动产登记中心、银行、公证处、公积金等多渠道线上创建带押过户业务订单,实现了“多端口、同平台”的带押过户业务办理。不动产登记、公证、银行、公积金等多部门数据联通,通过线上信息流转,做到一窗受理,全流程线上办理“带押过户”业务。

  (三)开展业务培训,争做带押过户“主力军”。组织市司法局、各县(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公证处、金融机构等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全市不动产“带押过户”线上业务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带押过户”业务能力,做好“带押过户”人员技能储备。

  三、改革成效

  一是实现便捷办理新高度。依托“带押过户”线上平台,买卖双方及双方贷款金融机构无需到场,通过线上资料提交,数据线上流转,便可实现“带押过户”全流程网上办、不见面办,“带押过户”办出新高度。二是跑出带押过户新速度。所有材料均通过线上平台流转至公证处、银行、公积金、不动产登记机构,买卖双方全程线上申请、线上办理、线上出证,最快仅需不到一小时,跑出“带押过户”新速度。三是激发二手房交易市场活力。线上办理模式的推出使得二手房“带押过户”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二手房交易市场的活跃度和交易量,进一步了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案例四:

  瑞昌市化解不动产登记“告知承诺”风险

  ——瑞昌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为防范化解告知承诺制适用中产生的不动产登记风险,瑞昌市坚持“稳‘字当头,将告知承诺风险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全面排查告知承诺事前、事中、事后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针对性推出“靶向”措施,为“告知承诺”栓上“安全锁”,切实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一、主要做法

  一是信用核查,做好事前预防,上好第一把“安全锁”。制定《瑞昌市不动产登记失信行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对失信行为严重性进行分类,明确告知承诺可适用情形和不可适用情形,规范了告知承诺实施细则和惩戒措施。创新开展信用评估,利用“信用瑞昌”网站对承诺主体进行事前信用评估,做好告知承诺信用信息记录、归集,降低风险发生概率。设定告知承诺制“准入门槛”,承诺人作出告知承诺前,将承诺人身份信息输入“信用瑞昌”网站,调取承诺人信用信息,对存在不良记录或曾做出虚假承诺的,不再提供告知承诺服务,为告知承诺上好了第一把“安全锁”。

  二是信息核验,做好事中鉴别,上好第二把“安全锁”。规范信息核验,深入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制定《瑞昌市证明事项核验实施办法》,建立明晰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提高信息核验效率。建立“无证明城市应用系统”,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政务信息化平台,推进跨部门信息系统业务协同和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实现告知承诺网上办理,提高告知承诺的真实性、准确性,为告知承诺上好第二把“安全锁”。

  三是信用跟踪,做好事后管控,上好第三把“安全锁”。制定《瑞昌市建设“无证明城市”工作投诉举报办法》,规范投诉举报处理行为,为失信行为戴上“紧箍咒”。对已告知承诺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归类,采取随机抽查、定期调度、专项督查等方式进行事后跟踪监督,通过“信用瑞昌”网站,将承诺人履行承诺情况纳入信用记录,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避免虚假或有损他人利益的不动产告知承诺行为。通过大厅现场、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媒介推广“告知承诺”的适用情形、不适用情况和不实承诺的惩戒措施,让群众知悉告知承诺行为,通过多渠道公布投诉监督方式,并公开受理企业和群众关于证明事项办理方面的投诉,切实保护企业和群众利益,为告知承诺上好第三把“安全锁”。

  二、工作成效

  瑞昌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聚焦不动产登记“告知承诺”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点、隐患点和薄弱点,为“告知承诺”栓上三把“安全锁”,有效规避了不动产登记“告知承诺”推行中产生的风险问题。截至目前,共通过告知承诺方式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3321件,未发生“告知承诺”风险问题。

  案例五:

  修水县探索在社区设立不动产登记

  延伸服务点

  ——修水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一、改革背景

  为深入贯彻上级文件有关要求,不断优化登记服务,扩大登记服务半径,针对不动产登记窗口所在的县政务服务中心地处良塘新区距离县城中心城区路途较远的客观事实,修水县自然资源局借鉴先进地区将不动产登记服务延伸至社区的经验,开展了设立不动产登记社区延伸服务点的有关工作,实现城区居民也能在“家门口”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

  二、改革举措

  (一)制订延伸计划。制订“登记财产”工作计划和创新改革方案,将“窗口延伸,实现不动产登记全城通办”列入年度创新改革举措,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先在人口最为密集和业务办理需求量大的社区先行设立不动产登记服务点,再向县城其他社区辐射的方式逐步推进。

  (二)进行实地调研。县自然资源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前往县城人口居住量大的濂溪、百汇、东村等社区进行了调研,了解城区居民的业务办理需求,最终确定先在城南的濂溪社区设置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后续再在城北的百汇、城东的东村等社区开展相关延伸工作。

  (三)正式“开张营业”。由于濂溪社区办公所在地场地限制,不便于窗口设置,县自然资源局通过资源整合,对县自然资源综合执法大队(原规划局)办公楼一楼大厅进行了装修改造,用于设置不动产登记濂溪社区服务点。同时在不动产登记中心抽调了三名业务骨干进驻,实现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的常态化办理。2023年8月1日,濂溪社区不动产登记延伸服务点正式“开张营业”,社区居民实现在“家门口”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

  三、改革成效

  自濂溪社区不动产登记延伸服务点正式“开张营业”后,已办结二手房过户、抵押登记、夫妻离婚析产、婚后加名等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500余件。修水县不动产登记形成了“遍地开花,多点可办”的新格局。

  案例六:

  都昌县开启不动产登记“视频认证”模式

  ——都昌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为切实方便办事群众,优化营商环境,都昌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探索创新、优化服务,从小处着手,开启“视频认证”新模式,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壁垒,减少登记时限和办理成本,以实实在在的便民利企服务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一、基本情况

  当事人马女士跟前夫曾某在婚姻存续期间共同购买了都昌县花园世家小区一栋房屋,根据离婚协议商议办理过户手续,但因其前夫在中国台湾,无法到现场办理转移过户手续,导致转移登记业务难以办理。

  二、主要做法

  1.加强学习,全面了解。都昌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主动作为,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更加便利的为民服务举措。全面了解在办理转移登记业务中,因特殊原因,导致权利人双方一方因年迈行动不便、久居境外等原因导致无法到现场办理的相关情况。

  2.依法依规,开拓创新。在办理日常业务时,在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按照不动产登记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为群众办理转移登记业务,对于特殊的情况,通过召开会议集体研究的方式,结合事实,主动担当,在证实出自权利人的意愿的前提下,通过视频等方式认证代替本人到现场办理转移过户业务。

  3.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在其他相关材料全部齐全后,当事人前夫曾某无法来到现场,通过微信视频签订放弃房产协议,并出具个人证件认定确属权利人意愿办理,将该视频及照片作为办理材料,代替本人到现场办证,办理流程非常顺畅,大大提高办事效率。

  三、取得成效

  1.便民高效,群众好评。采取视频认证的方式,具有服务模式新、服务范围大、服务领域广等特点,能充分灵活应用现代科技,经过视频认证,网上传输佐证材料的方式,有效避免了当事人“两头跑”的窘境,节约了当事人时间、交通成本。都昌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已通过这种方式办理多起业务,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2.主动担当,提质增效。视频认证新模式,是都昌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是积极探索优化“登记财产”便民利民新模式的有力举措,助力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不动产登记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

  案例七:

  景德镇市实行不动产登记承诺制核税缴税

  ——景德镇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8月中旬,景德镇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联合税务部门在不动产登记领域推行承诺制核税缴税。该做法相继被景德镇日报、景德镇电视台、《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

  一、改革背景

  不动产登记涉及交易缴税的业务,在核税缴税环节税务部门要对享受税收优惠的买卖双方不动产情况进行核查,核查清楚后才能进行缴税,整个过程往往耗时较长,导致办事群众等待时间长、体验感差,改革迫在眉睫。

  二、主要做法

  景德镇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针对房屋套次查询、满五唯一查询群众等待时间较长问题,不断疏通业务堵点,优化业务流程,精简办理环节和申请材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市税务局、市政数局印发《不动产交易税费征收过程中实行告知承诺制工作方案》,推行不动产登记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将事前核查改为由群众自行承诺,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让企业与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联合税务部门通过打通系统之间的端口,将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登记所需材料合并为一套,实现不动产登记、缴税“一窗受理、一份资料、一次录入、业务联办”。在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交易)业务中,办事群众只需在不动产登记窗口一次性签署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登记申请表、交易合同等,税务部门根据不动产登记系统推送的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等材料,直接核税缴税,缴税完成后将电子税票推送回不动产登记系统,办结登记业务。

  三、改革成效

  实行核税缴税告知承诺制后,办理时间从原来的20-40分钟缩减到几分钟,极大地减少办事环节和等待时间,方便办事群众,提高了登记效能,切实增强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案例八:

  景德镇市实现不动产登记场景“一码通办”

  ——景德镇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景德镇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对接“赣通码”,于今年10月实现不动产登记领域“一码通办”,此举先后在省政务服务网等媒体宣传报道。

  一、改革背景

  今年6月,省政务服务办发布工作方案将“赣通码”升级为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码,以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为基础,整合各类政务服务资源,逐步拓展“赣通码”在各领域的深度应用,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二、主要做法

  景德镇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联合景德镇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以“全赣一张码、多码合一、一码通用”为目标,共同推出了不动产登记“一码通办”服务项目,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高办事效率,让市民和企业享受到更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通过“一码通办”服务,市民和企业可以摆脱传统办理方式的繁琐流程,只需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不动产登记业务的办理,有效解决了群众忘带证照或者证照在异地,导致办事重复跑腿的问题,让群众更加“省事省心省时”。

  具体操作:群众用手机申请“赣通码”,人脸核验后“一码”通办,通过亮码即可完成取号并可在手机端实时查看排队进度,提交办件所需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电子材料,不动产登记系统会自动将群众名下已有的办事所需电子材料清单进行匹配选择。群众预览无误后进行电子签名,点击提交按钮完成业务申请和材料提交。同时,群众通过扫码还可在不动产自助服务专区进行自助查询和自助打证,让群众“省事省心省时”,不动产登记驶入“码上办”快车道。

  三、改革成效

  在不动产登记领域全面推行使用“赣通码”,实现房屋交易、抵押、查询等业务的便捷办理,市民通过亮“赣通码”的方式,无需携带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公证书等材料即可完成业务办理。窗口通过扫码可将传统手动录入模式转变为自动匹配填充模式,进一步提高了窗口受理效率,有效规避了信息录入错误的风险。

  案例九:

  乐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创

  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新局面

  ——乐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近年来,乐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始终坚持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导向,注重统筹兼顾和分类指导,着力提升应用实效和服务能级,有力推进档案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轨道。在今年创建省级示范数字档案室申报工作中,得到省委办公厅(省档案局)专家组的肯定。

  一、改革背景

  数字档案室是信息化条件下档案室的“升级版”,是管理档案信息、联结办公自动化与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关键一环。为适应“数字中国”“数字政府”建设要求,推动档案工作转型升级,引导和规范数字档案室建设,保证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有效、规范有序的管理,参照国家档案局印发的《数字档案室建设评价办法》,结合本局实际,推进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满足档案数字化管理发展需求,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主要做法

  1.聚焦管理规范化,强化制度支撑。完善查阅制度体系,借阅档案须填写《查借(阅)档案审批表》,严格按照审批流程借阅,不得抄录或借出。查阅各类档案应在阅览室内进行。机密、秘密、绝密档案借阅一律按照《档案安全保密标准》要求办理借阅手续。完成20个事务服务中心各分中心的档案室规范化建设,实现了所有档案库房的硬件标准符合建设要求,并统一归口综合档案办公室管理。

  2.聚焦硬件科学化,强化硬件保障。成立数字档案室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科学规划档案库房,按照档案信息化、存储数字化、现代化建设标准要求,配备计算机、扫描仪、复印机、数码相机、刻录机、移动储存介质等设施设备。按照“八防”要求和现代化办公标准,配置恒温恒湿系统、消防控制系统、智能化清洁设备、智能化消毒系统,落实防盗、防光、防鼠、防霉等安全措施。

  3.聚焦系统智能化,强化信息安全。进行分网管理,根据业务需要,分别为系统、数据部署了防火墙,以及防病毒、漏洞扫描、安全审计等安全设施,确保网络安全,整合各类档案数字资源,形成统一的云存储管理平台。构建目录数据库、图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并通过在线、离线和异地等备份方式,及时开展档案数据增量备份和全量备份,确保档案数据安全。完善应用系统,所有公文实现线上一链办理,除具备电子档案收、管、存、用功能外,还具备电子档案检测、辅助档案鉴定、数据质量管理等功能,有效实现电子文件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

  4.聚焦应用一体化,强化数据赋能。投入2822万元科学设计、合理布局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数据中心建设,配有大量专用服务器、万兆交换机、超容盒、云处理、安全设备等基础硬件设施设备。纵向对接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景德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横向覆盖市直机关相关部门。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要求,做好历史存量档案数字化工作,截至2023年9月,档案室藏非涉密文书、照片、录音、录像等档案数字化率达100%。

  三、工作成效

  1.全面改造、完善,并新建档案室库房设施和办公场所,配置恒温恒湿系统、消防控制系统、智能化清洁设备等安全措施的有效施行,符合“八防”要求和现代化办公标准。建成档案办公库房,面积达2200平方米,购置智能自动化密集架389列,可存放容量350万卷,现保管档案资料近79.8万余卷,库房规模和硬件设施能满足未来10年档案存放需求。

  2.全面促进信息化发展与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推动档案工作转型升级,保障数字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建成覆盖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全流程的“一库三平台”系统。采用先进的微机检索系统,有效提高了检索速度、准确率和处理效率,实现档案查询、调阅、打印、统计“一体化”目标,构造了覆盖全、速度快、环境安全、运行稳定的信息化平台,保障文档资料长期保存、重复利用、实时共享及远程查询。

  3.通过数据信息共享,将服务延伸至全市19个乡(镇)街道,推行了“全市通办、就近办、就地办”的创新服务,打通了群众办理业务受理的“最后一公里”,极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加强互联互通,实时提供不动产检索内容,做到“一站式”办理、精确导入、高效查询,不动产查询检索即时即办。引入“自助办理”服务,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自助查询平台、自助打证服务,全面提升办事效率。开通“一证一码”和非涉密查询,扫描《不动产权证书》二维码即可查看登记信息、宗地图、分层分户图、房屋实景图片等信息。

  案例十:

  新余市推出“网签备案+预告登记”新模式

  ——新余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为深入贯彻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新余市自然资源局结合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要求,持续强作风、提服务、优环境、树形象,着力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和群众满意度,打造高质量不动产登记服务体系,以实干实绩助力全市优化营商环境。2023年8月,新余市推出新建商品房“网签备案+预告登记”新模式,实现新建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和预告登记同步办理,进一步提升开发企业和购房人的幸福感。

  一、工作背景

  以往群众购买一套新建商品房需要先与开发企业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从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市住建局提交商品房预售合同等资料进行备案,备案好后再向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提交不动产预告登记资料办理不动产预告登记。完成该事项需在2个部门的2个系统内操作,提交2次办理资料,存在部门所需资料重复、办理时间较长问题,群众办事体验感较差。为彻底解决群众办事难题,不断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效能和登记便利度,市自然资源局与市住建局将“新余市房屋交易网签备案系统与新余市不动产登记系统”进行业务融合,流程改造,通过将不动产登记数据与房屋网签备案系统数据集成,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创新推出“网签备案+预告登记”的交易登记一体化新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一是流程改造,业务融合,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市自然资源局与市住建局将“新余市房屋交易网签备案系统与新余市不动产登记系统”进行业务融合,流程改造,通过将不动产登记数据与房屋网签备案系统数据集成,建立了统一的数据中心,推出“网签备案+预告登记”的交易登记一体化新模式。即在房屋预测绘报告阶段,同步建立不动产单元表和商品房预售楼盘表,以不动产单元代码为标识,实行商品房预售信息、备案合同信息与预告登记信息实时共享核验,实现新建商品房网签备案和申请预告登记同步办理。

  二是同一系统申请办理备案和预告登记,一次提交上传申请资料,全程网办。开发企业只需在新余市房屋交易网签备案系统办理新建商品房网签备案时,同步上传不动产预告登记申请材料;网签备案完成后,不动产登记系统即可自动提取新建商品房备案信息,不动产登记中心依据所生成的预告登记电子申请材料,启动预告登记业务,通过线上受理、审核、登簿,生成预告登记的电子不动产登记证明。此举措解决了不动产交易备案与登记材料多、来回跑、效率慢等痛点堵点,实现了企业群众办事全程网办,一次不用跑。

  三、工作成效

  一是全程网办,一次不用跑。随着“网签备案+预告登记”交易登记一体新模式的推出,开发企业只需网上登录备案系统即可办理备案手续和办理预告登记业务,全程网办,一次不用跑,办事便利性显著提升。二是资料只交一次,便民利民。随着联动办理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申请材料提交次数将由2次降为1次,证明材料提交减少50%以上,开发企业只提交一次材料即可办理所有业务。三是部门数据共享,办事时间减半。推出“网签备案+预告登记”的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新模式,实现了新建商品房网签备案和预告登记同步办理,业务平均办理时间由2个工作日内压缩至1个工作日,时间压缩50%,群众办事满意度显著提升。

  案例十一:

  赣州市深化“五个一”集成改革

  打造“虔城登”营商环境服务品牌

  ——赣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今年以来,赣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深入贯彻落实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决策部署,以不动产登记领域“六办”模式为底色,深化“五个一”集成改革,聚力打造以“线下一窗、线上一网”为主体的“虔城登”营商环境服务品牌。

  一、一窗受理,打造高效能标准服务窗口

  结合全市不动产登记作风常态化建设,以擦亮“虔心登记”党建品牌为抓手,在已建成省级不动产登记办税“一窗综合受理”示范窗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市不动产登记机构均组建党员先锋队,累计设立53个党员先锋岗服务窗口;开展“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和素质提升”专项行动和“清风正纪”专项行动,以县际交叉形式对全市20个不动产登记窗口进行明察暗访,排查出216个廉洁防控风险点,已制定366条细化防控措施。同时,举办全市首届不动产登记职业技能竞赛,搭建“日日新”内部学习平台,辅以开展寻找“最美不动产登记人”和动员参加不动产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考试等系列活动,以赛促学、以学促干,全面提升全市域不动产登记窗口服务效能。

  二、一网通办,搭建多渠道网上办事平台

  充分运用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电子合同、人脸识别、移动支付和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实时获取户籍人口、营业执照等11个部门政务数据,应用收养登记证、个人贷款结清证明等26项高频电子证照,搭建全市统一使用的“赣州市集成服务平台”企业版、个人版及微信公众号等多种网上办事大厅,在不动产登记线上各平台累计提供182种不动产登记服务。其中,在赣服通“不动产登记专区”上线了67种办理服务,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掌上办”;面向银行、企业,开放市不动产登记线上集成服务平台,实现商品房买卖、带押过户等96种不动产登记业务“不见面办”;在市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平台开设“我要办理”模块,实现了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变更登记等19项不动产登记业务“全程网办”。此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破了电话咨询和现场咨询的时空限制,推出“虔城登”AI智能客服服务,AI智能客服7*24小时在线响应企业、群众办证答疑需求。

  三、一次办结,推出法拍房串联办理服务

  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在市政务服务网及赣服通赣州分厅“一件事一次办”专区上线了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联动过户、涉企不动产登记以及6个抵押登记类事项。同时,聚焦法拍房信息不透明、历史欠款无人承担、过户环节多且手续繁杂等难点堵点,在全省首创法拍房过户纳税“一件事一次办”,联合市行政审批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税务局共同印发《市本级“法拍房过户纳税一件事一次办”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举措、业务流程及实施步骤,明确了法院负责缴清法拍房历史欠款,群众仅需缴纳拍卖款和买方税款,建成不动产司法拍卖线上联审机制,实现法拍房过户纳税线上办,并在法院设置不动产登记涉法专窗,将不动产受理、税费缴纳、不动产权证领取、水电气过户整合至专窗一站式办理,实现“部门联办、内部流转、一窗受理”。此外,推进新生入学“一件事一次办”。目前,全市均已完成不动产数据共享任务,可支撑教育部门办理新生入学事项时在线核查不动产相关信息。

  四、一站服务,延伸近距离便捷服务网点

  结合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简化不动产非公证继承手续,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遗产管理人办理不动产非公证继承登记工作的通知》文件;优化不动产登记“告知承诺制”,在全省率先制定《赣州市不动产登记信用“黑名单”制度(试行)》文件,明确不动产登记“告知承诺制”黑名单适用范围、办理程序、信用修复和退出机制、惩戒措施及监督、责任追究机制,确定拟纳入不动产登记黑名单告知书、决定书等4类工作模板。同时,进一步将不动产登记服务下沉延伸至银行、法院、房地产企业、中介机构、乡镇、社区等,实现全市登记服务“多点办”“就近办”,目前已延伸至689个银行网点,699个房地产企业、69个中介机构、296个乡镇和35个社区。此外,在全市开通二维不动产登记信息及地籍图免费可视化查询服务。

  五、一体登记,构建高质量全市统办体系

  按照“全市一盘棋”标准,以打造高质量全市不动产登记统办服务体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成全市统一的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平台,在已实现全市不动产登记服务“六个统一”的基础上,市县一体推进二手房“带押过户”、不动产登记质量监管等特色服务落地。在全市统一推行4种面向不同人群、需求的二手房“带押过户”模式,并在全省率先探索办理公积金组合贷款“带押过户”业务,常态化办理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423件。同时,完善以市级复检和县级抽检为主体的不动产登记质量监管体系,引入对3项“登记财产”营商环境省级季度监测库表对接事项的实时监测,并在登记系统预置自检规则对全量不动产登记业务合规性进行自动质检,预先辅助定位、提前干预不合规登记业务,并对存在共性问题的登记种类进行指向性检查,力争在保证全市域登记业务规范、统一的前提下进一步压缩相应不动产登记业务审批时限。目前,累计抽查全市不动产登记业务3.4万件,通报不动产登记质检情况9次,每次不动产登记业务抽检合格率均达95%以上。

  案例十二:

  赣州市实现法拍房过户纳税“一件事一次办”

  ——赣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切实保障群众利益,赣州市主动作为,聚焦法拍房拍卖量高但过户成功率低的难题,以深化“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为抓手,通过部门协同、数字赋能、服务下沉方式,在全省率先实现法拍房过户纳税“一件事一次办”,大幅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和改革获得感。

  一、主要做法

  一是部门协同,建立解决机制。经市自然资源局牵头,联合市行政审批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税务局共同印发了《市本级“法拍房过户纳税一件事一次办”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推进。同时,创新法院兜底保障制度,由法院负责从拍卖款中划付法拍房所欠历史款项,实现群众仅需缴纳拍卖款和买方税款即可领取成交确认书及法律生效文书。

  二是数字赋能,打造线上平台。依托市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平台,建成不动产司法拍卖线上联审机制,实现法拍房过户纳税线上办。通过线上联审机制,联动各部门线上并联核查法拍房基本情况并进行汇总公示,购房群众仅需完成个人身份核验,即可通

  过线上过户模块,足不出户了解法拍房基本情况并线上申请法拍房过户业务。

  三是窗口前移,推动服务下沉。创新“不动产登记+司法查控”专线直联合作模式,实现司法查询、查(解、续)封、强制过户等业务“多点办、就近办”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推动实现跨地域、跨省份司法查控网上委托不见面办,并将法拍房过户涉及到的不动产申请受理、税费缴纳、不动产权证领取、水电气过户等业务整合至“涉法”专窗一站式办理。

  二、改革成效

  一是提高司法拍卖过户纳税事项效率。买受人竞拍成功后可直接在不动产延伸至法院涉法窗口申请办理相关业务,无须再跑其他部门或窗口,打通了法拍房过户“最后一公里”,解决了多头跑、来回跑的问题,切实节约了群众办事时间和交易成本,降低群众购房成本,提高司法拍卖成交率。

  二是提升不动产登记的安全度和公众信任度。通过线上联审机制,电子化信息材料,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了解法拍房基本情况并线上申请法拍房过户业务,有效消除了拍卖信息不对称,减少了交易“卡壳”,打破群众“多头跑”传统模式,实现市本级法拍房过户纳税“一件事一次办”。

  案例十三:

  赣州市打造不动产登记数字化监管体系

  ——赣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一、主要做法

  (一)市县联动,完善不动产登记质量监管机制。结合市中心城区范围试点经验,印发了规范性文件,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将不动产登记质量抽检工作纳入全市自然资源重点工作和各县(市、区)绩效考核范畴。同时,完善不动产登记质量检查常态化落实机制,市级层面有机结合上级要求、抽检情况以及县级建议按月出具通报,形成问题清单并跟踪问效;县级层面对照问题清单进行针对性自查自检,并及时反馈整改情况和工作建议,切实做到检查有效果、问题有回应、整改有落实。

  (二)智慧监管,系统预置全量业务自检规则。依托遵循国家、省级标准规范和信息安全“三级等保”要求建立的市县统一监管平台,开发日志留痕和内部审计功能,实现市本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对全市域不动产信息的监管、查询、统计、分析等专题管理,并进一步完善事前监管,在登记系统预置全量登记业务自检规则,实现系统可根据业务、数据等各类标准规范,自动运行已事先定义的原则、内容、证书、年限、时效和上报6大类质检规则,对全量不动产登记业务合规性进行质检,预先辅助定位、提前干预不合规登记业务,并对存在共性问题的登记种类进行指向性检查。

  (三)人工抽检,推进全市登记业务规范统一。按照“全市一盘棋”标准,安排专人参与不动产登记全流程质量检查,要求依据《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以及部、省关于提升不动产登记数据质量等规范性文件,按5%比例对全市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进行质量抽检,并定期核查我市不动产登记数据增量接入一致性比对及质量,实时监测不动产登记数据接入稳定性、未销账报文等情况。同时,进一步细化和扩展不动产登记质量检查内容,引入对现有“登记财产”营商环境省级季度监测指标的实时监管,在系统层面上常态化监测企业间不动产转移登记不动产审批耗时、本地区通过各银行网点办理的数量占不动产抵押登记总办件数量的比例和本地区查封登记的平均办理时间情况。

  二、改革成效

  (一)建立了不动产登记质量监管机制。印发了江西省首个不动产登记质量监管规范性文件--《赣州市不动产登记质量抽检操作规则》,搭建了市县统一监管平台,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互联互通和集成管理。同时,安排专人专岗,通过系统预置全量登记业务自检规则和人工定向抽检登记业务相结合的方式,并创新将“登记财产”领域营商环境监测指标引入质量监管体系,创立并完善不动产登记质量监管机制。

  (二)不动产登记质量监管成效明显。自赣州市开展不动产登记质量抽检工作以来,按照市级不定期抽查和县级自查自检相结合的原则,采用“系统自检+人工抽检”的方式累计抽查全市不动产登记业务3.4万件,通报不动产登记质检情况9次,每次不动产登记业务抽检合格率均达95%以上。

  案例十四:

  化解难题办实事 助农纾困解民忧

  ——于都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一、改革背景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近年来,于都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聚焦企业群众需求,围绕业务创新发展,推出政府购买服务解决林权地籍调查费用、林权业务受理窗口前移等一系列便民举措,助力不动产登记改革创新。

  二、主要做法

  (一)落实减免政策,增强“惠民度”。因林权登记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根据于都县林权登记实际情况,登记中心主动当担作为,梳理出林权登记存在的疑难问题,主动向于都县政府请示争取林权登记权籍调查勘验工作经费(赣州市首例),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因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后多部门来回跑及林权地籍调查费用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有效的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累计为群众减免费用90余万元,不仅减轻群众负担,也为群众提供较大便利。

  (二)加大整合力度,强化“集成性”。登记中心积极对接林业主管部门,整合登记业务,减少、合并工作环节,在不动产登记大厅设立“林权一窗综合受理”窗口,由林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和不动产登记人员入驻“林权一窗综合受理”窗口,协力解决林权登记工作,实现林权登记只跑一次,只进一窗,只交一次材料。

  (三)优化服务方式,提升“便利度”。登记中心坚持便民、高效的服务理念,主动靠前与乡村组联系,把林权登记服务窗口延伸至村民家门口,解决林权漏登、错登等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小溪乡高石村铁炉坑组、仙下乡邹坑村岭脚下组、段屋乡寒信村等因整体漏登、错登的林权问题1000余个,解决林权历史遗留问题5000余个。根据于都县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林权抵押登记、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业务。

  三、取得成效

  自2016年6月颁发第一本林权类不动产权证书后,登记中心推出一系列惠民便民举措,用真招、实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给群众创造一个办证舒心暖心顺心的环境,架起了与群众之间的“同心桥”,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林权登记服务“零距离”。

  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林权类不动产权证书9899本,林权类抵押登记证明24份。

  案例十五:

  龙南市创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婚姻登记”联动模式

  ——龙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一、改革背景

  随着涉及婚内析产、离婚析产、夫妻加(减)名等不动产登记业务日益增多,在传统模式中,群众办理这类业务需往返于民政部门和不动产登记机构之间,为适应时代发展,龙南市围绕便民利民这一目标,大胆创新,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让“线上数据跑”代替“线下人员跑”,创新开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婚姻登记”联动模式。

  二、具体做法

  1、签订合作协议。龙南市自然资源局和龙南市民政局签订部门间“互联网+不动产”合作协议,约定在符合法律法规前提下,由自然资源系统授权民政系统负责收集材料、受理业务、开设服务点,民政系统按照协议要求收取材料、核验信息、保存档案、定期交付档案,同时就诉讼主体、业务范围、档案保密等权利内容进行了明确划分,进一步理清了本模式中双方单位的职能,形成“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婚姻登记”联动模式。

  2、设置便民服务点。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婚姻登记”联动模式中,双方单位靠前服务,自然资源局在民政局设立便民服务点,有房屋产权析产需求的办事群众在办好婚姻登记手续,可当场提交离婚析产、夫妻加(减)名等申请。通过双方单位联办,办事群众在婚姻登记机构一次性提交不动产登记申请资料,服务专窗受理完成后,直接将相关材料在网上传送至不动产登记系统,实现“外网受理推送至内网审核”。

  3、打通部门系统。通过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双方单位打通了不动产登记系统平台和民政局婚姻登记系统平台,实现了在线查询核验婚姻登记信息和不动产登记信息,获取电子证照。民政部门在赣州市便民服务平台开通业务渠道、获取业务账号后,工作人员在民政局现场即可创建不动产登记业务,办事群众不必再前往不动产登记窗口递交申请材料,现场还可以查看业务进度信息,最终实现婚姻登记与不动产登记无缝对接、集成服务、一次办好。

  三、改革成效

  1、一次提交,当场受理。与传统模式相比,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婚姻登记”联动模式下,办事群众只要到一次窗口、交一次材料、与一名工作人员互动,即可完成业务当场受理。

  2、方便群众,提高满意度。将不动产登记窗口延伸至婚姻登记处,让办事群众能在办理婚姻登记时同步申请不动产转移登记,减少群众办事跑路成本,提高工作满意度。

  3、模式清晰,简便易推广。龙南所采用的“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婚姻登记”新模式,通过签订协议、系统延伸、系统优化等系列“组合拳”,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行突破,主动作为,向前一步、提前一步靠近群众,创新模式架构清晰,且操作难度较小,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

  案例十六:

  “带押过户”三合一

  群众办事省时省力省心

  ——宜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不动产“带押过户”是指根据民法典规定,已抵押的不动产转移登记时,不需要提前归还旧贷款、注销抵押登记,即可完成过户、再次抵押和发放新贷款等手续,实现不动产登记和抵押贷款的有效衔接。宜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依法依规纵深推进“带押过户”登记,通过突破传统思维、重塑业务环节、实行流程再造,打造“转移登记”和“抵押登记”一站式服务,实现政府、银行和群众三方共赢,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改革背景

  传统的二手房交易过程中,若二手房贷款尚未结清,需要卖方提前筹集资金还清贷款,解除原有抵押,才能办理过户手续,整个交易流程存在资金成本高、手续繁杂、耗时长的问题。出台“带押过户”政策,不仅可以减轻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难题,促进资金的回流,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而且整个登记流程安全、高效和便捷,企业群众可以大大节省不动产的交易时间,降低交易难度和交易成本,切实惠民利企。

  二、主要做法

  1.“联动式”部门协作。联合金融办、住建、税务、银保监等八部门印发政策文件,制定交易、登记、金融信贷相互融合的二手房“带押过户”指导操作流程,明确各部门在二手房“带押过户”中的职责分工,不动产登记机构负责优化二手房“带押过户”登记流程,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二手房“带押过户”信贷政策。

  2.“高速率”共享模式。与银保监、银行、住房公积金中心等部门密切合作,打通登记和金融合作高速通道,实现系统贯通、共享畅通、系统协通“三通”,持续推进不动产登记线上线下融合办理,实现登记机构与银行金融机构“带押过户”的全流程无缝衔接,构建高效运转、风险可控的二手房“带押过户”的工作机制,有利于二手房购房者节省“过桥资金”、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安全系数。

  3.“套餐式”组合业务。在探索买方、卖方和银行三方需求的基础上,整合工作流程,拓展“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推出二手房“带押过户”三大经典套餐模式:“不动产转移登记+抵押权变更”模式、“顺位抵押权三合一登记”模式和“双预告登记”模式。抵押状态下的离婚析产割、夫妻更名、继承、赠与、一次性全额付款购房等情形,可以选择“不动产转移登记+抵押权变更”模式;按揭贷款购买不动产的,可以选择“顺位抵押权三合一登记”模式和“双预告登记”模式,群众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按不同的应用场景“点餐”,不动产登记机构按照群众的需求一并申请组合办理。

  4.“跨机构”增量扩面。积极拓展业务范围,与公积金管理部门对接,梳理再造住房公积金贷款“带押过户”(跨机构)业务办理流程,成功完成与公积金部门“跨机构”带押过户,并探索“跨行”带押过户业务办理。截止10月底,全市累计办理不动产“带押过户”业务671笔,抵押贷款金额近10亿元,其中“跨机构”带押过户业务12笔,抵押贷款金额564万。

  三、取得成效

  1.“合并办”便捷高效。原登记模式需要抵押人先偿清抵押权人债务后,办理抵押注销登记,然后办理二手房过户,再办理买方抵押登记,群众在银行、登记部门来回跑,至少经过2次申请、2次审核、2次登簿。现在省去银行还贷、抵押注销环节,直接“合并办”解决群众“来回跑”,实现不动产转移登记与抵押办理“一窗式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群众跑动次数,真正实现便民利民,办理时限由10多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

  2.“降成本”减费惠民。相比原登记模式先还清按揭贷款才可解押、过户,“带押过户”极大程度节约时间和成本,目前“带押过户”直接垫资成本平均每笔由50-100多万下降到至0元,节省“过桥资金”近10亿元,既减轻了群众办事成本,又降低了交易成本,真正为群众增添便利。

  3.“无风险”安全放心。“带押过户”登记模式通过重塑交易流程,把卖方解除抵押的环节由原来的第一步调整为最后一步,卖方无需自筹大额“过桥资金”还款,买方无需先行垫付房款给卖方还款,免去了购房户提前筹款还贷解押环节,有效防止“一房两卖”,降低了交易风险,为二手房交易提供全链条安全保障,确保资金安全并及时发放到位,解决了群众最揪心的过户问题。

  4.“促交易”提振经济。“带押过户”模式极大缩短交易周期,进一步促进换房需求,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二手房市场流通,有力提升了二手房市场交易活跃度,推动二手房收益变现、资金盘活,对提振市场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案例十七:

  “交房即交证”云办理  交房拿证零时差

  ——奉新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在手机上就可以申请办证、缴纳税费和登记费。这么快就拿到证了,心里特别踏实。”这是在奉新县海轴公司新建的华亭壹号小区交房现场,业主刘女士拿着红彤彤的不动产权证所说的话,其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让刘女士感到踏实的背后,离不开区块链技术赋能的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云办理服务。

  一、改革背景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有效破解一手房转移登记拿证慢这一难题,奉新县积极推动“交房即交证”服务,将“验收即登记,交房即交证”作为常态化工作稳步推进。通过梳理办事环节、优化办事流程、服务关口前移和实现数据共享等举措,创造性推出“交房即交证”云办理服务;不断优化登记方式、主动靠前服务和深入沟通对接,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群众提供全流程“保姆式”咨询指导,实现开发企业交房“零距离”和群众办证“零跑腿”。

  二、主要做法

  一是集成服务“延伸办”。奉新县全面升级不动产登记系统,优化“一窗办事平台”,将一手房交易、缴税、登记集成为“一件事”,依托互联网+,将不动产登记终端延伸到交房现场,专人对接提供“保姆式”服务。以往市民购买房产办理完交房手续后,需到实体大厅缴纳税费、申请办证,耗时又费力。而现在通过“交房即交证”云办理服务,市民在交房现场即可完成交房、税费缴纳、不动产登记申请和不动产证书申领,省时又省心。

  二是专人对接“全网办”。奉新县不动产登记部门提前介入审核相关材料,不动产审核、税务缴税业务流程并联办理,并派专人对接楼盘,指导房企及购房人在交房现场线上申请、线上缴费和下载领取电子不动产权证书,实现缴税登记领证无缝对接,即时沟通,即时处理。购房人在交房现场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并核验购房款金额等信息后即可发起不动产登记申请;收到缴税短信后,在线完成税款支付(可选择银联支付或扫微信、支付宝二维码支付);完成缴费及登簿后,不动产权电子证即时推送,购房人可以通过线上点击“不动产权证”下载电子不动产权证书;对于需领取纸质证书的购房人,登记部门还提供了证书免费邮寄送达服务,实现购房人拿房拿证“零等待”。

  三是数据共享“协同办”。奉新县自然资源部门与税务、住建等部门密切联动,实现了数据共享,并不断完善彼此间信息共享互用程度。一方面,登记部门可以通过信息共享,直接提取前期供地、项目用地建设规划、商品房预售和工程竣工验收等环节形成的测绘成果、合同信息等,及时办理信息入库;另一方面,加强部门联动,信息共享集成,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和在线支付等方式,将不动产交易、缴税、登记信息一次采集,实现合同信息、不动产登记信息和缴费完税信息交互推送,办事效率显著提高。

  三、改革成效

  截至目前,奉新县不动产登记机构已同21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签订了不动产登记延伸服务协议。全县已有5个项目列入“交房即交证”项目清单,基本涵盖了县城区范围内现有新建商品房开发项目。网上办理“交房即交证”云登记4270件,办理时限由以前的3天缩短至现在的现场办结,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群众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

  案例十八:

  异地办事不用愁 跨省联办解难题

  ——铜鼓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一、案例背景

  江西省铜鼓县地处赣、湘、鄂三省交界,三省的社会、经济、文化交往密切,经贸合作日益增多。近年来,三省市场主体和群众异地办理不动产登记的需求日趋增多,但往返办理需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2022年10月,为进一步优化长江中游城市营商环境,提升企业、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便利度,纵深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印发《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工作机制》(赣自然资字〔2022〕32号)。铜鼓县自然资源局积极响应区域合作部署,先行先试,主动打破不动产登记服务地域限制,开启“跨省联办”服务新模式,推动登记服务跨地域办理,切实满足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案例简要

  今年7月,家住铜鼓县的邓女士向铜鼓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咨询其位于湖南省浏阳市的一套房产办理夫妻加名手续的事宜,因工作繁忙,她无法亲身前往浏阳。铜鼓县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按照“能办即办”工作要求,通过三省“跨省通办”机制与浏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对接联系。铜鼓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对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和申请材料等进行初步审查无误后,随即进行业务线上“异地代收件”。通过CA认证辅助鉴权后,在湖南省不动产登记网上“一窗办事”平台发起业务并扫描上传申请材料,浏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收到业务申请后立即进行“线上审核”。邓女士在提出业务申请的两天后就收到从浏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邮寄过来的不动产权证书,她对两地登记机构的高效联动机制赞不绝口。后续,两地登记中心通过邮寄方式完成纸质档案交接。至此,“异地代收件、线上申请、信息共享、属地审核、线上缴税、一次办结”这一“跨省通办”业务办理模式顺利完成。

  三、主要做法

  (一)优化服务模式。建立不动产登记网办平台,提供业务申请、受理、审核、缴费、发证送达等全流程网上服务。针对部分网上平台建设不完善或网上办理有难度的业务,由异地帮办员主动与属地帮办员沟通协调、代为收件。

  (二)设置服务窗口。在不动产登记实体大厅设置“联办综合窗口”,明确专人,授权负责联办事项的咨询、收件、审查、结果送达;如遇特殊收件,窗口与窗口之间开展异地视频会商,实现业务联办的全过程记录和点对点视频对话、视频核验。

  (三)规范事项标准。围绕不动产抵押登记、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及含抵押权预告登记、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等事项,统一规范申请材料、审查要点、办理时限等,通过多方媒体向社会公布,异地窗口照单收件。

  (四)制定办理流程。建立“联办”工作运行机制和全流程监督管控机制,明确事项办理的具体流程,细化人员岗位职责、联动方式、流转程序,对受理、审核、送达等环节进行规范和跟踪督办。

  (五)建立授权机制。建立“联办”授权信任机制,由自然资源部门统一集中授权当地不动产登记机构,同时授权窗口受理人员和后台审批人员“收件受理权、一次性告知权、原件核验权、审批结果送达权”。

  (六)畅通送达渠道。为方便企业和办事群众寄递资料,建立邮递收件和管理机制,纸质资料和不动产权证书(证明)采用“邮政跑”“快递跑”取代“群众跑”。

  (七)完善责任追溯。坚持互信互认原则,明确异地收件责任追溯机制,确保收件、办理权责清晰、高效协同。业务申请材料清单、办结时限以属地登记机构对外公布内容为准,纸质档案由异地登记机构定期移交给属地登记机构存档管理。异地登记机构代为收件时,应严格履行初审职责,对因核验身份材料不严不实导致的登记错误问题,异地登记机构依法承担责任。

  四、改革成效

  铜鼓县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运用数字赋能,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手段,积极推出“跨省通办”服务模式,不断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办事环节,让“网上办”、“掌上办”、“随时办”成为服务常态,有效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异地办理不动产登记的堵点、痛点、难点,大幅提升了办事效率,实现了“异地办事不用愁”。

  案例十九:

  丰城市探索实行线上委托办理登记

  ——丰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2023年3月10日,丰城市民李女士致电丰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急于出售位于丰城市龙润城市广场的商铺,但由于身处外地,本人无法前往不动产登记大厅办理。获知情况后,丰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指导李女士关注“丰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微信公众号,进入“互联网+不动产转移登记委托平台”填报相关信息,受委托人携带身份证及房产过户材料前往登记大厅确认身份后,于当天成功办理转移登记手续。

  一、改革背景

  针对办事群众因特殊情况,无法来现场申请不动产登记的情况,为减轻群众负担,方便群众办事,丰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微信公众号上线网上委托管理板块,办事群众可直接通过手机微信在线委托本地亲戚朋友办理全业务类型不动产登记业务,委托信息通过互联网平台自动保存,后台存档,极大方便办事群众。

  二、主要做法

  一是积极开发丰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微信公众号专属平台。组织软件公司开发出丰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平台上线各项便民利民功能,包括网上预约、网上业务申报、网上下载房产信息证明以及对外公示各项不动产登记政策等,大大方便企业和办事群众,赢得社会认可。

  二是以便民利企为导向,推进办证委托线上申请。在微信公众号上线线上委托管理板块,借助互联网“人脸识别”技术用于管控风险,确保属本人申请。群众只需点击进入丰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微信公众号的“委托管理”板块,通过“人脸识别”后,即可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以及填报不动产信息查询授权委托书,通过微信在线委托本地亲戚朋友,代替之前必须本人携带身份证或持委托公证书到不动产登记窗口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

  三、工作成效

  自2022年3月开通线上委托办理不动产登记以来,截止到2023年10月31日,通过丰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微信公众号共办理线上委托2722件。

  案例二十:

  安福县探索不动产登记实景三维可视化查询

  ——安福县自然资源局

  2023年9月30日安福县正式上线吉安市首个县级不动产登记三维地籍可视化平台系统。

  一、工作背景

  安福县自然资源局坚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着力点和落脚点,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推动信息高效共享、业务协同联动,优化办事流程等方面出实招、新招,持续优化升级营商环境,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在激发市场活力、增添群众便利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23年《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展江西省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方安的通知》将安福县列为江西省首批试点城市,安福县应势成为了改革先行者,其中就包含探索开展不动产登记信息及地籍图可视化查询,实现全方位立体化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新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为启动该项工作,安福县自然资源局通过政府采购,由江西省第九地质勘察规划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吉安分公司中标承担,前期通过倾斜摄影航飞的方式完成基础外业工作,通过不动产三维立体模型数据与不动产权籍登记数据串联,在二维的基础上实现三维可视化,以三维立体模型的方式对房屋进行直观展示的方式实现了依托互联网完成不动产登记信息在线可视化检索和查询服务,用户可基于一体化成果,根据宗地名称或楼房名称快速检索定位模型位置,实时了解房屋名称、坐落、用途、面积、状态,还可在线查询和下载本人名下不动产附图及不动产登记电子证书证明。同时,可视化查询系统也注重保护权利人隐私,个人房产查询时需单独进行验证,查询功能仅展示不动产的自然属性和权利信息,对权利人身份信息、联系号码等都不进行展示,有效保障了房屋权利人的信息安全。

  三、工作成效

  安福县不动产登记三维地籍可视化平台系统的正式上线,不仅在查询效率上更加高效便捷,同时也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拓宽了查询途径、节约了查询成本。下一步,安福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将进一步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深入探索平台整合、提升不动产登记信息利用水平,进一步实现便民利企新征程。

  案例二十一:

  抚州市实行“全市通办”新模式

  ——抚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一、改革背景

  近年来,抚州市自然资源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要求,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领域营商环境,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为进一步提高不动产登记办事效率,抚州市自然资源局建立全市统一的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平台,推行“全市通办”不动产转移登记新模式,实现不动产转移登记从“多头跑”向“一站办”“在家办”转变。

  二、主要做法

  1.统一不动产登记系统。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建立全市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平台,将全市不动产登记业务进行整合、分发,实现全市范围内不动产信息的共享和流转,企业和群众无需再跑多个部门、多次办事大厅,通过市内任意一个办事大厅或线上平台即可完成不动产转移登记的申请和办理,极大缩短企业和群众办事时间,提升了办事效率。

  2.引入先进电子技术。推广电子证照和生物识别技术的运用,在不动产登记、申报纳税、土地出让金缴交等业务环节广泛运用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合同、电子证书、电子证明等电子资料,并在各环节办结后发放电子证照,切实减少群众办事所需材料,实现数据“纵向和横向”互认互通,“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3.简化办事流程。一是优化不动产转移登记流程。按照“一件事、一次办”标准,将交易合同签订、税款征收、不动产登记三个业务流程并行接收与办理,打破登记事项属地化管理限制,确保各个环节能够支持“全市通办”,实现不动产转移登记“异地办理、就近办理、一次办结”。二是深化与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交互,打通与住建、公安、民政、税务等18个部门间数据壁垒,实现户籍信息、婚姻状况、水电气网视信息、身份信息等基本信息互通互认。运用数据共享成果,二手房办理转移登记申请时,系统自动生成交易合同附件,经申请人签字确认后,合同信息实时推送共享至房管系统,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实现不动产转移登记全流程网办。

  三、改革成效

  通过建设全市统一的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平台,推行不动产转移登记“全市通办”,实现线下、线上“双引擎”模式完成不动产转移登记业务的全链条申请与审批,让群众可以“随心”“随地”选择自己方便的方式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案例二十二:

  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点搭建智慧登记平台

  ——抚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一、改革背景

  2023年,抚州市作为全国不动产登记领域区块链应用试点地区之一,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不动产登记便民化,按照自然资源部与江西省自然资源厅的部署和要求,抚州市自然资源局与抚州市大数据局通力合作,将区块链技术融入“抚州市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平台”,催动不动产登记申请、审核、发证全过程上链,2023年10月7日,完成与江西省政务区块链基础平台的对接,抚州市230.54万条不动产登记源数据成功上链,开启了抚州市不动产登记大数据共享区块链应用新时代。

  二、主要做法

  一是多部门数据共享。以抚州市大数据中心“曙光云”为依托,建设全市统一的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平台,建立全市自然资源、住建、税务、公安、法院、公积金、金融机构等20多个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搭建共享流程框架,实时获取房产交易网签、不动产登记、房屋套次、电子证照发放等数据,打破部门壁垒;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平台内嵌房地产交易税收管理系统,与金税三期、电子税务局、核价系统、不动产交易系统、实名办税、征管资料电子化、电子印章、短信平台、自然人管理等九大税务信息系统协同联动,理顺循环链条。

  二是一窗式融合办理。采用一套系统、一个窗口、一个服务标准和一个并行办理流程,推行线上“一窗”与线下“一窗”融合衔接,实现不动产登记与房屋交易、税费缴纳、水电气网视等“一窗受理”,多部门融合办理。平台整合后,实现了新建商品房、存量住房等普通交易,可全程线上自主办结,无需工作人员介入;存量非住宅交易和存量住房拆迁补偿、不同家庭购买一套住房等特殊业务,在线上提交申请后,由原线下受理岗转“金税三期”系统计算税费,再将数据回传线上,将缴款链接推送至纳税人,实现线上缴税;不动产转移登记登簿后,系统自动将水电气网视过户资料推送给相关部门,自动触发一链办理业务。

  三是全流程电子技术。在全省率先推广电子证照和生物识别技术的运用,以人脸识别实名认证+电子签名(电子印章)作为指纹按捺、手写签名的技术替代方案,在不动产登记、申报纳税、土地出让金缴交等业务环节广泛运用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合同、电子证书、电子证明等电子资料,并在各环节办结后发放电子证照,切实减少群众办事所需材料,实现数据“纵向和横向”互认互通,“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四是各环节智能推送。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全面升级改造税务存量房核价系统,把好不动产交易核价要环,进一步提升集成服务平台与核价系统链条式办理的流畅度,推动增量、存量房源数据与核价系统直接关联分析处理,实现房源数据自动添入存量房数据库和生成应征税额,以智能化手段推动房源信息采集、价格更新等受理要件从“上门扫街”到“自动抓取”、从“地址模糊”到“单元精准”、从“手工录入”到“自动评估”的彻底转变,使不动产交易办理过程更快捷、更精准、更公正。

  五是全过程信息上链。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及可追溯性等特点,构建“一条链、多场景”的不动产登记区块链应用生态,以江西省政务服务网、抚州市大数据服务平台为集散中转,通过系统接口将数据集成于集成服务平台,实现业务内网、政务外网、税务内网和互联网“四网”彼此联通交互。建立覆盖PC端、移动端,覆盖税库银和第三方支付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办理渠道,任一渠道办结后,均迅速向平台反馈回传完税凭证和相关信息,形成业务闭环。运用区块链技术,在业务办理后,将不动产登记成果、完税凭证、土地出让金缴交等相关信息自动上链,联网可查,全过程留痕且不可篡改。

  三、工作亮点及成效

  一是“一次不跑”线上办。从原来“线下办理”的单一渠道,拓展为全程线上自主办结、线上线下融合办结的全流程网络化办理方式,不动产登记、房产交易、缴费纳税、水电气网视联动过户等全程网办、智慧登记,随时随地“链上办”、“自主办”、“在家办”、“异地办”,网上提交申请资料、网上缴纳税费、网上审核发证、证书免费邮寄,全流程“非接触式”服务和“不见面”审批,以“数据跑腿”“部门跑腿”减少“群众奔波”,真正实现“一次不跑”,“24小时不打烊”。

  二是延伸服务“就近办”。通过对接电子证照库实现一证通办,做到企业和群众在不动产交易登记时,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营业执照等核心要件可直接调用,无需重复提供原件和复印件;通过关键信息实现部分业务信息自动关联匹配,自动填充至表单中,无需手动填写;通过帮办服务、上门服务和不动产登记业务延伸服务,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房地产开发商、房产中介等多个第三方机构“零距离”一链办、“就近办”。今年1-9月份,延伸至开发企业办理商品房首次登记、首次转移登记、商品房转移登记27746笔,延伸至中介机构办理二手房转移登记5091笔,延伸至银行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注销登记29478笔,延伸至法院办理查封、解封登记4709笔。

  三是安全快速“链上办”。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平台网上办理全过程上链,登记信息、交易价格、评估价格自动精准匹配,数据防篡改可追溯,避免人工干预。一般业务全程自主办理最快只需20分钟便可完成,免纸质资料、免现场签章,办事效率明显提高,避免了不动产登记大厅排队拥堵现象,增强了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