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湘潭高新区和经开区管委会,市直机关各单位,市属和驻市各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

  《湘潭市“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7月2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湘潭市“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市数字政府建设,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红利,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14号)、《湖南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湘政办函〔2022〕23号)精神,结合湘潭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国、省、市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进政府治理流程优化、模式创新和履职能力提升,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政府运行新形态,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建设对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的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加快建设“四区一地一圈一强”,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潭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全局,系统推进。强化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全面提升数字政府集约化建设水平,以及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数字政府建设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协调发展。

  ——共享开放,注智赋能。建立健全数据治理制度和标准体系,加强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促进数据依法有序流动,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和管理服务效率,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改革创新,服务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改革思维,注重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着力破解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坚持数字普惠,消除“数字鸿沟”,让数字政府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防范风险,确保安全。切实增强网络安全风险意识,全面强化数字政府安全管理责任,严格落实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制度要求,全面构建制度、管理和技术衔接配套的安全防护体系,切实守住网络安全底线。

  (三)工作目标。到2023年,工作机制基本完善,数字政府基础支撑、数据资源利用、业务应用、数字经济、安全保障、管理运营六大体系基本形成;到2025年,全面提升服务型政府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有效提升我市政务服务、政府治理和政府决策能力,实现服务提质、治理增效、群众满意。

  ——工作机制基本完善。通过健全协调机制、推进机构改革,构建“一局一中心一库一公司”的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架构,理顺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在数字政府管理、建设和运营中的职能职责。

  ——基础设施夯实有力。通过“一朵云”“一张网”建设,数据机房整合率、非涉密专网向政务外网整合迁移率、非涉密政务系统上云率均达到80%以上;通过政务数据“总枢纽”建设,自然人、法人、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信用信息、电子证照五大基础数据库全面建成,基础数据库信息项汇聚率达100%,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达95%以上。

  ——政务服务普惠便民。以“一件事一次办”为核心的政务服务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一件事一次办”高频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全市城市服务类APP整合率达90%,政务服务掌上可办率达90%。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率达100%,市级及以下权限事项电子证照利用率达80%,全程网办率达75%,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市通办”“跨域通办”比例均达100%,打造“无证明城市”试点。

  ——政府治理协同高效。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统筹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政务应用系统集约建设、互联互通、协同联动,构建协同高效的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示范应用场景达30个,跨部门协同示范应用场景达30个。

  ——决策运行科学智能。以数据为驱动,提升政府决策的信息监测、研判、分析能力;构建城市运行全景图,全面掌握城市运营态势,及时进行运行分析和联动处置;政务协同办公平台覆盖率达100%。

  ——网络安全切实保障。建立更加完善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网络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重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覆盖率达100%,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化项目总投入达10%。

  (四)建设框架。构建“163N”数字政府建设基本框架。“1”即构建“统一领导、统筹管理、智库支撑、专业运营”的“一盘棋”工作推进模式;“6”即建立基础支撑底座、数据资源利用、业务应用、数字经济、安全保障、管理运营六大体系;“3”即以政务服务、政府治理、政府决策三个领域为重点发力方向;“N”即打造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N个应用专题,形成“上接国省、下联区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体化数字政府建设架构。

  二、重点任务

  (一)建立健全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体制机制

  1.构建“一局一中心一库一公司”工作架构。厘清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职能职责,“一局”即市行政审批局,统一牵头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一中心”即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一库”即组建市数字政府建设专家库,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智囊支撑;“一公司”即以授权特许经营方式,组建市级国有数字政府建设运营公司或由国有企业引入社会资本方组建市级数字政府建设运营合资公司。(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市委编办、市委网信办、市国资委等市直相关单位)

  2.建立首席数据官工作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分别设立首席数据官,负责组织落实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等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二)建设集约高效的基础底座

  1.全面提升算力基础支撑能力

  (1)进一步扩大算力规模。加快建设以市大数据中心及运营中心为主体的新型数据中心,做实湖南省大数据产业园(湘潭高新)。推进国家超算长沙中心湘潭分中心建设,打造区域共享超级计算平台。聚焦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重点领域,不断拓展算力应用场景。(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委网信办、市行政审批局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2)构建一体化新型算力网络体系。提升数据中心互联能力,推动政务算力调度网络在长沙、湘潭地区先试先行。统筹运营商加快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5G网络和千兆宽带协同发展,打造“千兆城市”。通过全省政务算力资源动态调度,努力承接更多省级业务系统算力资源需求。(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市工信局、市委网信办、市通管办、市行政审批局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电信湘潭分公司、移动湘潭分公司、联通湘潭市分公司)

  (3)大力推动算法创新。加快推进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湖南韶峰应用数学研究院算法创新平台建设,聚焦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北斗导航、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领域,重点开展共性算法设计和工业软件开发,着力提升算法支撑能力。加快算法创新载体建设,培育算法创新生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市教育局等市直相关单位,相关高等院校)

  2.升级改造全市政务“一张网”。升级改造电子政务外网,充分利用IPv6、5G、物联网等技术,优化网络结构,扩容网络带宽,提升服务能力。强化电子政务外网智能运维管理,实现市、县、乡、村四级网络设施设备统一管理和智能化运维。推进非涉密电子政务业务专网向电子政务外网迁移,实现“应迁尽迁”。对确需保留的非涉密业务专网,应与电子政务外网互联互通,全面消除信息孤岛。(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3.优化全市政务“一朵云”。按照全省“1+1+N+14”政务云体系整体部署,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云基础设施、云管平台,建立私有云和公有云互为补充的运行机制,打造混合技术体系的算力集群。逐步撤并整合各级各部门现有机房、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光纤线路等资源,推动业务系统迁移上云,实现“应上尽上”。(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等市直相关单位)

  4.建设重点共性应用支撑“大平台”。建设服务聚合、标准统一、服务复用的一体化应用支撑大平台,整合利用、升级完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统一电子证照管理系统、统一电子印章系统、统一密码服务平台、统一政务外网电子认证服务体系和时空信息云平台等公共应用支撑能力,以及区块链、AI、物联网和视频联网等新技术支撑能力,建立共性应用支撑服务清单,提供公共组件和统一标准接口,实现共性应用支撑服务的统一管理和使用。(责任单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委网信办、市委保密办、市国家密码管理局、市公安局、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三)推动数据资源高效利用

  1.提升数据管理水平。加快构建标准统一、布局合理、管理协同、安全可靠的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加强对政务数据、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的统筹管理。建立涵盖技术类、服务类、安全类、管理类、应用类等数据全流程标准规范体系。(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等市直相关单位)

  2.夯实数据共享基础支撑。升级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完善我市政务数据目录清单体系,建设和完善我市人口、法人、地理空间、信用信息、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推动宏观经济、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平安建设等相关主题库建设。(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市行政审批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3.推进数据全量汇聚。深化省市数据共享平台级联对接,推进部省级业务系统数据回流。加快部门系统与“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实现全市业务系统数据全量汇聚、及时更新。推动金融、教育、医疗、电信、水电气等社会数据汇聚,逐步归集企业、互联网、物联网、物流和电商等各类数据,不断充实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资源池。(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市行政审批局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4.深化数据高效共享和开发利用。按照“一数一源一标准”原则,做好数据治理,明确数据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数据治理职责边界。基于政务服务、社会治理、产业创新等业务场景需要,开展常态化数据共享交换工作。大力推进长株潭政务数据共享,支撑长株潭三市政务服务一体化。加强应用创新,推动政企数据共享。拓展数据资源应用场景,促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依托省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建立市公共数据资源目录,编制公共数据开放清单,推动数据资源有序向社会开放。(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四)打造协同创新的业务应用体系

  1.推动公共服务“一网通办”

  (1)持续优化利企便民数字化服务。优化升级“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标准统一、全面融合、服务同质,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满足企业和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打造泛在可及的服务体系。深化“一件事一次办”“跨域通办”改革,推广“免申即享”“民生直达”等服务方式。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涉企审批“一网通办”、惠企政策精准推送、政策兑现直达直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应用,推广公共服务“一卡通一码通”,积极打造多元参与、功能完备的数字化生活网络。围绕特殊群体需求,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和智慧应用。推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互联互通,设置“政企通”专席,畅通政民互动交流渠道,打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政务服务总客服。(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文旅广体局、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2)打造公共服务移动端。整合各级各有关部门政务服务类APP,建设全市统一城市级综合服务APP,对接省统一政务服务移动端,创新“扫码亮证”“一码通办”“无感通办”等应用场景,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公共服务“随手办”、生活服务“指尖办”。(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3)升级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推动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省、市两级信息资源库的深度对接,促进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数据同源、服务同根。完善政务新媒体传播矩阵和政府网站信息发布、解读回应、办事服务、互动交流等功能,开设一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特色服务专区,满足企业群众个性化需求。(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2.推动政府决策“一网协同”

  (1)打造政府决策驾驶舱。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机制,打造政府决策驾驶舱。充分汇聚整合多源数据资源,拓展动态监测、统计分析、趋势研判、效果评估、风险防控等应用场景,构建全局“一屏掌控”、政令“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监督“一览无余”等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全面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责任单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市应急局、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等市直相关单位)

  (2)建设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建设综合性、信息化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大厅,构建“城市运行全景图”,实现“一网观全城”。整合城市各领域运行数据,搭建分析模型,对营商环境、经济运行、公共安全、城市规划、交通出行、应急管理、政务服务和人居环境等重点领域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形成总体态势感知和关键体征指标体系。对接省政府治理指挥调度平台,实现跨层级联动。逐步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联动处置机制,为城市管理和运行提供支撑保障。(责任单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市应急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等市直相关单位)

  (3)建设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加快政务协同办公平台及移动端建设,实现与“湘政通”协同办公平台对接(或直接使用省平台),整合政府内部办公、机关事务管理等共性应用,推动机关内部服务事项线上集成化办理,不断提高机关运行效能。(责任单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机关事务局、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等市直相关单位)

  3.推进政府治理“一网统管”

  (1)构建“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建立“统一指挥、综合协调、督办考核”机制,强化城市运行综合管理的统筹规划能力。依托网格综治系统,对接整合党建、综治、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疫情防控、帮扶救助等信息系统,打造全市“一网统管”平台,实现各部门业务平台的民生网格事件统一归集、统一分流处置。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的治理模式,实现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选择“城市停车柔性执法”“重点车辆审监联动”“蓝天碧水保护”等一批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多跨场景”,探索实现多跨协同管理。(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委组织部、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应急局、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2)强化“互联网+监管”平台运用。依托省“互联网+监管”平台,实现对全市重点监管事项的实时跟踪,推动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实现“一处发现、多方联动、协同监管”。加强各领域监管数据归集、治理、分析、应用,实现规范、精准监管。(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等市直相关单位)

  (3)强化行业应用建设。依托省级行业专题,结合我市改革需求和各行业发展规划,推动我市行业应用专题建设(详见附件2),打造一批创新应用案例。(责任单位:各市直相关单位)

  (五)以数字政府建设全面引领驱动数字经济发展

  1.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建设对数字经济的引领作用。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准确把握行业和企业发展需求,打造主动式、多层次创新服务场景,精准匹配公共服务资源,提升社会服务数字化普惠水平,更好满足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方式,创新基于新技术手段的监管模式,把监管和治理贯穿创新、生产、经营、投资全过程。壮大数据服务产业,推动数字技术在数据汇聚、流通、交易中的应用,进一步释放数据红利。探索建立数据要素市场规则,完善数据要素治理体系,建立数据资源产权制度,营造良好数字生态。(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2.加快数字产业化,积极培育数字产业集群。以湖南宝德自强计算机有限公司为龙头,打造湘潭信创产业园。充分依托我市科教资源优势,创立“将基地建在学校、引企业入驻基地、把课堂设在企业、促成果就地转化、帮人才就地安置”的产教融合新模式,培育壮大湘潭市数字经济孵化基地。探索培育数据要素交易市场,梳理构建数据要素交易市场所需综合配套服务,引导市场主体依法依规开展数据交易。(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3.推进产业数字化,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大脑”建设应用,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从智能服务、产业分析、精准招商三个方面,为企业全方位匹配市场、人才、资金等公共资源,为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湘潭特色产业景观和产业图谱、助力精准招商等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行动,推动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工作,建设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建设行业级平台,通过平台建设提供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协同营销、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等共性技术服务,促进低成本、模块化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在中小企业中推广应用。(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六)全面提升安全防护水平

  1.强化网络安全合规管理。健全网络安全管理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原则,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合规性检查。将网络安全建设和绩效纳入审计范围。加强网络安全综合治理,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市委保密办、市国家密码管理局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2.推进网络安全管理运营一体化。有序推进“一中心、两平台”(“一中心”即安全管理中心;“两平台”即安全大数据平台、安全能力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市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不断拓展提升全市网络安全空间治理与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调度能力,构建协同联动的一体化安全防护和治理体系,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等市直相关单位)

  3.提升安全服务能力。建立全市网络安全服务目录和清单,整合提升全市网络安全、云安全、数据安全、密码服务等多层级安全服务能力。加强算力设施承载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机制建设,提高新型数据中心等算力设施及业务系统整体可靠性。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构建我市网络安全服务供应链生态圈,探索建立供应链安全检测和评估机制,强化网络安全产品服务的安全评估,确保供应链安全。(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委保密办、市公安局、市工信局、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市国家密码管理局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七)强化数字政府建设管理运营

  1.统筹项目资金管理。理顺全市数字政府建设项目申报机制,采取以“年度项目计划为主、临时个别项目为辅”的方式,实现年度集中申报、联合审查、联合验收,压缩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各级财政部门要强化资金保障,整合各类信息化建设资金,设立数字政府建设项目专项资金,实现“统筹管理、一个口子拨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2.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健全数字政府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统筹开展项目申请审核、实施方案评审、竣工验收和绩效考评,提高信息化项目管理水平和应用成效。(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等市直相关单位)

  3.创新数字政府运营模式。组建市级数字政府建设运营国有公司或国有资本参与的合资公司,依法依规参与市级数字政府建设总集成、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建设和政务数据资源等国有资产运营工作。深挖数据资源可运营收益模式,对政府数据资源进行公益性开发和社会化利用。对外开展数字政府运营项目合作,形成政府主导需求、专业国有公司统筹运营、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运营模式。(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委网信办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4.创新投融资机制。按照“两条线三回归”原则,坚持财政投资与吸引社会投资并重。创立数字政府引导基金,提升社会各类资本参与数字政府建设的积极性。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由财政资金投入向财政资金牵引、政府按需采购服务转变,增强数字政府建设可持续性。(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国资委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湘潭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详见附件1),负责贯彻落实国、省、市关于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协调全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评估工作完成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行政审批局,采取“月调度、季通报”模式,统筹推进全市数字政府建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和各市直相关单位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制定具体方案,明确工作责任,细化目标任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监督考核。创新考核和督查机制,发挥考核督查导向作用,将数字政府建设列入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内容。杜绝信息化项目盲目上线、标准不一、重复投资,避免出现新的信息孤岛,保障全市数字政府建设有序推进。

  (三)强化人才支撑。各级组织、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充实数字政府工作力量,畅通干部人才选任渠道,丰富选拔方式,培养一支懂管理、懂业务、懂技术的复合型干部队伍。完善数字政府建设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优化人才评价与晋升机制,拓宽人才发展渠道,完善信息化领域行政和事业单位人员薪酬制度。

  附件:

  1.湘潭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市级行业应用专题建设

  3.名词解释

  附件1

  湘潭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吴志雄  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副? 组 ?长:丁  诚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负责日常工作)??蒋文龙  市人民政府秘书长

  成    ?员:黄  韧  市政协副主席,湘潭经开区管委会主任

  陈  荣  湘潭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余  娟  市委副秘书长

  陈景泉  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国资委主任

  李冬平  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市信访局局长

  鲁建春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张文红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秦曙光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成万里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朱红兵  市委编办主任

  薛  峰  市委网信办主任

  肖均其  市国家保密局局长

  彭文发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三级调研员

  吴纯杰  市发改委主任

  唐正武  市教育局局长

  刘耀奇  市科技局局长

  李伟清  市工信局局长

  彭德清  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

  章光明  市民政局局长

  唐  慧  市财政局局长

  禹尚良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

  王  峰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局长

  贺丰炎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潘永其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

  黄建文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李汉军  市水利局局长

  刘良丰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唐  煜  市商务局局长

  朱毅强  市文旅广体局局长

  唐文静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

  彭建平  市审计局局长

  黄建平  市退役军人局局长

  席晓刚  市应急局局长

  朱又红  市林业局局长

  赵  波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

  杨卫国  市统计局局长

  赵雯纬  市城管执法局局长

  阳  涛  市机关事务局局长

  黎  杰  市经研金融办主任

  蒋  谦  市人防办主任

  伍石元  市乡村振兴局局长

  周复明  市医保局局长

  张  驰  市行政审批局局长

  王  利  湘潭县人民政府县长

  郭  勇  湘乡市人民政府市长

  邓望军  韶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柳军辉  雨湖区人民政府区长

  周赏玲  岳塘区人民政府区长

  崔  旺  湘潭岳塘经开区管委会主任

  袁建明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

  刘  巍  市供销合作总社主任

  谢四清  省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局长

  颜  军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

  刘杰义  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主任

  蒋文武  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主任

  周海球  市残联理事长

  何  玮  市税务局局长

  唐安波  市绩考办主任

  彭琼篪  市委网信办副主任

  冯利军  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

  江  恒  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

  市司法局局长、国家密码管理局局长为领导小组成员,待明确后自然补充。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行政审批局(办公地点:市民之家北栋C59办公室),彭文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薛峰、张驰、蒋文武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彭琼篪、冯利军、江恒、易志波、邓润、彭安、左佳佳、张敏、杨灿、刘珺、宁挺同志为办公室成员。

  今后,领导小组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提出意见,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报领导小组组长批准,由领导小组行文,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备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不再行文。

  附件2

  市级行业应用专题建设

  一、网络空间治理专题。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技术能力体系,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加快全市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推进网络内容管理和技术治网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市县两级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升级完善全市网络空间测绘平台,推动建设网络违法信息技术巡查系统。推进网络传播阵地建设,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打造一体化传播体系。推动IPv6规模部署应用。(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

  二、信用建设专题。升级改造湘潭市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全市信用信息统一归集、共享、安全管理。完善市场主体信用档案,推进市场主体信用分级分类监管。逐步深入与国、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互联互通,助推长株潭信用一体化,促进信用应用惠民便企。(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三、粮食和物资储备专题。构建“数字粮食”“数字储备”标准规范和大数据资源体系,逐步实现政策性业务信息化全覆盖以及各类储备业务在线监管全覆盖。加快全市智能粮食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完善数据管理工作,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提高粮食流通绿色低碳和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四、教育专题。推广使用省教育厅打造的“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以及“智趣新课堂”。落实教育信息化赋能行动。推动信息化资源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宽带接入率达到100%,乡镇及以上学校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到100%,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网络学习空间普及率达到100%。组建常态化应用的农村网络联校群,组建50个以上名师网络教研联盟,建立覆盖所有学科、学段的市级生成性资源库。推进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实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十百千万工程”和“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建成“潭教云”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充分利用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互联网+”环境下的“教、管、学、研、培、评”数字化。(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五、工业云平台专题。基于现有项目线上申报、线上受理、线上审核的线上工作闭环成果,进一步汇聚工业数据,完善企业信息库,强化行业规划,建设和完善运行监测、链群建设、行业预警、要素保障、企业服务等应用场景,形成“科学研判、精准服务、综合评价”的经济运行监测及企业服务一体化平台。(责任单位:市工信局)

  六、社会治安防控专题。通过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技,构建安全、互联、智能的全域物联感知网,打造能够预测预警预报的“公安大脑”。同时,通过开展公安信息化新型基层设施支撑能力建设和共性应用支撑服务建设,推动公安信息化智能应用取得重大成效。力争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警跨层级、跨地区、跨系统、跨业务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公安机关整体效能与核心战斗力大幅提升。(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七、民政专题。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互通互连相关社会救助部门的救助信息,推动与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融合,实现救助需求统一收集、救助对象统一核对、救助信息互通共享、救助结果统一发布。建立低收入家庭数据库,实现困难群众动态监测。逐步推动社会救助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实现救助事项“掌上办”。(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八、法治政府建设专题。构建全市司法行政大数据,横向与公检法等政法单位数据交换共享,纵向与省司法厅数据交换共享,开展大数据分析,复用省司法厅建设的全面依法治省、政府立法、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刑事执行与应急指挥、公共法律服务和保障、政务管理等六大类业务系统,开展相关配套建设。健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应急指挥体系,提升应急指挥实战能力。(责任单位:市司法局)

  九、财政预算管理专题。整合全市现有财政业务系统,构建“大集中”的电子财政预算体系,充分发挥数字化在保障财政业务管理、强化资金管控、辅助科学决策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实现全市财政核心业务“横向一体化、纵向集中化”管理和对财政资金全流程动态监管,推进财政治理现代化。(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题。依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平台(金保工程二期),建成公共就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综合管理等五大模块组成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推进“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应用,大力发展电子社保卡,实现实体卡与电子卡协同并用。深化社保卡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待遇入卡、业务用卡。(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十一、自然资源专题。建设湘潭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全市自然资源各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共享和应用服务。建立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现全过程监测,实时掌控土地各阶段数据情况,实现土地全生命周期动态化、精细化管控。完成不动产存量数据清理,推进不动产登记“无纸化”和“智能化”,提升不动产信息化便民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十二、生态环保专题。充分依托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数据回流,全面采集我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前端感知数据,摸清生态环境质量底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集目标考核、分析预警、业务协同、决策展示、开放共享于一体的数字化、智能化场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生态环境监管能力。(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十三、住房城乡建设专题。建立湘潭城市三维数据模型,通过实施面向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管理的三维地理信息采集和业务信息整合,构建湘潭市CIM数据库,搭建CIM基础管理平台,全面实现湘潭市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管理信息二维、三维一体化,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框架建设,推动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管理定量化、自动化、标准化、定位化、科学化和三维可视化,提高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业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基于统一标准规范的数据和系统接口,依托湘潭市数据共享交互平台,为自然资源规划、城管执法、交通运输、公安、民政等部门提供开放、全面的三维可视化数据共享及服务支撑,逐步完善CIM城市建设管理平台功能,探索实现CIM+应用拓展,为数字政府建设奠定基础。(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

  十四、交通运输专题。推动市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建设。深化综合交通运输运行监测、调度和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完善智能协同应用,加强综合交通运输行业监管和精细化管理,满足“看得见、听得着、能指挥”需求,实现“能推演、能联动”等功能,切实增强综合交通运行动态掌控和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包括交通总体概览监测、区域交通专题监测、城市交通专题监测等在内的智慧交通运行监测系统。建设综合交通监管应用系统,从行业管理、预警监测、研判处理、信用评价等方面最大范围和最大程度实现道路运输行业监管功能。建设综合交通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对各级各类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统一协调指挥、信息资源共享、指挥决策高效。(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十五、水利专题。推动水利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工程建设。完善水利感知体系建设,联系水文、气象、自然资源规划、应急、住房城乡建设、城管执法等部门建设业务数据共享池,形成治水管水数据资源池。科学防御水旱灾害,加快推进亚行贷款项目建设,探索建立并进一步完善以湘江流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为重点的水利业务系统,提升水利业务“四预”能力。(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十六、农业农村专题。打造市级“智慧渔政”基础信息平台,在湘江湘潭野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上起马家河与株洲交界处,下至昭山湾与长沙接壤处,全长42公里)范围内启用“智慧渔政”视频监控系统16个电子技术监控设备点位,进行非法捕捞、违规垂钓等行为的非现场执法数据采集。推动省、县共建智慧农机信息化系统,将县级平台接入省农机监测系统,采用北斗导航定位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和检测传感技术,对农机作业全过程和面积实施精准监测。(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十七、商务和开放型经济监管专题。建立中国(湘潭)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线上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我市跨境电商业务数据和政策信息资源,进一步推进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发展,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注入新动能。(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十八、文化旅游专题。依托省文化旅游厅文旅指挥中心建设,构建集“智慧旅游”管理、服务、营销于一体的市“智慧旅游”平台。建设韶山红色旅游智慧管理系统,统筹红色旅游智慧管理和服务。培育云旅游、云直播,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鼓励定制、体验、智能、互动等消费新模式发展,基于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产业和旅游消费产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红色旅游区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红色科技研学体验中心,充分利用韶山月壤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培训,推进红色旅游发展。进一步推动湘潭文旅产品酒店类、景区类、博物馆类的线上预订、线上销售、消费引导,推进智慧景区、智慧乡村旅游点、智慧酒店等精品项目建设,实现文旅管理、产业监测、指挥调度、疫情防控“一张图”管理。依托省体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构建湘潭市公共体育数字服务网络,制定“112”(即一个体育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一个公共体育数据库、一个公共体育服务APP和一个微信小程序应用)总体构架下的建设方案。平台集赛事活动、场馆开放和预约、科学健身指导、社会体育指导管理、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管理、体育用品购买和体育培训于一体,加强与国、省全民健身服务平台数据对接,实现全民健身线上线下全面融合。推进社区智慧健身房建设,深化全市全民健身地图建设,实现公共体育“一站式”服务。(责任单位:市文旅广体局、市广播电视台)

  十九、卫生健康专题。建设互联互通的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技术,重点做好影像云平台、互联网医院建设,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动;构建市级医疗大数据平台,采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整合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等部门数据,实现平台标准统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建立以电子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全员人口信息库、基础资源和运营资源为核心的五大数据库,采用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安全共享和流转。坚持卫生健康领域创新引领,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公立医院、基层公卫健康事业、中医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人享有健康、全民健康共享的目标。(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二十、审计监督专题。在国家审计署金审工程三期的总体框架下,做好信息机房三级等保标准改造、高清视频会议改造和网络安全软硬件升级。建设数据分析室,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利用国家审计署建设的应用系统进行本地化部署建设,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审计机关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建成审计综合作业平台、审计数字化管理平台、综合服务支撑体系和审计大数据中心等业务支撑平台,逐步构建形成以公共财政运行安全和绩效评价为重点的国家电子审计体系。(责任单位:市审计局)

  二十一、应急管理专题。加快推进“智慧湘潭应急大脑”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应急救援装备现代化、应急救援队伍屯驻培训基地、安全应急科普宣教能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应急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形成更加科学完备的“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应急管理体制,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立体式、全天候、全灾种、高水平”的综合应急救援体系,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面构建应急管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重大安全风险防范更加精准高效,应急力量体系、响应机制、救援效能更加有力畅达,全社会安全文明程度、公共安全素养大幅提升。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形势实现稳定可控,建成能应对各种自然灾害风险、有快速修复能力的“韧性城市”,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湘潭。(责任单位:市应急局)

  二十二、国有资产监管专题。依托省建设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大数据系统,以管资本为主实现对国资国企在线、动态监管。通过汇聚内外部数据,及时准确掌握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和行业对标信息,增强出资人对监管企业的科学决策和风险预判能力,提升国资监管整体能力和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国资委)

  二十三、林业专题。按照省级统筹建设和运维管理原则,构建林草“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网络感知体系;建设林草生态大数据智慧监管系统、综合处理云服务系统;整合各类森林草原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构建智慧林草综合管理平台;开发林长制巡护信息系统,建设“智慧林草”综合应用系统。(责任单位:市林业局)

  二十四、市场监管专题。建设覆盖全市的数字化市场监管体系,形成“全业务领域、全环节流程、全对象覆盖”的全市市场监管领域大监管格局。整合移动执法智能终端、大屏、通信线路等资源,构建可视化市场监管综合指挥调度中心,加快推进市场主体数据和市场监管业务数据的归集整理,推动涉企数据互联互通共享,提高监管效能。依托全省在线监管系统和市场监管大数据,围绕监管、服务等业务领域搭建湘潭市市场主体数字化应用平台。(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二十五、数字城管专题。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指南》要求,依托现有“智慧城管”信息平台升级更新,立足湘潭市城市管理业务实际,围绕城市运行安全高效健康、城市管理干净整洁有序、为民服务精准精细精致要求,构建国、省、市、县四级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湘潭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体系,打造对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状态实时检测、动态分析、统筹协调、指挥监督和综合评价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格局,提升城市风险防控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局)

  二十六、机关事务专题。依托湘潭市政务云平台,建立“互联网+智慧国资”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建立健全资产数据库,实现实物可视、轨迹可循、程序可控、安全可靠的智能化管理目标。(责任单位:市机关事务局)

  二十七、金融风险防控专题。积极对接湖南省地方金融监测预警平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构建“线索监测—预警处置—跟踪反馈”的闭环运行工作机制,加强对非法集资风险主体、各类地方金融组织、地方金融法人机构等的监测,推动处置关口前移,有效防范化解地方风险,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责任单位:市金融办)

  二十八、信访专题。强化信访信息系统推广运用,为信访工作提供标准化指引、智能化辅助、规范化检查,智能化再造信访工作法定流程。强化信访大数据分析研判,在科学决策、综合协调、工作考核、推动积案化解等领域推动应用,提高各级信访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对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地区信访事项的分析预警能力,提升群众满意度。(责任单位:市信访局)

  二十九、医疗保障智慧服务平台专题。根据湖南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总体规划,结合湘潭市本地特色,按照国家医保局规定的“最小必须”原则,以国家统一医疗保障信息系统为标准,坚持从服务民生出发,将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利用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共享交换的医保业务数据和“长株潭”一体化建设的政务数据、社保数据等,打造“智慧湘潭·医保”服务平台,深层次挖掘数据价值,为本地医保的智慧服务、智能监管和决策分析提供支撑。(责任单位:市医保局)

  三十、消防救援专题。根据湖南省消防救援总队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智慧消防”项目,建设智能接处警系统和现代化消防救援指挥中心,加快社会面消防物联网感知设备建设,实现全市重点单位消防远程监控视频接入,打造消防联勤联动共享资源平台。推进现场数据感知、采集和传输终端建设,构建辅助决策信息库。加强灭火救援前方指挥部系统功能建设,进一步深化信息化设备系统集成开发,配齐配强消防救援应急通信关键装备,提升“三断”条件下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全面实现消防便民窗口业务服务信息化,深度开发消防业务APP掌上应用,切实提升消防监督、服务、咨询的信息化、数字化、便捷化水平。(责任单位:市消防救援支队)

  三十一、档案管理专题。建设全市数字档案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推进档案工作数字转型。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建立完善全市档案目录数据库和档案全文数据库,实现与OA系统对接,推进机关档案部门电子文件归档工作,逐步建立以电子档案为主导的数字档案资源体系,推进档案资源增量电子化。推进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移交接收,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移交接收制度和档案数据治理体系,实现对档案数据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并向各级各部门延伸,促进档案信息资源馆室共建互通,实现全市范围内档案查询“一网通办”。(责任单位:市档案局)

  三十二、供销合作专题。开展生产、信用、供销“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提供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环节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赋能和金融赋能粮食生产,为粮食生产“十代”服务保驾护航,为粮食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打造食品安全保障的生鲜供应链,通过建设全产业链的数字食品质量安全服务平台,实现从集采集配到食堂的食品安全数字链,并在各部门的配合指导监督下,把安全数字链延展到生产源头,打造“从产地到中央厨房到餐桌”的生鲜供应链。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有序推进和规范村服务中心建设,推动村服务中心功能完善、便民利民。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重要引擎。农村电商实现“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责任单位:市供销合作总社、市农业农村局)

  三十三、公共资源交易专题。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构建集“交易、服务、监督、数据运用”于一体的智慧交易平台,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全过程数字化见证,远程异地评标、不见面开标常态化,推进CA数字证书跨区域互认,推动智能辅助评标、综合金融服务、数字见证、数据分析、自动归档、智能化场地、协同监管等项目建设,不断强化交易信息、市场主体信息、信用信息、专家资源的互联共享,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强化监管信息支撑服务,进一步拓展交易领域,将适合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的各类公共资源纳入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实现“应进必进,平台之外无交易”。(责任单位: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三十四、韶山灌区专题。在灌区已建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建设智慧灌区,开展灌区业务管理软件系统的升级扩展,建设灌区“一张图”系统。建立和完善水情工情监测站点、闸门自动控制站点、视频监控站点、共享气象信息、通信网络。构建集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韶山灌区。(责任单位:省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

  在工作推进中可能涉及到行业应用专题合并、新增,具体以工作推进实际情况为准。

  附件3

  名  词  解  释

  一、一件事一次办:“一件事”是指企业、群众需办理的一个事项,既可以是单独的“一件事情”,也可以是需到多个部门办理或多件相关的“事”“一揽子事”,经过梳理整合、流程再造后,变成企业、群众眼中或窗口统一办理的“一件事”;“一次办”是指一次告知、一次表单、一次联办、一次办好,线上一次登录、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二、电子证照:指由各单位依法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和行政效力的各类证照、证明、批文、鉴定报告、办事结果等电子文件。

  三、电子印章:即以先进的数字技术模拟传统实物印章,其管理、使用方式符合实物印章的习惯和体验,其加盖的电子文件具有与实物印章加盖的纸张文件相同的外观、相同的有效性和相似的使用方式。

  四、电子签名: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类似于手写签名或印章,但并不仅仅是书面签名的数字图像化,而是通过密码技术对电子文档的电子形式的签名。

  五、私有云:指通过专用内部网络仅面向特定用户(而非一般公众)提供的计算服务。

  六、公有云:指第三方提供商通过公共国际互联网提供的计算服务,面向希望使用或购买的任何人。可能免费或按需出售,允许客户仅根据 CPU、存储或带宽使用量支付费用。

  七、AI(人工智能):AI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缩写,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八、CA(Certificate Authority)认证:“CA认证”即电子认证服务,是指为电子签名各方相关提供真实性、可靠性验证的活动。“证书颁发机构(Certificate Authority)”即颁发数字证书的机构,是负责发放和管理数字证书的权威机构,并作为电子政务应用和电子商务交易中受信任的第三方,承担身份认证体系中身份合法性检验的责任。

  九、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指互联网协议第6版的缩写,用于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十、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

  十一、区块链技术:指分布式的网络数据管理技术,利用密码学技术和分布式共识协议保证网络传输与访问安全,实现数据多方维护、交叉验证、全网一致、不易篡改。

  十二、物联网:指万物相连的互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

  十三、“1+1+N+14”:即1个省政务云、1个国家超算长沙中心、N个已建重点行业云、14个市州政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