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周末》报道,4月3日,杨慧文等3名律师向北京市73个委办局和区县政府发出了信息公开申请,申请公开5项内容:公车使用、公款接待、公款出国财政支出具体情况;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财政预算;部门预算数据、决策过程;本部门所有收入支出具体情况;是否存在小金库?如有,公开小金库收支具体情况。至今只有北京市水务局、中关村管委会作了有点“外交辞令”的完整答复。(5月21日《南方周末》A04版)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一年多了,北京市竟有97。3%的所辖政府(部门)缺财政收支信息公开这一课,而且其行为五花八门:有借口“没有具体地址和人名”退回“申请”的;有认为申请事项是“非行政机关信息”拒绝公开的;也有辩言“5个事项要分别申请”刁难公开的;具代表性的还算北京市信访办的“你没有资格看到这些。我们这些都是报给领导的,不是谁想看都能给的”回答。诸如此类,不能不说明地方政府(部门)信息公开还处于待“补课”的启蒙阶段。形成这一“缺课”通病的症结大致有三:

  其一,行政定势影响“公开”。对于原本属于全社会共享的财政资金收支信息,地方政府(部门)虽知应让全体公民都享有平等知情权的道理,但在实践中却又不能自觉地按此理办事。这固然有着社会潜规则大环境影响,但更主要的还是自身思惟和行为定势作用。习惯于“人治”或“威权”这样既方便顺手、又体现衙门威严的“命令定势”行政,必然导致政府信息公开意识的丧失,本能地刁难、拒绝民众对财政收支等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剥夺其政府信息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其二,主仆错位不愿“公开”。现在,我们有些政府官员日衷于把掌握其“官位”命运的上级奉为“主子”,把民众视为 “仆人”,总认为凭什么要听你调遣,“你没有资格看到这些(信息)”。如此主仆错位的傲慢心理和衙门作风,使其淡忘了受公民之托履行公共服务的责任,从而造成其政府信息公开这一课必缺无疑。

  其三,暗箱操作不敢“公开”。 地方政府(部门)的财政收支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暗箱操作的问题,而这些信息又是见不得阳光的。一旦公开就犹如自我曝光,到时不仅自找麻烦,而且从今往后也将失去再行暗箱操作的基础,这就等于自我剥夺了随意支配财权的自由。因此,地方政府(部门)不得不拒绝财政收支信息的公开,有的即使公开了,暗箱操作部分也被果断地删去。不然,北京市73个委办局和区县政府为何异口同声地表示“没有小金库,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要克服纠正上述“缺课”问题,那就要“补课”。而要补好课,当然不能就事论事的补,必须要从源头上补起,从根本处补足,首先补齐当好“公仆”这一课。把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会议关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对人民负责的观念,以对党和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兢兢业业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要求,认真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