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立足民政工作实际,以网络信息技术视角,探讨了电子政务下民政工作的创新方式与方法。文章从6个方面分析了电子政务对民政工作的作用与影响,包括电子政务在促进民政职能转变与创新、推进民政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提高民政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优良社区服务、推行民政政务公开及廉政建设、实行民政节约开支等方面的作用与影响。通过分析,明确要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各级民政信息系统及网站建设,努力打造网上虚拟民政,更好地服务于民,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措施。

  电子政务(Electronic-Government),就是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地革新和改善,以实现高效益的政府管理与服务。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有关规定,电子政务网络区分为内网和外网,政府内部信息交换在内部高速网上运行,属于政务公开和网上交互式办公的内容,运行在互联网上,内网和外网需物理隔离。电子政务是电子信息技术与政务活动的交集,是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在范围和功能方面的延伸,从内部办公延伸到对外服务,从内部网(Intranet)延伸到政府机构间交换网(Extranet)乃至互联网(Internet),从而成为“面向社会的办公自动化”。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纷纷实施上网工程,逐步推行电子政务,在我国信息化发展中起到了引领作用。民政工作具有服务对象数量多、覆盖面广的特点,民政部门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部门之一,在信息化建设中面临多方面的挑战。200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其中对电子政务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从而为民政信息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为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工作的认识,增强民政信息化建设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本文就电子政务在民政工作中的作用及影响作一探讨。 

  一、电子政务对民政职能转变与创新的作用及影响

  传统行政事务重在管理,而且强调“事必躬亲”及“无微不至”,既导致管理者工作量大,同时也给被管理者带来包括精神压力在内的种种负担。电子政务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政府工作中的全面应用,从而对民政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信息的收集与传播、管理方式和手段等都会产生深刻影响。一方面为民政收集信息、规范管理、为民服务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扩大了民政管理及回应社会的范围。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及大众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从事各种经济活动。但在非赢利、非竞争性领域,如公益事业、社区服务、社会福利等市场失灵行业则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电子政务不是用电子技术去适应传统的民政管理方式,而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民政业务进行更新改造,以更好地实现为民服务的宗旨。电子政务通过行政流程的集约化、综合化、高效化,为转变政府职能提供了技术支撑。实施民政系统上网办公,建立民政文件资料电子化中心,可以使各种审批项目尤其是大量的民政对象福利费发放在网上得以实现。网络服务使民政部门直接面向众多的民政对象,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中间层次和环节,为内部结构向扁平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而组织结构状态如何,往往是衡量机构管理及服务孰轻孰重的重要依据。电子政务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等级森严的格局,使各级政府部门拥有统一的服务平台。公众在这个服务平台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化的政府服务机构,不必担心自已打交道的是哪级政府哪个机构,只要获取服务就可以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政业务成为政府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成为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民政部门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直接面向社会,与广大公众进行互动。一方面向公众提供个性化服务,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另一方面,向社会提供相关信息,推进市场活动走向健康。民政部门还可以发挥管理与服务民间组织的作用,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发挥民政网络及信息资源的优势,将民政网络与相关非政府组织机构实行链接,协同服务,以此转变或拓展行政职能。甚至可以利用民政信息资源,搭建区域性或者国际化的电子商务平台,直接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

  二、电子政务对推进民政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作用及影响

  作为现代民政,要作出科学决策或制定正确、合理的政策,有赖于丰富的信息资源。电子政务通过建立决策支持系统,能够为民政科学决策提供必要的相关信息,改善决策者的有限理性,使之在较为全面了解所需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决策,避免依靠经验决策和由于信息不完备导致的盲目决策现象,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例如,通过建立救助、优抚、婚姻、双退、低保等业务的电子应用系统,对业务应用系统进行统筹开发、处理、整合和利用,形成统一的信息集散及数据中心,实现各业务系统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建设办公决策服务平台,能够为相关政策研究和领导决策提供支持服务。同时,电子政务系统支持下的决策,更有利于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尽管原来制定了一些推进民主化的措施,但是,由于技术手段跟不上而难以落实。上网后就能够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电子政务为公民参与民主化进程,对行政管理和社会事务进行民主监督、反馈意见等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电子政务系统提供了公民广泛参与民主政治的可能性,能够实现公民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直接对话,提高民意在行政运作中的分量,从而扩大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在网上针对各项民政决策或战略设置讨论专栏,可以使广大民众轻而易举地参与到民政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在各级民政网站,群众可以通过BBS发表民政事务的看法和观点,利用电子邮件与民政业务主管部门进行沟通,为决策提供参考意见。民政部门也可以通过网上虚拟市场及社会空间获得真实、全面、准确、及时的相关信息,并建立起大型的专门数据库,并运用统计模型进行分析、计算,由此进行辅助决策,调节民政政策。不仅大的决策,甚至一些小的政策方案,例如低保对象标准划分、灾害救济对象的确定,以及相关救助及抚恤对象的分类管理等,都可以通过电子政务技术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在网上征求意见,以利于科学决策。还可以在网上设立电子公告牌,发布电子命令,动态调控民政对象的进出。

  三、电子政务对提高民政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作用及影响

  网络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够开放、充分地提供各种信息。如果将民政部门众多的管理及服务项目实现网上服务,自然要求有规范、准确的资料、档案和数据库配套,迫使人们将传统的粗放管理转变为规范、准确和标准化的管理。民政事务繁多,民政对象存在大量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传统服务方式存在手工式抄写、人工传递,大量人力精力都陷入琐碎事务之中,而且还存在着数字不准确,传递不及时等问题,严重影响办事效率和质量。电子政务为民政工作人员提供了现代化的办公手段,降低了信息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为错误;将许多例行性和常规性的咨询答复等工作编制为程序,实现无人化操作与管理,既节约成本,又准确可靠。网上办公、远程会议、虚拟机构的产生,打破了民政部门间、民政与外部门间的时空界限,加强了民政与社会及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互动,使许多以前无法想象、无法实现的服务成为现实,使民政管理和服务更加精干高效。除了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的运用之外,民政工作的许多单项业务都可以在电子政务系统支持下提升工作质量与水平。通过视频网络系统,可以便捷地召开各类民政视频会议,使得远在千里之外的相关人员如同围坐一堂,基层干部群众也能够与远方的上级政府领导人进行交流。通过政府专网建设全方位的数字民政应用系统,建立省、市、县三级民政信息广域网传输平台,可以形成网络环境下的数据收集、处理、服务及办公自动化体系。优抚安置、救灾救济、地名管理、婚姻登记、殡葬管理、计划财务、民间组织管理等都可以结合实际建立专业数据库,实现从中央到基层的数据库联网,由此报送数据、查询资料,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这些业务软件的开发应用,不但能够大大提高业务运作效率,而且能准确及时反映服务对象的动态变化,加强服务指导,优化民政资源配置,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服务。

  四、电子政务对社区服务的作用及影响

  政府管理的基层组织是社区。公共安全、公共健康、社区娱乐、社会福利、家政服务,包括农村社区面向农民生产生活的一些专门服务等,都属于社区服务的范畴。民政部门作为政府主管社区建设工作的职能部门,在开展电子社区服务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电子政务通过建立社区信息基础设施,能够将电子政务系统与社区服务紧密结合,为社区居民提供网络服务,支持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从塑造服务型政府的角度看,信息化服务的基础在社区,特别在城市网格化管理中,社区信息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一些大城市正在建设市、区、街道社区信息基础网络平台,除了提供街道共性业务之外,涵盖民政、劳动、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专业应用系统。主要是以社区服务为主线,建立智能呼叫中心。呼叫中心通过因特网、单键专项呼叫、短信发布、热线电话等方式接受社区居民的服务请求,在传统社区实体服务手段的支持下,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弱病残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长远来看,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可以整合更多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特别是民政部门自身可以结合数字民政工程,把各项民政基层管理工作移植到这一信息平台上,实现民政业务的网上办公。通过实施系列化集成电子项目,可以跨越政府、私人和商业部门,使电子社区直接进入数字经济的核心。现在,我国各地的电子社区服务网站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经验。通过建立城市社区互联网站,为居民提供了各种自助式服务。不仅为老弱病残和失业者提供专门的电子信息服务,还可以建立网上图书馆或电子图书,向社区居民开放。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为社区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建立交互式虚拟教室,为一定区域提供远程教育,条件成熟的,可以向更广阔的区域提供服务。社区网络程序的科学编制与安排,不仅可以提供民政部门系统内的“一网式”服务,也可以与政府其他部门工作有机整合,实现政府各部门的“一站式”服务。

  五、电子政务对民政政务公开及廉政建设的作用及影响

  民政部门管理的业务种类较多,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也非常多,许多具体标准和规定直接涉及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民政对象不了解相关政策,就无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大多数民政对象处于弱势地位,更需要通过推进民政政务公开来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状况。电子政务的功绩之一,就是推进网络平民化,为弱势困难群体低价甚至免费提供信息服务,弥合数字鸿沟,达到电子抚贫的目的。政务公开就是政府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向公众提供非保密政府信息的检索。电子政务系统的运用使民政工作成为阳光作业,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行政管理的公开性,保证民政对象的合法权益。以民政信息网站为平台,通过设立工作职责、法律法规、民政动态、办事指南、电子公告、举报电话、电子信箱等栏目,详细介绍各项民政业务的办理程序及相关事宜,能够为群众提供便捷、公开的信息服务。通过积极向社会各界宣传民政政策,发布民政信息,提供便民服务,使民政网站成为政务公开、便民服务、廉政监督的重要窗口。通过拓宽信息渠道、捕捉民政新闻、快速更新内容、加强日常维护,不断丰富网上内容,扩大政务公开与服务范围,推进民政部门与大众的互动,满足城乡居民多方面的需求。目前,已有一些民政网站在公开民政业务的同时,还拓展了公开服务的内容,提供了群众所需要的办事指南及办事流程图,甚至还提供了有关信息内容的下载。网上信息公开可以有效防止信息被少数人垄断,也能防止信息被更改、掩盖,从而防止人为干预。还可以建立相关程序对信息发布及流程进行全程监控。实施电子政务后,由于所有办事程序都是可视的,每一个环节的办事情况都可以被看到,把办事的要求归纳成标准的规范,降低不确定因素,增加办事的透明度。电子政务能够使民政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互动化,从而提供真实、公开的良好信息环境。在实施电子政务系统中,信息全部为电子式,即进行无纸化办公,各项运作中的不足之处将得到监督,便于及时进行修正与完善。通过网上实施电子化采购,不仅可以节省大量工作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监控,防止腐败现象发生。

  六、电子政务对节约民政开支的作用及影响

  网络运作中,办事人员与计算机结合形成基本平台,以现代信息技术来代替人力,建立起标准化、简单化的办事流程,使原来几个人办的事情转化为一个人的工作量,所以分工及专业化所带来的效率本身就意味着高效节约。通过建立完整的民政信息数据中心,促进业务协同和办公手段科学化。通过集成化的方法将各个单项的民政业务信息系统集成到民政电子化办公平台,便于获取相关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集中处理各种民政事务,使现有的数据和应用无缝地集成到一起,建设统一的信息集散地和数据中心。通过开展对业务应用系统资源的开发、处理、整合,实现各业务系统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节约。民政部门通过电子政务专网实现与政府政务专网的宽带连接,实现接收公文速度与质量的升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对照传统民政工作手段,实施电子政务系统后,可以从多方面节省开支。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减少大量重复性劳动,节省大量人力和工作时间,为精简机构或转变职能创造条件。最直接的作用在于,以往人们到政府部门办事,往往要到各管辖部门的所在地逐一办理,费时费力。通过网络服务或者集中办公,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直接服务广大民众,取得高效行政和民众受益的双赢效果。通过在线招标与网上采购,扩大选择余地,低价采购到所需的各类物品;还能减少人员工作量,增强办事透明度,防止腐败现象发生。通过网络决策支持系统实施决策,不仅可以节约大量调研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保持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错误的决策往往造成巨大浪费,而正确的决策就是最大的节约。此外,民政部门不仅自已拥有大量的各类信息资源,而且也需要大量的社会信息资源,也就是说民政部门与外界经常需要进行大量信息资源的交流。民政部门与外界信息交换方式网络化,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人工往返和重复工作,即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和消耗。所以,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能够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从根本上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

  结语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在民政工作中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具有无穷魅力。根据民政部信息化发展战略,今后一个时期逐步构建管理型和服务型两大网络。管理型网络即民政系统广域网,该网络将覆盖至县级(大中城市将覆盖至街道一级)民政部门,通过平台上运行专项民政业务管理软件及办公自动化系统。服务型网络即集因特网查询、单键专项呼叫、热线电话三位一体的智能呼叫中心,探索多终端接入方式,为公众提供多种接入手段。从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广大民众的需求来看,必须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推动电子政务系统在民政工作中的运用。首先,要统筹规划,避免重复投资建设。遵循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各级民政信息系统及网站建设,特别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努力建成一批质量可靠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其次,加强民政网站的规范化管理,使电子政务系统能充分发挥作用。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强化网络保密与安全措施,搞好分工协作,确保各类民政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全面上网发布,并能与公众实现互动。第三,适应网络化及政治文明建设需要,积极推进民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发挥电子政务作用,推进政务公开,实现职能转变,为公众参政议政提供更多机会,由此推动组织机构、决策体系、人事管理、行政方式的改革创新。第四,加强基础设施及人员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前期适当投入,以此换来今后的巨大节约,并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要不断提高人员素质,以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五,借鉴与创新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民政电子政务工程。既要借鉴其他行业部门已有的技术成果和经验,也要创造出具有民政特色的具体运用程序或系统。积极开展各类试点,摸索经验,循序渐进。特别要注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例如,以地名空间信息为基础,形成对社区服务、救灾救济、城乡低保、福利院、福彩等众多信息匹配与支撑,从而将民政信息化建设与服务推向新的高度。因此,在民政工作中开展电子政务,势在必行,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