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大数据在中国的开启之年,也是中国迎来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在这一年注定不平凡。从中央层面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目标、依法治网常态化,到民间产业创新风起云涌,互联网金融百花齐放,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再到凝聚全球共识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的召开,这一年的互联网世界可谓精彩纷呈。自今日起,本报将选取互联网法治领域的政府监管、版权保护、反不正当竞争、个人信息保护等观察视角,来分析2014年的互联网法治得失。

 
  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有特别意义的一年。“既是中国互联网20周年的日子,也是全球网民数量突破30亿的一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第一次超过PC用户,中国互联网第一次诞生出3000亿美元的互联网巨头。”互联网实验室主任方兴东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这一年,也是互联网领域最热闹的一年。各种大小事件不断,政府监管显著增强,立法执法快步跟进,司法保护加大力度。
 
  明确顶层设计依法治网
 
  官方高层最先发出重大信号。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担任组长,李克强、刘云山任副组长。
 
  这意味着国家已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视作国家利益,意图首先完善顶层设计,推动立法、行政、司法和行业相关协会采取一致行动,维护互联网公平竞争和安全运行秩序,进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创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的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国务院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信息消费、发展网络经济的政策措施。
 
  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首届互联网大会还专门开设“网络空间法治化”分论坛,探讨如何通过依法治理来营造清朗文明的网络空间。
 
  在2014年12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强调,希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各互联网的自觉行动下,能够得以真正贯彻落实,各网站都要把依法管理、依法运营作为一项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担当起来。
 
  快播案创下最高罚单纪录
 
  互联网领域在民间烧起的第一把火,率先给政府监管提出新问题。2014年春节刚过,打车软件之战率先燃起硝烟,背后各有阿里巴巴与腾讯两位大佬撑腰的快的打车与嘀嘀打车,为争夺消费者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以直接补贴等为名的烧钱大赛。这场激战一度引得地方政府干涉,比如上海市就出台规定,高峰期禁用打车软件。
 
  与和风细雨般的打车软件监管相比,其后的针对被称做互联网企业“原罪”的盗版和色情的系列专项清理行动,堪称雷霆万钧之势。最先倒下的是快播,2.6亿元的罚款同时创下史上最高纪录,也为整个互联网行业诠释了一把什么叫做“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这只是肃清行业乱象的序幕,接下来大戏不断,包括百度腾讯游戏涉黄被查、人人影视网站因版权压力关站,射手网因版权侵权被调查并处罚,在调查期间关闭,等等。
 
  自年初开始的“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在年末将至时势头依旧不减。12月1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又宣布对8家故意编发、炒作低俗内容的网站进行查处,其中不乏网络界的“大老虎”,如凤凰网“播客”频道、新浪网“日娱”和“娱乐图库”栏目、17173网“818游戏之外”频道、酷6网“主题”栏目、PPTV网“娱乐”频道、腾讯网“性感热图”栏目等。此外,奇艺网、搜狐网也被认定存在一定问题。
 
  而在此前一天,国家网信办宣布已对传播色情低俗及虚假谣言信息的迅雷弹窗服务采取关停措施。
 
  多部网络法律法规呼之欲出
 
  执法部门表现抢眼,立法部门也动作频频。电子商务法、网络安全法、网络空间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重要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都在加快推进。
 
  据全国人大财经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子商务法已经完成了14个课题研究项目,将于2015年3月完成立法大纲,10月前完成法律草案,草案在征求各部门、地方、电商企业、协会、专家等意见后,争取2016年6月提交全国人大财经委全体会议审议。
 
  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网络空间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已经有了初稿,正进一步在专家范围内征求意见。
 
  一批网络谣言推手受到严惩
 
  互联网行业内竞争加剧并诉诸法院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也为数不少。除了著名的3Q大战在终审法槌落下后画上句号外,360与百度互诉不正当竞争,搜狐以“今日头条”侵犯著作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提起诉讼,爱奇艺起诉乐视不正当竞争,优酷网因金山过滤其页面广告起诉等,既搅动业内引得竞争格局大变,又在个案中强化了互联网领域的自我维权与规则意识。
 
  “国家还加大对各种网络犯罪、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包括打击网络谣言、网络诽谤,打击各种利用网络实施的侵犯未成年人、妇女权益等犯罪活动。”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林凌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利用互联网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今年也得到了有效处置。一批网络谣言的幕后推手如“秦火火”、“立二拆四”等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2014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及8起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的典型案件。12天后,最高人民法院又公布了7起通过网络实施的侵犯妇女、未成年人等犯罪典型案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