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技术的新特征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是当前互联网技术的三大方向。(移动)互联网是指实时、双向、多对多的网状联接。“云计算”一般是指通过互联网提供可伸缩的廉价的分布式计算能力,通俗讲就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你联上互联网,就可以获得所需的各类资源和服务,要多少就可以取多少,要多少计多少费。“大数据”则是具有最强的决策力和判断力的总体数据而非样本数据,是具有预见发现能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的、实时积累的和可供随时调用的信息资产,是多样化的、被数字化的信息,既包括数据信息,也包括可以被数字化的声音、文字、图片甚至情感。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三者共同形成了类似于“虚拟大脑”的结构。一方面,互联网为实时、在线、可扩展的云计算能力提供了传输方式,而云计算则是互联网“智慧”处理能力的具体实现。另一方面,互联网为大数据的汇聚提供了信息资源渠道,使得数据的产生和搜集量呈几何级数速度增长。大数据则是互联网“智慧”产生的资源基础。大数据和云计算可以说是新一代互联网最为显著的两个特征和应用方向,同时也将成为互联网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的动力。

  二、互联网技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当前,互联网已经深入渗透到全球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冲击着现有经济发展方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基本要素。政府和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主体,都会因互联网而发生深刻改变。

  一是政府经济决策方式发生变化。互联网瓦解了传统时空概念,颠覆了以组织为初始单元的信息传播模式,社会组织结构更加平等扁平,社会公众对政策的评价、参与、影响也将更加直接、更加深入,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由于信息搜集能力“质”的飞跃,抽样假设式的经验决策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将被取代,全样本的大数据将成为经济决策的依据。云计算技术使得利用全样本的大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成为可能,通过对海量的、不同类型数据的分析,充分挖掘数据之间、事件之间、事物之间的关联而得出结论,提升决策者发现经济规律和做出经济决策的能力,从而提高政策准确性,有效减少经济政策偏差。

  二是企业经营模式发生变化。在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和组织管理模式开始由以工厂为核心的“B2C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C2B模式”转变:受益于互联网,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被极大地拉近,产品和服务创新方式向面向客户微调的“小步快跑”方式转变,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及更新换代周期可以变得很短,而现实市场的一切反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得到先验的模拟。相对于依赖实验室和科学理论的创新方式,以“模拟试错”为核心的迭代创新方式将更加节约企业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而随着搜索引擎、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企业的营销方式将从“地毯搜索”式营销变为“精确打击”型营销,企业不仅可以实现以较低交易成本对市场核心需求进行收集、分类、整理,精准定位用户偏好,还可以比客户更快速地预测客户的未来需要,从而进行主动的营销。此外,除标准化生产服务模式之外,较低的供需双方沟通成本还将带来“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的快速发展,从而将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都做到极致。

  随着企业商业模式的变化,传统的盈利模式也将随之改变,由于信息价值的显性化和市场化,信息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加入到要素体系中,信息将深入地参与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社会生产的整个过程,从而使信息对称程度显著提升。客户量(市场规模)也将超过“价格成本差”成为影响企业盈利多少的首要因素。因此,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许多企业采取了“薄利多销”的盈利方式,通过互联网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口碑的信息推广出去,打造“走量”的“粉丝经济”。

  三是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互联网技术将从两个方面带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首先是互联网的产业化: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创新不断发掘着传统产业链条中增值的服务环节和机会,形成了横跨各传统产业的“互联网技术服务产业”,如:IBM公司就属于为不同的产业提供互联网服务方案的产业领域之中的企业,反过来,更广阔的横跨各类行业的互联网服务又将对互联网创新产生需求驱动效应,促进互联网技术研发产业的发展;其次是传统产业互联网化:传统产业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将更趋于迎合消费者,与互联网相关的增值服务环节创造的价值量将大大超过制造环节本身创造的价值。因此,传统产业也将从重生产转向加大对基于互联网的服务投入,从而产生传统产业互联网化的发展趋势。

  三、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

  在移动、快速、泛在、互动、巨量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新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一是挑战国家信息资源管理体制。在我国,数据割据和信息重复冗余现象严重,这将成为我国互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障碍,若不能实现数据在跨部门间进行融合与共享,不仅信息和数据的价值将大打折扣,信息化的重复建设成本也会不断上升。

  二是挑战国家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国际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一方面,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信息采集更为便利、采集行为更为隐蔽,信息开放和传递的边界更难以管控,对公民隐私保护的难度将趋于上升;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仍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追随者,政府又需要以“技术中性”开放心态来积极接受和引进其他国家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面临着同时处理好加强技术引进和防范信息外泄风险的双重问题。

  三是挑战传统社会治理模式。互联网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的时代趋势,它的发展会增强市场竞争、推进社会民主,同时,必然也会产生与传统治理、管理方式相摩擦的问题,如: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经营体制的冲击、互联网创新形成的垄断或寡头、三网融合对传媒行业利益的重新分配。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认真分析与疏导,不能盲目禁止和阻挠。

  四、几点建议

  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和支持,把握好互联网技术的前沿,利用好互联网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加快融合。只有充分实现互联网与经济社会的深入融合,才能使互联网技术在推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最大化,必须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潮流,加速推动“两化融合”、“三网融合”等传统领域的互联网化。

  二是鼓励创新。互联网创新不仅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动力,也是互联网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来源。允许和放开互联网行业中、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之间的自由竞争,将是互联网时代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领域决定性作用的重点。

  三是加强环境建设。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但真正实现互联互通,仍需两方面的重要工作:首先是加快对互联网行业监管的法制建设,区分对互联网领域特殊问题的单独监管和对传统行业中新旧业态的同等监管;其次是加快信息管理体制改革,既要完善公共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制度,通过推动公共部门的信息公开,提升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和数据资源共享程度;又要制定对公民的信息采集规则和公开的边界,保护和尊重公民隐私,防止信息过度采集。

  总之,推动好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我国就能和许多发达国家比肩站在“信息经济”时代的起跑线上,有力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