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已润物细无声地嵌入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实时记录并见证着我们这个社会发展与前进中的欢欣与阵痛。因其“去中心化”的表达、“裂变式”的传播、“聚合式”的思想交互等独特的传播机理,在转型期中国的特殊国情下,微博“围观式”的社群政治参与,便使得这一原本属于社交媒介的“泊来品”,一下子又变成了关乎中国民生与政治的政府沟通社会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与监督权,推进政府政务公开、政民平等对话等方面,微博着实“倒逼”了中国政府的转型(尽管我对“倒逼”持保留认同)。微博上,除了派生出政府官方的“政务微博”这一特种部队,还衍生出了那些身处“政务圈子”里层的公务人员微博,老百姓惯以“官员微博”而称呼这一职业族群微博。公众几乎可以很轻易地发现和识别出“官员微博”,他们或以“昵称”隐匿身份“潜水”体察民意,或以公职身份公开且快捷地直面舆情,并在微博上进行“微博问政”。这种“开放式”的对话交流与互动传播,使得社会的能见度与透明度极大地改观,中国的政治文明的发展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速“进化”。

  有人说,微博是虚拟而不真实的。但是我的微博研究方法论,却让我至始有了一个坚信不渝的论点:每个人都在微博上“裸奔”——看似“碎片化传播”的微博,全然可以“组装”、“还原”出一个真实的人来!因为,恰恰是貌似“虚拟”的网络表达空间,微博可以让你发布出一些“随心所欲”的文字来(即便是“转发”),而这些图文的发布在绝大多数的状态下是“无意识”的“潜意识”行为,发布的微博越多,采样率越大,你便在微博上彻底而完整地坦露(或暴露)出了自己的“心迹”。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不是吗?——

  · 你关注了谁,谁又关注了你?——基于“粉丝”公开可视可鉴的微博“人脉”关系链,你的职业圈、生活圈、社交圈、关注领域等等,大抵一览无余。

  · 你的原创发布微博的内容话题(议程设置)是什么,你转发了什么内容的微博,你又附加了怎样的评论观点(或者无观点转发)?——这又直接向我展示了你的文学素养(文笔背后的底蕴内涵)、你的专业学识(观点之上的价值观/逻辑性/专业性等)、你的性格与情绪倾向(内向/保守/理性/谨慎/圆滑/中庸、外向/开朗/热情/激进/幽默/愤青,等等)、你的兴趣爱好,等等,尽收眼底。

  · 你的微博“时间轴”上发布内容间隔时差最长的两条,又客观记载了你起床及休息的一日生活作息规律。进而,由此,你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还是现代SOHO(据网络百科专业诠释:SOHO,即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家居办公,大多指那些专门的自由职业者)族或其他职业,大概能观察到八九不离十。

  · 如果你在使用移动终端发微博时还总喜欢附带LBS信息(即基于地理位置定位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那么多多益善,你的单位、家庭的位置大概也告诉我了……。

  还需要我用更多维度地来解构微博140字背后的玄妙与奥秘吗?够了!这样的观察研究视角,恐怕会让官方微博主和读者敬而疏离微博的。虽然大可不必,但是,敬畏微博总是对的,那是敬畏民意。

  在我看来,“微博”,它一方面是“微”(微观)而且“博”(广博),而另一方面是“微”(微小)而不“薄”(浅薄),因为它融合了文学、心理学、行为学(以组织行为学和社会行为学为核心)、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信息学、情报学等等多元而综合的学科,但它不是科学,而是应用学科。对于“政务微博”、尤其是更具人格化特征、个性化表达的公务人员的“官员微博”而言,通过微博来观察和透析其人的学识修养、执政理念、行事风格(当今所谓之“官德”)等等,其实并不是太难的事。因为,谁也无法刻意地摆脱或改变无意识中的真实自我,大量的信息碎片是可以还原整体的!按照我这一套微博观察的“歪理论”,便让我时常对于一些引发兴趣的一些官员和公务人员,尝试通过其个人微博去透析和了解现实所对应的真实画像。

  微博上存在着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80%的微博主以高度的自发性、内驱力和成就感,在积极参与并“虔诚”转发着20%的人的微博,并在微博平台进行“立体式”协同和“信仰式”的“云响应”,为这20%的微博主提供着话语权、品牌的锻造,以及“自媒体”价值转换的支撑,——这,便是微博之上的“帕累托效应”。对此,我一直在思考:“众星捧月”的背后,是什么在决定着他们在微博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我的答案是——微博领导力!

  微博传播是大众传播、广场传播,无组织也不存在组织“管理”状态下的约束力和“强制力”。这种“无组织”却似乎“有纪律”的微博行为背后,正是一种影响他人、追随自己的能力。无从影响他人,也便无从“被追随”,微博话语权的本质,就是一门“被追随的艺术”。这就是——微博领导力!同样,无法管理自己,便无从影响他人,因此,“微博领导力”的本质是“微博影响力”,微博主的影响力决定着微博的传播力,而传播力决定着微博的话语权,即“微博领导力”。

  英特尔总裁格鲁夫在《唯偏执狂才能生存》书中指出,“世界在既延伸又拉近,既垂直又水平,既协力又竞争。而时间,不保证任何组织或个人的成就。上一个小时造就你的因素,下一个小时就颠覆你。” 当微博以其巨大的即时传播力、影响力,蕴含着纷繁而又现实、驳杂而又“原生态”的民意的时候,当微博已成为推动突发事件、热点舆情、公共议程乃至社会运动的重要力量的时候,当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的“微博问政”已成为网络行政的热点和趋势,且无可避免的时候,与其说微博是在考验着政府“媒介执政”的智慧,莫不如说,微博在检验着每一位党政领导干部的新媒体媒介素养,具体于广域传播的微博而言,就是官员们的“微博领导力”,甚至乎,这更像是一场“大考”!

  在当前这样的一种媒介政治环境下,中国需要太多的公务人员在微博上践行群众路线,积极触网、敢于发声,直面舆情、察纳雅言,亲民问政、消解民忧,热情服务、自信从容的典范式的“微博领导力”。因为,众声喧哗的微博,需要传播正能量的“主心骨”,需要更多党政公务人员用微博站在阳光下参与社会沟通,去放下身段与民互动,去坦荡荡地应势而积极作为。

  希望在未来,在微博上能够看到更多的党政领导干部发挥自己的“微博领导力”,影响公众、引领公论、塑造公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