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杭州市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将行政指导贯穿于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执法监管全过程,探索辅导、示范、约谈等非强制性方式,引导行政相对人配合行政机关实现行政管理目的,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强化监管执法和企业自治良性互动,营造宽严相济的监管环境,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近日,中共杭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了全市行政指导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经单位选送、专家评审、修改完善等程序,最终评选出首批14个行政指导典型案例。
本批行政指导典型案例覆盖文化市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交通运输、民政、体育、医疗保障、科技、卫生健康、生态环境、公安等与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重点行政执法领域,涉及行政约谈、合规指导、辅导规劝等多种行政指导方式,多角度展示了全市行政指导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对进一步提升全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服务型执法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转变监管理念
彰显执法温度
行政指导贯彻“执法与指导并重、监管与服务结合”的现代治理理念,体现了行政执法从传统“管控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在徐某某未经批准擅自上网出版网络游戏行政指导案中,文化执法部门在依法处罚后,并未一罚了之,而是了解到当事人家庭因孩子患特殊疾病面临长期治疗压力,主动指导其注册成立小微企业,协助对接游戏版权方达成授权协议,使当事人获得合法运营资质。在某啤酒厂臭气扰民行政指导案中,生态环境部门面对“达标但扰民”的矛盾,通过“检测+调研+工艺优化”组合措施,帮助企业升级废气处理工艺,既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又解决了居民切身利益问题。
创新执法方式
提升执法效能
行政指导以非强制性方式引导相对人主动配合,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行政管理目标。在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网络直播化妆品违法广告行政指导案中,市场监管部门对轻微广告违法行为不予立案,转而通过集体约谈方式,指出行业共性问题,提出十项整改内容,促使整个行业规范提升。在某协会不按规定接受社会组织监督检查行政指导案中,民政部门通过行政约谈,促使协会负责人认识问题、主动完成年检申报,以较低行政成本实现了对社会组织的有效监管。
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
行政指导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加包容的发展环境,有助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在“十字金街”各沿街商铺开展商业外摆行政指导案中,综合执法部门变堵为疏,通过划定区域、统一标准、备案管理等方式,既满足了商户经营需求,又维护了市容环境,带动沿街商户平均客流增加60%,销售额上升32%。在某科技企业信用修复容错处理行政指导案中,萧山区科技局牵头建立全省首个企业创新容错管理办法,帮助因历史信用问题无法享受政策的企业完成信用修复,使其顺利获得扶持资金,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下一步,杭州市将继续强化统筹部署,凝聚各部门合力,持续推进行政指导工作,不断拓展行政指导的覆盖领域和方式方法,着力为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