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宁夏发展改革委聚焦制度完善、流程优化、能力提升和监督强化四大关键环节,推出一系列扎实举措,全面提升执法监管质效,切实为企业减负赋能。

  完善制度体系,夯实执法基础

  宁夏发展改革委出台《自治区发改委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通知》,明确检查主体与标准,制定行政执法监督平台操作规程和审批流程,实现行政检查全过程留痕、可追溯,推动执法智能化、规范化。明确执法检查重点,围绕价格监管、项目审批、能源保供等领域全面梳理监管对象及事项,确定并公布了包括节能监察、工程咨询单位检查等3项年度涉企行政检查事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此外,宁夏发展改革委联合工信、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全面梳理并公示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保证金等目录清单。目前全区已有14个政府部门公示64项涉企收费项目,切实增强企业政策获得感。

  优化监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在执法监管过程中,宁夏发展改革委积极推行联合监管,动态调整2025年度部门联合抽查计划,联合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及行业协会开展工程咨询单位备案信息抽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有效减轻企业迎检负担。信用监管方面,以信用评价为基础,依托“综合+行业”“分级分类+协同监管”等手段,将25万余家在营企业法人信用信息嵌入宁夏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自治区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推动信用评价结果在执法监管中的分类应用,强化企业自律。智慧监管同步推进,依托公共资源交易“一网三平台”,实现165个监督部门、81个审批部门线上招标审核,今年以来累计审核项目934个,初步形成数据采集、分析、线索移交的闭环机制,提升交易动态监测水平。

  强化法治培训,提升执法能力

  宁夏发展改革委将法治思维贯穿执法全过程,通过“以考促学”推动执法人员能力提升,常态化落实学法考法制度,加强考试结果运用,并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行政执法技能等开展专题培训,不断增强执法人员法治意识和实操能力。组织开展法律法规、执法流程、文书制作等常态化培训,严格落实“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夯实执法规范基础。同时紧跟法律法规修订进展,通过集中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加快执法人员知识更新,增强运用法治思维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

  加强执法监督,推动整改落实

  为畅通企业反馈渠道,宁夏发展改革委在门户网站公开涉企执法违法行为投诉举报方式,明确5类受理情形,建立分级办理机制,目前已高效处理投诉35件并全部回访。围绕执法程序、队伍建设等开展全流程调研,梳理出20余个问题,汇总28条改进建议,为提升执法效能提供决策参考。严格执行执法人员信息公示和“亮证”执法制度,全面公示32名执法人员信息,建立健全执法案卷标准和配套制度,定期开展案卷评查,确保执法行为有据可查、规范有序。

  通过上述系统性、多层次的工作推进,宁夏发展改革委正在不断优化涉企执法方式、提升监管效能,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