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提出以制度+科技的方式来防范腐败风险。而以电子政务为载体,将信息技术更广地引入内控与反腐体系中,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监管困难的问题,从而使党政机关步入信息化监督轨道,实现对权力的有效监控和制约。目前,越来越多的党政机关依靠电子政务来防止腐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电子政务构建党政机关信息化内控与反腐体系现状

  电子政务有“实时化、全天候”的运行特点,作用空间遍及政务内网、外网和互联网,较之广播、电视、报纸等其他媒体拥有更广泛的受众。据调查,我国75.5%的人选择“网络曝光”这一渠道参与反腐,排在各种渠道首位。近年来诸多不合法现象遭网络曝光,最终引致获刑就是有力的例证,也显示出网络反腐败的巨大能量。同时,政府信息公开已成为我国政府网站的第一大功能,在致力于网络问政、提高在线服务水平的同时,各级政府还十分重视政府网站投诉类栏目建设,将网上投诉与咨询作为腐败跟踪与预防的重要手段。例如,广东省开设了网上监察系统,政府网上的政务咨询、行政投诉、在线访谈、政务论坛等互动类栏目的所有内容,都可以通过监察系统进行全程监控。河南省洛阳市为建立快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问题的长效机制,建立了《网民反映问题办理情况周报》制度。网络举报已经成为公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最佳途径,在咨询投诉方面,近七成部委网站、九成省级政府网站和六成多的地市级政府网站开通了意见征集和网上调查栏目,所有的部委网站和省级政府网站、85.9%的地市级网站建立了领导、部门信箱等咨询、投诉渠道。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党和政府加强反腐倡廉、促进惩防体系建设也已发挥了巨大作用。从1993年以“金桥工程”、“金卡工程”和“金关工程”建设为起点,到2002年国务院正式提出加强电子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十二金”工程,在腐败较容易发生的领域防范制度漏洞,减少了人为干扰。管理部门通过电脑网络直接调阅公共数据中心,核查执法数据,从根本上预防腐败。如,深圳地铁二期建设时,及时在政府网站、地铁企业网站发布各类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物业租赁、员工招聘等相关信息,增加透明度,在历时近6年,政府投资800多亿,累计完成招标采购1000多项,参与人员过万的大型建设项目中,没有发生一起腐败违纪案件。电子政务、信息公开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二、以电子政务构建党政机关信息化内控与反腐体系中的制约因素

  (一)政府公务员的观念有待提高。电子政务不仅是对传统管理的理念、模式、方法、手段的极大创新,更是实现建立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摒弃“官本位、权力本位”的观念,树立并不断强化“公民本位、权利本位”的服务型政府理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势必对公共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起到一定的限制和监督作用,对公务员的权力观、利益观是一个考验。

  (二)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目前,信息化惩防水平整体偏低,表现在统筹规划、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弱;政府网站信息内容有限;不同部门信息系统与网站各自为政,网络重复建设、难以实现互联共享,造成资源浪费;IT人才短缺,流失严重;反腐败项目往往处于局部试点阶段等。由于电子政务建设过程涉及面广、平台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体制机制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三)电子政务反腐潜力有待挖掘。电子政务反腐潜力,是指电子政务建设中可能被开发的,或虽然功能已经开发和应用,但能量挖掘和效益发挥不足的反腐败能量。虽然这些反腐败能量需要依靠更加广泛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以及平台上建构的丰富应用的监控功能和动态共享的数据库等来实现,但更主要的还是要依靠政治上的推动和行政上的支持来达成。我国正处于社会体制改革浪潮中,以政府行政职能的电子流程建设为例,就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工作,而是与政府各项业务工作紧密联系的系统工程,包括政务公开、网上审批等一系列组成部分,各个部分必须紧密结合,协调部署,同步实施,才能互相促进,确保目标的实现。

  为此建议:

  一、做好顶层设计,使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及政府改革有效结合。体制机制问题一直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顽疾。自从实行大部制改革以来,该课题又面临新的影响因素。完善电子政务的管理体制可以从“咨询、决策、协调、管理、执行、监督”六个环节上去考虑,这六个环节必须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闭环。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其中,第一、二、三个环节是针对国家层面的,需要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协调解决;第四个环节主要针对地方政府层面,需要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情况积极推进。电子政务未来的发展模式应按照信息化中“整合、协同、互联、共享、重构”为思路,走低成本、集约化、见实效的发展道路。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围绕建章立制,加大力度抓源头预防。建起以电子政务运行为核心,集公开、教育、预防等平台于一体的监督网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一要继续加强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搞好廉政风险防控;二要深入推进“制度+科技”平台建设,将制度完善与电子政务惩防手段紧密结合;三要依据党政机关实际,分析权力清单特点,结合电子政务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防控机制;四要通过政府互联网站,打破政府和社会间信息壁垒,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利用行政职能寻租行为。五要在容易孳生腐败的环节,如政府采购、大型工程招投标等,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全流程监控。六是通过畅通的网络系统,如网上信访、网上举报、网上通缉等方式有效遏制和惩治腐败行为。

  三、以推进网上行政审批建设为契机,推动反腐败功能开发利用。我国正在进行的网上行政审批建设主要是依托各级政府的政务大厅或行政服务中心进行的。结合这一契机,很好地利用网上行政审批建设中提供的政策、制度、资金、人才以及技术等资源,在建立和完善行政审批和收费系统、政府采购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程招投标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系统、领导公开电话系统以及政府新闻发布系统等一系列审批服务系统的过程中把内控与反腐败功能内嵌其中。同时,借助审批平台统一化、审批流程规范化、审批人员协同化、审批过程监控化和审批结果公示化等目标约束和过程规范来充分发挥网上行政审批系统的“刚性化”优势,将更好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促成各方反腐败的协同和联动效应。

  四、电子政务建设呼唤政务云。电子政务在内控与反腐中的具体应用,将更加关注行政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突出政务公开,特别是以行政服务中心为重点的电子政务审批服务、办事服务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而随着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为电子政务建设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路径和解决方案。通过使用适合的政务云,将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并提升内控及反腐水平。

  五、在内控与反腐风险防控中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实践证明,只有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融入各部门各单位业务工作,才能提高廉政风险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发挥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应有的作用。如北京市崇文区在2007年就已经开始了把风险防范理论和PDCA为模型的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实践的尝试,并得到了香港廉政公署的肯定与学习。在廉政风险防控中引入质量管理制度,把质量管理作为破解风险防控工作难点的关键,通过实施过程控制、质量评估、认证管理,将切实提高风险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而在电子政务内控与反腐系统中导入ISO标准体系,将使施政理念由管理转向服务;行政方式由事前、事后管理转向过程管理;责任主体由比较模糊转向比较清晰;服务质量由间接改进转向持续改进;绩效考核由年终评估转向全程评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