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19日下午,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在张江科学城商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8.0版)及典型案事例,旨在以制度创新回应市场对公平正义的更高期待,以持续迭代升级的行动方案和司法实践,为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发力、系统赋能。
近年来,浦东法院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聚焦浦东引领区建设要求,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已连续8年制定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从1.0版到8.0版,不断推动形成务实高效、系统集成的服务保障机制。
浦东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俞巍介绍,此次发布的8.0版作为最新一轮行动方案,在总结前期经验基础上,提出6大行动,制定25项举措,并细化分解为45条具体任务,突出“四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更加注重营商环境测评的底层逻辑,更加注重发挥数字赋能营商环境的优势,更加注重回应经营主体的司法需求,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发布会对6大行动进行了详细解读,其中“立审执提速增效行动”重点关注企业感受度,从提升诉讼服务感受、依法公正审理案件、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等方面多措并举,不断提升企业在司法流程中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破产重整助企行动”则注重强化小微企业破产保护、加强预重整市场化机制建设、深化破产办理府院协调机制等,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和有序退出。
“浦东法院还将推出‘司法服务暖企行动’,通过‘浦法护企’专题连接产业园区,开展普法讲座、巡回审判等活动,发布法律风险提示、典型案例和诉讼指引,回应企业关切。” 俞巍表示。
本次发布的12起典型案例涉及民事、刑事、知产、商事、金融、执行等法院工作的各领域,集中展现了浦东法院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司法探索。
5个典型事例涉及知识产权跨区域保护新模式、企业破产制度、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商业秘密司法保护机制、劳动争议“三庭五位”工作机制,对经营主体进行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的保护。
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完善市场化法治化企业破产制度若干规定》发布实施后,浦东法院不断加强机制探索、法规适用、府院联动,破产办理“浦东模式”初步形成,为上海和国家破产法治完善先行探索积累经验。
在知产领域,浦东法院与北京互联网法院建立京沪版权司法保护合作机制,已成功化解京沪两地237件知识产权纠纷,涉及多家互联网头部企业,涉案总金额1.89亿元。
在金融领域,浦东法院发布《融资租赁合同示范条款(一)》,多家融资租赁企业将条款内容纳入合同,融资租赁案件数持续下降,有力推动了行业良性发展。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