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真抓实干勇争先 狠抓落实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宗浩,威海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于习文,威海市科技局三级调研员王君秋,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海燕,威海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斌, 威海市市场监管局三级调研员邹辉,介绍威海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近年来,威海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有关部署要求,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等方针政策,不断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今年一季度,全市新登记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1万户,总数达到45.6万户;规模以上民营工业营业收入增长3.9%;规模以上民营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5.3%;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3.2%,高于全省平均7.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5.4%,居全省第2位;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277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59.6%,其中,出口234.7亿元,同比增长4.5%。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高惠企服务水平
搭建“企业大走访”“威海企业家日”“界别同心汇”“亲清发改会客厅”等面向不同类别、不同规模的政企交流平台,实现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全覆盖,围绕“两重”“两新”政策解读、优化营商环境等专题与民营企业面对面交流座谈,常态化问计问需于民企,2024年以来各类民企沟通平台共解决企业诉求620多个。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市场化改革措施落地,开展7期自查清理专项行动,有效解决市场准入问题,充分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在全国率先上线企业合同履约信用服务平台,探索“合同履约+信用调解”解决方案,帮助民营企业快速化解合同纠纷,获首届全国信用管理创新能力大赛“最具商业价值奖”。推进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印发《威海市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工作方案》,建立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两书同达”工作机制,实行线上与线下“双轨”修复,帮助失信民企尽快摆脱“信用危机”。
壮大民营市场主体规模,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聚焦八大产业集群和十条产业链,支持产业链民营企业持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2024年以来,争取高端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2个产业集群入选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4家民营企业成为省“头雁”企业,5家企业入围2024山东民营企业200强,累计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优质中小企业857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7%。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建立全市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在库项目951个,2024年完成投资超过1050亿元,威海泓淋电力新能源产业园等4个项目入围全国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加大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力度,促成31个项目成功签约,签约金额36.3亿元,1个项目入选全国25个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3个项目入围国家吸引民间资本投资重点项目清单。
强化惠企政策支撑,夯实要素保障体系
深化省级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改革试点建设,完善“威企通”平台政策兑现功能,动态更新“威海市惠企政策集成卡”,汇总各级惠企政策306项,扫描下载超过20万次,实现民营企业全覆盖。实施科技创新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全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980家,每万家法人单位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全省第一,其中民营企业占比98%以上。完善“1+N”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开展“个体工商户金融伙伴育苗三年专项行动”和“银行行长进商会访企业”等各类活动,实现常态化、便捷化、网格化融资走访,截至2024年底,累计对接企业及重点项目融资需求2751条,解决融资近200亿元。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创新涉企监管执法服务,通过整合部门职责、合并检查事项等方式,增加联合执法比例,实现一次查一揽子问题,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涉企检查次数降低了27.8%。规范涉企执法办案,在全省率先开展刑事诉讼“挂案”专项清理工作,依法开展涉企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最大限度降低刑事案件对企业影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新构建“侵权判定+行政调解+司法确认”的模式,办案周期压缩70%。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打造“调解+行政+仲裁+司法”的“四位一体”纠纷化解体系,1个典型案例入选2024年省十大典型案例。成立全省首个企业信用调解委员会,首创“信用+调解”四步工作法,帮助企业将拖欠账款、合同纠纷等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民商事案件收案数“三连降”。
目前,国家《民营经济促进法》已经出台,省里还将修订《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威海将做好宣讲工作和法律实施,落实省、市工作部署,以更大力度破除市场壁垒,打造民营企业各展所长、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塑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
让惠企政策红利精准落地。加快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试点建设,做好“惠企政策集成卡”动态更新,完善“快申快享、即申即享、免申即享、在线发布”等4张事项清单,加快实现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平台省市县三级共享应用。开展“政策大讲堂”,建立健全政策落实评估机制,有针对性地优化各类政策措施,推动政策红利切实转变为发展红利,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
加力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聚焦民营企业需求,以企业和项目为导向,强化融资、创新资源、高素质人才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开展重点民营企业培育行动,完善重点民营企业库,加强日常运行监测,助推一批标杆企业加速迈向一流企业。健全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加大项目筛选和推介力度,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全市能源、交通等领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投资布局,为民营企业参与“两重”“两新”提供更多便利,让有能力的民营企业在重点项目建设、重要技术突破、重大课题攻关中挑大梁。
着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落实国家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定期开展专项清理行动,破除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专项行动,深化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健全多层次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机制,发挥全市各类联系服务企业平台作用,打造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有力抓手。
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全面落实国家《民营经济促进法》《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宣讲活动,实施法律落实专项检查,稳定民营企业预期。深化涉企纠纷调解,健全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衔接机制,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能。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开展涉民营企业行政执法问题整治专项行动,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