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国网河北电力发布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向社会披露2024年聚焦保供电、助转型、促发展、惠民生的履责实践。这是该公司连续第八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2024年,国网河北电力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健全“电力+气象”“电力+应急”合作机制,打出机组顶峰、网间互济、电网补强、柔性资源调节“组合拳”,成功应对早晚峰最大负荷双创历史新高、多轮极端强对流天气等考验,全社会最大负荷5204.1万千瓦,电网连续安全运行超过11900天。升级优化电网架构,打造复杂作业立体管控的“邢扩模式”,高质量完成华北电网“西电东送”通道调整;提前投运邢台、保定特高压扩建工程,石家庄“1+4”变电站等一批主城区电网工程加快推进,保西变电站等28项重点工程顺利投产。
聚焦服务河北新型能源强省建设,国网河北电力建立政策、管理、市场、技术“四位一体”工作体系,推动新能源与电网协调发展。2024年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4269.7万千瓦,在总装机容量中占比55.9%,总体呈现“三过半一主体”特征;积极探索能源转型新路径,在邯郸涉县建成河北首个十兆瓦级水光储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投运邢台信都“风光水储”互补试点工程;推广交通、工业等领域清洁用能,完成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84.8亿千瓦时、绿电交易10.5亿千瓦时、绿证交易176.8万张,服务各类充电桩接电43万个,河北南网全社会充电量突破29.16亿千瓦时,助力能源结构优化和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加快建设雄安新型电力系统,高标准服务雄安新区发展。投运新区首座智慧变电站、启动区首座220千伏变电站、黄湾村“光储直柔”微电网等重点工程,建成容西片区全地下供电网络,新建核心区域供电可靠性国际领先。深化“获得电力马上办”服务,牵头成立新区首支“水电气热网”共产党员联合服务队,保障中国星网总部等103个重点项目高效接电、3.18万户居民回迁接电。《雄安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方案》通过院士专家论证并实施,白洋淀微电网示范工程、“雄安新区能碳一体化智慧平台”分别入选国家能源局首批新型储能试点和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110千伏河谷站荣获“金芦苇工业设计奖”绿色设计金奖,一系列履责实践助力雄安新区拔节生长。
在助企惠民方面,制定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二十项举措、服务民生十项措施,拓展企业“一证办电”、居民“刷脸办电”业务场景,电力新装、增容、变更等20类业务可线上办理;开展“早投一个月”接电提速专项行动,助力140个重点项目提前接电;开展“电力走千企”活动,走访企业1.1万家、解决用电难题1990项;推广“三零”“三省”服务,惠及客户49.91万户,提供“电e金服”金融服务84.53亿元。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完成农网巩固提升工程1864项,建成100个电靓和美乡村样板、40个富农惠民乡村电气化项目和415个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打造14个电力爱心超市,完成82个驻点村帮扶任务,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2025年,国网河北电力将统筹电力保供和能源转型,加快推动储能项目落地投产,打造新型农村局域能源系统示范工程,建设一批中低压直流应用场景,助力新型能源强省建设。
“同时,我们将持续拓展‘获得电力马上办’服务,推广‘水电气热信’联办,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跨省通办’特色服务,高效做好雄安新区疏解项目和民生供电保障,加快推进城农网供电能力提升,深化农村充电设施布点建设,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电网力量。”国网河北电力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