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创新登记“五联办”助企解难题
近日,常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抵押注销+首次登记+换证+剩余变更+抵押首次”的“五联办”服务模式,成功协助常州国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雲熙花园项目解决不动产登记难题。此举不仅确保了楼盘的如期交付,还促进了企业的融资周转,成为该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创新举措。
据悉,该企业楼盘交付节点迫近,却因原在建工程抵押未解除而陷入困境。了解情况后,中心主动担当,为其量身打造“五联办”登记方案:解除原在建工程抵押后,立即为已交付楼栋办理商品房首次登记;首次登记办结后“双线并行”,一方面为剩余未开发地块重新换发不动产证,并在宗地图中明确范围,另一方面容缺预售许可进行预售房源锁定限制,同步为商品房首次登记中未销售的100套房产办理剩余变更;以新换发的不动产权证及不动产权属清册分别重新办理抵押登记,接力前期在建工程抵押。原本需耗时数周的流程仅1个工作日办结,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近6亿元。
苏州工业园区推出“项目管家制”服务
苏州工业园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坚持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推出“项目管家制”服务,通过“一对一”全程跟踪、精准对接、高效协同,为企业提供从咨询到办结的“全链条、管家式”服务。
通过“项目管家制”,一方面能够主动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流程、全维度”服务,实现不动产登记从“能办”到“快办”再到“好办”的跨越式升级;另一方面能够发挥部门服务联动、资源共享的优势,加快融合步伐,推动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今年以来,“项目管家制”通过提前介入、全程辅导、主动协调等方式,已服务胜科纳米、保利线缆、妥思空调等项目,助力部分项目实现“竣备即发证”。
苏州相城区办理首笔工业厂房“首次登记+抵押权变更登记”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某技术有限公司在相城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完成了净地抵押状态下的工业厂房首次登记。这是该中心为企业办理首笔“首次登记+抵押权变更登记”。
按照以往的流程,不动产土地在抵押状态下办理房地首次登记需将纯土地抵押注销以后,再办理房地首次登记后办理抵押登记,这往往需要高额的过桥资金。
为保障企业不动产抵押融资需求,降低业务办理风险,中心与中国银行苏州工业园区分行协调沟通后,成功实现不动产不同业务形态的联办,完成首笔“首次登记+抵押权变更登记”。通过这一举措,将纯土地抵押登记变更和房地首次登记同步进行,实现“首次登记+抵押权变更登记”同步办结,为企业减少筹措解押资金的压力和成本,同时增加对银行抵押权的保障。该公司厂房面积3.13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30亩,抵押1.2亿元,通过“首次登记+抵押权变更登记”同步办结,共计为企业节约办事成本近10万元。
连云港海州区跑出登记加速度全力护航省运会场馆建设
2022年,经省政府正式批准,由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承办2026年江苏省第二十一届运动会。目前连云港正在紧锣密鼓推进省运会体育场馆建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海州分局主动靠前作为,坚持全生命周期服务,为省运会场馆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分秒必争,助力项目“开门红”。比赛场馆之一的海州区橄榄球场项目正在热火朝天的施工中,旁边的海州体育产业服务基地项目也已实现封顶。为了让项目开工少走弯路、多抢时间,海州分局对项目的报批、报建、土地招拍挂等开工前各项事务整盘谋划、倒排时间,全面推动不动产登记申请、权籍调查等环节前置,为项目开工建设“争分夺秒”,顺利实现交地与拿证“零时差”,拿地与开工“双同步”。
容缺联动,优化流程“亮绿灯”。作为省运会开、闭幕式和重要比赛项目的主场馆,市体育中心正在加快推进“一场三馆”和室外运动训练场地及能源中心等配套设施提升改造。海州分局成立服务专班,开通“容缺受理+并联审查”绿色通道,将原需20个工作日的规划许可审批流程压缩至3日内完成,并通过“分段验收+现场办公”模式顺利完成规划核实,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面通过规划验收。综合运用提前受理、并联审核、数据共享等方式,通过将场馆测绘、权籍调查与质监验收同步并行,全力推动项目实现“竣备即发证”。
精准护航,服务项目“全周期”。针对省运会场馆建设时间紧、标准高的特点,成立“重点项目服务专班”,建立“一项目一清单”跟踪机制,通过“预沟通、预指导、预协调”,提前扫清登记障碍,将服务触角延伸至项目全生命周期。并推出“帮办代办”服务,安排专员为企业提供从材料准备到申报提交的“一站式”指导,让企业“零跑腿”办成事。
灌南完成首例“跨权属”不动产登记
近日,灌南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为汤沟镇数字化酿造研究院项目颁发全市首例“跨权属”不动产登记证书。
据悉,该项目建有微生物工程研究院、老窖泥制备车间和标准化厂房各一幢,其中,微生物工程研究院、标准化厂房横跨两本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横跨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两种权属。为尽快解决办证难题,中心组织业务骨干召开研讨会,同时向上级征求政策依据,根据江苏省厅《关于建(构)筑物跨国有和集体建设用地不动产登记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通过详尽的地籍调查,全面查清“跨权属”建筑物占用建设用地、集体建设用地的面积和坐落等地籍状况,按照“基底占地面积就多”原则,将“跨权属”建筑物按幢整体落宗到基底占用面积较多的宗地,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跨权属”建筑物与占用所有宗地的关联关系。将所有宗地和建筑物的不动产单元号、权利类型、权利性质、用途、面积等权利事项,在证书及各登记簿对应栏中记载,为整个项目(即项目所有宗地和建筑物)颁发一本不动产权证书。成功破解建筑物跨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不动产登记和处置的业务难点,解决了跨宗地房屋“办证难”、“融资难”问题,让宝贵的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切实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有效维护了企业不动产财产权益。
射阳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再升级 实现“竣备即发证”
近日,江苏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在射阳县市民中心不动产登记专区,通过自助打证机轻触屏幕,仅用3分钟便打印出崭新的不动产登记证书。
“以往项目竣工后要跑5个部门、提交20多份材料,至少15天才能拿证,现在验收通过当场就能领证,效率提升超90%!”该公司负责人手持证书难掩激动的心情。该举措是射阳县自然资源局牵头打造的“企业全生命周期体系化不动产登记服务”新机制,通过整合住建、规划、测绘等12个部门职能,协同数据局搭建联审联办平台,将竣工验收备案、规划核实、权籍调查等流程前置并联办理。
在该公司建设过程中,射阳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即组成服务专班提前3个月介入,通过“预踏勘—预指导—预整改”三预机制,帮助企业完成规划指标校核、权属界线确认等准备工作。项目竣工当天,中心协同多部门联合验收组现场核验,实现验收备案与产权登记“零时差”衔接。
镇江经开区“上门服务”解难题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镇江经开区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主动靠前服务,为重点企业量身定制“上门服务”模式,以高效、精准的服务破解企业办证难题。
近日,中心工作人员前往天奈科技、索普新材料等几家涉及重大产业项目企业开展上门服务。针对企业提出的关于“首次登记、新增房产、厂房抵押”等问题,提供了个性化政策辅导,在现场为企业经办人员进行了细致的政策解读及业务指导,对企业关心的登记办理流程、事项清单、办理时限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本来办证需要什么材料和流程我们一窍不通,通过你们这一讲解就清晰多了,服务真是太到位了!”
镇江经开区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将建立常态化入企服务机制,畅通助企绿色通道,定期深入企业,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探索创新服务模式,由“坐等审批”到“上门服务”,通过精准对接、创新模式与长效保障,政企携手共筑营商环境新高地,为企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丹徒“交地发多证”零时差 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近日,丹徒不动产登记中心推行“一次申请,同步登记,一站领证”“交地发多证”的常态化办理,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实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等多种组合的“多证联发”,在高速高效办理的基础上,助力高新技术企业镇江先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和镇江昱丰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实现“交地与交证零时差”、“交地与批准建设零时差”。
镇江先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作为2025年江苏省重大项目的投资主体,长期专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此次新发证地块将助力其在高铁设备、工业机器人双赛道的创新布局。镇江昱丰新材料有限公司,属于丹徒区上党汽车生态产业园的企业之一,是一家从事新材料技术开发等业务的公司,其对于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