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家建筑公司的施工款遭到巴南区体育局拖欠,公司负责人向市长公开信箱求助。市政府值班室当即转市建委办理回复称,巴南区体育局将于7月30日前向公司支付180万元工程款。 但如今一个月已过去,建筑公司至今没收到一分钱。(8月29日《重庆晚报》)

  建筑公司拿不到施工款,“市长信箱”很尴尬。为什么办理回复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呢?新闻中说,“7月30日前支付180万元”,只是当时开协调会时,区体育局、区劳动局、区清欠办三家制定的还款计划。“当时只是一个想法,以为体育局能够在7月30日前落实资金,所以就这样回复市清欠办了。”如此看来,似乎主要是区建委随意允诺,导致“市长信箱”被下级忽悠。

  但事情真的只是这么简单吗?现在各级政府部门都建立了领导信箱,从“省长信箱”、“市长信箱”、“县长信箱”到“局长信箱”,真可谓完善备至。建立领导信箱,表面上看似乎使底层民众有了“直达天庭”的通道,但究其解决问题的实际作用来说,并不值得惊喜。

  从办事的程序看,领导信箱并不是真的“由领导过目的信箱”,而只是一个中转站。比如在上述新闻中,建筑公司将问题反映给市长信箱,市长信箱再转给市建委办公室,市建委办公室再转给市委清欠办,市清欠办再转给区清欠办,区清欠办再协调相关部门制定还款计划。不仅如此,还款计划还要通过“反向流转”,才能最终由市长信箱回复给建筑公司。在这样的行政流程中,领导信箱的存在其实是很尴尬的。在早已固化的科层政治中,它不可能对解决问题起到药到病除的作用,也无法帮助底层民众实现“直达天庭”的愿望。一些腐败案的举报线索,甚至最终会被转到被举报人手中,成为打击举报者的“呈堂证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因为领导信箱的设立,本来就是一种人治手段,而再强大的人治力量,在固化的部门利益面前,也将变得无能为力。这就是下级部门敢公然忽悠市长信箱的原因。

  领导信箱之所以不解决问题,还有一个原因是,政府部门本身往往就是问题的制造者——真让领导信箱解决问题,就只能是“自断其腕”。比如说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早就有人追根溯源,指出“源头”在一些地方政府:政府拖欠企业的工程款,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这时候,农民工想通过政府途径讨要工资,成功的可能性也就可想而知。

  令人困惑的,现在一些地方认为“X长信箱”还不够,还要公布领导手机号码,开通“X长热线”。民众为何总是吃一堑,不长一智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