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度烟台市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优秀案例”》发布,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全省首创的“集成式用海审批服务新模式”成功入选。

  据了解,烟台市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旨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总结展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数字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激励全市上下积极主动开展改革创新探索。此次发布的“十大优秀案例”,是在全市层面经地方选送、专家评审、企业家打分等多轮筛选,评选出具有制度创新性强、市场主体反映好、具备借鉴推广意义等特点的典型做法。

  近年来,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立足国家赋予的海洋特色战略定位,聚焦海洋强省示范区建设,在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始终走在前列,“全省首创集成式用海审批模式”就是在提升用海项目要素服务保障方面的一项突出成果。

  据了解,在这一创新模式下,行政审批服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海洋发展局、税务局等用海审批单位建立联席服务机制,为项目用海报批提供“一次告知、分类指导、三级联动”服务保障,联合解决项目单位用海报批难题。同时编制“用海一件事”服务指南,精准做好项目用海前期咨询、中期审批、后期跟踪保障等工作,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服务。项目申请人通过1张个性化清单,即可了解全流程事项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通过信息共享、部门联动、同步审核等举措,用海审批手续得到全流程简化,切实帮助企业用活用好‘用海政策’,有效地保障了相应用海项目落地。”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统计数据显示,全省首创集成式用海审批模式在烟台自贸片区实行之后,企业提交1套材料即可完成“海域使用权申请、海域使用金缴纳、不动产权登记”3个事项审批,办理流程由过去的9个环节合并为3个环节,申请材料压减20%,实现用海项目快核准、快落地,成功助力烟台港原油管道复线工程等60多个项目,办理海域使用面积1500余公顷,项目平均节省时间约2个月,切实将海洋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全省首创集成式用海审批模式,也是烟台自贸片区围绕发展海洋经济持续深化差异化改革探索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烟台自贸片区设立以来,累计15项相应制度创新成果获得省级及以上复制推广、数量位居山东自贸试验区首位。其中,“入海排污口规范化‘分级分类管理’新模式”入选国务院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型海洋牧场新业态”分别入选全国第四批、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山东海南聚焦‘蓝色种业’协同培育优质海洋水产种质资源”等2项做法被国务院自贸试验区部际联席会议简报推广。

  “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需要久久为功。下步,我们将深入细化用海审批集成服务流程,以标准促进流程优化,以优质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持续为共建海洋强省贡献‘自贸力量’。”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