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西省宝鸡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三个年”活动决策部署,紧扣《陕西省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方案》要求,结合全市工作实际,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和民生实事,围绕企业群众办事更便利、项目服务保障更高效、产业发展生态更优化目标,扎实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100项改革任务落实落细。真正让企业有归属感,让老百姓有获得感。

  聚焦激发企业活力强市场促公平

  一是企业开办和注销流程更优化。在现有企业简易注销“一件事一次办”工作基础上,深化企业注销“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持续优化完善系统功能,对共性信息实行共享复用,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部门间企业基础信息和相关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全面提升企业注销“一件事一次办”全流程审批服务能力。严格按照按标准、按流程办理市场主体注销业务,符合办理简易注销程序的企业,在申请公示期结束后,依照申请予以办理简易注销手续。二是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持续开展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借鉴整改和市场准入壁垒专项排查清理工作。印发《关于2024年持续做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典型案例〉借鉴整改的通知》,部署需要在今年底前完成或者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内容,对医疗废物、共享单车、交通运输和二手车市场等领域开展了中省典型案例借鉴整改工作。三是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印发《宝鸡市企业信用积分评价管理办法及标准》(宝信用办发〔2024〕5号)文件,发挥企业信用管理基础作用,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印发《规范失信被执行人纳入和管理工作意见(试行)》,创新管理机制,控增量、减存量,力争企业失信黑名单占比降到合理区间。四是完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认真落实《陕西省行政执法证件“红黄绿”管理规定》,强化执法人员和执法证件管理,及时对因病故、退休、调离执法岗位等人员的执法证件进行清理,先后收回执法证件359个。积极做好全市权责清单的审核和执法事项目录的编制,截至目前,审核34个部门权责清单3511项,指导22个部门完成行政裁量基准动态调整,形成《宝鸡市市级部门行政裁量基准汇编》。组织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2024年度上半年行政执法案卷评查,重点排查整治执法不规范等七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涉企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检查等问题,切实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五是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常态化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工作,安排部署2024年度“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印发《做好2024年度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的通知》,收集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和抽查计划,根据收集的清单和计划制定并印发了《宝鸡市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第五版)》和《2024年度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计划》。截至目前,通过宝鸡市“监管一网通”云平台建立监管事项清单2053个,联合抽查事项清单539个,监管对象库957个,执法人员4496个;制定双随机抽查计划1336个,抽查任务1421个,其中跨部门双随机1097个,共抽查市场主体10824户。六是深化拖欠企业账款专项治理行动。2024年宝鸡市清偿任务为67.72亿元。截至目前,共清偿20.16亿元,清偿率达29.77%,清偿进度暂列全省第三,渭滨区、扶风县、千阳县、麟游县、凤翔区、陈仓区、太白县、凤县等7个县区已全部完成清偿任务。七是深化涉企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按有关规定适时启动联动机制,调整市区管道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持续落实中省有关价格政策,做好相关政策解释工作。对实行政府定价的收费目录清单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在办理相关事项中,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有关减税降费政策,对办理业务事项过程中的制证、发证等环节不收取工本费等各项办理费用,做到“零费用”办理,确保纳税人和缴费人及时、便利、充分享受减税降费政策红利。八是规范招投标,提高政府采购效率。落实《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2024年版)》,持续推进项目“应进必进”。对《目录(2024年版)》外交易项目,坚持“能进则进”,不断扩大项目进场交易范围。交通水利施工、监理项目实现智慧化监管,省市县统一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招标投标活动进行自查,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整改。招投标电子监管系统上线运行,全市交通水利施工和监理项目已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九是优化纳税服务。持续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开通“绿色通道”、推进预约服务,持续提升服务效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成立宝鸡市“枫桥式”税务所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持续推进落实全市税务系统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建设各项工作。依托全国规范统一的电子税务局,实现纳税人缴费人“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事项233项;持续宣传推广新办电子税务局,开展新电局科室答疑等专项精准辅导,进一步推进网上办税缴费。

  聚焦加快项目落地强改革抓创新

  一是持续强化土地要素保障。积极推进“交地即交证”服务模式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运行,截至目前,宝鸡市为106个项目115宗地提供了交地即交证服务,涉及面积6569.34亩,切实做好了交地即交证服务保障。深入开展“标准地”改革,截至目前,全市“标准地”供应面积1107.8亩,占全市工业用地供地面积的81.21%。二是持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健全政府融资服务体系,在全省地市首家运行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撬动银行扩大信用贷款规模。2024年,将全市13条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高新技术、“瞪羚”“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后备、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等领域800余户企业纳入风险补偿基金白名单库,今年以来为36户企业提供2.56亿元信贷支持。推广运行宝鸡市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启用市涉农信息信用融资服务平台,提高企业服务覆盖面。截至目前,平台已注册市场主体90224家,金融机构54家,发布特色融资产品225项,完成精准融资对接240.94亿元,实现发放贷款107.26亿元。三是提升环评审批效能。建立《2024年需做好环评审批服务的重点项目清单》,明确19个市级重点项目,确定专职人员负责,提前介入项目环评审批,积极做好项目选址、工艺、环保设施及政策咨询,及时协调解决环评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前介入智能无人艇、G244凤翔经陈仓至太白公路、宝鸡峡灌区塬边渠道除险加固及扩容工程等项目,提供环评保障服务。四是深化生态环境准入。对拟纳入试点的省级经开区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试点进行调研核查工作,探索施行环评告知承诺制、打捆审批及“两证合一”等政策红利。制定《宝鸡市深化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工作方案》,引导相关部门和企业用好政策,帮助企业(建设单位)落实联动措施,更加精细化服务于项目建设。五是有效提高文物勘探效率。对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系统内涉及文物勘探等18项事务逐一进行检查,更新办事流程图6张、上传更新后的申请材料12条,根据政务服务行政审批权限调整情况,及时更新平台内项目2条。对重点保障项目开展文物考古调查工作,并编制考古勘探报告。六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监管。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充分利用局门户网站、12333微信公众号以及线下实体活动等多种途径和机会,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劳动法律法规的普及率和知晓率。畅通信访投诉举报途径,严格落实窗口接待“五个一”工作标准,加大8小时之外的值班值勤力度,确保维权电话24小时畅通,实现劳动监察举报投诉无缝隙连接。进一步规范“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核查办理程序,提高欠薪线索办理质量。截至目前,宝鸡市共接收线索335条,办结线索335条,办结率为100%。

  聚焦产业链群建设强服务优机制

  一是优化涉企政策服务机制。构建了宝鸡市“陕企通”端口政策发布体系,市级部门和县区部门共332名政策发布专员负责发布市、县区制定的涉企政策。截至目前,共上传146条惠企政策。二持续完善“陕企通”平台功能。构建了宝鸡市诉求响应体系,市级部门和县区部门共515名市县区诉求响应专员负责解答办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出的各类诉求。自“陕企通”平台运行以来,收到省“陕企通”运营中心转办各类企业诉求113起,办结109起,4起正在办理当中,企业满意度处于陕西省前列。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展知识产权强链护链工程项目,召开知识产权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训会和13条重点产业链知识产权强链护链座谈会,提高重点产业链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能力。积极组织企业申报陕西省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宝鸡市获批5个项目,支持资金140万元。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深入12个县区、高新区、蔡家坡、眉县等工业园区开展专利挖掘、专利布局、专利信息推送等服务,服务企业50余户。四是跨境贸易更便利。通过开通“企业稽核查”功能模块,优化升级货物申报系统继续开拓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新功能,企业可通过微信群,95198热线等解决企业资质、货物申报、税费办理等问题,进一步优化进出口通关程序,促进宝鸡市外贸持续健康发展。截至目前,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561份,货值3212.01万美元,帮助相关企业享受进口国关税减让约117万美元;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41份,货值199.4万美元,提高原产地证办理效率,自助打印份数达到339份。五是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截至目前,下达宝鸡市2024年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3551万元,支持宝鸡市眉坞体育公园、宝鸡市太白山足球运动中心2个项目。旨在增加全民健身设施数量,推动广大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有效供给,逐步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六是营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优化引才用才服务,认真做好劳动力就业状态动态监测。依托陕西省失业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建立16-24岁失业青年实名台账,督导各县区上报当周开展帮扶情况。截至目前,线上线下失业登记审核办理2375人次,办结率100%;失业动态跟踪服务9292人次,跟踪服务覆盖率132.7%。积极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洽谈活动,举办了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就业洽谈会、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等6场校园招聘会等14场线上线下招聘会,为38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了用工服务,发布就业岗位7000余个。

  聚焦高效政务服务强质效增便利

  一是推动信息实时共享。加强省市各系统数据互联互通,积极推进市级自建业务系统对接,实现市级政务服务平台与宝鸡市公积金管理系统、宝鸡市人社政务服务网、宝鸡市不动产系统等市级自建系统平台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强数据资源共享,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共汇聚接入市县两级212个部门1147类1.095亿余条库表类数据,交换量累计达到7.368亿余条。自4月16日至5月15日,库表累计交换量增加9.39万条,库表接入量增加9.39万条。二是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做好省政务服务中控平台行政许可事项办事指南编写完善工作,组织学习《行政许可目录确认操作说明》和《市县级行政许可事项梳理操作说明》,加快行政许可事项认领速度,推动行政许可系统目录确认承接,截至目前,宝鸡市市级层面认领率98.76%,县级层面认领率97.71%。印发《省政务服务中控平台行政许可事项办事指南填写规范》,对办事指南填写的流程及要素进行逐项讲解,确保办事指南填报工作准确详实。截至目前,共完善行政许可事项办事指南191条。三是创新不动产登记服务。全流程服务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保证用地单位早拿地、早开工,主动服务、靠前对接、精准助企。扩大“交地即交证”应用范围,依托“一网通办”平台数据共享机制同向发力,深化部门联动、信息共享,大幅缩短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时间,积极推进“交地即交证”服务模式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运行。四是规范政务服务热线管理。优化完善“有问必应、接诉即办”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共受理各类诉求37113件,总体办结率93.72%,满意率93.48%。五是简化证明事项。印发《关于全面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的通知》,要求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为经营主体提供方便快捷的办事体验,同时加大核查力度,在核查或者日常监管中发现承诺不实的,依法终止办理、责令限期整改、撤销行政决定或者予以行政处罚,并纳入信用记录。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