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部门直接服务着千万家企业,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能。全国各地税务部门一直致力于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税收营商环境建设,聚焦经营主体需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围绕优惠政策享受、便捷办税缴费、税收执法监管等综合施策,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现整理各地区税务部门优秀经验做法共20例,供大家互鉴互学。

  案例一:江苏省税务

  打造全国首家网上涉税专业服务“超市”

  由江苏省税务局、江苏省政务办依托全省“一企来办”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共同打造“苏税援”涉税专业服务平台是全国首家网上涉税专业服务“超市”,,有效联通“经营主体与涉税服务机构”、匹配涉税服务“供需”诉求、满足“问、查、办、评”全链条需求。

  “苏税援”平台通过对全省高信用值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智能认证、审核、管理,建立起从“入驻登记、信息发布、在线邀请、在线应答、中选确认、在线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全链条闭环线上应用机制,方便各类经营主体通过“网上报名、公开竞价、择优选择”找到合适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经营主体的个性化办税需求,方便有需求的经营主体“货比三家”找机构。在交易完成后,有关经营主体还可以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进行满意度评价。提高了便利的同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苏税援”平台将建立全省统一的涉税专业服务事项库、机构库、项目库,按照统一标准开展运营、服务和管理,实现“一地入驻,全省通行;一地失信,全省受限”,打破市场和地区分割,便利涉税专业服务资源在更大市场范围内畅通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无锡作为全省率先试点城市,上线近5个月来已成功入驻涉税专业服务机构1239家,促成交易超1.15万笔,成交金额8千余万元。企业反映,平台既是政务与税务的“握手”、政府与市场的“握手”,也是供给与需求的“握手”、线上与线下的“握手”,让企业暖心。(江苏省税务局)

  案例二:浙江省税务

  聚焦服务提档升级推动减税降费政策直达快享

  浙江省税务局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构建规范清晰的企业减税降费服务政策体系,推动税务服务从便捷服务到增值服务全面升级,推动减税降费政策高效落地。

  一、主要做法

  1.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依托税企征纳沟通平台,建立“省、市、县、分局(所)、基层网格点”政策宣传辅导五级架构,优化办前、办中、办后三个阶段推送策略,实现税费优惠享受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8月以来,已对622.65万户次纳税人开展税费优惠政策提醒4547.64万条。

  2.实现自动预填升级、“一键退税”优化、数据联通扩围,最大限度减环节、减资料、减时间、减成本。2023年以来,全省新一批优惠政策申报享受已实现自动预填全覆盖。电子税务局上线的“退税账户实时核验”功能获国家税务总局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3.及时响应税惠落实诉求。畅通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税惠落实直联点等渠道问题反馈机制,深入开展税费优惠政策“走流程”行动,及时发现和破解税费优惠落实中的堵点难点736个,确保企业涉税服务顺畅、高效。(来源:省税务局)

  二、工作成效

  2023年1—10月,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97.07亿元。连续八年获评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最优省。(浙里改)

  案例三:河北省税务

  依托5G消息新技术赋能营商环境

  河北省税务局积极探索新技术在税务场景上的应用,运用5G消息技术打造“冀税通-5G掌上税管家”,通过融合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精准推送优惠政策信息,促进市场主体充分享受政策红利,让纳税人缴费人畅享“指尖办税”新体验,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切实增强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促进优化营商环境。

  一、典型做法

  目前,5G技术相关开发应用方兴未艾,各行业领域都在积极寻找和挖掘与5G技术相融合融通的应用场景,推动本行业信息化创新发展。河北省税务局聚焦5G消息这一技术热点,集中研讨、提前布局,主动拓展电子税务局服务新渠道,以小切口打造“冀税通-5G掌上税管家”。“冀税通-5G掌上税管家”通过手机自带短信渠道传送,以电子税务局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为支撑,通过数据服务共享、智慧规则机制和5G消息门户平台,进一步完善税费征缴服务、征纳互动交流、税企社交平台、城市财税服务等应用,为纳税人缴费人尤其是小企业和广大个体户、自然人提供全程互动、问办一体、服务定制、精准直达的高效便捷服务,使诉求响应更及时、税费办理更便捷、分类服务更精细。

  二、实施成效

  “冀税通-5G掌上税管家”项目是税务部门基于5G消息税务应用的创新尝试,是对传统短信形态的全面革新,以手机短信渠道为入口,将单一、有限的文字消息,转换为包含文字、图片、动画、语音、视频等融合的富媒体消息,用户在消息窗口内即可完成服务、搜索、发现、交互、支付等一站式业务体验。该项目包括征纳互动、移动办税及财税论坛三大功能共计76项功能点,目前已在雄安新区试点运行,覆盖雄安新区4.5万余户纳税人。通过优化业务逻辑,简化办税事项,以“简事快办”“确认式”“一键式”等方式将移动端办税时长压缩至3分钟以内,切实增强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取得良好效果。

  该项目于2022年9月参加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第五届“绽放杯”应用征集大赛-5G消息专题赛,从初赛396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在复赛决赛阶段荣获项目优秀奖。这是参赛项目中全国税务领域及河北省唯一获奖项目。

  河北省税务局将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对相关功能做进一步优化,并计划于2023年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使用。同时该项目被省局列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案例将向税务总局推荐。

  三、经验概括

  一是破解广大个体户和自然人的涉税渠道难题。无需安装第三方App或者小程序,并且无需注册,手机号码即用户账号,通过手机自带短信渠道传送,用户对使用媒介的过程无感知,可有效减少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节约推广成本,极大地拓展了纳税人缴费人特别是小企业和广大个体户、自然人的办税新渠道,破解了该类群体的涉税渠道难题。

  二是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个性化的富媒体服务。依托5G消息技术上的无感、便捷、精准特性,通过对纳税人缴费人精准画像,对办税场景进行富媒体化创新服务,及时、主动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点对点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不受空间、时间、媒介等限制的包含小视频、直播课堂等富媒体服务,实时推送红利账单,让退、减、免、缓税明细信息一目了然,同时定期下发退税“体检报告”,防范退税风险,保障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地,助力退税减税降费提质增效,切实增强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

  三是提供如影随形的征纳互动新体验。通过全程互动、问办一体的形式,为纳税人提供“送、问、办、评”的征纳互动新体验,基于大数据分析,实现更加精准的对纳税人和关键涉税人员的感知和洞察,精准引导纳税人顺利完成涉税业务操作,让纳税人办税更容易、更便利,切实提高涉税业务办理的质量和效率,拓宽“非接触式”办税应用场景,降低了征纳成本,纳税人满意度不断提升。

  四、工作启示

  一是以技术赋能为导向,创新工作思路。河北省税务局积极转变工作思路,牢固树立数字税务思维,突出创新导向,立足工作难点堵点集中发力,积极探索以智能技术为税收赋能的新路径新方法,通过技术引领来推动业务创新,真正让技术赋能发挥“四两拨千斤”效果,将新技术与业务融合贯通形成组合优势,利用数据驱动实现税务与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服务税收中心工作,使“数据驱动更有力,智慧赋能更有效”。

  二是以紧贴需求为核心,聚焦工作重点。结合纳税人缴费人诉求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对电子化、智能化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的新需求,始终围绕税费业务和纳税人缴费人需求,特别是纳税人缴费人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来推进,更深更广更快地推动新技术与税收工作融合,用技术化思维解决税收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让纳税人缴费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三是以提升能力为基础,打造工作团队。通过采用课堂授课、小组讨论、现场观摩等形式,分类分批分专题开展新技术、新应用的宣讲和培训,提高税务干部树立新理念、运用新科技的能力。成立了以高端人才、业务骨干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小组,紧跟技术前沿、紧贴税务需求,探索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在税收领域的应用,形成30个研究课题。(国家税务总局)

  案例四:海南税务

  创新实践“信用承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自贸港建设

  案例特色亮点:

  海南省税务局在信用办税“承诺办”、“容缺办”基础上,从服务广度和服务深度两个维度进一步探索创新,依托纳税信用管理系统,明确事中事后管控流程,构建先税后事受理新模式,让群众少跑路,降低办税门槛。以“先办后补、先税后事,以承诺代替报送”的办税新模式代替以往“资料不齐不办”的旧模式。在落实“承诺办”、“容缺办”服务前提下,推出更多便企利民的服务新举措,多个层面多种方式建立信用激励惩戒机制,为诚信纳税人提供便捷服务。对失信纳税人采取惩戒措施,促进形成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提升纳税信用应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促进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关于“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充分发挥纳税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的要求,更好地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省税务局在信用办税“承诺办”“容缺办”基础上,从服务广度和服务深度两个维度进一步探索创新,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价值导向,不断提升纳税信用应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促进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一、持续创新实践“信用承诺制”的事件经过

  (一)推行“承诺制”容缺办理注销业务(审批替代型,承诺即办简易注销)。2018年开启推行“承诺制”容缺办税,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优化办理企业税务注销程序的通知》(税总发〔2018〕149号),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优化即时办结服务,采取“承诺制”容缺办理。

  (二)全面推行“承诺制”容缺办理(容缺受理型)。2020年拓宽服务广度,全面扩围“承诺制”容缺办税。2020年2月28日印发《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关于全面推行容缺办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琼税函〔2020〕48号),从3月2日起全省全面推行容缺办理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所有业务均可容缺,疫情解除后按《容缺事项清单(试行)》里103项常用业务进行容缺办理。

  (三)施行“承诺制”纳税信用修复(信用修复型)。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承诺制”纳税信用修复制度。

  (四)推行部分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证明替代型)。自2021年7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对6项税务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

  (五)推出A级纳税人承诺办(容缺受理型)。2022年加强服务深度,创新“承诺制”办税举措。2022年9月印发了《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关于推行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涉税事项承诺办理的通知》(琼税函〔2022〕193号),对信用良好的纳税人无需提供资料即可承诺办理。

  二、主要做法

  (一)推行鼓励信用办税理念。为提升纳税人办税便利度,在海口市先期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全省全面推行信用办税理念,纳税信用级别高的可享受“承诺办”“容缺办”服务。对纳税人、缴费人到办税服务厅办理涉税事宜,提供的相关资料不齐全但不影响实质性审核的,经纳税人书面补正承诺,可暂缓提交纸质资料,按正常程序为其办理。对不符合条件虚假承诺或未按承诺时限履约的,税务机关撤销容缺办理的业务事项,将其纳入失信惩戒名单,在失信年度内不再为提供“承诺办”“容缺办”服务,并在该年度纳税信用级别评定时按规定扣分。税务机关根据承诺内容进行事后管控和信用惩戒,形成了留痕式、闭环式管理。

  (二)持续拓展信用办税广度。在全省“承诺办”“容缺办”服务标准之上,从多个角度完善提升服务。一是丰富容缺办理渠道,推出电话办税、视频办税等多种“非接触式”容缺办理渠道。二是拓展资料补正方式,由“上门补正”扩展至“邮寄补正”“网上补正”,即办业务资料“留存备查补正”。三是放宽加盖公章限定,依托税务实名认证系统,对可现场即时办结的业务实行“实名认证、签字免章”制,已实行实名信息采集的纳税人以签字代替公章办理业务。

  (三)不断递进信用办税深度。在前期三亚市试点推行“三连A”纳税人税务事项资料承诺办理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全省范围推出了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涉税事项承诺办理守信激励措施,对“三连A”纳税人的常见业务全部“承诺办”服务。事前,通过多个渠道提前向社会公布“三连A”企业名单,广泛告知其税务事项资料承诺办具体服务措施,鼓励“三连A”企业享受服务红利。事中,各办税服务厅为“三连A”企业提供绿色通道服务,“三连A”企业到办税服务厅办理涉税事宜时,仅需提供相应的表证单书,并在表证单书(免填单业务仅需在核对确认表单)上对其余附列资料的内容进行承诺,无需提供其余附列资料,即可按正常程序办理。事后,加强对其业务真实性及后续情况监管,发现承诺内容不真实的,撤销“三连A”企业申请资料承诺办理的业务事项,将其纳入失信惩戒名单,不再为其提供资料承诺办理服务,并在评定其年度纳税信用时相应扣分。截至目前,已涵盖除异名退税、出口退税、离境退税备案、即征即退审批、汇总纳税企业申报增值税等业务外的所有其他涉税业务,进一步减轻“三连A”企业的办税负担,得到纳税人广泛认可和普遍赞誉。

  三、亮点及成效

  (一)有效倡导诚信涉税理念。海南省税务局依托纳税信用管理系统,明确事中事后管控流程,构建先税后事受理新模式,让群众少跑路,降低办税门槛。因资料不齐、窗口办税速度过慢导致的投诉纠纷大大减少,让信用最好的纳税人得到最便捷最优质的服务,得到了纳税人的广泛认可。同时对纳税人诚信纳税提出更高要求,引导纳税人提升税法遵从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二)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承诺办”“容缺办”服务,以“先办后补、先税后事,以承诺代替报送”的办税新模式代替以往“资料不齐不办”的旧模式,税务机关在办税时更重信用更重承诺,纳税人不再为少一份资料、漏一个公章、错一张表而“来回跑”“多次跑”,大大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自“承诺办”“容缺办”服务推行以来,全省共办理“承诺办”“容缺办”业务约3万笔,减少“来回跑”次数1万余次。

  (三)有效促进诚信体系建设。主动作为、探索创新,在落实“承诺办”“容缺办”服务前提下,推出更多便企利民的服务新举措,多个层面多种方式建立信用激励惩戒机制、完善纳税信用管理制度,为诚信纳税人提供便捷服务、对失信纳税人采取惩戒措施,“宽办”与“严管”并行,在便民办税的同时有效防控涉税风险,促进形成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良好社会氛围。2022年,在海南省开展的海南自由贸易港营商环境试评价中,海南省税务局主导的“纳税”指标得分92.43分,高于各指标平均分19.49分,在24个指标中位列第一,营造了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

  案例五:青海税务

  公职律师“基层行” 倾心服务解民忧

  一、基本情况

  为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青海省税务局党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聚焦税收法治建设和纳税人缴费人涉税涉法需求,以抓示范、重引领、谋创新、优机制为导向,在全省税务系统开展公职律师“基层行”活动,精准对接基层税务部门执法需求,倾心解决纳税人缴费人实际困难,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青海省税务系统“公职律师基层行”活动按照统一的工作方案、明确的活动主题、阶段性重点任务,统筹全省税务系统76名公职律师,围绕“公职律师大讲堂”“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税费政策跟踪问效”“精确执法”“涉税案件办理”系列活动,结合各地特色,通过调研走访、调查问卷、实地座谈、研究分析等方式,系统掌握基层之需、纳税人缴费人之需,深挖短板弱项症结,探索优化执法推进之方。

  二、主要做法

  一是组织有力,行之有向。建立“送教上门+代为培养”的培养机制和“分类调配”的使用机制,不断拓展全省税务系统公职律师能力的高度、深度、锐度。青海税务公职律师“基层行”活动围绕既定主题和活动内容,确保“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做出彩。公职律师通过深入基层参与涉税争议化解、政策宣传辅导、法治宣传教育、综合税政研究、重大制度建设、重大法制审核等,充分发挥税收法治“推动者”“捍卫者”“守护者”的积极作用。

  二是研学有术,行之有获。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于公职律师“基层行”全过程,通过“法律课堂”“普法在线”“法治对话”等“公职律师大讲堂”系列活动,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断开阔税务干部的法律视野。如:开展《民法典》专题讲座,举办税务行政复议听证式审理实战化培训,与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院开展税法专题交流座谈,组织公职律师旁听税务行政诉讼案件,通过“讲”“学”“辩”,进一步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实施有方,行之有效。公职律师“基层行”通过“涉税争议咨询调解”“涉税案件办理”等系列活动,从税费政策辅导、合法权益保障、涉税争议化解、堵点难点纾解等多方面着手,优服务、解难题、助发展、促遵从,以税务努力助力经营主体发展。公职律师通过发挥“税+法”综合优势,有效推动发挥税收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税收法治、税收公平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三、实施效果

  青海省税务局公职律师“基层行”活动,坚持以民为本,用心、用情下沉一线,以纳税人缴费人满意作为“硬道理”“金标准”。在黄南藏族自治州,税务公职律师走访调研从事热贡艺术品制造企业,依法解决涉税发票领域问题。在海东市,公职律师“基层行”团队就地开展助企暖企行动,精准服务零碳产业发展,现场解答企业政策享受疑难问题,送上税费政策“大礼包”。

  公职律师在“基层行”实战平台中实现自我的价值的同时,也从实践中不断补短板提能力助成长。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郭维真教授点评:“青海省税务系统通过公职律师‘基层行’活动,既帮助纳税人缴费人构建起法治思维,又助力基层严格规范文明执法,税收法治环境不断推进、税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下一步,青海省税务局党委将持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度打造公职律师“基层行”活动品牌,通过“双转换、双体验”,以实战化练兵,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促营商环境优中创优,真正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创新突破的实际成效。(国家税务总局)

  案例六:上海嘉定区税务

  构建全方位帮办服务体系

  为全面提升办税缴费便利度,着力解决纳税人缴费人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嘉定区税务局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开展精细服务专项试点为着力点,在提升税费服务质效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统筹构建“四个帮办”服务体系,用心打造让纳税人缴费人进门舒心、办事顺心的营商环境。

  一、主要做法

  (一)导办专员“全程帮办”,打造助企便民新常态

  针对纳税人、缴费人日常办税中出现的咨询和办事分离的问题,推出导办专员“全程帮办”,旨在通过导税、预检、网上办事辅导、自助办税辅导等岗位,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线下全流程帮办。立足纳税人缴费人实际需求,结合办税服务厅编外人员正面清单工作要求,全力打造“一窗通办”,将申报纳税、发票管理、综合服务等业务合并至一个窗口,逐步实现从咨询到办事一人办理、一人统管,推进基础业务全能办、疑难杂症有专攻,实现“窗口数量做减法、帮办人员做加法、往返次数做减法、服务质效做加法”

  (二)劳模专家“现场帮办”,拓展纾困解难新阵地

  为切实解决税务“小白”、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员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出劳模专家“现场帮办”,旨在办税服务厅建立以劳模专家为服务主体的帮办团,现场帮助纳税人缴费人处理各类疑难杂症。探索税费争议多元化解路径,依托“虞红昌劳模创新工作室”,推出“劳模帮办团”,为服务对象量身定做“帮办卡”“跟踪单”,涵盖业务内容、办理流程、所需材料等信息,帮助纳税人缴费人顺利办理业务。通过畅通纳税人缴费人诉求表达,帮助纳税人缴费人解决疑难问题,将“劳模帮办团”打造为集“税法服务+争议调解+税情收集”等功能于一体的税费服务前沿阵地。

  (三)征纳互动“远程帮办”,推进智慧办税新突破

  为解决纳税人缴费人精准获取信息、快速解决问题的需求难题,推出征纳互动“远程帮办”,旨在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精准推送、智能交互、办问协同、全程互动”的线上远程服务模式。依托电子税务局开展远程帮办,通过标签化管理,预先埋点采集纳税人缴费人行为轨迹,实时分析和标注纳税人缴费人偏好和关注信息,在互动中主动精准推送税费政策、提示提醒、调查问卷等,实现“有问有答”到“想问即得”。通过分类化应对,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机器人智能应答、云坐席在线互动、依职权流转办理等分类服务,将业务办理和辅导服务紧密结合,推动“解答问题”到“解决问题”。

  (四)社保缴费“网格帮办”,延伸基层服务新触角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社保缴费需求,推出社保缴费“网格帮办”,旨在通过缴费网点下沉至街道社区,形成线上、线下多点可办的网格服务圈。构建形成网上、掌上、实体、自助全覆盖的缴费渠道,同时持续拓展线下缴费渠道,形成办税服务厅与社区服务点相结合、银行柜台为补充的立体线下缴费网络。下沉服务阵地,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税务统筹协调、街镇整合推进、村(居)委跟踪管理、社区全面落实”的四级网格化服务体系。

  二、工作成效

  一是推广简易事项快速办。目前,全区两个全职能办税服务厅窗口数量从102个缩减到59个,导办专员数量从26人增加到53人。纳税人缴费人可以获得导办专员“手把手”“一对一”辅导,得以准确、高效办理各项业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等待时间和跑动次数。二是推进复杂事项专门办。近日,某科技有限公司来到办税服务厅咨询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劳模帮办团”为企业准备了一张包含优惠政策、办理流程、取号路径等信息的帮办卡,并开展实时跟进服务,帮助纳税人仅用5分钟完成业务办理。“劳模帮办团”自2023年5月成立以来,11位成员已为300余人解决180多个税费难题,有效提升办税缴费质效。三是推行网上事项辅助办。例如纳税人在电子税务局电票平台某个业务办理界面停留超过3分钟,即向其推送该业务操作手册。当纳税人在税费业务办理过程中遇到问题,即可发起互动,由智能机器人通过智能应答过滤解决高频纳税人问题,智能机器人无法解决的个性化问题,可转为人工互动,税务人员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同屏共享等方式,远程帮助纳税人解决问题。2023年以来,通过提供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服务,累计开展远程帮办1000余次,税费事项办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便捷化。四是推动关键小事协同办。聚焦涉及自然人切身利益的社保费缴纳事项,把“合”字贯穿始终,打破部门壁垒,深化合作共治。目前,全区14个社区服务中心和2个办税服务厅,共设立缴费服务窗口101个,组建网格化联络员124名,遍布全区12个街镇。缴费人的平均办理路程由3公里下降至1公里,单笔缴费可在1分钟内完成。

  三、经验启示

  随着税务部门职能的扩展,税费服务工作质效会在更广大群众范围内受到关注与期盼。在国家持续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税务部门应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乘势而上开新局,凝心聚力再出发,大力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以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的务实举措,切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奋力书写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嘉定区人民政府)

  案例七:上海青浦区税务

  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智慧办税服务厅

  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智慧办税建设方案》,积极支持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青浦区税务局建成示范区智慧办税服务厅,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智能化、集成化、精细化、个性化税费服务,打造智慧税务“展示窗”、“样板间”。

  一、主要做法

  1.智汇大数据,税收营商环境“一体展示”

  智慧办税服务厅通过各类宣传屏,充分展示示范区内税务机关地理位置、税收营商环境改革成效、税费服务渠道运行情况、税收工作动态信息、示范区经济发展概况和跨区域税费协作项目等,向进厅办税缴费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数据参考。智慧办税服务厅具备厅内状况智能感知功能,通过人员密度监测及时提供办税高峰预警,通过实名认证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个性化专属服务,通过数据分析为服务资源调配提供依据,保证进厅人员获得最优服务体验。

  2.智慧问办查,纳税缴费服务“一厅办理”

  智慧办税服务厅设置智慧咨询、智慧宣传、智慧办税等功能区域,智慧咨询服务区导税大屏自助引导纳税人精准定位办税地点和设备,也可通过菜单、语音、文本交互式查询办税二维码、税收优惠政策、企业自身涉税信息等;智慧宣传服务区通过电子宣传屏、“长三角纳税人学堂”直播间、电子宣传海报等,向纳税人辅导最新税收政策;智慧办税服务区设有自助办税、双屏办税、云桌面等终端,实现高频税费事项易办快办,自助文书领取终端还提供税费文书“非接触式”交换体验。

  3.智能促沟通,税费疑难问题“一站解决”

  智慧办税服务厅对接上海市智能咨询平台,采用场景式多轮对话方式逐步引导纳税人提问,与3D虚拟坐席交互咨询,解决税费办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空气互动屏采用语音、投屏相结合的“非接触”操控方式,减少人机接触,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更优的安全体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设立“青税易办工作室”,眼观全厅,耳听全域,第一时间主动发现和化解纳税人网上办税、自助办税堵点难点,实现线上线下双联动,疑难问题轻易解。

  4.智联示范区,跨区域融合办“一网互通”

  智慧办税服务厅突出长三角一体化跨区域服务特色,引入了江苏、浙江自助办税终端,跨区域经营的纳税人可以通过终端办理税费申报、凭证打印等常见业务。接入上海市“一网通办”平台实现政务服务区域跨界、部门跨界。搭建示范区税费服务帮办平台,预约呼叫青浦、吴江、嘉善税务机关专家远程指导,既可以通过视频、语音、文字等多种方式辅导办税,还可以通过屏幕共享、文件上传等方式辅助办理业务,实现异地办税缴费“零距离”。

  青浦区税务局将继续发挥示范区先行先试“试验田”作用,着眼推进精细服务和办税服务厅转型升级,构建“问办协同”服务新模式,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优化示范区税收营商环境。(上海市青浦区司法局)

  案例八:天津河东区税务

  打出特色税收“组合拳”为市场主体注入“税动力”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稳住宏观大盘的关键性举措,对稳定预期、助企纾困具有重要意义。河东区税务局多措并举、优化服务,积极推动政策落实落细、落准落好,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助力稳住经济大盘,在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中积极注入“税动力”。截至目前,我区已累计受理留抵退税申请1485户,退出金额9亿元;“六税两费”扩围减征7017万元;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4627万元。

  一、主要做法

  1.成立专项工作组。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大决策部署,确保各项税费支持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河东区税务局迅速成立退税减税政策落实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9个工作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退税减税政策落实工作。

  2.定制特色“明白纸”“政策包”。组织业务骨干,认真编写退税减税政策“明白纸”。对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分门别类,将政策要点和操作流程进行提炼,编制了19种简单易学的“明白纸”,方便税务干部和纳税人快速了解掌握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内容。定制包含《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指引》在内的7大政策包,为企业减负赋能。将政策学习与日常教育培训相结合,开展政策学习测试活动,共计回收电子试卷1700余份,有效提升了干部专业能力和办税服务质量。对辖区内纳税人采用实地走访、短信、微信和纳税人学堂等多种形式,开展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宣传、辅导。成立14个走访组,开展“政策送上门、服务送上门”走访服务,联系帮扶企业152户,开展线上培训49场,线下培训20场。

  3.建立“3+3+3”工作机制。制发《关于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工作的通知》等9项制度规定,进一步规范了退税减税政策落实工作流程,保证了各专项工作组和退税减税办工作组协调有序开展工作。在开展留抵退税工作时,坚守风险防控底线思维不放松,努力做到早退、快退、退稳、退准。分别从制度、步骤、实效三方面建立“3+3+3”工作机制:建立“三项制度”动态优化工作方法。晨会制度,每日汇总情况,研究优化措施;日报告制度,依托税收大数据,及时掌握区局留抵税额总体进度;风险防控制度,关注近期留抵税额激增企业,加强重点行业案头分析,落实落细风险防控责任。立足“三个步骤”动态完善工作流程。按照“一划型、二画像、三化险”的退税审核步骤实施,即首先确定企业划型标准,判断其申请时间节点和申请退库税额是否准确;其次通过已知的风险指标模型,结合对增值税申报表和财务报表的分析,初步判定企业风险级别;最后对没有风险或可排除风险的企业做出准予退税的审核决定,对存在重大风险的企业启动风险应对流程开展进一步核查。目前已发起的风险应对流程中,除取得异常抵扣凭证的风险点外,均属存货与进项税金严重背离的风险点。着眼“三个实效”动态掌握工作进程。牢固树立惠企利民的目标导向,以留抵退税政策的宣传辅导是否见实效,留抵退税政策的及时享受是否见实效,留抵退税政策的享受规模是否见实效作为检验标准,对标《留抵退税底册管理台账》,逐户辅导、应退尽退,对不能退、不愿退的企业,深入查找原因并登记台账。紧盯制度性留抵退税的任务流程,在掌握留抵退税工作进度的同时,敦促各办理环节依规依时限办结。

  4.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河东区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提前初步测算预计减收情况。区税务局与区财政局联合向区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加快留抵退税的重要意义,尽全力积极申请缺口资金,全力保障资金及时到位。同时,两部门还一同走访了河东支库所在工商银行十一经路支行,进一步推进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精准快速落实。(河东区人民政府网)

  案例九:深圳税务

  不动产登记“税费同缴”

  广东省深圳市为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根据国务院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安排,在实现登记、交易和缴纳税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不动产登记+纳税服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础性优势,进一步升级税费缴纳模式,实现不动产登记“税费同缴”,即“前台一次缴纳税费、后台自动清分入账(库)”。

  主要做法

  总体构架。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会同深圳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等相关单位,明确了“无需设立中转账户,引入清算机构、前台一次缴清税费、后台自动清分入账(库)”的总体思路。经研究选定中国银联作为清算机构,税费不需要在中转账户停留,实现支付平台与税务、财政税费直缴。

  实施机制。各相关单位细化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建立例会沟通机制,确保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系统上线运行后,及时收集工作人员在实操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实时对系统进行优化升级,不断提高系统操作的准确度和便捷性。

  技术支撑。从业务和技术两个层面打通登记、税务、财政、银联的信息系统,实现交易账单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触发、联通、聚合与拆解。由不动产登记机构提供税费合并支付业务申报服务及支付渠道,不动产登记系统和POS(销售终端)程序通过访问银联缴款网关,传送订单信息,发起账单支付,接收扣款及销账结果,银联缴款网关向发卡行发起扣款,并向国库信息系统和财政非税系统发起查询、销账、对账等业务流程。

  操作终端。缴款人通过银联借记卡或单位结算卡在不动产登记窗口POS终端刷卡线下一次性缴款,或通过“i深圳”App(手机软件)扫描不动产登记窗口出具的受理通知书上的缴款二维码,调用银联云闪付线上一次性缴款,银联再通过后台进行清算入国库(或入财政专户)。

  主要成效

  “税费同缴”以多部门业务数据共享为基础,建立快捷高效的集成化业务办理服务体系,实现了不动产登记系统、房产交易税费管理系统、非税收入电子化管理系统、银联支付平台等的数据对接,体现出业务系统跨部门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的优势。

  通过系统优化改造,银联系统与市财政非税系统、财税库行横向联网,系统功能更智能、更便民,运用场景更丰富、更广泛,可实现“实时申报、实时缴款、实时开票”。企业群众可选择线上线下多种支付方式完成不动产交易税费的缴纳,只需扫一次码(或刷一次卡),即可实现一次缴清税费。

  “税费同缴”是登记、税务、财政三部门深化业务联办的创新改革举措,解决了税费系统分离、缴款程序复杂、缴款环节众多等客观现实造成的难题,为广大企业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服务宗旨,较大程度地提升了企业群众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的便利度,自2022年7月上线后立即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截至目前,6万多笔涉税业务采用新模式完成税费缴纳。(中国不动产)

  案例十:舟山市税务

  送政策优服务,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2023年以来,为充分释放税费优惠政策红利,舟山市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举措,助推税费服务再升级,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感。

  主要做法

  1.广开渠道,政策宣传出实效。

  深挖海岛特色,依托热门海岛旅游目的地,举办“春日税收集市直通车”“春风税宣航线”等活动,同步推出税收IP形象和文创产品,累计开展海岛税收集市5次,发放各类税收文创产品3400余份,辐射旅客超过1.2万人次。深化税媒合作,全市系统在省级以上媒体开展减税降费相关报道33次,其中央视报道2次,其他央级媒体报道4次,在舟山税务微信公众号刊发政策解读长图59条次。

  2.线上线下,辅导培训全覆盖。

  “云端”连线解难题,依托“蓝海税音”“定海山”直播间开设云端课堂,常态化开展税费优惠政策专题直播。全年开展相关直播16场,共吸引了11000余人次在线收看,“云连线”解决纳税人缴费人涉税费疑难70项次。走访入户送政策,开展办税缴费流程优化体验活动7场,“走流程、问需求”减税降费政策宣传辅导活动23场,走访企业纳税人4300余户次。同时,利用浙江税务征纳沟通平台开展税费优惠政策精准宣传,覆盖纳税人1.7万余户次。(来源:舟山市减负办、舟山市税务局)

  案例十一:台州市税务

  建“税事·好办”服务体系打造纳税人缴费人满意高地

  台州税务部门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围绕提档税费基础服务力、提质税费增值服务力、提效税费服务保障力三方面集成改革,构建“税事·好办”服务体系,深受广大市场主体认可,先后获得2021年度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调查全国第三、2022年度地级市全国第一。

  主要做法

  1.“云厅互联”提档基础服务力,实现日常业务“省心办”

  一是升级智慧税厅,线下服务少等待。在实体办税厅引入“智能机器人”AI导税、“税务大脑展示屏”科学分流等服务,设立“一分钟专窗”“快审快办中心”,平均等候时间缩短至6.17分钟,全省最短。

  二是打造云税中心,线上服务不打烊。建立集7*24小时热线咨询、视频联线、远程帮办、云上学堂等为一体的云上服务综合体,网上综合办税率达98.55%。

  三是下沉办税网点,延伸服务无死角。靠前布点“税银驿站”“税务微厅”等174个网格化税收服务点,推进办税服务资源向产业园区、村居社区延伸,打造市域“5分钟便民办税缴费圈”。

  2.“数智协同”提质增值服务力,实现成长需求“贴心办”

  一是大数据应用服务,推动体验增值。建立大数据驾驶舱,汇集5大主题数据,夯实决策支持基础。拓展数据跨部门运用,全国首创“亲农在线”开票平台,获评“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全省首推“房地产交易全流程网办”,得到《新闻联播》等中央级媒体报道。

  二是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效能增值。细分企业不同成长阶段,针对中小微企业推出“春雨润苗”助企帮企行动,针对拟上市企业成立专家团队定制辅导方案,针对上市企业探索开展事先裁定。2022年以来,累计服务569家企业升规,护航9家企业上市。

  三是跨领域协同服务,推动供给增值。协同高校师资优势,联合推出“小微你好”公益财会培训班。协同银行资金优势,推出“银税助残共富贷”等金融产品。协同中介服务优势,试点推出新办纳税人3个月免费代理记账体验。协同行业龙头优势,定期举办同行业人员“财税共享沙龙”。

  3.“服管融合”提效服务保障力,实现风险化解“放心办”

  一是构建“三感”执法机制。坚持无风险不打扰,创新打造“税企亲清平台”,严格进户执法审批,让诚信合法企业在执法“无感”中健康发展。推行柔性执法,让轻微风险企业有“触感”。成立全省首个有编制的“警税支队”,让违法犯罪企业有“痛感”。

  二是推进合规指导机制。制定合规指引,梳理税务合规标准,引导“未病”企业合规经营。建立10个行业风险管理模型,帮助“带病”企业规范整改。

  三是完善权益保障机制。建设“枫桥式”税务所,实现涉税服务“零信访”。创新推出税费服务“回访制”,变“等意见”为“找意见”,累计回访企业4.6万户次,满意率达99%以上。(台州市税务局)

  案例十二:宁波税务

  告知承诺轻松办 减证便民送暖风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税务局深入贯彻《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税务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21号),以“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出发点,以提升纳税人满意度为重要抓手,以规范为保障、以人性化服务为考量,着力确保“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落到实处。

  一、主要做法

  (一)精准政策宣传,扩大知晓范围

  宁波各级税务机关充分聚焦“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减证便民”为主题,通过发布政策问答、“图解税收”、动漫宣传片等方式向社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数十家媒体进行了转载和报道,介绍了具体实施情况和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扩大政策知晓范围,并明确纳税人的责任与义务,确保政策落实有良好的社会反响与成效。

  (二)协同信息共享,转变管理方式

  高度的信息共享和部门协作是税务部门免于收取前端证明材料的“底气”。为确保既便利纳税人、又保证税款真实足额入库,税务部门同公安、民政、不动产管理等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形成横向协调的合作机制。纳税人申请或授权查询家庭成员信息等内容,且具备查询条件的,即可为纳税人办理相关涉税事项。暂不具备查询条件的,纳税人可以自愿选择适用告知承诺制办理。通过以信息共享为原则,告知承诺制为补充的办税模式,大幅提升了事项办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便利纳税服务,优化办税体验

  宁波各级税务机关在官方网站等渠道公布实行告知承诺制的税务证明事项目录及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在办税服务场所放置相关纸质文本,方便纳税人查阅、索取或下载。办税服务厅导税人员在获知纳税人办理实行告知承诺制的税务证明事项时,及时引导纳税人到告知承诺绿色通道办理,减少纳税人办税等待时间。自助办税区设专人负责辅导纳税人填写告知承诺书等相关文本,提供便民高效的办税服务,不断优化纳税人办税体验。

  (四)强化风险防范,提升落实质效

  在实行承诺即办的同时,税务机关加强风险防范,将诚信纳税作为适用告知承诺制的前提条件,明确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当事人、曾作出虚假承诺情形的当事人在纠正违法违规行为或者履行相关法定义务之前不适用告知承诺制。进一步细化监管要求,根据总局配套的《工作规程》,对承诺事项进行事后抽查,详细规定了核查部门、时限、频次等。对在核查或者日常监管中发现纳税人承诺不实的,依法责令限期改正、进行处理处罚,并按照有关规定作出虚假承诺行为认定,纳入信用记录。通过持续构建以“信用+风险”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促进前端更好简政放权,着力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告知承诺制推行至今,在事后抽查中尚未发现纳税人承诺不实的情况。

  二、工作成效

  在告知承诺制推行前,纳税人需跑几个部门获取相关证明资料,浪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第二套改善性住房按规定申报享受减征契税、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家庭唯一生活用房按规定申报享受减征个人所得税政策对相关证明资料事项告知承诺制,这些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发生量大,且不乏难以取得相关证明的情况,实行告知承诺制能大大减轻购房者的证明负担,解决房产交易涉税事项办理有关“痛点”“难点”问题,是一项便民利民的好政策,同时也推动了税收管理理念和方式手段变革,促进了诚信纳税和税法遵从。(宁波税务局)

  案例十三:苏州税务

  瞄准民生需求解难题聚焦智慧税务求实效

  江苏省税务局联合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等多部门打破数据壁垒,集智攻关,在苏州市、泰州泰兴市等地创新探索实现“一网受理、一次签章、一码支付、一次办结”,不动产交易管理质效不断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幸福感持续提升,为智慧税收融入不动产交易探索出江苏税务经验。

  二、主要做法

  (一)重塑业务协作新业态

  一是问计问需,集思广益。税务、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现场收集不动产交易缴税登记业务中纳税人诉求信息,听取意见建议,组建专班分析研究,奠定线上(掌上)办理技术基础。二是谋篇布局,建章立制。多部门联动协作,聚焦业务流程重塑、数据融合共享、智慧平台建设等,制定建设方案,奠定线上制度基础。三是合力互动,共建共享。选取影响力较大的25户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理事单位及800多户会员单位先行推广,体验线上“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优先核税”便利度。

  (二)打造智能服务新模式

  一是全链条运作,实现系统集成化。将房产网签、备案、缴税、登记等业务全流程统一纳入线上办,形成“网络平台填报,信息实时比对、流程自动推送、线上缴纳税费”的不动产交易管理服务新模式。二是全方位跟进,实现数据一体化。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完成税务部门不动产交易一体化、苏州市自然资源部门“苏易登”、昆山市自然资源部门“登鹿城”三大平台数据对接;实时比对住房套次、民政婚姻登记和公安户籍等关键信息,做到数据实时交互、逻辑智能校验、税款精准计算。三是全过程精简,实现算税智能化。开发“房产交易税费计算器”上线,纳税人输入少量关键信息,测算交易环节税费,创新落实换购住房个税退税新政,主动比对,提醒办理退税。

  三、取得的突出成效

  纳税人不动产交易缴税登记通过线上全流程办理后,存量房的税费办理时间从每笔15-20分钟缩短到3-6分钟,增量房的税费办理时间从每笔8分钟缩短到2-3分钟,税务机关人均日办理量从18套提升到30套。苏州全市三个季度精准落实个人换购住房个税退税业务3710笔,兑现税惠红利6865万元,用真金白银支持居民改善住房条件,为民生保障贡献税务力量。

  四、创新点、推广意义和价值

  一是“一网受理”各取所需,采取“资料一次性提交、各部门按需获取、并联审核办结”模式,打破缴税办证时空限制。二是“一次签章”减负增效,自主开发自助签章系统,通过智能平板展示信息、涉税资料影像自动抓取、表证单书智能填写等功能实现全程无纸化,一次电子签章替代原纸质材料多次签章。三是“一码支付”闭环运作,纳税人通过一次扫码即可支付税费、登记费,后台通过智能清分、税款、登记费即时入库,同步获取电子发票;实现税务部门完税信息和不动产登记部门登簿信息的实时互通共享,形成数据双向核验的闭环衔接,筑牢安全屏障。(苏州市税务局)

  案例十四:成都税务

  “蓉易信”智能纳税信用管家赋能诚信纳税营商环境

  当前,纳税信用评价应用场景日趋多元,纳税人对提升纳税信用的需求日益增强。按照现行纳税信用管理制度,纳税信用评价往往滞后,纳税人不了解政策、对信用信息掌握具有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一方面制约纳税人个体提高自身信用等级,另一方面也影响区域全面优化纳税信用结构、营造诚信营商环境。因此,在纳税人信用等级的维护上,急需加强对纳税人维护等级的预见性、知晓度和确定性,进行专业化多维度信用培育。针对此情况,成都税务创新打造全省首个智能型纳税信用服务产品和服务品牌,以信用服务优化纳税信用结构,助力纳税人“用好”“用足”信用政策,不断提升信用信息增值效应,进一步为企业发展“输血供氧”,为建设诚信公平的营商环境助力赋能。

  成都税务“蓉易信”智能纳税信用管家,以优化纳税信用为导向,以智能预警提醒为核心,依托“两平台一榜单”,面向纳税人开展全环节、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管家式”信用服务。

  厘清服务清单

  全环节智能预警提醒。在年度评价开始前,综合分析2022年度B级以下纳税人失分情况,结合信用修复范围,选取纳税人失分频次较高且适用系统自动修复政策的为按规定期限申报等指标,运用智税平台进行数据提取和筛选后,通过征纳互动平台推送提示消息,提醒纳税人在年度评价前纠正,享受年度评价自动修复的政策;在年度评价后,按月对上月已经产生逾期未申报、逾期未报送财务报表记录和即时评价判D等企业的办税人员、财务负责人分类别分内容开展精准推送,提示纳税人尽早纠正,享受更优的修复政策。

  配强管家力量

  全流程专业团队支撑。组建“蓉易信”管家服务团队,在全省率先设立动态管理专岗集中办理;全面提升办理速度和审核质效,提供“网上办”、“容缺办”和“加速办”,原定15个工作日的办理时限压缩至5日内。同时,向纳税人发放“信用明白卡”,建立“事前引导、事中提醒、快速修复”信用管理机制,将信用服务模式从“申请—办理”升级到“预先提醒—专班辅导—提速办理”。

  创新结果应用

  全生命周期信用培育。针对企业涉税生命周期,开展自身纳税信用辅导和涉税代理行业信用激励;积极开展守信激励,深化税银合作,以企业纳税信用的相关信息作为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重要参考,辅导纳税人在四川省电子税务局上选择30余家银行授信申请“线上银税互动”产品,推动纳税信用转换为融资信用。

  今年以来,成都税务通过“纳税信用管家”服务,在年度评价前后面向因逾期未申报等造成扣分和即时评价判D的纳税人多批次进行精准点对点推送各类信用提示提醒信息,共覆盖纳税人49。9万户次。通过积极引导纳税人及时纠正、尽早享受信用修复,今年全市自动修复纳税人较上年度增加6。88万户次,AB级纳税人较上年度增加4。74万户,人工修复实现信用升级114户次。今年上半年,银税互动共授信2。93万笔,小微企业凭借优质的纳税信用获得授信金额达273。28亿元。(信用中国)

  案例十五:洛阳税务

  探索“云端”智能查、审、办新途径

  ?洛阳市税务局立足“云端”优化,积极探索“云端”智能查、审、办新途径,全面升级“洛阳税务”微信公众号,使其成为纳税人缴费人可问可查可办的终端、税费业务“随身携带”的智能助手,实现“全景式展示服务产品、一站式开通税费服务、集成式打通税企交互”。2023年以来,近80%的不动产交易涉税事项可通过掌上办理,问办合一平台完成远程帮办业务3.14万笔,全市网办率较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网办业务增加123.43万笔业务。

  (一)全景式展示服务产品,开通“云查”。“洛阳税务”微信公众号全面展示办税缴费、税收宣传、热线服务、权益保护、纳税信用、社会协作以及定制服务等七大类服务资源,为广大纳税人缴费人提供能查能问能办能评的云上平台。纳税人绑定相关信息后,可以自主选择办税资源,完成业务办理,同时系统将自动生成便捷办税记录、高频业务候选,并推送对应税费政策,方便纳税人形成个人私享税费云库。其中“信用云查”功能,可以帮助纳税人查看近三年的信用等级情况;实时掌握名下企业当前年度截至上月底涉税行为对本年纳税信用造成的影响,从而实现合法合规前提下,及时修复信用风险,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目前已为1800余户纳税人提供预警服务,消除涉税风险150余条。

  (二)一站式开通税费服务,提速“智审”。在市级层面引入RPA税务数字员工,全市县区局此后无需再受理纳入RPA处理范围内的业务,以洛阳全市匡算,该项创新举措实现成本降低94.4%,从而大幅降低创新投入避免了重复建设;RPA税务数字员工实现7×24小时不间断运行,有业务申请则持续受理即时办结或退回,无业务申请时间隔120秒启动扫描,从而实现全市范围内该项业务等候时长不超过3分钟,大幅提升上线业务的处理效率和均衡度。目前已运行近两个月,办结业务3000余笔,处理的业务类型网办率实现100%,办理质量符合预期。梳理一批低风险流转类审批事项,通过流程再造,将原本需要10个工作日才能办理完毕的部分业务事项缩短为一个小时,让云端办税拥有了加速度。

  (三)集成式打通税企交互,便捷“云办”。扩围“云上办税”,在“洛阳税务”公众号增加“新办纳税人登记”功能,方便纳税人通过手机即可操作完成税务登记信息事项确认;链接“问办合一”平台,征纳双方可以通过“云上互动”实现远程教办、辅导,使“非接触式”办税更加方便快捷。开通办税服务模块,根据不同业务类型按照最佳途径优先级原则,分别推荐“网上办”“自助办”等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方式,其中“网上办”可实现电子税务局导办,同时链接办税指南及表证单书等辅导资料,同步辅导系统操作;“自助办”模块为纳税人直观展示全市自助机网点(含智慧厅网点)地图导航及业务类型等。通过数据交互,打通掌端和桌端数据直联,纳税人在公众号搜索办税事项后,在电子税务局可直接进入相应模块,实现两端同步联动辅导帮办。(洛阳市人民政府网)

  案例十六:九江税务

  上线运行“税银直连”服务平台

  九江税务积极与商业银行战略合作,联合成立“税银一体化服务中心”,将高频易办低风险业务嵌入银行自助服务终端,实现纳税人缴费人在银行服务终端一体办理税银事项,新办企业在银行网点开设银行账户时,可一并办理存款账户报告、网签三方协议等相关涉税事项;业务办理由“部门串联”转为“终端联办”,将信息报告、信息查询、凭证开具、申报缴款、社保缴费、不动产交易等6大类23项高频易办涉税事项通过“税银直连”自助服务平台实现即时办结;将不动产交易纳税申报事项实现通过银行网点就近办理;在保障个人隐私和合法权利的前提下,帮助银行对小微企业进行客户画像、风险识别,降低银行信息收集成本,解决金融扶持市场发展资金“不敢放”“贷不准”的难题。(九江新闻网)

  案例十七:南平市税务

  创新推出“税收特派员”工作机制

  一、背景情况

  南平市以精准问需解难为落脚点,以“税特派+”服务为发力点,以265名“税特派”组成的服务团队、17个驻点工业园区及重点企业的“税特派”工作站为支撑,为企业提供“四专”服务,着力满足纳税人、缴费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更好地为市场主体减负担、添便利、增动能。

  二、主要做法

  (一)做到“2”个专业,打造服务中枢。一是打造专业团队,把税特派建立在协同作战上。以优秀青年党员干部为主体,选派具有注册会计师、税务师、律师执业资格人员等税收业务骨干,组建“税特派”工作团队。二是打造专业平台,把税特派建立在产业链条上。在特色产业集中区设立“税特派”工作站,搭建市、县两级“税特派”工作交流平台,建立跨区域“税特派”协作配合机制,开展“一站式”面对面服务。

  (二)畅通“2”条路径,开展精准问需。一是畅通线下服务路径,把税特派建立在企业需求上。“税特派”团队深入企业开展日常服务,及时收集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为企业分析业务风险点和涉税注意事项。二是畅通线上分析路径,把税特派建立在纾困解难上。依托征纳互动等智慧税务服务模式,持续畅通税企线上沟通渠道,全时段收集服务对象涉税需求,运用税收大数据精准分析判别,有效解难释惑。

  (三)突出“4”项特色,提供“四专”服务。一是开展“数据赋能”专项服务。充分挖掘税收大数据资源,研发临界提醒平台和“闽惠享”税费优惠政策疑点提示平台。临界提醒平台聚焦纳税人涉税风险防范需求,对“未报送财务报表”等15个涉税事项进行临期监测,从事后告知、被动应对变为事前提醒、靶向处置,帮助解决涉税疑难,消除日常涉税业务风险。“闽惠享”平台动态展示税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精准、实时提示纳税人“应享未享”等84个疑点指标,疑点数据按户扎口推送,推动“人找政策”转向“政策找人”。二是开展“一业一策”专享服务。积极对接服务全市203个重点项目,按照“一产业一政策”思路,提供全程跟进专享服务;编制南平市“3+4+5”重点产业集群税费优惠政策汇编,推动税费红利直达快享。三是开展“争议调解”专家服务。打造“云上服务团队”,推动税特派服务团队与税务专家、外部门专家等人才队伍实现资源共享。针对涉税疑难通过各类线下线上渠道,由专家面诊分类解难;针对税费争议,与法院、司法等部门开展矛盾纠纷治理合作,向争议双方析法明理。四是开展“乡村振兴”专属服务。针对南平农业产业特色,聚焦链条服务,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针对乡村留守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特殊需求,创新打造“税收特派员+农信金融助理+乡镇网格员”的驿站信息共享及问题反应服务模式,促进人才下沉、服务下村。

  三、取得成效

  (一)涉税风险防范“准”。累计对2.44万余户次临界纳税人开展精准提示提醒,引导242户纳税人核实报表数据实现纳税信用级别提升至A级,实现网上申报率达99.71%。

  (二)助企发展效应“实”。2022年以来,南平市“三农”产业纳税人享受税费减免24.63亿元,助力4454户次企业获得信用贷款42.72亿元,税收大数据为企业供需搭桥促成购销成交金额729.17万元。

  (三)纠纷疑难解决“快”。集合系统内外专家资源,累计帮助企业解决上市政策辅导、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纳税信用、资产重组等各类疑难事项719件,其中现场答复处理680件。

  (四)特殊群体服务“暖”。创新打造“税收特派员+农信金融助理+乡镇网格员”的驿站信息共享及问题反应服务模式,累计为乡镇特殊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4750次。

  案例十八:济南市济阳区

  “三新三力”优化营商环境“智慧税务”提升办税体验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上级关于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和纳税人满意度提升的工作要求,济阳区聚焦“三新三力”,做实做细各项便民办税缴费措施,推动办税缴费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围绕“三台联动”服务模式,打造“智慧税务”办税环境,力求做实税务能做的、做细企业和个体纳税人所需的,以实际行动提升企业和个体纳税人“满意指数”,助力纳税服务提质增效。

  一、聚焦“新模式”,激活企业活力。目前企业和个体纳税人办理业务有电子税务局网上办、手机微信码上办、办税服务厅现场办三种方式,我局为让纳税人全面了解办税缴费新模式。一是线下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向企业和个体纳税人宣传辅导“网上办、码上办”的功能及操作流程。编制“非接触式”办税指南,将“9大类23项”码上办远程业务的办税指南印制成二维码、宣传手册等。7月底依托济阳区首届啤酒音乐节扩大宣传范围,共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小扇子、鼠标垫、便民服务卡等礼品1000余份,接受咨询200余人次。同时将宣传材料摆放至办税服务厅明显位置,比如导税、前台窗口、纳税人休息区等,方便企业和个体纳税人“按图索骥”。二是线上进行精准推送。通过微信群、鲁税通征纳互动平台、短信等渠道,将办税流程、操作手册、常见问题等精准推送至纳税人,做到每天第一时间推送、7*24小时线上答疑,确保精细化服务,让纳税人体验智能、共享、便捷、高效的“智慧税务”,为企业和个体纳税人带来线上线下互动、厅里厅外互融的办税新体验。

  二、优化“新方法”,注入智慧动力。为深化办税服务厅智能化升级,提高办税服务厅的智能化水平,通过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为企业和个体纳税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为济阳区优化营商环境点缀亮点。一是引入办税机器人小BAO。以能说会走的“税务人”新形象,通过语音交互软件和后台数据库运用,实现智能迎宾、涉税咨询、引导办理等一体化“陪伴式”服务,有效缩短纳税人办税时间,为企业和个体纳税人带来税费服务新体验。二是科学设置远程业务种类及数量。安排专业的人员对于整个办税服务厅各项业务进行综合研判,梳理分析纳税人办税缴费行为习惯,持续深化纳税人端“码上办”和电子税务局线上服务。“码上办”累计开通“9类23项”远程业务,2023年度截至目前“码上办”非接触式服务支撑互动平台网上办理工单数量达3350个,已全部处理完毕,满意度达100%。每月通过电子税务局办理的票种核定业务和误收多缴退抵税业务达业务总数的90%左右,“一次不用跑”后该业务前台办理票号数下降了70%左右,实现了办税效率和满意度的“双提升”。

  三、搭建“新结构”,强化人员能力。不断完善办税服务厅人才队伍结构,增强工作人员的业务专业性和全面性,逐步优化完善“三台联动”服务模式,持续激发服务效能。一是完善轮岗及业务知识更新制度。安排各岗位工作人员在办税服务厅进行定期轮岗锻炼,熟练办税服务厅各项业务,逐步提高业务辅导和政策咨询能力,灵活调整“码上办”业务后台人员数量。利用晨会或下班后一小时定期安排疑难业务研讨及业务知识更新培训,打造“网上办、码上办”后台受理人员的人才堡垒,实现“一人多岗”全精通,“一站式”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服务。二是调整优化窗口岗位。办税服务厅由原来的17个前台业务窗口,逐步缩减至目前的4个,涵盖所有网上申报业务,为纳税人提供精准、高质、高效的办税服务。同时充实导税岗人员力量,完善自助办税区业务辅导,确保为企业和个体纳税人全程服务“不断链”,更好的服务济阳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济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案例十九:娄底经开区税务

  积极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为纳税人即时办理购房减征契税事项

  案例特色亮点:

  通过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解决了因证明材料不全等因素导致群众“反复跑”“来回跑”的问题,切实降低办税成本,得到了纳税缴费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娄底经开区税务局经验做法

  (一)加强业务宣传,做好月调度工作。一方面为提高税务告知承诺制工作知晓度,通过办税服务厅、政务服务中心、税校合作平台等,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并做好窗口政策解读、答疑释惑等工作,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做好承诺制办件调度工作,随时掌握园区告知承诺制工作运行情况,及时了解并向上级局报送工作动态,解决存在问题。

  (二)完善共治机制,加强执法刚性。持续推进税费征管精诚共治,出台全省首个税费征管精诚共治实施办法,坚持寓“执法”于“服务”。一是严格按照经办与审核分离、核查与惩戒结合的原则,着力加强对告知承诺业务的风险防控。建立数据核查机制,每月与民政、公安等部门定期数据交互,确保承诺内容的真实性。二是建立内审机制,采取经办与审核岗位人员分设、设定三级审核级次等措施落实内部风险防控。对核查难度大、核查周期长、不涉及申请人个人隐私的事项,将申请人的告知承诺书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举报,避免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防止承诺人“一诺了之”。三是不断拓宽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渠道,对作出虚假承诺造成严重后果的,纳入严重失信“黑名单”,并依法依规处理。

  (三)加强自身督查,提高服务质量。将开展园区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情况纳入业务年度考核及调研暗访内容,并结合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及时发现和收集企业群众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的意见建议,处理相关投诉举报,不断改进优化服务,不断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

  二、实施效果

  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作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减证便民”的一项有力举措,彰显了税务机关践行为民初心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推动了税收管理理念和方式手段变革,促进了诚信纳税和税法遵从。以“诺”代“证”,让群众少跑路,有效打通了服务困难群众的“最后一百米”、促进了“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各项要求落到实处,2021-2022年,娄底经开区纳税人享受承诺即办便利206户次,减少证明材料600多份,共减少了200多人次跑腿,节约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社会成本巨大,让群众和经办工作人员都受益,达到了“双赢”目的。(娄底经开区税务局)

  案例二十:新县税务

  打造便捷办税

  主要做法

  1.新县探索“信易税”场景  推动市场主体诚信建设

  “信易税”让发票领用更便捷。在“信易税”应用场景下,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的一般纳税人可单次领取3个月的增值税发票用量。享受普通发票按需领用的同时,需要调整增值税发票用量时可即时办理,便民办税不断升级。

  “信易税”为企业办税“开绿灯”。对符合条件的A级纳税人,税务部门采取激励措施,优先推荐评先评优,营造褒奖诚信的社会氛围。优质信用主体可享受由税务机关提供的办税“绿色通道”“一对一”咨询引导、“容缺办理”等贴心服务,实现纳税信用守信激励与纳税遵从的良性互动。

  “信易税”助企业发展添动力。持续加大“信易+纳税服务”推广力度,依托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加强与银行部门互联互通,搭建“银税互动”平台,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信”授“贷”,为诚信企业打开贷款“绿色通道”,将纳税信用变成“真金白银”,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2.“政策找人”精准送 税惠助力轻上阵

  新县税务局正是依托这种智能化定制服务,利用征纳互动平台,实现了税收政策、操作指南的精准推送。同时,打造远程问办平台,通过专人确保优质高效解答,创新推出“指引码”服务,打造“线上+线下”“语音+文字”的立体化双向服务。通过办税厅电子屏、税企交流群、电话辅导、征纳互动平台推送、面宣辅导等方式向纳税人传达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最新政策,确保纳税人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工作成效

  新县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新县税务局将继续深化“信易+”在税务领域的运用,探索更多应用场景,推动市场主体依法纳税、诚信经营,为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新县亲清营商)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


责任编辑: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