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到新疆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的一村子与农民交谈,问及今年政府在油料收购中给予补贴的事,才发现这里的农民并不知晓此事。村民杨某告诉我们,2月底时,她家向油料贩子卖掉了约3吨油料,每吨的价格为3000元。与她一样,这个村的大部分农民都以远远低于政府保护价的价格把油料出售给了“二道贩子”,政府的补贴政策并没有让这里的农民得到实惠。

  诸如此类的事以前也发生过。在农村,由于信息不畅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可不小。

  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如何应对一体化的大市场,埋头种地的农民怎样才能了解瞬息万变的大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信息服务。然而,目前信息化服务的现实与农民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五大难题亟待破解:

  一是农业信息服务观念亟待转变。长期以来,我们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定计划、下指标的思维定势,相比之下,服务意识和手段比较缺位。在农村,不仅需要工作措施的到位,更需要服务的到位;不仅要把信息服务当做引导农民生产、流通的重要途径,还要当做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重视;不仅要把农业信息服务当做涉农系统内部的事,还要让它成为教育、电信、科研等涉及多方面的社会工程。只有这样,农业信息服务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二是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亟待建立。各种农业信息如何才能及时、通畅、无误地到达村村落落,至关重要的是必须解决信息服务落地,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现在信息与农民之间存在“断层”,关键是缺少一个能够适合农民接受信息的传播平台,所以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就成为当务之急。这个平台应当具有及时、方便、廉价、管用、共享等特点,满足农民群众的多种需要。网络、电视、广播、手机、信息小报、村头的通知栏、村里的大喇叭等,都可以成为信息服务的平台。

  三是农业信息服务资源亟待整合。要整合利用好农村现有资源,很多地方花了不少钱已经开通了远程教育网,购置了相关的电教设备,挂起了农民技术培训学校的牌子,村上建起了广播室、电教室等,这些资源都是信息服务很好的平台,应该充分利用。要加强对农村网站的管理,避免重复建设,增强信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农业信息内容采集亟待加强。打开网站,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针对性强、真正有用的信息少。这些年来,农业信息的采集一直处于盲目随意状态,没有专门的农业信息采集人员。主流信息缺位时间长了,农民对政府的信息服务的准确性难免产生怀疑,不少地方的农民生产和产品销售仍然是“信息基本不用,生产基本跟风,销售基本凭蒙,致富基本靠碰。”

  五是农业信息服务发展亟待“造血”。政府对农业信息服务进行“输血”是必要的,但要促其发展,仅靠政府是很不够的,靠农民“埋单”也很有限,要增强发展活力,有待于建立必要的自我发展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近年来,奇台县引进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大多从春种、田间管理到产品收获都给农民提供市场行情、产品交售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农企之间建立起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农民从中获得的信息服务完全是免费的,企业也从服务中获得利益。农民对信息化服务的需求,还通过合作社集中体现出来,合作社以组织的整体优势为信息服务埋单,使农民获得更快、更准、更多的服务。有专家预测,“农”字号龙头企业、种植和养殖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等,将在农村信息化服务中成为最活跃的群体。随着他们在农业组织化进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农村信息化服务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将成为可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