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及时总结推广全省各地各部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激励先进、示范引领,营造主动探索、奋勇争先的浓厚改革氛围,浙江省改革研究和促进中心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开展了2020年度浙江省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评选活动。

  按照重要性、创新性、实效性、示范性的评审标准,由省内外各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各地各部门的申报案例开展了两轮评选,最终评选出2020年度浙江省改革创新实践案例50个(其中最佳实践案例10个、优秀实践案例40个)。

  希望各地各单位以最佳实践案例为榜样,对标中央和省委要求、围绕群众期盼需求,紧密结合实际,主动探索、勇于攻坚,奋力改革创新,形成“人人讲创新、处处有创新、时时在创新”的生动局面,努力使改革成为“重要窗口”的最鲜明标识。

来看40个改革创新优秀实践案例

名单如下
图片

图片

  详细介绍如下

  1. 浙江省全面推进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

  实施单位:省纪委、省监委

  2020年以来,省纪委省监委在近些年全面推进乡镇(街道)纪检干部专职专用、县监委向乡镇(街道)全面派出监察办公室并与乡镇(街道)纪(工)委合署办公的基础上,按照中央纪委关于补齐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短板的部署要求,在全国率先推进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监督力量显著增强、基层监督机制规范有序、基层监督能力有效提升、基层政治生态持续优化,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2.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一件事”改革

  实施单位:省委组织部、省人力社保厅、省大数据局

  省委组织部会同相关部门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一件事”改革,涵盖公务员录用等9个子项目,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等7个子项目,将办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出入编等10件事集成“一件事”,变串联办理为并联办理、变重复提交为一次提交、变信息孤岛为信息联通、变单向管理为双向互动。改革惠及全省所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2020年办件量突破30万人次,相关业务办理时限从1-2个月压缩到1-2个工作日。

  3.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

  实施单位:省委宣传部

  我省作为首批全国试点省份,围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中心任务,建设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目前,具有浙江特色的三级组织架构、依托文化礼堂、依靠志愿服务、打通五大平台、实施五大内容的文明实践模式基本定型,打造了“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等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工作品牌。

  4. 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建设

  实施单位:省委政法委、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

  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建设是我省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执法司法规范化的一项关键举措,是提升浙江政法工作核心战斗力的“硬核”抓手。通过搭建跨政法部门的数据交换的高速公路和数据仓,实现刑事案件全流程网上办理业务闭环,构建起“一体化”的协同办案体系。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了执法办案的质效,有力推进了执法司法理念、模式和手段创新。

  5. 浙江省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

  实施单位:省委网信办、温州市

  省委网信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聚焦2021年底建成比较成熟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工作目标,在圆满完成温州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浙江互联网属地治理模式创新,围绕领导管理、内容传播、风险防控、生态优化、法治建设、社会工作、技术保障、主动防御等八大机制体制全面发力,打好多主体参与、多手段结合的综合治网“组合拳”,形成了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营造了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

  6. 社会保障卡集成应用

  实施单位:省人力社保厅

  我省社会保障卡自2002年启动以来,目前已成为服务民生的重要载体。截止2020年10月底,我省实体社保卡持卡人5436万,基本实现“一人一卡”,签发电子社保卡2506万,签发率46%,居全国首位。我省社保卡不仅实现了在人力社保领域的全面应用,同时还将应用范围不断向其他公共服务领域扩展,目前已普遍实现社保卡在公共交通、文化旅游、体育健身、图书借阅等领域的应用。2020年,我省启动第三代社保卡建设,为居民服务“一卡通”夯实基础。

  7. 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实施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绍兴市

  我省吸收绍兴试点经验,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通过推动产废源头减量化、分类贮存规范化、收集转运专业化、资源利用最大化、处置能力匹配化、高压严管常态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治理行业产业化、制度创新精准化、齐抓共管制度化等十方面任务,实现固体废物五大类别“全覆盖”,五个环节“全打通”,五个难点“全破题”,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浙江样本。

  8. 浙江省全面深化“垃圾革命”

  实施单位:省建设厅

  省建设厅紧扣省委省政府“一三五、三步走”和“零增长”“零填埋”工作目标,大力开展源头减量、回收利用、制度创制、处置能力提升、文明风尚等“五大”专项行动,全省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全省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基本建立,分类覆盖率、末端处理能力、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文明习惯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9. 省审计厅创新工作机制推进“最多审一次”

  实施单位:省审计厅

  浙江省审计厅坚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体现作为“重要窗口”建设者、维护者、展示者的担当,聚焦现场“最多审一次”目标,实行审计项目和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制定“一件事”流程、推行项目“多审合一”和“大项目”组织方式,实行多方采集、标准存储、智能应用数据,强化审计条线协同、贯通各类监督力量、用活内部审计结果,形成融合化统筹、数字化转型、协同化推进的工作新机制,推动审计监督工作扩面提质增效。

  10. 税收大数据助力企业稳定资金链供应链

  实施单位:浙江省税务局

  税务部门联系服务着每一家企业,其掌握的税收大数据能够全面、客观、及时地反映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今年以来,省税务局聚焦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积极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挖掘数据潜在价值,创新数据应用场景,有效服务了党委政府决策、企业产销对接和惠企政策落地,在助力企业稳定资金链供应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落实了省委省政府“两站赢”的任务要求。

  11. 浙江省家庭建设综合平台

  实施单位:省妇联

  省妇联创新搭建家庭建设综合平台,以实施家庭文明创建行动、家庭教育推进行动、家庭平安保障行动、家庭发展共促行动、家庭服务提升行动为基本框架,统筹整合涉及家庭领域的工作内容、活动项目、资源力量,精准服务不同群体家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家庭综合平台五项行动实施以来,打响了“妈妈的味道”“好家庭信用贷”“为妈妈的爱赋能”“最美家庭”等一批群众欢迎、家庭受益的工作品牌。

  12. 杭州构筑政商“亲清在线”数字平台

  实施单位:杭州市

  杭州市积极打造政商“亲清在线”数字平台,在城市大脑的全面支撑下,通过对政府部门“轻量级”资源整合、数据协同,以更精准、更直达、更主动的服务方式,实现政府与企业的在线互动、平等互信。平台基本建成政策兑付“一键兑付”、在线许可“一键审批”、企业诉求“一键直达”、互动交流“一窗对话”、绩效评价“多维量化”五大服务模块,以更精准、更直达、更主动的服务创新,实现政商交往平等互信,营商环境跨越升级。

  13. 杭州下城区建立健全智慧普惠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实施单位:杭州市下城区

  杭州市下城区围绕幼有所育的目标,以数字赋能为动力,应用大数据分析合理配置资源,搭建“舒心照护”智慧托育平台,协同各方力量线上线下融合,推行智慧托育服务,积极探索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智慧托育服务体系,开展孕期、产后、育儿全周期指导。颁发了全国第一张托育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挂牌成立了浙江省第一个“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中心”,被中国计生协确定为全国唯一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创建区。

  14. 杭州高新区(滨江)推进知识产权集成服务改革

  实施单位:杭州市高新区(滨江)

  杭州高新区(滨江)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该区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一件事”改革,设立全国首个“全门类、一站式、全链条”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打造最系统的物理集聚、最丰富的资源整合、最全面的数字治理,目前已全面实现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四大类75个事项“一门进、一条龙、一张表、一站式”办结,实现办理知识产权业务“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15. 杭州市余杭区打造“全生命周期”人才创业创新服务体系

  实施单位:杭州市余杭区

  余杭区设立人才“以赛代评”机制,首创“举荐人”“人才官”制度,建立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设立人才小贷银行,首试“人才创业险”,创建集专利、版权、商标、商业秘密为一体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从人才引进“一件事”、就业服务“一揽子”、创业激励“一条龙”三个方面,梳理形成保障类、就业类、创业类人才生态体系政策,努力建设“热带雨林式”人才发展生态,积极打造长三角国际化高端“人才特区”。

  16. 杭州市临安区农民建房“一件事”全流程“掌上办”

  实施单位:杭州市临安区

  临安区创新推出“农房建设管理平台”,将原先割裂的规划选址、建房审批、监管、竣工验收、登记发证等五个事项在平台上整合成“一件事”,延伸拓展了农民建房服务事项,村民利用手机端 APP 即可完成农房建设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上监管、网上办证,做到了全流程“掌上办”、审批发证“一条龙服务”,村民建房审批“一次都不用跑”,同时还较好解决了农村风貌杂乱和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违建多发等治理难题。

  17. 建德市构建基层公权力智慧监督体系

  实施单位:建德市

  建德市以清廉建德智慧监督平台建设为抓手,以数据为基础、以平台为手段、以应用为导向,通过织密智慧监督网络、搭建智慧监督平台、完善智慧监督机制,构建涵盖市级机关、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基层公权力智慧监督体系,有效破解基层公权力事项多、分布散、监管难等问题,全面提升了基层公权力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18. 宁波市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

  实施单位:宁波市

  宁波把育强单项冠军作为优化供给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牵引,全面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三年攻坚行动,聚力梯度培育、技术攻坚、产品转化、补链强链等领域集成创新,打造出一批行业地位突出、专业技术领先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集群,为实现关键技术和产品进口替代、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宁波市已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39个。

  19. 宁波市迭代升级“基层治理四平台”

  实施单位:宁波市

  宁波市把“基层治理四平台”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通过推进治理架构系统化、平台智能化、体系标准化、机制集约化、方式实战化,使“基层治理四平台”成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重要举措,成为“互联网+政务”在基层的具体应用,全力构建基层治理新体系。随着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功能性平台不断迭代升级,极大撬动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有效推动市域治理向整体智治迈进。

  20. 宁波市创建“无证件办事之城”

  实施单位:宁波市

  宁波市针对证件种类繁多、实体证件携带不便、“重复证明、奇葩证明”较多等普遍性问题,研发运行“阿拉警察”手机APP和宁波电子证明共享核查平台,率先开启互联网环境下的身份验证新模式,构建“全市域、全领域、全窗口、全事项、多场景”无证件办事服务体系,出台《宁波市保障“无证件(证明)办事之城”改革若干规定(试行)》,创建“无证件办事之城”取得显著成效,大大方便了群众办事和生活。

  21. 宁波市创新“公证E通”模式

  实施单位:宁波市

  宁波市针对案多人少、基层群众办证不便的难题,探索并推行“公证E通”服务模式,以线上、线下融合互补形式打造完善“公证E通”业务流程、服务标准、操作规范,实行繁简分流,推进公证服务智慧化并延伸至乡镇,兼顾群众办证的便捷性和公证的风险防范需求,提供近距离、便捷式、高效率、低风险的公证服务,在利民惠民、数字赋能、协同治理中体现重要作用,符合数字赋能、整体智治的新时代社会治理要求。

  22. 温州市构建智慧应急“一张图”

  实施单位:温州市、省应急管理厅

  温州市在省应急管理厅指导下,深入推进应急管理领域政府数字化转型,建成“智慧应急一张图”,整合应急、资规、交通、公安、住建等23个市级部门和应急、水利、气象、自然资源等4个省级部门数据资源,涵盖防汛防台以及工贸行业、道路交通、海洋渔业、城市燃气等诸多领域安全风险和减灾救灾资源,满足突发事件后30分钟内现场视频接入的应急要求,实现了应急管理工作的智能、精准、高效。

  23. 温州市探索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

  实施单位:温州市、省体育局

  温州市在省体育局指导下,推行社会力量办体育全国试点工作,着力破解制约社会力量办体育的政策体制障碍,坚持把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打造成全国体育改革和展示温州“重要窗口”建设的硬核成果,率先走出了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路子。通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办竞技体育、投资体育产业、参与体育文化建设和体育对外交流等工作,着力构筑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大体育”工作格局。

  24. 温州市打造“个人数据宝”

  实施单位:温州市

  温州市推出“个人数据宝”应用,将政务、信用、医疗等领域的30多类常用信息归集并向用户本人开放,推出了一批便民服务应用场景,实现个人数据“随身带”“随时用”“随时纠”,让大数据发展红利更多惠及广大民众,在提升政务服务支撑能力、数据流通、数据治理和应用复制推广等方面具有一定示范性。这项改革充分发挥数据共享价值,提升群众和企业办事便捷性,扩大了“最多跑一次”应用场景。

  25. “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改革的瓯海探索

  实施单位:温州市瓯海区

  温州市瓯海区在传统的抵押贷款之外,创新推出“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通过拓宽授托资产范围、织密信贷服务网络、筑牢风险防控体系等举措,探索构建“银行+村经济合作社+第三方公司”“准贷证”等新机制,激活了农村巨量的“沉睡资产”,缓解“三农”发展融资难问题、有效降低农户融资成本、激发了农村创业活力、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廉价、稳定的融资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稳定资金保障。

  26. 瑞安市深化“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改革

  实施单位:瑞安市

  瑞安市在生产合作上推进“规模化+智慧农业”、供销合作上推进“市场化+现代物流”、信用合作上推进“普惠化+金融创新”,同时以“组织化+资源整合”强化综合服务一体发展,促进各类涉农资源有效整合,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大市场有机衔接。改革加速了农产供销品牌化、电商化、现代化变革,提升了农村金融普惠式、免押式、互助式保障水平,完善了政府组织化、集成化、中心化服务方式。

  27. 湖州市以“两山”理念引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实施单位:湖州市

  湖州市打造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为绿色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构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先后制定12项绿色金融地方标准,建立较为系统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立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对产品创新、高端人才、组织机构等给予奖励或补助。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满足绿色企业多样化和多维度的融资需求。建立绿色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发布区域性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出台服务保障绿色金改的18条司法指导意见。

  28. 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织里样本”

  实施单位:湖州市吴兴区

  吴兴区织里镇面积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45万,其中外来人口常年保持在35万左右。近年来,吴兴区织里镇强化党建引领,推动体制改革,强化民生保障,加快智慧转型,推行“红色楼道长”、“红色路长”、“红色河长”等制度,破解新老居民融合发展难题,打造“织里·知礼”系列品牌,以“绣花功夫”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实现了由乱到治、由治到美的华丽转变,全力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织里样本”。

  29. 德清县以“整体智治”理念赋能数字乡村建设

  实施单位:德清县

  德清县依托全域数字化治理试验区建设,创新推出“数字乡村一张图”乡村智治新模式,通过打造“一图一端一中心”,推动乡村经营、乡村服务、乡村监管、乡村治理、基础设施等五大领域全方位数字化,重塑了乡村空间形态,形成一张“物联感知网”、一个“数据归集池”和一张“孪生镜像图”,提升了乡村幸福质感,构建了闭环式民生治理链条,打通了一站式公共服务通道,实现了智慧化人居环境管控以及危害实时监控。

  30. 整体政府视角下“综合查一次”改革

  实施单位:嘉兴市

  针对多头多层重复执法、执法监管弱化、末端执法被动、职责边界不清、执法效率低下等执法难题,嘉兴创新跨部门场景式“综合查一次”,即“进一次门、查多件事”,整合执法事项,优化部门协同,针对同一执法对象或执法场景,多部门跨领域联合实施一次性综合检查的执法机制,从而正面破解执法难题,提升执法效能,为推进多层次综合执法改革实践、构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系提供了经验。

  31. 嘉兴构建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实施单位:嘉兴市

  嘉兴市建立独立险种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利用一个优势(城乡发展均衡)、发挥一项功能(社会保险制度的资源调节功能)、突出一个初衷(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坚持一个目标(让失能人员生活更有尊严),在运行上按照一个独立险种单独管理,打造政策城乡一体全民覆盖、待遇兑现规范便捷、市场服务配套完善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既破解了失能人员护理难题,又促进了养老服务产业发展。

  32. 绍兴市柯桥区“银政联盟1+N”模式

  实施单位:绍兴市柯桥区

  柯桥区依托瑞丰银行26家支行、104个营业网点和402个村级金融服务点,探索实践“银政联盟1+N”模式(即1家银行与N个党政部门合作),大力推进金融服务和政务服务业务协同、数据共享、服务下沉,让企业和群众只跑银行一处甚至一次都不用跑,就能办成原先还需要跑多处政府部门才能完成的新办企业注册登记、不动产抵押登记与注销、社保线上参保与缴费、医保在线支付、税务自助办理等20类86项金融服务和政务服务事项。

  33. 绍兴市上虞区探索全流程“不见面”招投标

  实施单位:绍兴市上虞区

  上虞区打造“不见面”开标平台,实现全流程“不见面”招投标,有效破解招投标负担重、流程繁、管控难等问题。目前,全区已完成23个基层不见面招投标系统的建成和使用,不见面招投标系统建设工作已延伸至各乡镇街道部门,实现不见面系统全覆盖。截至2020年10月底,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已累计完成不见面招投标项目1039个,涉及企业3132家,减少企业跑腿101万次,减少提交材料33.7万份,节约投标成本7.26 亿元。

  34. 金华市推行“选缴保费法”大病保险制度

  实施单位:金华市

  金华在创新推出“选缴保费法”大病保险制度,创新设置“选缴保费”项目,通过参保群众自主选缴(每份100元,最多选缴3份),不仅不需财政补助,还大幅提高筹资水平和保障待遇,群众连续缴纳3份满3年,起付线降至6000元,报销比例85%,高于国家标准25个百分点,且报销不封顶,充分发挥大病保险“兜底”作用,有效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同时采用“政保合作”模式,有效推动了商保健康行业发展。

  35. 永康市工伤“一件事”集成改革构建全闭环工伤智控体系

  实施单位:永康市

  永康实施工伤“预警防控、快速急救、集成服务、多元解纷”一件事集成改革,建立平台智慧防、企业主动防、部门协同防的源头预防,“就近医”“无差别”“零垫付”的快速急救,“简化办”“网上办”“协同办”的集成服务以及三级联调、裁审衔接、线上化解的多元解纷等四大机制,形成全闭环工伤“智控”体系。改革推动工伤事故发生数同比下降13.6%,每年为企业减轻垫资3000万元,缩短工伤经办时间3倍以上,减免申请材料提交8万余份。

  36. 衢州市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

  实施单位:衢州市

  开展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的重要抓手。衢州市按照“理论进万家、最后一公里、走群众路线、育时代新人”的总体目标,总结龙游经验,打造实践样本,全市域体系化推进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有效解决了对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80后、90后、甚至00后开展常态化理论宣传教育的难题。

  37. 常山县推进城乡“厕所革命”

  实施单位:常山县

  常山县把“厕所革命”工作作为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一项民心工程、文明工程和民生实事来抓,以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为基本要求,坚持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维、优化服务,把小厕所打造成“民心工程”“景观工程”“标化工程”,体现“小厕所大民生”,并实施公厕认养模式,推进公管护“市场化”与“所长制”模式形成良性互补。

  38. 舟山市普陀区探索退役军人双创新模式

  实施单位:舟山市普陀区

  普陀区率先创建由政府直接主办的、专门面向退役军人创业主体的创业园——“舟山市普陀区退役军人创业园”,通过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出台7大类20条退役军人创业优惠政策,打破户籍、学历等门槛限制,最大限度集聚退役军人创业者,并提供“最多跑一次”、信贷、财务、法律、培育、孵化等“保姆式”一条龙服务,营造共享性双创生态,积极探索具有鲜明海洋海岛特色的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新路径和退役军人创业扶持新模式。

  39. 天台县建立改革“一把手”专项述职评议工作机制

  实施单位:天台县

  天台县创新推出改革专项述职评议制度,召开“一把手”专项述职评议会议,通过会前“调研问诊”,会上“双向述职”、现场表态,会后跟踪问效、挂钩考核,层层传导压力,切实将改革责任实体化,倒逼各单位及“一把手”主动作为、主动整改。这项改革不仅强化了“抓改革是本职,不抓改革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还明确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量化工作任务,推动问题整改。

  40. 创建国家公园的丽水模式

  实施单位:丽水市

  丽水创新国家公园自上而下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主动作为相结合,国家意志与地方意愿相协调,严格保护与生态发展相促进的创建机制,形成了浙江特色的国家公园创新和亮点,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集体土地比重高的地区创建国家公园,提供了丽水经验,探索出了一条丽水路径。依托全国唯一的国家公园设立标准试验区为平台,丽水市通过“一园两区”模式,全面完成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生态保护、试点保障、特色创新等10方面40项体制试点指标任务。

更多精彩,请关注“国脉数字智库”及“数字政府智库”SO

国脉数字智库二维码.png

(官方微信)

数字政府智慧组织

“数字政府智库”SO是面向政府相关组织单元(个体、团体、机构等)的一个大众化、开放式、赋能共益的智慧组织构建与深度协作平台,助力政府组织数字化转型与个体挖潜,引领以人的关系为核心的价值连接与协同创新。

数字政府智库SO二维码.png

微信扫码加入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