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中,CIO正成为一种标志性符号,与企业的IT目标、持续发展紧密相关。因此,CIO的成长与成功是众多信息化工作者共所关注的重要内容,作为即将于11月26日举办的“2004中国CIO成长论坛”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我刊“CIO调查”栏目将邀请10位CIO,以外包模式和方法为背景,解读CIO成长困境,交流CIO成长模式,规划CIO职业生涯,探索CIO创新之道。

  对话背景

  尽管CIO起源于政府,但今天却在企业中被广泛认可。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部门提出政府机构中要设立CIO,全面负责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和直接参与高层决策管理等。后来,一些大型公司采纳了这一经验,产生了企业CIO。CIO体制的出现,对推动企业信息化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叫什么名字不重要,关键是看赋予其什么样的责任与权力。中国CIO的发展轨迹与国外一样,有一个从技术主导到管理主导的过程。是否可以这样讲,让什么样的人主抓信息化工作,体现了对信息化发展阶段的认识。

  在我国,政府CIO是奇缺的人才,但也正在逐步成长和涌现。政府需要什么样的CIO?政府CIO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CIO在政府职能转变中起到什么作用?本次访谈将围绕以上话题展开。

  面临理念、体制两大难

  主持人:目前,相对于现代企业CIO制度的建立,我国政府CIO的职位设立和相应制度的建立,尚处于理论呼吁阶段。为了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迫切要求将CIO制度或CIO理念尽快在政府部门推行。您认为,什么样的人是政府CIO的最佳人选?

  杨涛:在政府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理念,一个是体制。北京地税信息中心走过这么多年,取得了不少经验教训。政府现在没有设置CIO职位,在这种情况下,解决这两个难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一把手主管,否则信息化就无法向前推进。

  政府CIO的实质是跨部门、有权限。必须有一个跨部门的组织或是个人进行统一协调,才能把事能做成。一把手主管信息化,在跨部门后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短期内能跨越一些阻力。

  赵晓光:政府的CIO应该是决策层中的人物。当前,政府对电子政务建设非常重视,一般是由高层领导分管,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但是,高层领导除了分管信息化之外,还分管其它许多部门,事务繁忙。这样,他们就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和思考信息化的问题上。往往具体工作和大部分的协调事项又都落到了信息中心主任身上。信息化推进起来还是很难,所以我认为应该解决一是认识,二是体制,三是一把手的重视、授权和支持的问题。

  施 :政府CIO由两个职位承担,一个是IT经理,一个是主管信息工作的二把手或是三把手,即实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信息技术处/科(信息中心) ”的模式。高层领导往往处于决策层,熟悉业务,但没有太多技术背景,考虑问题较为宏观(有利有弊),对信息化的指导程度非常有限。信息化的重任实际上还是落在IT经理肩上。

  我认为,CIO职位更接近主管信息工作的高层领导。CIO职位的设立,能促进政府部门信息化的主管领导专业化、知识化,能保证政府信息化的实施效果。

  服务意识、协调能力是关键

  主持人:身在爆炸式发展的信息技术和不断更新的政府管理改革的环境下,现阶段的政府CIO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杨涛:政府信息化最主要的目的是加快职能转变,不断提高为公众服务的水平。政府CIO应该具有公共服务管理的理念,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带头人;其次,他还应该具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