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入,在软件开发商、系统咨询服务商和渠道合作伙伴的支持下,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显著的成就。这其中最能代表的就是以网上行政审批为重点的行政审批中心建设。

  网上行政审批系统改变传统意义上物理大厅具有时限、审批过程长的不足,提供高效率、全透明、全天候在线交互服务虚拟大厅,具有符合行政执法机关要求规范行政许可权力,促进依法行政、廉洁从政、高效施政,改善机关形象,以及公众、单位要求政府机关实现“便民、及时、公正、参与”的双重需要特性,是大势所趋,成为各级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必需品”。目前我国已有约4000家各级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然而,伴随着我国网上行政审批的深入,一站式行政审批中心出现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与难题,一些地方行政审批陷入建设不平衡、分化严重、“叫好不叫座”、甚至成为“花瓶”的尴尬境地。

  网上行政审批之困惑与难题

  勿庸讳言,网上行政审批意义非凡、前景广大,但在推广应用中仍存在着不少亟需解决的难题,管理体制、社会观念和软件系统等问题阻碍着目前行政审批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成了变相的“收发室”。自从10年前诞生那一天起,“收发室”之困就成行政服务中心挥之不去的难题。目前一些政府部门虽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窗口,但许可或审批事项的授权不到位,窗口只能进行简单的申报材料、许可或审批件的收发,真正的审批过程要回到原部门进行。窗口人员成了摆设,有的办事单位和群众还要在中心和部门间来回跑。

  2、身份仍不确定。目前一些地方行政审批中心既不是政府直属机关,也不是政府特派机构,在政府组织框架中,叫“其他一类”。中心本身却一无权,二无法律身份,然而却被赋予管理、监督地方政府的工商、环保、税务、规划、海关等职能部门的权力,“谁都管,谁又都不管”,无权者管理和监督有权者,有点不可思议,甚至成某些地方作秀的“花瓶”。

  3、“一事两地办”被架空。为了照顾一些群体,不少行政审批系统同时支持“网上受理”和“窗口受理”两种模式,即行政审批事项的“两头受理、体外循环”,一些部门除了在网上、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受理审批事项外,还可直接在原部门驻地受理并且进行审批,久而久之中心窗口就会被架空。

  4、官本位仍滋生。某些官员、部门对审批权力仍留恋不已,不放权益,把审批权作为本部门的利益之所在,存着部门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收发室”现象也就无法避免。思想不通、作风不变、管理不善,对网上审批工作也存在模糊、不正确的认识,也成了阻碍行政审批系统推广、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原因。

  5、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制约。目前过于现代化的审批制度受到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限制明显,一些制度性矛盾也暴露出来,如各审批部门之间的冲突、法律自身的矛盾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不是依靠地方政府或审批服务中心的主观努力就可以解决的,需要整体改革推进。

  以上是从行政管理机制、思想观念来分析目前网上行政审批建设发展中所遇到的障碍与难题,而从软件系统的自身问题而言,网上行政审批也存在着不少棘手的问题。

  1、安全性困扰着网上行政审批系统的推广普及。这主要表现在电子签名、电子公章上。其一是文档使用场所的安全性。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基于Office文档上的“签章软件”,但这样的签章文档并不具足够的安全强度,在文档上加盖印章有时难于保证电子印章和文档内容的安全;其二是电子公文传输中安全性。在网络环境中通信传播和存储,容易受到黑客、病毒攻击,造成公文失密、信息被盗、被删除或被改写等严重后果,因此机关单位对电子文件的加密能否确保绝对安全、机关之间交换电子文件如何互联互信、法律效力如何确定等问题心存忧虑,制约公文处理电子化的推广、普及。

  2、第三方运营服务认证机构尚未完全健全,对保证电子签章的真实、安全性还有待完善。电子签章是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建设中必须首先解决的核心问题,作为电子政务产业链上关键环节的CA(Certificate Authority)认证机构的权威性、公信力,以及技术成熟度、监督能力等问题,已成为电子签章是否能够获得机关企事业用户认可的重要前提。

  3、公众、单位“只有纸上才来得安全放心”的传统老观念也影响网上行政审批系统进一步推广。目前我国政府部门、企事业网上办公系统已开通了多年,不少机关也采用网上审批系统,但网上办公大都只能停留在初检阶段甚或说“粗检”阶段,在一些人眼里由于网上材料缺乏公信力与法律效力,不少地方行政审批事项最后仍然需要提交一份签字盖章的纸质材料,出现“纸上办公”与“网上办公”并存的尴尬局面,使得网上行政审批系统不愠不火难于深入普及。另外,部分公众对网上审批系统比较陌生,也不乐意使用网上审批系统。

  另外,行政审批中心布署建设的费用昂贵,尤其是项目式开发,成为二三线城市应用行政审批系统的瓶颈。这些一直是制约行政审批大规模普及的重要因素。

  以上难题突破与否,决定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效,事关着各地政府能否继续保持体制创新的领先优势,也恰似横亘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面前的一道道关口,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和勇气。

  寻找网上行政审批二次突破的路径

  时下我国行政审批建设一路走来,苦乐交加,成败皆有,但目前行政审批已处于改革深水区,是不能走回头路。如今随着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和2008年全国“两会”的相继到来,以“大部制”为核心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正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大部委体制下,必将整合原来分散在几个独立部门的审批事项,减少更多的审批程序、审批项目与审批环节,实行“一站式”审批与服务,因此以网上审批为中心的行政审批改革更是成了各地各级政府部门机关效能建设的重点。

  最近有一则新闻让人们看到网上审批行政更好的前景,感觉到网上行政审批二次升级和突破的希望。

  报载的题目是中新网的“泉州企业足不出户办‘批文’”。日前福建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在我国率先启动“全程式网上审批”,将发改委、建设局、国土局等7个部门的31个项目列入“全程网上审批”范围,并实现了市、县、乡三级审批联动。如今泉州市民和企业足不出户,就可在网上申办有关审批服务事项。 

  为了促进网上行政审批的时效性,减少暗箱操作、以批谋私的机会和条件,该市行政审批中心将审批依据、审批条件、审批程序、审批时限、是否收费以及审批事项的受理环节、审批资料和审批结果文件的传递过程、责任部门、责任人等全部上网公示和电子化运作,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同时该市专设审批科,共有20个市直部门成立审批科,统领本部门所有的审批职能,从源头上切断审批件“两头受理”和“体外循环”的链条,并成建制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对未设立审批科的单位,实行首席代表制,全权履行部门审批职权,大大提高了办事效能。

  结合泉州改革成功经验,配合目前“大部制”为核心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笔者也从行政机制、软件系统再提出几点改革、完善目前我国行政审批的建议。

  1、坚决推行项目“并联式”审批。中心可对涉及两个部门以上的项目实行审批会办,实行初审、会审、踏勘、验收“四个统一”,部门之间交叉进行审批,减少办事人员的往返奔波,大砍掉复杂项目的审批时限,让群众头疼的政府部门“踢皮球”现象在市行政服务中心不复存在。

  2、全力贯彻“一事一地”的原则。凡进入中心办理的审批事项,不得在中心之外再受理和办理,从源头上切断审批件“两头受理”和“体外循环”的链条,防止中心窗口被架空、成为花瓶。

  3、提高行政审批中心的地位。一是发展成为政府的一个常设工作机构,如天津市政府设立的“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二是发展成为特设的政府公共服务机构,更大范围向企事业、公众服务;三是发展成为政府一个新的行政许可职能机构,即行政许可局,中心直接行使政府权限内可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更重要的是要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目前一些省份也开始计划设立省级的行政审批组织机构,以提高提高行政审批中心的地位、权威。

  4、各单位领导要负总责,破除部门主义、利益思想。推行网上审批,工作量大牵涉面广,不仅有技术问题、资金问题,还涉及到部门之间协调、衔接等,更主要是领导思想观念、利益博弈的转变问题,这要求各单位领导要负起总责,率先垂范,大公无私执政为民。

  5、打造可面向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机关单位的个性化行政审批产品。我国各地条件千差万别,公众、单位应用水平不一,不能一窝蜂大兴一站式行政审批中心建设,可根据形势变化、地区差别、用户不同需求,从小做起,可从某些委办局试行,然后再推广扩大,直至建设审批中心;再者,行政审批产品可更具个性化、对口点,开发面向政府部门例如委办局、实现本机构的行政审批产品;开发适用于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主要是县市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产品;开发适用于一些公用单位,例如系统用户、行业协会的及其它社会组织的产品;开发适用于建立面向上下游关联企业(如供应商、经销商)业务往来、协作的产品。

  6、完善的安全机制,为行政审批工作提供保障。网上行政审批前台受理、后台办理的模式应实现公众申报与内部工作人员办件的隔离;系统应能提供完善的身份认证机制、严密的权限控制体系、关键数据加密、详细的日志信息记录等安全措施,同时,“用户身份锁”、预留标准的CA认证接口等安全措施应更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安全等级,最大保障行政审批业务的顺利开展。

  以网上审批为代表的电子政务建设之路任重道远,面临许多挑战。但只要正确分析,适宜形势,科学合理地决策,积极应对,并充分利用一切国内外有利条件,大家共同努力,必将使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繁荣有序地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