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为:“数字扬州”的建设与展望

  摘 要:自2000年10月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批准扬州市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以来,全市以“数字扬州”建设为重心,以承接国家试点示范项目为抓手,着力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信息化建设。经过“十五”、“十一五”期间的探索和实践,扬州市信息化水平居全省前列,部分行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全国领先,城市信息化试点效应彰显,中等城市信息化建设“扬州模式”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关键词:数字扬州 城市信息化 建设 展望

  1“数字扬州”的建设进程

  中共扬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把政府主导的“数字扬州”作为建设目标,充分利用互联网及时、高效、快捷的提供各类信息,有效提高政府的决策服务效率,推动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推进政府与市民的沟通互动,促进体制机制的创新转变。

  1.1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86—1995年,抓起步、抓宣传、抓基础,以重点部门建设信息系统为主要特征。1986年在市计划委员会成立信息科,推进邮电通信计算机网络建设和计划统计等部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全面实施信息化建设打下较好基础。

  第二阶段:1996—2000年,抓规划、抓培训、抓应用,以构建公共网络平台和重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特征。1997年成立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全市信息化建设“九五”规划,加大以“信息港”为标志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和家庭上网”三大工程等重点项目,成功申报为国家首批信息化试点城市。

  第三阶段:2001—2010年,抓示范、抓建设、抓考核,以政府业务管理和服务网络化处理、电子政务分层推进扩展和整合共享为主要特征。2002年,党政机构改革正式组建市信息化办公室,以实施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建设方案为核心,通过承接国家级政务信息化重点工程为载体,创新理念思路,积极先行先试,全面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1.2主要成果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确立宏观规划、微观推进、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的指导思想;在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注重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1.2.1抓投资集约、资源共享,推进国家信息化重点项目的试点示范工作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原则,统筹构建了以城市空间地理基础(GIS)信息公共平台为核心,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为基础,“中国扬州”政府门户网站为窗口的“电子政务三大先导工程”,并以此为载体,拓展政务、公务、商务、社务等领域信息化应用,政务信息化对全社会信息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拉动和推动作用。

  在组织实施国家城市信息化试点工作中,扬州市先后承担“国家863中小城市3S应用”、国信办等五部委“人口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建设部“数字化房管”、“数字化城管”、环保总局“数字环保”和劳动保障部“金保工程”、公安部“科技强警”、农业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等试点示范项目建设。部分试点示范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城市信息化试点示范效应初步显现。

  2002年,扬州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基于城市GIS共享平台的应用系统解决方案,建设了覆盖市区549平方公里的城市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先后为规划、房产、国土、公安、城管、环保、绿化等40多个单位的近百个项目提供了126层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服务,节省各类重复性投资3000万元以上,课题研究成果被吸收到《国家中小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应用框架指南》。

  2003年1月17日,“中国扬州”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以政务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为三大基石,推动政府由行政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并建立了由80多个部门网站所组成的政府门户网站群。“中国扬州”门户网站连续六年在全国城市门户网站综合测评中名列地级市十强。

  2004年,扬州作为公安部、国信办等五部委确定的全国唯一中小城市人口基础信息共享试点城市,在国内率先完成全市456多万人口19项数据的清理、比对和共享数据库建设,初步实现了公安、劳动保障、税收征管等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