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真是神了,在家里就能做买卖、赚大钱,俺们这是沾了信息服务站的光啊。”说这话的是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五里甸子镇桦树甸子村村民吕文国。去年,他发展的刺嫩芽等苗木繁育产业喜获丰收,但由于缺少销售渠道,大批种苗积压了下来,村里的信息员李光辉得知后,立即帮他在互联网上发布了多条销售信息,很快大连、丹东、本溪等地的客商纷纷打电话定购。当年,吕文国销售苗木100多万株,获利20多万元。如今,在五里甸子镇,像吕文国这样在互联网上发布供求信息获利的事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了。

  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给百姓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加快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当务之急。2003年7月,五里甸子镇党委、政府依托农业技术推广站正式建立了信息服务站,建站当年就帮助农民做成了十几笔网上生意,交易额近百万元,成为全市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先进典型。随后的三年,因机构改革、岗位调整等原因,农业信息工作大幅滑坡,一度成为全县信息服务工作的后进乡镇。该镇党委、政府在痛定思痛之后,认真查找原因,确立了用信息化推动产业化、以产业化带动信息化的发展思路,从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把开展村级信息服务当成头等大事,不断加强镇、村信息站点的软硬件建设,延伸网络终端,为信息服务站配备了专职信息员,6个村也很快建立了信息服务点,确定了兼职信息员,在全镇组建了由村组党小组长、村民组长组成的信息联络员队伍,并要求各村每月上报农民生产经营信息10条以上。在制定信息工作管理考核制度的同时,全镇加大了信息员培训力度,2007年集中培训3次,以村为单位分散培训6次,使全镇的信息员能够熟练掌握微机操作,灵活运用微机查询、发布和下载各类信息。信息站点的建设,为信息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信息报送量迅速增多,打开了全镇信息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开展信息服务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三农”。为了让信息服务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五里甸子镇每个村的信息员和信息联络员经常走访专业户和企业,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他们建立了生产档案,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服务工作,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五里甸子村村民马广福秋收时,急需购买一辆农用车,村信息员于洪洲及时为他在网上发布了购车信息,很快便买到了价格便宜的农用三轮车,解决了秋收难题。在五味子、平欧大榛子和中小药材三大产业基地建设过程中,镇、村信息服务站点充分发挥信息传递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托产业广泛采集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发布、下载信息,解决了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2007年初,五里甸子镇出现了五味子、大榛子等苗木紧缺的情况,镇、村信息站点及时上网发布信息,与沈阳、大连、通化、新宾及山东等地的客商很快取得了联系,最终以较低的市场价格,及时购入了五味子苗102万株、细辛苗2170万株、平欧大榛子苗15万株,网上成交额达265万元,解决了种植户的燃眉之急。秋季,老黑山村的平欧大榛子获得丰收,为了解决销路问题,村里通过本溪农网发布了供货信息,最后以每公斤60元的高价,将5000多公斤的大榛子全部销售出去,实现销售收入30多万元。

  现在,五里甸子镇6个村的信息点全部正常运转,兼职信息员队伍扩展至78人,个人电脑用户也由10户猛增至65户,信息服务工作全面开花结果。2007年,五里甸子镇在本溪农网及“一站通”中国农业信息网上发布各类供求信息1000多条,镇、村两级信息员走访专业户及企业近2000户,为全镇农民解决了500多个市场销售及农业技术应用方面的问题,帮助农民实现网上农副产品交易265万元,网上新技术推广增效35万元,促成网上招商引资300多万元。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干部工作的好参谋、农民致富的好帮手、发展镇域经济的好窗口、培育新型农民的好课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