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童20余载的发展历程里,一批批孩子在这里长大、毕业,天童承载了他们童年绚丽多彩的梦,也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爱和温暖的种子。
如今,很多当初的学员,又和天童结下了新的缘分。曾经的学员变成天童家长和老师,曾经的老师把孩子送回了天童,双向奔赴的意义被诠释得更加美好。
十年前,常思琪是天童的学员,如今,她是近百个天童小学员最喜欢的老师。常思琪做天童老师的这个梦想,从几年前就开始萌芽。
2009年,她加入天童,英语一直保持着班级第一名的优势,还在大学时非常轻松地通过了四六级考试。当思琪从天童学成毕业后,因为弟弟还在这里学习,她和Tina(任娟)老师的联系一直都没有断。
也正是因为看着Tina老师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孩子,所以她越来越坚定了一定要成为一个天童老师的梦想。当她如愿成为天童老师后,也更明白了教书育人的责任和意义。
“做学员时,对天童教学优势的感受是‘快、广、深’”,对老师的感觉是‘精力充沛,有求必应,温暖有爱’,当真正做了天童老师后,才感觉到背后更多的投入和付出,了解到天童的强大,所以才能有这么执行严谨、精益求精的教师队伍和与时俱进细致整体的教学规划,我深深地为自己和孩子们感到庆幸。”
成为天童老师之后,思琪更加认可天童,并想象Tina老师一样,敬畏工作,把更多的爱和知识传授给她的孩子们,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小学员。
曾经,张笑是一名天童老师,但因个人原因离开。她说,自己非常认可天童的教育理念和老师的责任心。想起几年前在天童任教的时光,张笑老师依然很怀念。她非常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每天有趣地备课,在上课时尽全力地调动孩子们的情绪和注意力,和他们打成一片。
后来因为身体原因,笑笑老师从天童离职,等她的孩子到了可以学英语的年龄,她第一时间将孩子送回了天童。她说,虽然自己完全可以教孩子,但是在天童学和自己教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笑笑老师说,因为当过老师,所以最了解天童的优势。这里有全英文的教学氛围,可以培养孩子的语感和表达能力,还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情景模拟、游戏等,让孩子在兴趣中把英语学好。
还有当她当老师的时候,同事们都是高度认真负责的,所以从哪一方面讲,把孩子送过来,都是最好的选择。
“我的宝贝非常喜欢到天童上课,平时赖床的他可以很早起来上天童的早课,回家后主动去完成AI任务,在他学英语这方面,我基本不用花太多的精力。当初离开天童,我很舍不得,如今孩子在这里学得很好,也算是我和天童缘分的另一种延续吧。”
柯娇曾经是天童的一名学员,在天童学习七年,柯娇以很优异的成绩毕业,在小学、初中高中,一直是英语课代表。不过她觉得自己的收获不止这些,课堂的趣味性让她对学习更加专注,老师的责任心让她对英语更加负责,充满鼓励和积极的课堂氛围让她勇于表现自己,性格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
柯娇一直觉得,语言学习应该就是这样有趣且高效的。如今她已经为人母,在孩子刚满四岁时,就马上带着孩子回到了天童报名。自己也从一名天童学员变成了一位家长。
身份转变后,她的视角也发生了变化。从单纯学习的体验到了对于天童整体的考评。多年以后,她发现天童的学习形式更加丰富、学习结构也更加科学。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她也进一步感受到了天童老师们为了孩子能够爱学、学好而付出的良苦用心。
如今,她的孩子也喜欢上了英语,喜欢表达,喜欢来上课,也喜欢他的天童老师。她与天童的缘分就这样神奇地延续着,天童也为自己能受益着两代人而更加欣慰、勤勉、笃定。
作为曾经的天童学员,齐悦杉一直关注着天童的招聘信息,因为她特别想回到这个大家庭,教书育人,实现自己的价值。
虽然,因为没有大学毕业,还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天童老师,但是因为太想回到天童,齐悦杉选择先成为一名兼职的会服老师,全力为孩子们做好服务。
做会服老师的她充满热情,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得到了很多小朋友的喜爱。当问到为什么一定要回天童做老师,她说,因为在天童学习的6年中,她受益太多。
她感觉这里和家一样充满温暖,而且在这里打下的英语基础让她在之后的学习之路上一路开挂,一直到她上了大学,都还是很有帮助。
现在,每每回到校区,看到小朋友们,她都会想起自己当初在天童学习的时候,时间过了十年,天童的环境更好了,课程更细致了,孩子们的收获更大了,但不变的还是这里的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