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8年IBM公司提出“smart earth”的概念以来,中文媒体开始多出了一个新的词汇:“智慧地球”。特别是最近一年以来,IBM公司通过路演、论坛、白皮书和网站宣传等营销方式,使得“智慧地球”立即成为中文媒体报道的一个热词,甚至成为一些政府部门相关文件和规划的正式用语,相应的政府信息化建设项目也被重新冠以“智慧××”,如以“智慧城市”替代已经沿用多年的“数字城市”。由一个企业提出的概念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风行全国信息化建设领域,这点确实出人意料,难免不让人感到疑惑进而产生疑虑。

  不过,仔细地考察IBM提出“智慧地球”的具体过程并深入研究IBM所发布的相关报告与资料,我们不难发现,“智慧地球”其实是IBM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提出的市场竞争策略,其中包含着许多不为他人所知道的商业安排及技巧,我们不应轻信更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否则将对我国的IT产业发展以及信息化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

  简要地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IBM“智慧地球”的本质和影响:

  首先,“智慧地球”扰乱了当前国家有关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针政策。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两化融合”政策。自从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以来,“智慧地球”就成为很多学者和媒体讨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用语,一些人开口“智慧地球”闭口“智慧地球”,再也不去研究和分析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的“两化融合”政策了,好像除了“智慧地球”,信息化建设就没有别的内容。

  “两化融合”是我国为实现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而作出的长期战略部署,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指导各地方各部门相关工作的指南,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推进。“两化融合”被当前铺天盖地的“智慧地球”热潮所淹没,其发展势头让人不得不有所警惕。

  其次,“智慧地球”并非一种重大的技术创新。通常来说,提出一个新的技术口号必须是其能够带来新型的技术与应用。但是,从IBM发布的“智慧的地球在中国”白皮书以及其高层人物就此所作的专门阐述来看,我们并没有发现“智慧地球”包含着多少闻所未闻的或革命性的技术与应用方式,与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所谓信息化解决方案并没有多少差别,仅仅是将当前一些热门的IT概念与各行业应用捆绑在一起而已。用一句俗话来说,IBM不过是在“挂羊头卖狗肉”。

  第三,“智慧地球”仅仅是IBM维持其在中国的垄断地位、打击竞争对手的又一策略。2008年以来,经济危机给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信息化投入成为被缩减的首要对象,这就给象IBM这样的IT企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于是,应用新的技术手段、整合并提高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效益、降低成本,就成为IT企业推销其技术方案的基本方向。实际上,近年来,RFID(射频身份识别技术)、SOA(面向服务架构)、云计算、SaaS(软件即服务)、物联网等IT技术及其应用方式的集中出现都与这种大环境密切相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