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中国(邵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
2025年11月19日
(此件主动公开)
中国(邵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中国(邵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邵阳综试区)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在海南全岛和秦皇岛等15个城市(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国函〔2025〕40号)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定位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跨境电子商务(以下简称跨境电商)发展的决策部署,紧扣“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以邵阳特色轻工产业为支撑,以全球百万邵商资源为抓手,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协同发展,着力打造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跨境电商产业生态集聚区和面向非洲、东盟的跨境贸易示范区,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价值链跃升,实现跨境电商全要素和特色集聚融合发展,助力邵阳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包容审慎。鼓励在跨境电商相关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建立容错机制,推进包容、审慎、有效的监管和服务创新。
——坚持深化改革、协同发展。强化商务、海关、税务、外汇等部门的政策衔接和工作协同,深化跨境电商便利化改革,健全发展机制,完善配套支撑体系。
——坚持特色发展、错位竞争。立足邵阳轻工业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结合邵商网络覆盖东盟、非洲特色,主攻“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坚持政策联动、资源协同。加强邵阳综试区与湖南自贸试验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等政策联动,推动资源高效配置,形成协同优势。
(三)发展目标
通过3—5年探索实践,引进和培育3家以上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培育2个以上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建设3个以上跨境电商产业园区,重点支持50家跨境电商企业发展。到2030年,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15亿元,形成产业特色鲜明、配套服务完善、监管制度健全的高水平跨境电商综试区,显著提升邵阳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两个平台
1.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依托中国(湖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邵阳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集通关、税务、外汇以及供应链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实现政府部门间数据互通和信息共享,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线上服务。
2.线下产业园区平台。构建“一区、两核、三带、多园”的空间布局。“一区”即邵阳综试区全域覆盖,“两核”即以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邵东市为核心区域,“三带”即假发产业带、箱包鞋服产业带和小五金产业带,“多园”即指以邵阳市各县(市、区)特色产业园区为基础的跨境电商线下产业园。
(二)构建八大体系
1.信息共享体系。依托邵阳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建立跨部门跨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跨境电商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三流合一”。
2.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服务跨境电商机制,创新金融产品,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便捷支付结算、融资、保险等服务,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和安全风险。
3.智能物流体系。应用先进技术构建智能物流信息系统,支持企业建设海外仓,优化物流网络。鼓励物流企业与跨境电商企业深度合作,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4.电商信用体系。打造“信用+跨境电商”应用场景,构建跨境电商信用数据库,实施信用评价和分类监管,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营造诚信、透明的跨境电商市场环境。
5.统计监测体系。完善跨境电商统计监测方法,建立规范、全面、科学的统计制度。加强对跨境电商数据分析和应用,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为企业经营提供参考。
6.风险防控体系。建立风险信息采集、评估、预警和处置机制。整合部门数据,精准识别潜在风险。加强与跨境电商平台、金融机构协作,形成联防联控机制。
7.政策支撑体系。落实跨境电商专项政策,优化结汇手续,便利企业办理外汇收支。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工具,支持跨境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
8.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在邵高校加强跨境电商学院(专业)建设,强化校企合作办学,支持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制定专项人才政策,鼓励企业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三、重点举措
(一)实施七大工程
1.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邵阳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和快递类监管作业场所(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建设,尽早实现在邵申报、查验、通关。畅通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推广湘粤港“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规划建设邵阳保税物流中心(B型),优化其功能布局。
2.主体培育工程。大力招引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平台、综合服务企业、龙头或上市企业在邵阳设立区域性总部或运营机构。支持邵阳传统制造企业转型跨境电商,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本地企业。建设跨境电商孵化基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办公场地、技术支持、创业辅导等一站式服务。定期组织跨境电商平台、技术服务商和行业专家,为相关单位和企业举办专题培训。
3.产业促进工程。聚焦发制品、箱包两大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以及小五金、服装鞋靴产业集群,打造跨境贸易中心。依托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邵东市,加强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跨境电商配套服务,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打造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建立完善跨境电商选品库、企业库,鼓励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和推广,提升邵阳特色产品国际知名度。支持成立跨境电商行业协会,鼓励企业“抱团出海”,加强与境内外商协会、邵商资源合作,拓展国际市场。
4.品牌培育工程。支持发制品企业开拓非洲市场,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非洲非资源性产品集散交易中心等平台推进“邵品入非”计划。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开展ISO、FDA、CE等国际标准认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推动企业从原始设备生产商(OEM)向原始设计制造商(ODM)和自主品牌制造商(OBM)转变,支持中国驰名商标、湖南省重点商标名录企业的商标进行国际注册。开展“邵阳制造”全球推广,支持企业参加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跨境电商交易会等重点展会。支持邵阳公共品牌源头企业建设出货仓,提供一站式供应链服务,提升品牌附加值。
5.海外仓建设工程。支持邵阳商协会等建设公共海外仓,推动建立“邵商海外仓共享机制”。鼓励企业通过自建、合作、租赁等方式在境外建设海外仓。推动海外仓与跨境电商平台对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智能化水平。
6.人才培育工程。鼓励邵阳高校因校制宜开设跨境电商相关专业,支持与跨境电商企业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将跨境电商人才纳入邵阳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体系,给予相应政策扶持和服务保障。支持企业健全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开展跨境电商中高层次人才培训,举办跨境电商创业创新大赛。
7.区域联动工程。加强与省内其他跨境电商综试区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跨境电商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加强与周边非跨境电商综试区地区的合作,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积极对接省外跨境电商资源,与沿海发达地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开展合作,引进先进经验和技术,全面提升邵阳跨境电商发展水平。
(二)优化六大服务
1.优化通关便利化服务。简化跨境电商企业海关备案流程,推行“一站式”数字备案。将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纳入海关高级认证企业重点培育名单,对AEO高级认证企业实施“优先查验、快速放行”。推广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试点,落实“简化申报”“清单核放、汇总统计”等便利措施。降低综合通关成本,落实铁海联运政策支持、保税仓费用减免等措施。建立常规低风险货物“48小时内完成查验放行”机制,提供“首单陪跑”业务。
2.优化税收征管服务。对发制品、箱包等邵阳优势产业,提供“一企一策”业务辅导。落实对邵阳综试区内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企业,出口未取得有效进货凭证的货物,试行增值税、消费税免税政策;对邵阳综试区内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企业,试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办法,应税所得率统一按照4%确定,实行核定征收的跨境电商企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条件的,可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跨境电商以出口海外仓方式出口的货物,尚未实现销售的,按照“离境即退税、销售再核算”方式申报办理出口退(免)税政策。根据出口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快退税办理进度。
3.优化跨境结算服务。便利化跨境电商企业对非贸易跨境结算,着力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简化跨境电商外汇结算流程,支持跨境电商主体在符合条件的支付机构或银行凭交易电子信息办理结售汇及相关资金收付。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可将出口货物在境外发生的仓储、物流、税收等费用与出口货款轧差结算,并按规定办理实际收付数据和还原数据申报。从事跨境电商的境内个人,可通过个人外汇账户办理跨境电商外汇结算。境内个人办理跨境电商项下结售汇,提供有交易额的证明材料或交易电子信息的,不占用个人年度便利化额度。支持邵阳符合条件的外汇指定银行与跨境电商平台对接,在满足客户身份识别、交易电子信息采集、真实性审核等条件下,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结售汇及汇率避险、外汇贷款融资等综合金融服务。年度货物贸易收汇或付汇累计金额低于等值20万美元(不含)的小微跨境电商企业凭交易电子信息办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业务时,可免于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
4.优化市场监管服务。推行跨境电商企业“极简注册”模式,建立跨境电商登记服务专区,优化服务质效。建立“产业带定向保护”机制,针对发制品、箱包、小五金等邵阳特色出口商品,联合行业协会制定外观设计国际注册申请指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定期组织知识产权培训。多部门联合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重点打击跨境电商领域的侵权假冒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开展跨境电商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对守信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对失信企业进行联合惩戒。
5.优化金融服务。落实外贸企业出口便利优惠融资有关政策,创新无抵押出口订单融资模式,对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企业,合作银行按出口订单金额合理给予无抵押融资。深化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依托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推动邵阳企业对接“中小企业险”保单、汇率风险管理等场景。筛选年出口额达一定规模、合法经营诚信纳税且近三年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制品、箱包等生产型外贸企业纳入“跨境金融重点支持名单”,不随意抽贷、断贷、压贷。
6.优化跨境物流服务。依托中欧班列长沙货运集结中心,开通直达欧洲的接续班列,覆盖发制品、箱包鞋服、小五金等本地特色商品。优化西部陆海新通道、湘粤非铁海联运接续班列、邵阳—盐田港铁海联运班列时效。依托邵阳铁路货栈查验场和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构建多式联运“一箱制一票通和跨境直通”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探索设立东盟货物集散中心,优先调配农副产品、橡胶原料等邵阳进口需求品类,降低回程空驶率。支持物流企业建设跨境电商物流配送网络,优化物流配送线路,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四、组织实施
邵阳市要根据本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领导和工作机制,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强化政策支撑,扎实推进邵阳综试区建设,并按要求抓好考核评估,重要政策和重大建设项目按规定程序报批。省商务厅要加强统筹协调,指导督促邵阳市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实效。各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积极做好协调配合、指导评估、安全生产防范等工作,共同推进相关体制机制建设和政策创新,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重大问题及时报告省人民政府。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