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空港委,各区应急管理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广州市“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努力打造“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营商环境高地,不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以高水平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市应急管理局制定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水平安全生产若干措施》,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广州市应急管理局
2025年7月29日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水平安全生产若干措施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广州市“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优化安全生产领域营商环境,不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以高水平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市应急管理局制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水平安全生产若干措施如下。
一、优化考试办证便民举措。实施资格考试免申即办,新申请、复审、延期复审的特种作业人员,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考核合格后,无需申请即可办理相应证书。(政策法规处负责)实施10年以上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六年一审,对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连续从事相关工种10年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复审时间由3年延长至6年。(政策法规处负责)实施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延期复审,对因服兵役、出国(境)等无法参加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复审的人员,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后,复审培训报名时间可延期至退役之日或最近一次返回国内之日起90日内。(政策法规处负责)推进安全生产考试“一站式”服务,有序实施安全生产考试点“一主一辅两补”规划布局,新建广州市安全生产资格考试服务中心,推进安全生产考试、办证业务流程智能化整合,实现考试办证服务“一站式”服务,办证时限由考试成绩公布后5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政策法规处、新闻宣教处、地震监测中心依职责分工负责)
二、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行“一罐多品”审批,对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同一储罐,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品种由原来只能储存3种放宽为性质相近、不发生化学反应的多品种。实行审批事项急事急办服务,对新建加油站办理经营许可证提供急事急办服务渠道,按照《广州市政务服务条例》规定通过周末、节假日错时服务等方式办理,并最大限度压缩办理时间。简化部分行政许可办事流程,对适用简化程序的危险化学品改建项目,不需要办理试生产备案手续;对油漆、涂料、油墨、胶粘剂等生产企业在原生产厂房内增加单一设备(非连续装置)或调整其布局,加油站在原址更换加油机和相同罐容相同油品储罐,空分企业在原址更换同种型号、相同罐容、储存相同介质储罐等情形,不列入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管理。(政策法规处负责)
三、深化包容审慎柔性监管。实施主动报告制度,生产经营单位按要求开展安全生产事项主动报告并按期落实事故隐患整改措施的,可不予行政处罚。(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安全生产基础处、执法监督和调查评估处依职责分工负责。)推行分级分类“触发式”监管,制定广州市应急管理系统分级分类行政执法实施办法,建立危险化学品、工矿商贸安全合规“无事不扰,有因必查”清单制度;明确“无事不扰”白名单范围,把“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等企业列入“无事不扰”白名单,不主动实施行政检查;对触发被投诉举报、转办交办案件线索、专项检查等监管“红线”的企业启动监管执法。(新闻宣教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安全生产基础处、执法监督和调查评估处依职责分工负责。)开展“预约式”执法,在开展执法检查前,主动向被检查企业预约检查时间,提前制定检查方案,编制入企检查通知书,执行“亮码入企”,减少执法检查的随意性。(新闻宣教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安全生产基础处、执法监督和调查评估处依职责分工负责)创新智慧监管,依托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运用物联感知、监测预警、数据共享等手段创新智慧监管,推动实时监测、早期预警和高效处置,实现数字赋能、减少检查频次。(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安全生产基础处依职责分工负责。)出台小微企业管理台账指引,紧贴监管实际,明确并简化小微企业(含九小场所)安全生产管理台账,并在局官网或公众号平台提供下载电子模板,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台账清单化、便利化、规范化。(政策法规处负责)
四、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互助机制。在危化、工贸等同类重点企业之间,按照地域分布建立若干安全生产互助小组,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互查互学互帮活动,共同交流借鉴安全生产先进管理经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安全生产基础处依职责分工负责)
五、推动专家库扩容互认互用。建立专家库共享机制,推动省、市应急系统专家库和部分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家库互认互用;有序吸纳更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我局专家库。简化专家入库程序,免除退休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原单位推荐及公章证明手续。(科技和统计处负责)
六、打造安全生产政策超市。借助网络云盘,梳理上传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形成安全生产政策库,确保政策库内容实时更新;在局官网、公众号等平台提供给生产经营单位按需自行下载,为促进企业高水平安全生产提供政策平台。(政策法规处负责)
七、创新“安全有约”服务。推出规章制度编制、风险辨识、隐患排查、安全宣传教育等邀约式“企呼我应,安全有约”服务。企业通过局官网或公众号平台在线上“预约”,提出实际需求,市区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在线“接单”,精准送服务上门。(综合协调处、政策法规处、新闻宣教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安全生产基础处按职责分工负责,科技和统计处配合)
八、提升帮扶指导服务。持续推进局领导挂点帮扶,局市管干部分别挂点联系我市重点工矿商贸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在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安全科技运用、安全培训教育等方面开展帮扶指导,切实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堵点。(政策法规处负责)深化“万名专家下基层服务帮扶促安全”行动,针对基层技术力量薄弱、专业问题把握不准等短板,根据不同地区产业特点,精心挑选并合理分配高水平安全专家,免费对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使用危化品等重点监管企业开展专业指导服务。(安全生产基础处负责。)充分发挥安全生产责任险预防服务作用,引导投保企业、保险机构、第三方机构建立三方合作机制,提升高危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服务质效。(政策法规处负责)
九、力推“政产学研用”联创融合。完善市应急管理联创中心深度融合机制,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培育孵化应急产品、装备、技术、技战法和新质能力。根据应用场景需求,拓展联创企业,重点在高层消防救援、最小应急响应圈建设、数字化预案推演、安全生产智慧监管、城市生命线风险感知、城中村消防、森林防灭火等领域进行研发突破,推动应急管理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应急指挥处、科技和统计处依职责分工负责)
十、普及应急安全知识沉浸式体验。依托广州应急安全全民体验馆,为公众提供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全方位安全沉浸式体验。加强与市教育局、市红十字会、市消防救援支队等部门的沟通合作,推动广州应急安全全民体验馆与各区各部门专业场馆、培训基地等场所联动协作、共建共办、资源共享,打造多层次、多样化、全领域的应急安全宣教平台。(地震监测中心负责,新闻宣教处配合)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广州市“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办公室2025年7月3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