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中意宁波生态园经济发展局,市级主要涉能部门,国网余姚市供电公司:
为贯彻落实省、宁波市2024年度迎峰度冬电力保供工作部署,保障今冬明春全市能源电力安全供应,维护正常稳定的供用电秩序,市有序用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了《2024年余姚市迎峰度冬电力保供方案》,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余姚市有序用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12月27日
2024年余姚市迎峰度冬电力保供方案
为全面保障今年冬季电力安全有序供应,推动保供稳价工作落细落实,实现“电网、民生、订单”三保障。根据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2024年冬季供用电形势
全省层面,寒潮影响期间,预计全省冬季最高负荷需求1.1亿千瓦,同比增长10.8%。相比迎峰度夏,冬季面临“枯水、缺气、少光”等不利局面。其中,受枯水期影响,西南水电中长期送电功率较夏季下降约630万千瓦;天然气主供北方取暖季,燃机出力较夏季下降250万千瓦;冬季光照少、气温低,光伏平均出力较夏季下降约1100万千瓦。预计今冬最大供电能力约1亿千瓦,存在供电缺口1000万千瓦。通过地方电厂顶峰、外购电增加等各类手段,预计仍将有400万千瓦左右的负荷缺口,余姚供电缺口最大预计为33万千瓦左右,如遇极端天气,负荷缺口将进一步增大。
根据形势,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有关电力供应保障部署,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电力供需矛盾,加快建立“市场+行政”用户侧互动体系,做实“价格信号引导、前置措施削峰、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节约用电助力”的负荷管理工作体系。
二、工作原则
1.服务大局,保障民生。按照“空调负荷+移峰填谷+集中检修”、“需求响应”、“有序用电”的顺序启动需求侧管理方案,不断完善空调负荷控制、移峰填谷管理、需求响应管理、有序用电管理机制,科学合理配置电力资源,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涉及公众利益、国家安全等重点用户和重点生产企业的电力供应。
2.政企合作,高效推进。健全“政企协同,合署办公”的工作机制,保障方案编制、用户组织、实战演练等环节政府、供电公司和用户的高效互动,扎实落实负荷管理工作。
3.规范业务,确保安全。科学编制负荷管理方案,根据用户分类有保有控,确保城乡居民、重要部门、重点单位、重要场所的用电;优先满足社会综合效益好的企业用电;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用电。严格执行业务流程,做好用户告知工作。对于执行不力用户,采取政企现场督查方式,确保负荷控制到位。
三、方案安排
根据“有保有压”原则,确保电力资源利用最大化,经济影响最小化。统筹考虑余姚市工业、商业等负荷结构、用电规模等因素,根据负荷缺口情况启动负荷管理工作。根据全省统一安排,当全省用电缺口在300万千瓦以内时,优先启用“空调负荷+移峰填谷+集中检修”等柔性调控措施。当全省用电缺口在300万千瓦至600万千瓦以内时,采取需求响应。当全省用电缺口在600万以上时,启动有序用电。
负荷管理阶段,企业按优先保障、一般保障、一般限制、重点限制进行差异化管理。优先保障企业由市级确定的优先保障清单(亩产A和保障白名单同时满足)和乡镇确定的优先保障清单(按照效益、产业等因素,乡镇自主确定)共同组成。
(一)移峰填谷方案安排
今年冬季移峰填谷方案共安排企业1890户(清单详见附件1),企业按周移峰、日移峰分别执行移峰填谷。
日移峰(即非保障类企业):根据全省统一安排实施,引导工业企业将高峰时段用电转移至低谷时段,其移峰与否、执行频次视缺口大小而定。
周移峰(即优先保障类企业):常态化执行,12月16日至12月31日(除周六、周日外)执行一次移峰。
移峰填谷阶段,景观照明、亮灯用电(除店名外)关停一半以上,重要活动期间根据需求确定。
此外,为应对突发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负荷缺口,在短时间内将负荷压减到位,安排了8.44万千瓦移峰填谷机动负荷,用户应在接到通知后,短时间将负荷压减到位。
(三)空调负荷方案安排
根据全省统一安排实施。以《余姚市空调用电负荷管理工作方案》的要求为原则,创新数字化技术应用,健全管理机制,通过调控型用户、管控型用户分行业有效管理,引导全社会节电节能风气。今年共安排空调负荷0.79万千瓦。
在无用电缺口情况下,全社会应严格执行“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的规定,并通过关停无人设备等方式,主动节电。
电力供需紧张时段,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发挥带头作用,在冬季日平均气温高于10℃时,不开启空调;冬季日平均气温低于l0℃时,在9:00-11:00、13:00-17:00用电高峰时段不开空调或错峰开启空调;独立主体且对外服务的公共机构、场所(各类政务及企事业办事大厅、商超等),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18℃;倡导商超等在白天人流量少的时间段,采取上午延迟开启空调、下午提前关闭空调,以及关停部分空调等措施,尽量压减空调负荷;拥有多个主体的公共建筑(写字楼)等,倡导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18℃;医院、学校等特殊单位以及在生产工艺上对温度有特定要求的场所,在满足空调基本用电需求的情况下,积极主动采取节电措施。
(四)电力需求响应
根据全省统一安排实施。通过实施日前、小时、分钟级等电力需求侧管控举措,形成余姚市每天(包括周末)17.97万千瓦需求响应资源池基本盘,按6轮执行(清单详见附件2)。市供电公司应指导用户通过“网上国网”APP需求响应模块、现场签约等形式,完成需求响应申请和签约。每天根据缺口大小具体轮次为:
轮次一缺口:2.99万千瓦
轮次二缺口:5.99万千瓦
轮次三缺口:8.98万千瓦
轮次四缺口:11.98万千瓦
轮次五缺口:14.97万千瓦
轮次六缺口:17.97万千瓦
需求响应阶段,景观照明、亮灯用电(除店名外)一律关停,重要活动期间根据需求确定。
(五)有序用电方案安排
根据全省统一安排实施,以工业企业为主要对象,以《2024年余姚市迎峰度冬有序用电方案》为原则,按优先保障、一般保障、一般限制、重点限制企业对应轮休时间,编制整体方案。2024年余姚市迎峰度冬有序用电方案共安排错避峰负荷98.9万千瓦,分六级执行(方案汇总见附件3):
A级供电缺口:16.5万千瓦
B级供电缺口:33.0万千瓦
C级供电缺口:49.5万千瓦
D级供电缺口:65.9万千瓦
E级供电缺口:82.4万千瓦
F级供电缺口:98.9万千瓦
为应对大电网故障等应急情况下的短时缺电,按照“限得下用得上,尽可能少用户参与”的原则,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有效进行错避峰用电,以保障大电网安全,安排应急机动负荷9.3万千瓦,以专线用户和大用户为主。列入应急机动负荷的相关企业应根据电网调度统一命令,短时间内迅速压减负荷,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
景观照明、空调等按《2024年余姚市迎峰度冬有序用电方案》进行管理。
四、组织实施
1.预警发布。余姚市有序用电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省里统一发布的预警信息或者区域电网供电受限预警信息,研判后立即通知属地街道(镇)、园区,按负荷缺口做好执行相应负荷管理方案的准备。各街道(镇)、园区接到下达的负荷管理预警后,会同当地供电所立即通知所辖区域及相关电力用户,做好执行准备,有关重要电力用户要及时检查备用和保安电源,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若由于机组非计划停运或特高压故障等不可控因素紧急出现供电缺口,供电公司应在保障主网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先期处置,启用应急机动负荷方案。
2.方案发布。按“空调控制与移峰填谷优先、需求响应自主、有序用电保底”的先后顺序逐步启动负荷管理方案。
3.方案执行。负荷管理执行期间,应利用负荷控制系统监测、统计执行情况,确保压限指标执行到位。对于执行不到位的用户,属地街道(镇)、园区应会同供电所,第一时间开展用户现场督察,确保负荷控制到位。对于拒不执行的用户,供电企业可中断其违规用电。当下达取消负荷管理方案指令后,各供电所应积极配合属地街道、园区及时告知相关用户,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五、工作要求
1.完善负荷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合署办公,联合执法”机制,积极做好宣传沟通,引导企业有序开展错峰、避峰,严格负荷管理执行程序,履行提前告知用户义务,对需要停、限及终止供电企业,通过公告、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及时向电力用户发布信息;严格做好居民生产生活和重要用户电力保供,非事故情况下不得出现直接拉路。加强用电形势和节能宣传,引导用户安全用电、科学用电、节约用电。
2.提高负荷管理应急响应能力。要充分考虑特高压以及重要省际受电通道故障停运以及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对本地供用电可能带来的影响,迭代完善负荷管理应急响应机制,启动修编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实施联合演练,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和紧急情况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
3.充分发挥负荷管理平台作用。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发挥负荷管理系统作为负荷管理工作载体作用,确保负荷实际监测能力达到本地区最大用电负荷的90%以上,负荷实际控制能力达到本地区最大用电负荷的30%以上,10kV及以上用户全部纳入负荷管理范围。负荷管理的方案编制、执行、调整等全过程纳入负荷管理系统。对于故意破坏负荷管理终端、拒不执行错避峰措施等情况,要加大执法查处力度,确保负荷管理方案顺利执行。
4.深入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要继续加强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节电管理,有效控制酒店、商场、办公楼等公共场所空调温度以及城市景观过度照明,持续推进城市道路节能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强技术节电,大力推广空享空压站、绿色照明等节能环保技术,优先选用各类清洁能源,显著提升全社会能源综合利用水平。
六、其他
自本方案在执行期间,如遇省、市用电政策调整,则另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