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丽江市建立健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4年1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丽江市建立健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完善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的通知》(云政办发〔2023〕56号)精神,进一步健全完善丽江市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充分运用全省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双十百千”工程成果,以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为导向,健全完善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运行管理机制,依托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依托云南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省平台)推动网上办事“单点登录、一次注册、一网办理”,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综合效能、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及满意度。
二、主要任务
(一)畅通互动渠道,建立健全问题发现和高效解决常态化工作机制
1.加强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体系、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各级政务大厅咨询投诉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渠道对接联通和信息共享,整合信息资源,强化数据分析应用,建立健全交流互动和问题发现常态化机制,广泛收集企业和群众办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制定问题台账,完善问题签收、交办、反馈、回访等办事流程和工作机制,有效提升问题办理质量。〔牵头部门: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2.建立健全办理流程、责任追究、协同联办、跨领域交办等常态化机制,推动实施政务服务问题等级、快速响应、及时处置、限时整改、监督反馈运行模式,专人负责问题跟踪处理工作,杜绝出现咨询无人答、问题无人理等情况;针对企业和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或涉及责任不明或职责交叉等重大问题要建立工作专班,明确牵头责任部门,采取联席会议、集中会商、协同办理等方式推动问题解决,确保问题解决到位。各县(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及时收集整理审批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堵点难点、投诉反馈等问题(不含12345交办问题),每季度末将问题报送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牵头部门: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3.建立健全堵点难点问题数据分析应用机制,及时摸排、查找、收集与企业生产经营和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苗头性、典型性、集中性的问题要提前研判,推动破解问题关口前移,能在现场解决的就地解决,不能在现场解决的或情形特殊复杂问题要制定解决方案,限时办结回访。对各渠道收集处置的问题集中研究分析,增强态势感知,为通过解决一个诉求带动破解一类问题、优化一类服务,以民生“小切口”撬动政务服务能力大提升提供经验参考和重要支持。〔牵头部门: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二)优化审批服务,建立健全政务服务高效办事常态化机制
1.按照“三定”方案及行政职权,认真梳理公布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建立事项清单管理发布和动态调整机制。依托省平台、政府门户网站、各级政务大厅等渠道加大公示发布力度,实现线上线下事项同源、办事统一、同步更新。推行办事指南标准化规范化,重点完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条件、办理流程、申请材料、申请表单等要素,编制业务手册,便利企业和群众了解和获取政务服务应用。〔牵头部门: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委编办;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2.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省内通办”和“跨省通办”改革,建立健全网上办事、异地办事、集成办事常态化工作机制。依托省平台发挥网上办事总门户作用,统一云南政务服务网为申报入口,优化完善系统平台配置,积极推动“现场办”向“线上办”转变、“折返办”向“就近办”转变。聚焦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办事需求,拓展“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应用场景,持续推动关联性强、办事需求量大的事项集成办理,制定业务集成办理流程,实现企业群众办事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最大限度便民利企。〔牵头部门: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3.加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建立政务服务体验和服务优化机制。规范完善综合窗口、咨询导办、“跨省通办和省内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局长陪你办”及“办不成事”反映等服务窗口设置和运行,创新开展“我为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等工作,推动服务流程畅通、服务优化、体验提升。积极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错峰服务、绿色通道、容缺服务、“周末不打烊”等便利化措施,进一步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多元化、差异化需求。推动整合公安、税务、社保、医保、民政等部门自助终端,延伸至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商圈、银行、邮政、车站、公园等场所,围绕老年人、残疾人、外国人等特殊群体需求,持续优化完善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加快推进适老化、外国人新版永居证适宜配置改造和信息无障碍建设,便利更多市场主体办事。〔牵头部门: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公安局、市税务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医保局;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三)强化协同联动,建立完善平台支撑能力提升常态化机制
1.建立完善政务服务线上线下统筹协调、优势互补运行机制。对照各级进驻政务中心负面清单,严格落实“应进必进、进必能办”的工作要求,推动政务服务现场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依托省平台、部门业务系统、手机APP、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高效提供线上服务,加强平台管理和运维,完善提升应用功能,鼓励引导更多企业和群众开展网上咨询查询、申报提交、反馈评价等办事,提高网上来件响应、审批服务、交流互动、物流快递等服务能力。统筹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加强业务协同联动,依托省平台在各级政务中心积极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实现受审分离、全程监管,更好发挥省平台公共入口作用。〔牵头部门: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2.建立健全数据共享开放常态化机制。认真落实《丽江市推进政务数据有序共享实施方案》,加强与省级对口部门的沟通对接,明确政务数据共享工作职责和共享属性,有序编制共享目录和供需对接清单,强化新技术和共享数据应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发挥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共享枢纽作用,推进政务服务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共享利用,以数据多跑路助力群众少跑腿。〔牵头部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3.建立健全系统辅助支撑赋能常态化机制。加大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大数据库等辅助应用支撑,加快推进业务系统制证出证系统与全省电子证照系统的互联互通,强化电子证照的推广应用,鼓励引导企业和群众在办理政务服务业务时积极申领、出示电子证照,提高减证便民成效。持续规范电子印章制发、管理使用、责任追究等流程,建立健全电子印章跨层级签章和跨地区可信核验的配套管理体系,满足电子印章跨地区、跨部门流转验证需求。〔牵头部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工作作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细化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经费和人员保障,抓好督促检查,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高效运行。
(二)认真组织实施。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工作有关要求,抓紧制定完善相关工作机制,规范办事流程,精简审批程序,压缩提交材料和办理时限,拓展减证便民成效,推出更多便民利民措施,确保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增强业务协同。聚焦政务服务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加强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配合,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不添堵。对主动发现或存在问题要提升态势感知,推动问题在基层解决、在一线解决、在本辖区解决,切实发挥政务服务平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作用,助力全省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双十百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