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经开区、纪南文旅区、荆州高新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

  现将《深化数字赋能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荆州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

  2023 年 6 月 25 日

  深化数字赋能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

  为贯彻落实《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荆州市人 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荆州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奋力打造 全省标杆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荆政办发?2023? 6 号) 文件精神,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以数字赋能为手段,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结合本市实际, 制定以下措施。

  一、便利市场主体准入退出。 全面落实国家市场准入负 面清单制度。继续深化“9210”改革, 完善银行预开户,打 通银行、税务、社保和公积金管理系统, 推动实现企业开办 “一网通办”平台“一次身份认证、结果部门互认”。在民 宿、食堂等 29 个行业大力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实现线 下“一窗受理”“统一出件”,线上“一网通办”“一事联 办”。推进企业变更、注销等事项网上办理, 为内外资企业 提供申请、审查决定、结果送达等全流程网上服务。全面实 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 登记申报承诺制, 简化企业注 销、歇业等手续。(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二、推广“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 试点省级“全流 程电子化”改革, 建好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总门户和综合 交易、服务、监管系统。以降本增效为目标推动“荆易”改 革,打造更为便捷高效的交易环境。以完善立信、用信机制为抓手推动“荆信”改革, 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氛围。以完善风控制度建立智能风控系统为支撑推动“荆盾”改革, 优 化市场交易秩序。全面推行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以电子银行 保函、电子保险保单、电子担保保函替代现金缴纳投标保证 金。实现电子营业执照“一网通投”应用全覆盖, 公共资源 交易事项“一次办好”全覆盖,重大风险自动预警全覆盖。 (牵头单位: 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 责任单位: 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三、优化智慧监管服务。加强部门执法监管系统与市“互 联网+监管”平台数据互联互通,逐步实现监管执法数据全 量汇集。加快推进跨部门、跨层级综合监管, 以小切口入手 推进综合监管“一件事”创新改革,构建部门联动、业务协 同的综合监管体系,2023 年底前梳理形成全市综合监管“一 件事”清单, 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牵头单位:市政务数 据局, 责任单位: 市直相关部门,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四、推进“互联网+民生服务”。不断拓展荆州 e 家 APP 民生服务功能, 聚焦市民需求, 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优化政 务服务地图、市民之家预约、荆州味道商城、实时公交、扫 码乘车等服务,年底前上线各类服务 360 项,注册用户超 140 万人。上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卫生健康数据省、市、 县、乡四级汇聚,推动全市移动就医服务,提高就诊效率。 打造区域医联体转诊平台,完成市、县、乡三级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等。(牵头单位:市政务数据局、市卫健委, 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五、提升金融服务便利度。加强网上金融服务平台推广 应用, 上线银企磋合(银行贷款) 、融资担保贷、创业担保 贷、企业方舱、政采贷等功能, 对接整合银行、担保、保险、 小贷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线上申请、签约和信 用还款等一站式金融服务。(牵头单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 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六、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 加快推进市县 一体化不动产登记通用平台建设, 优化鄂汇办 APP 和湖北政 务网上的不动产登记网办大厅, 新上“荆州 e 家”查询渠道,  改版微信公众号办理模块。提升不动产电子化运用水平, 实 现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合同和电子证书证明办理业务。 推行不动产信息和地籍图可视化查询新模式。拓展更多不动 产登记领域民生事项“一件事”办理, 优化抵押登记, 推行 带押过户新业务。(牵头单位: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七、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开展惠企直达服务能 力提升行动, 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全量汇集各级惠企 政策, 完善企业画像、政策匹配、免申即享等功能。开通政 企互动版块,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推送相关部门处理, 逐条跟踪办理进度,确保企业诉求直达、政府快速响应、双方实时互动。(牵头单位:市政务数据局、市财政局, 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电子化。深化荆州市 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网上办事大厅应用,逐步推进立项用 地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全程电子化, 实现“统一办事入口、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事项管理、统一 电子证照”。进一步健全完善工程项目审批过程监测预警机 制,杜绝超期审批。推动水电气网线上联合报装, 实现“一 表申请、 一口受理、一站服务、 一窗咨询”,切实减少办事 成本。(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九、推行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居民服务“一卡通” 平台, 以“数智人社”体系为核心, 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 以便民惠民为宗旨,实现政务服务一卡通“办”、惠民资金  一卡通“领”、就医购药一卡通“结”、公共交通一卡通“乘”、 文旅活动一卡通“行”、生活消费一卡通“付”、信息查询  一卡通“览”,人才引进一卡通“聚”,为群众提供高效、 便捷、安全、精准的民生服务。(牵头单位: 市人社局,责任单位: 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十、强化数字化支撑能力。加快全市数据共享平台能力 提升, 推动政务数据“按需归集,应归尽归”。进一步完善 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功能,推动各地各部门规范编制高质量 政务数据目录。出台市级数据共享责任清单(2023 版),进一步压实各单位数据共享责任。(牵头单位: 市政务数据局,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责任 担当, 对照职责分工, 密切协同配合, 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 工作举措。要加强调查研究和政策宣贯, 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主动回应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合理诉求, 充分利用媒体、网 络等渠道,广泛宣传改革成效, 深入总结推广典型案例, 扩大政策知晓度、覆盖面, 加快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