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政数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党的领导,深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领悟,围绕市、区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要求,严格依法行政,将法治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深化理论学习,切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学”“思”并行,全面强化依法行政思想意识。

  1.加强思想引导,开展理论学习。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和“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全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精神,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紧抓实,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拥护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理论学习成效显著。

  2.规范行政行为,促进依法履职。区政数局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的要求落实到全局工作和队伍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局主要领导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注重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加强自身建设和业务管理。在全局健全法治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完善、确立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听取本单位法治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在各项重大决策、日常管理、业务实施中,重视进行合法性审查,保证各项决策和履职行为规范合法。在涉及重大项目采购、建设等业务工作上,严格履行可行性评估、听证、风险评估流程,注重听取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专家学者意见建议,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3.创新普法教育,建好宣传阵地。积极发挥线下社区法治宣传橱窗作用,让法律知识进社区“零距离”服务居民群众。联合社区党委在开展线下法律咨询活动,特邀请驻点律师到社区免费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向社区居民进行法律知识宣传,传播法治理念,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法律服务。用好普法阵地,强化居民学法、懂法、用法意识。丰富线上宣传渠道,线上依托“福田政务”微信公众号及i福田小程序,开展线上普法活动,普法内容涵盖民法典、知识产权法等,依托各类传播渠道扩大普法宣传辐射面。目前累计共开展27次线上普法活动及3场次线下法律咨询活动。

  (二)“放”“管”结合,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服务能级。

  2022年,区政数局按照建设营商环境“最佳实践”的总要求,着力以各项政务服务创新助力福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1. 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办事体验。

  (1)全面推行“四办”改革。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搭建统一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形成“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的政务服务体系。全区851个政务服务事项100%实现网上申办,综合窗口事项覆盖率均达100%,321个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即来即办,即办率达88.91%。行政许可类的事项即办率提升至88.36%,时限压缩率达93.36%,均排全市前列。

  (2)进一步推进全区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督促窗口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政务服务便民服务规范,执行政务服务礼仪标准,树立窗口文明典范,展现政务服务优质作风。以评促改,落实“好差评”制度,及时受理反馈政务服务诉求,畅通与群众沟通和反馈意见的多种渠道。切实做好各项迎检工作,根据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营商环境评价、文明城市创建等各项迎检工作要求,督促窗口人员严格按照权责清单开展政务服务实施,提升窗口业务熟悉度和服务水平。

  2.简化审批流程,提升办事效率。

  (1)积极探索信用审批服务。开展政务服务信用审批改革实施办法实施后效果评估,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信用审批改革。“e站通”作为全市首个信用审批示范大厅,设立信用审批服务专窗,应用“信用+秒批”、“信用+容缺受理”、“信用+告知承诺”三种方式,将信用信息应用到审批服务的各个环节,实现以信用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信用审批业务系统运行至今已推出486项信用审批事项,实现减材料3万余份,减时限12万余天,减环节3万余个,事后监管核查业务调用信用达到2万余条。实现了政务服务领域征信、管信、用信从无到有的转变,带头营造“诚信得便利,失信受制约”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2)加强智能审批应用。推出涵盖住房、卫生、教育等多个便民领域“智能审批”事项359个,全市第一,率先在全市实现租赁业务、招标备案等高频事项智能审批。2022年以来,通过“智能审批”办理的业务量达2.9万多件,提升“智能审批”便民化程度。

  (3)深化政银合作模式。在全市率先构建开办企业“1+N”服务体系,在银行网点设立“开办企业服务驿站”,由银行专员提供帮办导办服务。首批已确定工行、农行、建行、中行、交行和招行等六大行,共12家银行网点提供开办企业服务,助力企业开办提质增效。

  3.推动改革创新,转变服务方法。

  (1)构建5G视频远程联办模式。新增连线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益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市行政服务大厅;实现5G视频设备接入“e上门”小程序,实现远程咨询答疑,推动政务服务再提升、营商环境再优化。

  (2)拓展跨省通办工作。持续聚焦群众企业异地办事高频事项,在广东政务网打造集国家、省、市、区一体的跨省通办福田专区,实现与山东、湖北、四川等11省30个地区跨域通办,累计上线154个全国高频通办事项、244个省级高频通办事项、2053个市级跨省通办事项。推行“全市域通办”无差别办理,按照“通办为原则、不通办为例外”的要求,统筹各审批部门梳理《深圳市政务服务“全市域通办”负面清单》,编制“全市域通办”负面清单,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全市域”无差别办理。目前全区的区、街道、社区综合性行政服务大厅共计105个大厅100%开通“全市域通办”,可办理全市域通办事项6047项,进一步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

  (三)“数”“智”赋能,健全数字法治政府支撑体系。

  区政数局全面配合福田区各项数字化转型要求,促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为依法行政提供扎实的数据服务和管理支撑,为民意诉求攻坚提供平台建设和运行保障,为社会问题源头治理把脉定向、精准施方。

  1.推进政府治理“一网统管”,将数字政府和法治政府有机结合,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将法治政府建设列为领域“行业统筹”应用专题,纳入《福田区推进“一网统管”三年行动计划》统筹规划,将数字政府与法治政府建设有机结合;依托福田区数字化转型第一阶段项目,推进区“一网统管”专题建设;成立福田区推进“一网统管”专责小组,“一盘棋”统筹推进,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

  2.打通经济相关信息系统与数据,实现经济产业数据全汇聚。经济运行“一网统管”已覆盖宏观、产业、企业、重大项目、政策、人才、信用7大经济专题库,囊括全区各单位和3个市级部门、54.6万家法人,重点汇聚5100多家规上企业、14.5万家规下企业、1800多名人才的数据,经济数据可随时从系统调取,经济分析报告初稿编写时间从7天缩短至1分钟,有效提升了经济形势研判效率,实现以产业地图的方式实现经济产业数据一屏可视调度,有效构建起“监测-预警-调度”机制,重大项目问题处置反馈周期从30天缩短至7天。提供扶持资金快捷申请渠道和全流程监管,实现企业诉求全流程闭环处理。被市委网信办作为基层治理优秀案例报中央网信办,获得2022年世界智慧城市大奖“经济大奖”。

  3.坚持人民至上,党建引领,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将“民意速办”工作作为防范风险、化解矛盾的重要抓手。针对长期存在的民意收集渠道多、诉求交叉重复,以及办理单位分散、推诿扯皮等问题,全国率先建立民生诉求分级分类分转、处置、回访的“民意速办”模式,首创7*24小时智能响应机制,全量汇集原分散在市民热线、信访、舆情等33个渠道、分属89个单位的1649类事项,同时为物业、环卫、供电、燃气、移动、电信等社会力量开通平台账户,共同参与风险隐患排查、民意收集、协助民意办理等基层治理环节。在此基础上,全国率先研发成功智能分拨平台,变传统的人工分拨为机器人当“铁判官”的智能自动分拨,实现精准匹配任务、秒级落实诉求。智能分拨平台每天分派民情民意1000件以上,误判率低于5%,实施后效率大幅提高,带动群众满意度提升40个百分点。 “民意速办”项目荣获2022年深圳市“党建杯”机关创新创优竞赛暨第十届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深圳选拔赛服务群众组二等奖并入围省赛复赛。

  二、工作问题和挑战

  面对探索超大型高密度中心城区精细化治理新路径过程中的各项挑战,还需进一步推动政府治理数字化与法治化深度融合,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方面展现更多作为。

  一是智能政务服务需进一步优化。应提升政务服务主动性,探索“数智人”、机器人雇员等智能应用在政务服务中的嵌入,实现咨询导办智能问答、拓展智能审批运用范围、政务资源智能推送。二是政务服务基层延展度有待提升。基层治理亟需迭代升级,运用“上门办”、“5G视频办”等模式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满足基层群众办事需求,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

  三、工作计划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23次提到“法治”,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并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

  展望未来,区政数局将持续以法治政府建设为重要牵引,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实举措,为福田区实现全域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工作计划如下:

  一是民生诉求响应更及时、更完善、更暖心。进一步搭建“民意速办”机制,完善党建引领下的“一网统管、民意速办”群众诉求解决平台。细化完善民生诉求职责清单和分拨指引,提升智慧化分拨水平,实现党建引领优势更加凸显、办理时限大幅压缩,基层办件更加迅速敏捷,加快形成“民有所呼、我有速应”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是政务服务工作更优质、更便民、更利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持续提升数据共享广度和深度。不断深化电子证照建设和应用工作,推动更多事项“无感申办”、“秒批申办”。 深化邮寄办、视频办、跨省通办、湾区通办、“不用您办”、“上门办”等服务模式,打造跨业务、跨平台、跨层级、跨地域的整体、精准、智能服务。

  三是疫情应急处置更专业、更高效、更智能。坚持按照区委区政府、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提升流调溯源工作数据支撑能力,通过惊蛰系统进行病例关联比对分析,建立病例传播关系模型,风险人员预警模型,风险场所预警模型等多种模型,为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参考;及时根据国家、省、市最新疫情防控要求,更新电子哨兵通行策略,以科技赋能精准防疫。

  深圳市福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022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