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江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021年4月13日

  引  言

  “数字中国”建设是新时代国家信息化发展新战略。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数字中国”改革发展、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创营商环境新优势的重要抓手和重要引擎。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球信息革命的背景下,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宏伟目标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2017年我省启动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在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政务服务能力和行政协同效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果。2018年,我市被省确定为全省“数字政府”综合改革3个试点城市之一,开启了政府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实践。三年来,江门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呈现出亮点纷呈的繁荣蓬勃景象,圆满完成省赋予试点城市的改革任务,多项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优化了我市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增强了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全省深化“数字政府”改革提供了鲜活的“江门样本”“江门经验”。

  “十四五”期间,江门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江门市的发展要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江门市“三区并进”区域发展格局的高度融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升级、城市治理体系升级、城市服务水平升级,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这一发展目标决定了我市要充分发挥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对数字化发展的牵引驱动作用,在“十四五”期间,深化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政府各领域的融合,塑造社会治理新模式,打造公共服务新范本,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更好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为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期间江门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目标、架构、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更好指导全市开展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依据国家相关战略部署和《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要求,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指导全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规划背景和现状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推动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优化政务环境、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在便利企业、群众办事上下功夫,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进行实践探索,“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窗式改革”“商事制度改革”“不动产交易登记服务”和“政务信息化集约管理”等领域多项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有效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和应用取得了新进展。

  1.数字政府体制机制初步健全。

  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纳入省深改委部署的创造性、引领性的重大改革任务,根据“全省一盘棋”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部署,成立了江门市“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统筹领导。成立了市、县两级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形成全市政务信息化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格局。统筹建设全新型管理机构,推动组建成立国资主导的数字江门网络建设有限公司,支撑数字政府建设项目的落地实施。组建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专家库,提供高水平的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撑。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化服务项目管理办法,对全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统一监督,改革建设工作整体协同推进的“一盘棋”工作机制初步形成。

  2.一体化基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建成和启用广东“数字政府”政务云江门节点,整合我市自建云、外包云、卫计云等电子政务云平台,政务云运算能力达到31593核,内存总量63638GB,存储总量1985TB及489 TB容灾备份,支撑部门业务应用、政府网站651个。建成江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完成了法人、自然人、地理信息、事项信息等基础信息库和涉税、信用、工业等主题库建设,“政务数据资源中心”初见规模。启动新型智慧城市综合运行管理平台(一期)集约化建设,统筹建设公安“二标四实”、政法“综合网格”、应急综合管理、卫健“120医学紧急救援”等多个城市管理平台建设,为打通部门信息系统,破除数据孤岛,促进基础业务平台一体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3.政务服务成效亮点突出。

  建设了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市1520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线上线下多渠道办理,全市城乡1380个政务服务大厅的一窗受理率达100%,“一网通办”指标居全省前列,基本实现了“一门”“一网”线上线下融合办理。线下服务更加便利高效,创新开设“政银通办”服务专区,推动“侨都之窗”自助终端城乡全覆盖,为群众打造身边“微型政务服务大厅”,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城乡服务基本实现“就近办”。设立“重大项目导办帮办窗口”,对重大项目实行个性化全流程跟踪、以“VIP”服务提升企业办事满意度。线上服务扩容提效,依托“粤系列”平台、“江门易办事”App,推动政务服务“指尖办、随时办”。

  4.各领域创新应用特色鲜明。

  一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以自主开发综合审批平台为支撑,集中出台29份配套文件,力推流程简化,系统上线一年来,共办理申报事项9337项,项目平均审批用时由原来391天压缩至28天,“拿地即开工”逐步走向常态化。

  二是“微信+智能”模式持续深化拓展。率先推出商事登记“微信+智能审批办理”后,突破港澳身份认证难题,在全国率先推出“智能湾区通”服务。同时,探索延伸至经营领域,在全国率先实现《食品经营许可证》核发、变更、延续、注销智能化审批。

  三是不动产登记突破税证联办“智能秒办”。率先开发应用“税证联办”智能计税系统,以全链条电子合同、电子签章等新技术,推动部门数据实时共享交换,实现不动产交易增量房登记“零跑动”“零材料”和全程减至10分钟。同时,江门市“政银区块链”正式上线,在全省率先实现房屋交易“云链签”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行公证业务办理。

  四是“互联网+监管”走在全省前列。全省率先实施“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和行政执法网络监督平台”(简称“两平台”)省市一体化部署,推动全过程“无纸化”网上办案。“联动监管+综合执法”模式处于全国地市级层面领先地位。

  五是侨务服务率先实现“湾区通办”。率先实现侨务服务“湾区通办”,搭建“一站式”涉侨服务平台,港澳同胞、华侨华人46项服务实现全程自助办、湾区跨城通办,35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港澳跨境通办。此外,依托数据共享支撑,在全国首个上线新版公租房信息系统,解决了低收入群体公租房申请慢难题。

  (二)存在问题。

  1.“全市一盘棋”工作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我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主要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负责,各部门在行政、业务、技术等层面的紧密结合格局还未能形成。全市层面还欠缺一整套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指导监督机制,仅限于按照国家、省相关要求制定的制度和办法等,缺少可量化的要素、指标作为抓手,难以对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及其成效进行全面监督、指导和评估。数字江门公司属地国企优势发挥不足,优秀人才引入机制有待优化、技术支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项目管理体系、生态合作体系有待完善。

  2.改革成果获得感需进一步提高。

  在政务服务领域,对标先进地市,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流程优化再造等方面仍有差距,存量电子证照签发量不足、数据质量不高,电子材料和数据共享应用不足,群众和企业办事仍需要准备各类证明、材料。在企业服务领域,无法提供企业生命全周期服务。在公共服务领域,包括教育、医疗、人社、住建和交通等领域,各部门主要以国家和省直部门垂直系统为主,本地化特色创新应用不够,无法发挥数据价值。

  3.各领域数字化管理能力仍需提升。

  个别部门对业务整合、流程再造、数据共享等缺乏足够认识,数字政府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仍需强化,系统分散建设、整合程度不高,没有从业务的视角,将涉及到的多个事项整合联办。在政府运行领域,协同办公平台推广部署需进一步加强,办文、办会、审批等高频行政活动未实现高度协同、上下联动的跨部门、跨层级办理,各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转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政府治理领域,精细化、智能化的治理平台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各类态势感知网络有待健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仍需加强,支撑各部门开展共同治理、联合监管的数据共享程度仍不高。

  4.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亟待提高。

  数据资源分散严重、共享需求迫切,各职能部门政务信息系统以国家和省垂直系统为主,相关业务数据存放在国家和省级部门,本地沉淀数据少,公共数据资源不完整,部门参与数据治理积极性不够,数据标准和应用价值不高,导致数据难以汇集共享,业务难以协同联动。全市数据统筹工作制度仍未健全,数据标准不一,质量规范不一,数据共享仍未能完全满足业务需要。未建立良性的数据共享和反馈机制,全市各职能部门业务数据共享仍以部门间协调为主,未形成全市统一的数据共享和反馈机制。全市数据采集、汇聚、清洗的机制和标准仍不健全,政务数据更新机制还有待提高,数据治理以各职能部门自治为主,缺少全市层面的、以应用为牵引的业务、系统、数据梳理和整合,数据质量难以保障,难以充分发挥政务数据的潜在价值。

  5.基础设施智能化程度需进一步强化。

  全市30%的市直部门自建机房,基础设施资源整合能力有待提高。市政务云缺乏动态管理资源能力,动态化、精细化管理能力不足。政务外网带宽覆盖情况差异较大,存在网络延迟、网络不稳定等问题,需对重点单位、市(区)和镇村骨干节点网络进一步完善和提速。政务外网安全等级保护建设不够完善,网络安全设备种类不全、性能不高,影响了政务数据传输质量和安全稳定,亟需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新技术在数字政府领域的应用范围和深度不足,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政务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已建成的政务云、政务网等基础设施也尚未结合新一代技术发展趋势,无法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支撑应用,未能更加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有效价值。

  (三)发展趋势。

  “十四五”时期,国内外环境变化,信息技术革命持续演进及全球政府治理模式创新,将给数字政府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

  从国际看,全球处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历史交汇期,各主要经济体均把加快信息技术创新、最大程度释放数字红利,作为应对后疫情时代增长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重塑全球竞争力的共同选择。

  从国内看,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党的十九大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面对新形势和新机遇,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是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

  从省内看,广东省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排名跃居全国第一,成为数字政府创新范本,广州、深圳等先进地市的数字政府改革持续走在全省甚至全国前列。各地按照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部署,同本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统筹谋划,同步建设,有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以新技术、新模式促进全省各级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

  从自身发展看,作为全省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江门市备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期待。江门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加快推进,取得了局部突破,但仍需奋力实现赶超,需在全省数字政府工作部署下,探索数字政府“江门模式”,以高标准全面提升江门市政务服务能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促进江门营商环境和政务环境走在全国前列。

  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交叉融合,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创新空前活跃,新兴技术持续向经济、社会和公共管理领域渗透,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服务层出不穷,引领和催生各领域发展方式的革命性转变。面对经济社会深度变革的客观现实,必须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政府职能转变与民生改善,引领我市经济发展、推进社会转型升级。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1+5”工作举措,按照市委抢抓“双区驱动”机遇、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具体要求,紧扣建设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这一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设高水平数字政府为统揽,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将数据要素与新技术全面融入数字政府建设,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建设对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引领作用,突出数字化引领、智能化赋能,全面提升政府数据化水平,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为江门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三区并进”区域发展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折不扣地落实党中央关于数字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发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统领性作用,着眼长远、统筹全局,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调动各级各部门积极性,凝聚强大力量,持续增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根人民关心关注的政务、经济、民生等重要领域,让数字政府建设成果惠及全社会,切实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3.坚持统筹集约建设。坚持“全市一盘棋”,强化对全市数字政府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分类指导,建设上接省、覆盖全市、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数字政府体系。统筹考虑各层级政务信息化建设需求,坚持基础技术支撑体系一体化、集约化建设的路径,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投资。

  4.坚持融合开放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政府在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应用中的引领作用,以技术创新促进业务创新,提高服务、治理和管理的精确性、主动性。以数据为主线,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以数据资源价值挖掘激发经济新动力。

  5.坚持多元参与共建。强化政府宏观指导、政策引领、监督监管作用,通过政策扶持、统筹协调和优化环境等调控措施,体现政府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入行业优势企业, 加强政企深度合作,激活城市发展整体动力。

  6.坚持安全自主可控。强化安全意识和保障措施,构建完善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推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良性互动、互为支撑、协调共进。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障的规则体系,加强隐私脱敏保护和安全保密防护,建立安全防护体系,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三)发展目标。

  顺应数字时代发展潮流,抢抓数字技术产业变革机遇,充分发挥新技术、新要素在引领数字政府发展新阶段的内核价值,以新技术激活新要素,以新要素释放新价值,以新价值实现新突破,推进数字技术在政府服务和政府治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全面增强政府统筹能力、服务能力、治理能力、协同能力、安全能力和发展能力,构建起“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决策”为特征的政府治理机制和服务体系,到2025年,建成全国政府数字化转型样板区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区。

  具体目标如下:

  ——打造政府服务新样板。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水平,强化服务“智能感知、主动办理”能力,提供更多精准化、智慧化、精细化的便捷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2025年,建立全覆盖、全时空、全联动、全监督、全公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除涉密等外,实现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100%,全程网办率达90%,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实现率不低于95%,政府服务能力位居全省前列。

  ——创建社会治理新示范。打造“一网感知、一网统管”新型智慧城市,推动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5年,初步建成“城市大脑”和“数字孪生”城市,各职能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服务资源充分整合,建立党建引领、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四位一体”治理架构,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政府治理积极性,全市各级政府的综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建成政府协同新标杆。政务信息系统、服务资源共享共用水平显著提升,基层减负取得明显成效。至2025年底,实现市直部门、县级部门全面使用或联通市政务协同办公平台,支持县区已有成熟的政务协同办公平台按照市统一标准完善后接入市政务协同办公平台;市政务协同办公平台全面联通“粤政易”,指尖办公能力全市100%覆盖;基本实现80%政府内部办事不用跑,行政效能显著增强。

  ——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新局面。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各级各部门“用数”便利度大幅提升,大数据辅助决策得到广泛应用。到2025年,建成大数据融合创新平台,基本形成多元汇集、集中开放的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应用格局,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政府数据集中有序开放。

  ——树立技术支撑水平新高度。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数字政府政务云、政务网等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数据、应用等安全防护水平全面提升,筑牢数字政府智能基础底座。至2025年底,建设弹性伸缩、资源自调的政务云,进一步扩大政务网络覆盖面,部门非涉密专网实现100%打通,基础设施实现精细化动态管理,基本建成可信、可靠、可控的信息安全体系,网络与信息安全自主可靠水平明显提升。

 

附件:江门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第二次征求意见稿).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