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推动沈阳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市总工会决定在全市工会开展“聚共识 优服务 做贡献”专项行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张国清同志关于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讲话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牢牢把握“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辽宁落实落地”总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职能优势,不断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抓优抓细服务帮扶工作,抓实抓牢工会组织建设,努力为全市营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二、具体任务
(一)广泛宣传发动,积极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1.开展工会干部全员培训。举办全市工会干部营商环境建设专项培训班,通过集中培训、报告会、交流研讨等多种有效形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学习贯彻省委书记张国清同志、市委书记张雷同志关于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讲话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促进全市工会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全面掌握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要求,坚持破除“与己无关”等模糊认识和错误思想,不断增强主动投身营商环境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2.引导工会会员全员知晓。开展“我就是营商环境”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工会宣讲小分队、职工宣讲志愿者、文化宣传“大篷车”等进企业、进社区,面向一线职工群众宣传营商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上级精神,让全市工会会员人人知晓、入脑入心,不断增强“营商环境就是我”的思想认识,强化工人阶级主人翁责任感,大力支持、主动参与全市营商环境建设,积极营造“人人是环境、人人创环境”的浓厚社会氛围。
3.发动全市职工全员参与。在全市职工中组织开展“我为营商环境做什么”大讨论和征集“金点子”活动,通过工会网站、公众号、报刊等媒体平台开设专栏,动员广大职工人人参与、群策群力,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做营商环境的营造者、守护者、监督者,积极为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建言献策、贡献智慧,促进形成共谋共商共建营商环境的浩大声势。
(二)积极服务大局,助力打造优质发展要素
4.深化竞赛培育人才队伍。聚焦全市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和新产业、新业态,广泛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振兴争先锋”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评选表彰技术大王、技术标兵等竞赛优秀选手,对高技能人才予以重奖,培育造就工匠人才,全市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大军,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人才池”。
5.技术攻关助推科技创新。打造职工创新创造平台,组建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发挥职工技协组织作用,组织开展跨行业、跨领域的联合技术攻关活动,举办优秀创新成果展,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帮助企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促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6.宣传教育激发劳动热情。深化“中国梦 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倡导职工厉行节约、节能降耗,努力营造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社会风尚,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激发调动职工群众的劳动创造热情,促进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三)加强法律服务,着力构建良好法治环境
7.普法宣传营造法治氛围。持续开展“法律宣传月”“宪法宣传周”普法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解读《宪法》《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全市职工群众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积极营造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社会环境。
8.公益服务推进法治建设。组织律师团队对有需求的企业和困难职工、农民工等重点职工群体常年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促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秩序,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
9.深化协商促进社会和谐。深入开展集体协商“稳就业促发展构和谐”行动,组织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深入企业指导劳动关系调处工作,妥善处理经济下行、疫情期间等重要敏感时期劳动矛盾纠纷,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0.依法办事打造诚信工会。依法依规开展工会购买服务、物品集中采购、工程建设招标等项目,严格履行各项政策承诺、兑现各类合同,按时付款、杜绝拖欠;依规按程序开展评选劳模奖章、帮扶困难职工、支持企业发展等工作,保证公平公正公开,主动接受各方监督。
(四)强化为民意识,促进提升办事便利度
11.岗位练兵提升办事效率。针对全市审批窗口和服务行业职工,开展专项岗位竞赛活动,举办营商环境技能培训班,促进服务业职工强化职业操守,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升业务能力和办事效率。
12.智慧服务方便企业职工。加快推进“互联网+”工会建设,力争建会入会、工会会员服务卡申办、工会法人资格证办理等业务全部上网、一网通办,不断简化办事流程和审批程序,提升工会信息化、智慧化服务水平,做到办理零见面、服务零距离,逐步实现“一次不用跑”。
(五)活跃文化生活,涵养宜居乐业环境
13.开展志愿服务促进城市文明。发展壮大以劳模为骨干的职工志愿者队伍,组织职工志愿者深入社区、企业开展清洁沈阳、垃圾分类监督、共享单车摆放等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为推动沈阳精神文明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基层社会治理等造势助力。
14.丰富职工文化提升生活品质。推动全市文化建设,常态化举办“职工艺术节”“职工春晚”,充分展现职工文化艺术和精神风貌,挖掘、传承、发展沈阳历史文化和特色技艺,丰富全市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形成多元包容、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形态。
15.优化阵地服务满足职工需求。完善提升市、区县(市)工人文化宫公益服务功能,统筹推进职工书屋、女职工关爱室、文体活动广场、户外职工爱心驿站等工会服务阵地建设,打造覆盖广泛、功能齐全、吸引力强的新时代“职工之家”服务体系,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满足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充分认清营商环境建设是全社会的责任,是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体现,不做“旁观者”,都做“局中人”,切实将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全力以赴、主动作为,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二)坚持开拓创新,确保取得实效。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和方式,认真对照此《意见》部署要求,结合各自工作实际,逐项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创新工作载体,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强资金保障,全力破解难题,常抓不懈、持续推进,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三)强化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市总工会将此项工作列为对各区县(市)总工会、各产业工会重点工作督查的重要内容,每周进行督查检查,对落实不力、敷衍塞责、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在全市通报批评,并向同级党委行政通报。各区县(市)总工会、各市级产业工会要狠抓落实,加强对基层工会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工会要充分利用工会网站、报刊和社会媒体,广泛宣传工会推动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举措和活动项目,强化舆论正向引导,及时跟进解读,主动精准推送,不断提升企业和职工知晓率,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大力营造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