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商丹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事业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0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意见》的《通知》(陕政办发〔2013〕94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围绕政府信息公开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知情、参与和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对依法公开政府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关切提出了更高要求。与公众期望相比,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有政府信息公开不及时、不主动,对公众和媒体关切不回应、不发声等问题,导致社会公众和媒体对政府产生误解或质疑,给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依法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建设现代政府、诚信政府的内在要求,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
1.加强和改进政府新闻发布工作。一要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以主动做好重要政策法规解读、妥善回应公众质疑、及时澄清不实传言、权威发布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为重点,切实加强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提升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履职能力。二要建立健全新闻发布例会制度。围绕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要会议以及公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例会,其中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的新闻发布例会每年不少于两次,重点组织发改、统计等相关部门权威发布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相关指标完成情况、重大决策部署或项目推进情况等。三要强化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发布制度。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市政府新闻办要协调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和媒体发布相关信息,并根据事件处置进展情况,随时发布动态信息,及时向社会和公众公布事实真相和政府态度及采取的措施,正确引导公众和媒体舆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自2014年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要制定年度新闻发布工作计划,提早落实各县区、各部门新闻发布各项任务,并加强对各级各部门新闻发言人及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不断改进和提高我市新闻发布工作水平。
2.加强政府网站建设管理。一要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平台作用。市政府政务信息化办公室要加强对各县区、各部门网站建设的业务指导和评估考核,进一步规范各级政府、各部门网站建设,健全和完善信息公开、在线服务、政民互动等功能,将政府网站打造成传播商洛、公开信息、服务群众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二要加强政府信息发布工作。对各类政府信息,依照公众关注情况梳理、整合成相关专题,以数字化、图表、音频、视频等方式予以展现,使政府信息传播更加形象生动。规范性文件一般应在纸质公文印发后5个工作日内上网公开,事关民生的重要政务活动信息一般应在活动结束后24小时内上网公开。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继续按照《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的通知》(商政办发[2013]74号)要求,通过政府网站等平台公开9个重点领域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三要加强网络问政工作。拓展政府网站互动功能,提高领导信箱办理答复水平,增强网上调查、意见征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在线访谈类栏目建设,围绕政府重点工作和公众关注的热点制订访谈计划,邀请政府及其部门负责同志到政府网站接受在线访谈,增强访谈实效。四要加强政府网站数据库建设。要提高网站在线服务能力,及时调整和更新网上服务事项,确保公众能够及时获得便利的在线服务。整合财政、交通、社保、医疗、教育等公共信息资源,以及重大项目、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信息数据,实现跨地区、跨平台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
3.加强新媒体应用。各县区、各部门应积极开通政务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及时发布各类权威政务信息,及时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各级信息办或电子政务工作机构要依法加强政务微博、微信监管。各级各部门开设政务微博、微信后,应报同级电子政务工作机构备案。要按照“谁开设、谁主管,谁应用、谁负责”的原则,要建立政务微博、微信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发布程序及公众质询处理答复程序,确保政务微博、微信运行安全可靠、服务优质高效。政务微博、微信要加强与政府网站联动,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热线电话、部门值班电话等互动资源的建设和管理,确保热线电话有人接、能及时答复公众询问。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1.健全舆情收集回应机制。各县区、各部门要建立健全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机制,密切关注重要政务相关舆情,及时敏锐捕捉外界对政府工作的疑虑、误解,加强舆情分析研判,通过网上发布消息、组织专家解读、召开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专访等形式及时予以回应,解疑释惑,澄清事实,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信息化或电子政务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网络舆情监测力度,重要舆情形成监测报告,及时转交相关县区和部门关注、回应。
2.完善信息主动公开机制。各县区、各部门要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权威政府信息。对拟发布的政府信息,要按照“先审查、后公开”和“一事一审”原则,依法依规做好保密审查。进一步完善承办人员初审、承办部门负责人审核、单位负责人审发的政府信息公开“三审”制度。各级各部门在制作或获取政府信息时要明确公开属性,对确定为不予公开的信息应注明理由。要把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规定有机融入各项业务工作之中,在草拟公文、制订会议和政务活动方案时即对公开属性予以明确。对发布的政府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应与有关行政机关沟通确认,确保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
3.完善依申请公开机制。各县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接收、登记、办理、审核、答复、归档等制度,依法妥善做好相关工作。政府部门以本级政府名义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中制作或者获取的政府信息,由部门负责公开。对需要或者可以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在答复申请人的同时,通过政府网站等平台主动公开。回应依申请公开中的重大敏感事项,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会商。
4.建立政策解读机制。重要政策出台,有关地区和部门要及时组织相关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和评论员队伍进行准确解读,介绍政策出台背景、重要性和必要性,解读重要内容和主要措施;重大政策出台后,要结合落实情况,积极解读政策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加强解疑释惑,让公众更好地知晓、理解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改革举措。
5.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与新闻宣传部门、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以及有关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建立重大政务舆情会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政府信息发布和舆情处置联动机制,妥善制定重大政务信息公开发布和传播方案,共同做好政府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
四、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各部门要把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提高信息发布实效摆上重要日程,县区政府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分管负责人要具体抓,层层落实责任。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建设,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同时要为政府信息公开、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相关人员参加重要会议、掌握相关信息提供便利条件,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2.明确工作职责。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负责抓好全市新闻发布工作。市政务公开与媒体联络办公室负责做好与宣传部门及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络工作。市政府政务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全市政府信息公开的推进、指导、监督,负责全市政务网站、市长信箱、政务微博微信建设管理及网络问政工作。市公安局、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网络舆情监测、办理等工作。各县区、各部门参照上述分工,明确工作职责,抓好工作落实。
3.强化业务培训。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新闻发言人、网络发言人、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政务微博微信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及时总结交流经验,不断提高政策把握能力、舆情研判能力、解疑释惑能力和回应引导能力。人事部门要把政府信息公开、舆情应对工作列入公务员培训内容,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范围。
4.加强督查指导。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市政府政务信息化办公室、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要加强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平台建设及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督查和指导,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和管理办法,加强工作考核,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平台建设和机制建设相关工作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