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汕尾市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汕尾市人民政府

2014年3月5日

汕尾市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升我市信息化发展水平,促进我市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广东省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总体要求,结合我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牢牢把握转型升级主题主线,以信息化应用需求为导向,以发展信息产业为手段,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重点,以电子政务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着力构建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加快推广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建设智慧汕尾。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粤东西北地区先进水平,基本形成全面网络化、高度信息化的“智慧汕尾”框架。全市基本实现网络全覆盖,宽带速率大幅提高;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显著提升;电子政务得到广泛应用,面向企业和公众的政务服务100%实现可网上办理;信息安全状况显著改善,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

  ——信息网络设施覆盖更广。构建便捷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到2020年,全市城镇公共区域实现WLAN全覆盖,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以上,光纤入户率达到60%,中心城镇家庭上网平均带宽达到200兆比特以上;深汕特别合作区互联网普及率、光纤入户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由电子元配件生产向整机生产发展,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到202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年均增长28%。

  ——电子政务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在政务服务、城市管理和社会事务等各领域深度融合渗透,基本形成惠及全民的多层次、多渠道、一体化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到2020年,全市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率达到90%以上,社会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80%以上;政务公开信息98%以上网上发布,非公开政务信息80%以上政府部门共享。

  ——电子商务贸易繁荣畅旺。大力推动企业“上网触电”,到2020年,6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全市网上购物额占社会消费零售额比例超过20%。

  ——农村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农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全市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数字电视覆盖率达到80%,农村“三资”(即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村务监管和综治维稳等工作基本实现信息化,农产品及土特产电子商务交易额稳步提升。

  ——民生领域信息服务基本完善。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通信网络、智能处理等先进信息技术,重点推进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校园等示范工程建设,不断完善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信息化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支撑能力。充分发挥通信运营商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引导和支持通信运营商加大资源投入,全面支撑我市信息网络发展。加快光纤宽带接入网络建设进程,有序推进光纤到楼入户进村,提升骨干网传输和交换能力,全面提升宽带接入能力。推进全市各地3G网络的无线速率升级,有序推进4G网络建设。加快实现市城区无线局域网(WLAN)全覆盖,逐步实现WLAN在全市中心城镇公共服务区域全覆盖,提高热点地区大流量数据业务承载能力。

  1. 实施“光网城市”工程。实施“光网城市工程”,加快光纤宽带接入网络部署,全面提升宽带接入能力。推动电信运营商加大资源投入,提升骨干网传输和交换能力,加快光纤宽带接入网络部署,全面提升宽带接入能力,推进政府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科技园区、商务楼宇、宾馆酒店等单位和场所的光纤宽带接入,逐步实现光纤到楼。建设覆盖城乡的光纤宽带网络。新建居住建筑直接实现光纤到户,老旧小区分批进行光纤到户改造,适度超前规划建设信息管道。加快对全市宽带网络实施普及提速的进程,通过光进铜退,全面解决宽带提速问题;大力推进FTTH的建设,力争2020年为全市中心城镇家庭提供光纤覆盖能力,实现百兆到户、千兆到企业的宽带接入能力。

  2. 开展“无线城市”工程。充分利用公众移动通信、无线接入、专用移动通信等无线技术,建立完善多制式、多系统共存,提供高速接入、安全稳定服务的立体式无缝化的无线覆盖网络。统筹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3G)、无线局域网(WLAN,包括WiFi等)、新一代移动通信(LTE)等无线移动宽带网络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宽带无线城市建设,推进WLAN在重要区域和公共场所覆盖,提高热点地区大流量移动数据业务的承载能力。到2015年基本实现全市城市主要公共场所WLAN全覆盖,到2020年实现全市所有城镇公共服务区域全覆盖。加快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扩大3G及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在各县(市、区)的覆盖深度,并向具备条件的乡镇、行政村延伸。提高全市无线网络容量,增强业务提供能力,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和质量。加强全市通信管线、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积极探索频谱资源共享试点,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

  (二)推动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启动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的信息化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支持引进辐射带动力强的电子信息企业,不断延长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支持和指导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造现有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引导企业加大对信息化改造的投入力度,推进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制造技术的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逐步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1. 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制造业。以深汕特别合作区和信利集团、德昌电子公司等为龙头,通过自主创新,引进和培育相结合,扩大产业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群体;建设以云计算中心、灏芯(汕尾)微电子、二极管和三极管等产品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培育发展半导体照明(LED)、移动通信设备、计算机辅助设备、个人电脑、视听设备、集成电路及新型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及其它电子专用设备、计算机与家用电器融合的新一代家用电子产品等,努力实现电子元器件关键技术的突破,进一步提高配套能力,延长和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链;坚持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加大关键领域重点突破力度,突破一些高端、关键元器件配套不足的瓶颈,重点加快我市有优势的半导体、平板显示、新型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的发展。

  2. 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推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的应用,带动我市支柱产业工业产品设计、开发、制造过程数字化、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重点推进纺织服装、工艺品加工、食品加工等行业的两化融合,巩固和发展行业优势地位。在产品研发设计环节,推广应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虚拟制造等技术,实现设计研发的数字化。在生产过程环节,推进集成化的生产执行系统(I-MES)的普及应用,推动数字控制系统(NC)、柔性制造系统(FMS)、工业机器人(ROBOT)、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CAQ)和智能传感等生产自动化技术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在企业管理环节,推广基于商业智能的新型企业资源规划(ERP)和供应链管理(SCM)等系统,实现企业运营管理的协同化。在市场营销环节,推广射频识别(RFID)和物联网等技术、产品,提高产品可追溯性,实现市场营销的网络化。在新型业态培育环节,积极发展现代物流、软件服务外包、数字媒体等新型业态,实现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在企业技术改造环节,推广清洁生产、新信息与先进制造集成技术,实现技术的现代化。

  3. 培育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两化融合的支撑性产业,培育一批优秀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通过提高软件与服务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推广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能力,为促进两化融合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围绕工业设计、生产控制、市场流通等关键环节,重点支持计算机辅助研发和制造软件(CAD/CAE/CAM/PDM)及企业生产过程管控、现代物流管理系统等软件,加快工业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开展符合开放标准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开发,提升工业产品的数字化竞争能力。加快发展信息内容服务、信息网络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网络教育等新型信息服务业,加快经营性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促进公共信息资源的再利用,鼓励拓展电信新业务、开展各种类型的移动增值业务,

  4. 加快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面向行业、服务企业的产业公共技术开发平台建设,为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提供公共技术支持服务,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业化为导向、产业公共技术开发平台为支撑,政、产、学、研共同参与的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体系。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建设以专业镇、产业园区(基地)或龙头企业为依托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检测和质量认证、信息技术支持、教育和培训、电子商务等服务,提升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解决中小企业基础弱、人才缺乏的困难,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降低企业信息化投入成本。

  (三)推广先进信息技术,提升社会信息化应用水平。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机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落脚点,加快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等先进信息技术发展,加快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各层面的应用,重点推广面向企业和大众的信息技术应用。

  1. 加快云计算技术应用。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的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落户汕尾,逐步形成一体化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布局。加快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发展,建设一批公共服务、互联网应用服务、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云计算数据中心和远程灾备中心,鼓励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鼓励电信运营、信息技术服务等企业推进其互联网数据中心转型云服务模式,提供存储设备、服务器、应用软件、开发平台等服务。加快电子政务云计算应用,运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改造政府各部门电子政务系统,推动办公模式向云端化、移动化变革;加快工业云计算应用,支持开展工业云创新行动和信息技术产用合作,支持具备一定基础、具有跨区域服务能力的信息化服务商,开展“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推进云制造服务;加快农业云计算应用,推动云计算在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供应链管理、农业龙头企业经营管理、质量安全溯源等的应用;加快社会服务领域云计算应用,推进面向交通物流领域的云服务平台建设,打造面向医疗健康、旅游住宿、社区家庭、消费娱乐、网络购物等民生领域的云应用服务体系。

  2. 加快物联网技术应用。实施物联网示范工程,促进传感网、RFID等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自然灾害、水资源、大气环境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等方面的应用,根据国家和省的相关标准,构建物联网应用基础框架。推进面向生产制造业的RFID技术应用,为生产制造型企业提供从原材料管理、生产管理、仓库管理到物流运输等方面的RFID供应链解决方案,帮助生产制造型企业转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突破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等关键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规模化应用。依托腾讯云计算中心,发展“云计算”在金融、在线支付、电子商务、工业设计、制造业等领域的新型信息服务。同时,依托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及广播电视网,推进业务融合,创新业务和运营模式,引导信息消费,促进语音、视频、图像、数据等网络传输业务的发展。

  3. 加快“三网融合”技术应用。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完成全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整合、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网络双向改造。充分利用现有电信网及互联网资源,普及互联网视听应用。逐步推广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技术,促进“三网”新业务的开发和创新,打造“数字家庭”。积极开展信息网络新技术和“三网融合”业务的试点及推广,推动基于新技术的信息网络和“三网融合”的商用平台的建设。建立三网融合的工作机制,探索合理的建设模式、运营模式和赢利模式,形成良性市场竞争产业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电子政务总体水平,推动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化。着力完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以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协同政务信息化为方向,以网上办事为抓手,以社会民生领域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带动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1. 拓展完善市网上办事大厅。围绕转变政府职能,统筹推进市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形成“横向到市直机关、纵向到县区镇街”的网上办事体系,推进各类行政审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全流程一站式办理。加快建立完善各级网上办事系统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制度。推动各级政府和部门调整优化职能,建立完善与网上办事相适应的法规规章,加快网上办事流程再造。创新电子政务服务手段和服务模式,推广普及数字证书应用,探索基于数字证书跨境互认的涉外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模式,开展网上支付,突破申报材料和证照电子化等“瓶颈”,建设网上办事大厅政务微博。开发网上办事大厅手机版和平板电脑版,方便企业和公众办事。逐步推动各级实体性政务办事大厅功能向网上办事大厅迁移。

  2. 不断完善政府网站。突出完善信息公开、网络问政、公众参与三大功能,构建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政府各个部门服务的“一站式”政府门户网站。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及时发布政策法规、政府工作动态、重大决策、办事指南等信息。提高信息公开质量,增强办事服务能力,创新互动形式,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建设完善网络问政平台。完善网上政民互动渠道,推进建设全市社情民智收集系统。积极开展网上评议、网上信访、网上听证、网上调查等多种互动交流业务,推动公众参与政府决策。

  3. 推进政务资源整合。根据政务公开和政府内部信息共享的要求,制订政务信息共享目录和数据交换规范,建立市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和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在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间的交换、共享和公开。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加快建设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数据等四大基础性信息资源库以及政务信息资源库,为社会公众、政府部门和领导决策提供服务。建设统一的、跨部门的基础信息资源和业务协同办公平台,推进政府核心业务系统之间的畅通,逐步实现上下级政府、各级政府工作部门相互之间主要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

  4. 加快电子政务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利用电子政务优化和重组各部门业务。重点支持经济调控部门建立健全经济运行监测、调控体系;市场监管部门建立综合市场监管体系;社会管理部门建立社会预警体系、应急联动系统和危机管理体系;公共服务部门建设服务体系;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完善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网,扩大信用信息采集范围,逐步开展信用服务。加快建设办公业务资源、宏观经济管理、财政管理、工商管理、交通运输、城市规划与管理等重点业务系统。完善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管理、绩效评估和运行维护机制。

  (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信息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应用。加快推动电子商务应用普及和深化,持续推进“广货网上行”,培育新型消费形式。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和网络零售平台,深化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的有机融合,支持和鼓励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创新商业模式。建设电子商务公共信息服务、支付服务、跨境贸易服务、交易产品追溯服务等应用试点,促进电子商务有序发展。推动移动电子商务从生活服务领域向工农业生产服务领域延伸。

  1. 加快配套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网上开展相关业务的管理办法,合理确定信息安全保护等级,提高电子商务信息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严厉打击电子商务领域的非法经营活动以及危害国家安全,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创造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综合环境。加快信用、认证、支付、物流等配套服务平台建设,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一条龙服务。

  2. 健全安全认证体系。建设数字证书认证服务机构,发展和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密和认证技术,规范密钥证书认证分支机构的管理;推进电子支付体系建设,建立安全、快捷、方便的在线支付平台,完善在线支付资金清算管理;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权威、公正的信用服务机构和在线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3. 推进电子商务应用。选择电子商务基础较好、对我市特色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领域及项目,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创建集现代物流、网上交易、电子支付等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应用试点示范。建立以产业链为基础,以供应链管理为重点的协同服务系统,实现仓储、运输、商贸等企业的业务协同。扶持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进电子报税、电子报关、网上证券、网上购物和智能卡应用,推动移动商城、手机认证、手机支付和面向个人消费的电子商务应用,促进电子商务加快发展。

  (六)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村信息化发展机制,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奠定坚实基础。

  1. 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有线宽带网络建设,提高农村地区宽带普及率;推动无线宽带网络由行政村向自然村拓展,提升农村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和平均接入水平;加快光纤宽带网络规划建设,推进光纤由行政村向自然村拓展;加快在村镇部署公共信息服务终端,推进多种数字化终端在农村的集成应用。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发展,重点扩大无线宽带网络在农村中小学、农村卫生站等村镇公共服务区域的覆盖面。推动农村“三网融合”试点,对数字电视网络进行双向化改造,以新型机顶盒为入户平台,提供互动电视、宽带上网、视频通话、网上办事等交互服务。降低农村信息服务资费,降低信息进村入户门槛和使用成本,着力解决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建设公平“信息乡村”。

  2. 加快农村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推进农村基层管理信息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拓宽农村便民服务通道,推动农村人口、资产资源、综治维稳、公共事务等管理业务信息化整合。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提高农村“三资”日常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惠农支农政策、重大事项、村务、党务、财务及涉农收费等信息的公开,促进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推进农村安全监管信息化,推进农村社会综治维稳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构建以农村治安动态防控体系为重点的社会管理服务综合体,不断深化平安村居创建工作。加强对农产品、医药、农业机械、渔业船舶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化监管,提高农村安全作业管理水平。构建农村应急响应网络化体系,提高对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群体性事件、安全生产等突发事件的综合信息指挥和应急处置能力。

  3. 加快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信息化应用,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信息化试点示范,普及应用信息技术,增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信息化应用新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面向农户开展多终端移动式信息服务,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研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溯源体系、农产品安全农药使用信息库以及农产品网络化认证和监管平台等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诚信档案,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开与共享。建设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鼓励扶持新型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开办“网上农贸市场”、“农家网店”,利用网络营销特色品牌农产品,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开展农民网商培训,提供咨询服务,提高农民网络经营能力,帮助农民创业致富。

  (七)加快民生领域信息化,建设智慧型宜居城市。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卫生、社保、交通等重点民生领域的应用,提升信息服务社会能力,加快社会事业信息化进程,在更高程度和更大范围内推进群众生活智能化。

  1. 推进社会保障事业信息化。整合各类社会保障信息资源,建立涵盖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劳动就业、劳动者权益保护、民政服务等内容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系统,促进社会保险、劳动力、低保、优抚安置、社会救助等各项业务的信息化应用,实现全领域全流程协同管理、基层综合办理、网上一站式服务。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实现保障卡使用者从出生到就业、培训、参加社会保险、享受相应待遇等应用一体化,并逐步扩展到公共事业缴费、公交刷卡、小额电子钱包等方面的应用,实现“一卡多用”,为市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推进福利保障与商业保险、社会救助、慈善捐助等机构的信息资源共享,构建社会保障服务多层次架构体系。推进流动人口信息与社会保障等管理系统的互通共享,提升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效能。搭建用工信息服务平台,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建设市居家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社会养老保障和服务水平。

  2. 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的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的市、县、镇三级信息网络,建立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与国家、省级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整合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实现卫生行业信息共享、跨区域业务协同服务,提高整体卫生资源的利用率,满足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促进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医疗服务监管信息、综合卫生管理信息以及卫生监督、疾病控制、预防保健、卫生应急等一批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构建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核心的社区卫生、农村卫生服务信息体系。

  3. 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进教育信息一体化,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为手段,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信息化资源均衡配置,缩小城乡学校数字化差距;积极推进“校校通”工程,促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加强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开发,不断提高现代化教育水平和质量;整合教育、科研相关资源,推进教育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基本实现知识产权和科技文献互联网检索、咨询和服务;充分利用光纤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和GPSONE(无线定位技术),建设和完善“平安校园”,维护校园稳定,保障师生安全。

  4. 全面推进文化事业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等行业信息化,重点发展网络文化、动漫设计、电子出版物等领域,提高文化市场信息化水平。加快数字出版业发展,完善数字版权管理机制,促进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整合全市文化资源,建立专业艺术、文物保护、群众文化等不同类别的数字化文化资源库,建设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专业文化网站、开展数字化文化服务,逐步形成公益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信息服务模式。运用信息技术整合优势出版资源,为内容资源的多次开发、全媒体发布、内容定制服务等增值业务奠定基础,提高出版业生产、管理和消费的信息化水平。

  5. 提高城市智能化综合管理水平。建设警务综合指挥信息系统,健全公共安全信息防控体系,实现整体防范控制、多警联动协同,提升城市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和服务能力。加快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建设,推进手机电子票务和手机“实时路况”系统建设,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网络服务水平。建设环保信息服务平台,对水体、大气、污染源、危险品等在线监控,实现环境监测监控及生态环境数据的分析处理功能。利用RFID等物联网技术,探索对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销售、使用进行全程监管,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建立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提供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民政福利、子女入学等一站式数字化便民服务,形成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服务体系。

  (八)加强信息安全建设,保障信息化健康发展。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体制机制,强化重点领域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以及开展常态化的信息安全检查,进一步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增强信息安全意识,排查安全隐患和安全漏洞,有针对性地采取管理和技术防护措施,提升安全防范水平和安全可控能力,切实保障信息安全。

  1. 加强信息安全体制机制建设。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工作机制,形成市县联动、部门互通的网络与信息安全联合监管和协调机制。推进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加快推行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建设具有积极防御和应急响应双重功能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增强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应急处置、有害信息封堵、防失窃密、抗破坏等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通报和应急处置机制,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监控预测预警系统,强化信息安全应急处置。

  2. 强化重点领域信息安全保障。加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建设政府安全监管中心,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能力,完善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安全管理,落实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度,推进党政机关互联网集中统一接入。加强能源、交通、金融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加强物联网应用、数字城市建设的安全防护和管理。加强核设施、先进制造、电力系统、交通运输、水利枢纽、城市设施等重要领域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重点对可能危及生命和公共财产安全的工业控制系统加强监管。强化密码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3. 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加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大无线电安全管理和重要信息系统无线电频率保障力度。建设互联网内容监管系统,加大网上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加强网络执法队伍建设。强化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保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安全,强化企业、机构在网络经济活动中保护用户数据和国家基础数据的责任。加强网络虚拟社会建设和管理,完善网络信用体系,加强网络舆情研判,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倡导行业自律,发挥网民和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逐步完善信息安全相关的政府采购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信息化建设推进机制。加强对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和领导,充分发挥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作用。加强资源整合,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安全可靠和务求实效的原则开展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各部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指导、检查和评估。建立健全政府部门信息化监督、考核、评估机制,加强政府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完善信息化项目的规划、立项、招投标、工程监理、验收、评估、审计等工作机制,规范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资金保障。加强对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将信息化建设项目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保证资金的统筹规划及合理使用。进一步发挥各级政府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等财政专项扶持资金中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促进作用;用好现有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建立健全财政资金优先采购国产自主创新产品和设备制度。建立信息化建设多元融资体系。通过政府各项扶持政策和资金的合理安排,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源参与信息化建设、运营、管理,推动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形成健康有序的信息化建设多元融资体系,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

  (三)完善信息化发展环境。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制定和完善资源共享政策,探索突破体制性障碍,加快实现网络和信息等资源的互联和共享。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业务系统建设和使用效率。完善信息交流沟通渠道,构建方便快捷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完善信息化市场运作机制。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进一步放宽市场管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入信息市场,形成更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引导民间资本投向信息化建设领域。积极探索政企合作的新型建设模式。推广政府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和服务业务外包。开展信息化宣传教育。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手机、报刊等多种渠道,开展广泛的信息化宣传,营造支持信息化发展氛围。

  (四)加快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规范信息化培训市场,鼓励企业建立人才在职培训制度,强化以知识更新为主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紧缺的各类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满足信息化建设需求。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基础教育与在职教育相互结合,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相互补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层次多样和结构合理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改进和完善分配制度和奖励制度,简化引进人才的手续以及解决其家属的入户、就业、子女就读等问题,创建有利于信息技术人才发展和创业的环境。组织形式多样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普及活动,提高国民信息化素质和能力。

  (五)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加强对各部门各行业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协调和监督检查,全面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形成信息安全保障的长效机制。加快研究和制定电子签章、政府信息公开及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逐步形成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推广应用网络信息的加密、识别、过滤、抗干扰等安全技术,依法对信息交换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建立区域性应急支援中心和数据灾难备份基础设施,切实保障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增强对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控制能力,确保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维护网络公共秩序。加强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广泛开展网络安全和防止网络犯罪的法制教育,增强全民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法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