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淄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宗志强介绍淄博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人民法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职责。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全面落实全省政法机关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全市政法工作“十大攻坚行动”部署要求,聚焦大局所需,紧扣企业所盼,持续打造暖企安商综合服务品牌。
坚持“呼”与“应”并行,扎实推动服务环境再优化。一是融通制度保障体系,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制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困境企业司法救治》等系列文件,确保对市委和市委政法委部署精准站位、精深理解、精细执行。二是畅通法企沟通渠道,完善“双结六定”联络机制,联合市企两会深入开展司法赋能“双提双新双好”主题活动月暨“法企面对面”活动,通过“开门纳谏、叩门访企”,让企业家切实感受司法的力量温度,提振渡过难关的信心决心。三是贯通快速响应闭环,畅通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完善涉企纠纷容缺立案、类案专审、诉调对接等配套机制,切实为企业提供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解纷方式。今年以来,全市法院依法审结民商事涉企案件5万余件,调撤率52.22%,全省最优;平均办案耗时53天,比全省均值少18天。
坚持“惩”与“治”并重,扎实推动发展环境再完善。一是划清平等保护红线,深入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坚决防止和纠正以行政和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等情形,健全甄别防范机制,把依法保护企业产权、企业家合法权益落实到办案全过程。二是筑牢权益保障防线,加大对侵害企业及投资者经济利益犯罪打击力度,依法审结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侵犯财产类犯罪1254件,全力保障企业安心投资、放心经营、专心发展。三是严守依法履职底线,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对疑难复杂、重大敏感涉企案件,强化实质阅核监管,组织专项评查督导,评查重点涉企案件185件,全力打造“企诉无忧”司法环境。
坚持“保”与“纾”并进,扎实推动诚信环境再提升。一是全域发力攻坚“小专项”,坚持一把手牵头、全系统联动,扎实推进拖欠企业账款案件专项执行,排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拖欠企业账款案件139件,对有财产案件依法推动快执快结,对暂无财产案件积极促成和解,对大案难案实行包案推进、提级执行。目前已执结96件,执结案件占比69.1%,执行到位金额1.88亿元。二是常态发力推进“大执行”,深入开展“正义2025”系列执行行动,重点加大涉企、涉金融债权案件执行力度,执结涉民营中小微企业案件3225件,执行到位金额10.2亿余元,执结涉齐商、农商银行案件1517件,执行到位金额6.53亿余元。三是精准发力深化“减负担”,严格区分“失信”和“失能”,对失信企业进行信用体检963次,对760家符合条件企业予以信用修复,以精准“解绑”,保障诚信企业重获生机。
坚持“破”与“立”并举,扎实推动产业环境再升级。一是以专项行动破困局,制定《以破产审判现代化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开展“困境企业司法救治、僵尸企业规范退出”专项行动,联合市场监管、税务、金融等部门对辖区企业进行全面摸底,了解困境企业救治需求,帮助党委政府、市场主体尽早发现问题,提供法治化风险处置建议,有效实现重大风险预防稳控,产业要素松绑重装。二是以要案审判优环境,把破产审判作为救治危困企业的重要手段,围绕市场主体需求端,优化法治服务供给侧,有力推动一批齐翔集团、中融新大等受外部环境影响、担保链圈拖累的企业突围解困。三是以重点保护促创新,在重点园区增设3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完善知识产权侵权关联事案复合处理机制,审结知产案件1053件,全力保障战新产业发展壮大、专精特新扩容提质。
“法治活水”润泽发展沃土。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将进一步扛牢优化营商环境政治担当,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从大局上干,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对下指导,接受各界监督,以实际行动为淄博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势、保驾护航。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