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宜川县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聚焦企业退出流程中的堵点、痛点,创新推行“便捷办、一次办、承诺办、问需办”四项举措,通过减环节、优流程、压周期、降成本多维发力,构建起高效顺畅的企业退出通道,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便捷办”。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市场主体服务专区和自助申报区,配备全程帮办代办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指导。编制企业注销快捷化办事指南,进一步规范登记申请材料清单,优化注销办理流程,推行“容缺受理”“预约延时”等便民服务,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从45天大幅压缩至20天,全流程平均耗时(不含法定公示期)由改革前的5天缩短至1天,有效减少企业等待成本,让注销流程“跑”得更快。
“一次办”。为破解企业注销“多头跑、反复跑”难题,持续推进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改革,将企业注销登记、税务、社保等关联事项统一整合至政务服务网,实现“一次提交材料、一网通办业务、多端反馈结果”的闭环服务,彻底打通了部门间的业务壁垒,有效解决了传统注销模式中审批环节多、办理耗时长等问题,同时改革后企业注销综合成本平均降低90%,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让企业“退得顺畅、退得省心”。
“承诺办”。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全面推行企业自主承诺制,企业自主承诺符合简易注销条件并对真实性、合法性负责,注销信息即时公示,大幅简化审核流程。同时,建立健全简易注销容错机制,对因非主观过错被列入异常状态的企业,允许其在解除异常后重新申请简易注销,无需重复公示,有效降低企业纠错成本,增强退出灵活性,为企业留足“纠错空间”。今年以来,已有12家企业通过“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机制顺利完成注销,128家企业借助简易注销程序快速退出,改革成效显著。
“问需办”。建立县乡两级联动服务体系,通过干部跟岗实训、业务骨干下派指导、志愿服务队下乡、全域帮办代办等多元化方式,精准对接企业群众需求,形成“县级统筹、乡镇响应、上下联动”服务新格局,让偏远企业也能便捷享受注销服务,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