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营商环境的基础,是经营主体发展的根本。来宾市紧扣“助力重塑信用 服务高质量发展”信用修复年主题,扎实开展市场监管领域信用修复工作,不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为防范经营失信风险,促进经营主体信用水平全面提升,营造“知信、守信、用信、增信”经营氛围,现对第二期信用修复助经营主体发展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案例一:来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企业异地扩大经营注册登记
来宾市某公司因连续3年未按时年报,被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该公司又未及时申请失信记录,导致其在异地扩大经营注册登记时,法定代表人受到联合惩戒的任职限制。该公司随后向来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信用修复,该局工作人员积极关注企业诉求,对该公司的档案、信用记录以及当前在来宾的经营状况进行核对,指导其提交信用修复申请书,快速将相关材料提交到上一级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线下信用修复,并及时跟进修复进度、推动修复完成。该企业得以顺利进行注册登记。
案例二:来宾市兴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农资超市获批贷款
兴宾区某农资超市因未按时年报,被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导致该农资超市在申请银行贷款时受限。该农资超市向来宾市兴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迁江市场监管所申请信用修复,该所工作人员立即帮助其补报年报,并指导其填写信用修复申请书和承诺书,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广西)在线提交信用修复申请并成功完成信用修复。该农资超市得以顺利申请银行贷款,最终获得贷款30万元。
案例三:象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
象州县某公司因此前存在违法经营行为被行政处罚,相关行政处罚信息依法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导致其在办理银行贷款时受限。随后,该公司向象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信用修复服务窗口咨询有关信用修复事宜,该局工作人员核实后,确认该公司已自觉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中规定的义务、主动消除危害后果和不良影响,公示期等条件均已符合信用修复要求,当场指导其线上提交信用修复申请材料并完成信用修复工作。该公司得以顺利办理银行贷款,最终获得贷款120万元。
案例四:武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商场经营办理银行POS刷卡机
武宣县某商场因未按时年报,被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导致该商场在银行办理POS刷卡机业务时受限。该商场向武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武宣镇市场监管所申请信用修复,该所工作人员立即帮助其补报年报,并指导其填写信用修复申请书和承诺书,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广西)在线提交信用修复申请并成功完成信用修复。该商场得以顺利在银行办理POS刷卡机业务,助力其经营活动向好发展。
案例五:来宾市兴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个体工商户避免“补报年报”诈骗
兴宾区某个体工商户收到诈骗电话称,其名下的《营业执照》未年检,需要立即补报,如不补报,将被处罚。由于该个体工商户此前未按时进行年报,对此信以为真,即按照诈骗电话的引导,通过微信小程序“华某申报”进行所谓的“年检补报”操作,但填写基本信息后,小程序弹出“年审补录代办368元”对话框,要求该个体工商户确认订单并缴费。该个体工商户发觉不妥,停止操作并到来宾市兴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良塘镇市场监管所咨询。该所工作人员立即向该个体工商户表明,年报报送、补报均不收取任何费用,此前所谓“收费年检补报”为诈骗电话。工作人员同时向该个体工商户告知了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或使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微信小程序等在线进行年报的正规渠道,并指导该个体工商户使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微信小程序成功补报年报,避免了受骗上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