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部署,省营商环境局坚持创新驱动,引导各地出台惠企便民创新举措,梳理总结本领域可参考借鉴的改革创新案例,为各地各部门对标优化营商环境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其中,佳木斯市聚焦经营主体在跨境贸易中遇到的制度性、流程性堵点,主动作为、创新监管,通过打通政策壁垒、重塑业务流程,成功破解了以租赁贸易方式出口的机电产品“复进口难”问题,为企业松绑减负,激发了外贸新活力,为全省构建向北开放新高地探索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佳木斯经验”。

  该市以企业诉求为突破口,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通过“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数据赋能”,实现了从“无法可依”到“有路可循”的转变。

  一是打通政策“中梗阻”。 针对企业反映的租赁出口农机具无法“复进口”回国的难题,佳木斯市国际贸易专班迅速联动同江海关、商务和口岸局,深入研究《机电产品进口管理办法》,精准提出将其适用于“暂时出口后复进口”豁免条款的建议。经过多方协调、积极争取,最终获得商务部、海关总署的复函,从国家层面为此类业务提供了合法合规的通关路径。

  二是创新监管模式。 以此政策突破为契机,系统性构建了租赁贸易出口复进口的新型监管模式,明确了监管要求与操作流程,形成了标准化的解决方案,不仅解决了本地企业的燃眉之急,更为全省存量租赁货物回国扫清了障碍。

  三是强化跨部门协同。 依托口岸联检单位协作机制,推动海关、商务等部门数据互联互通,凡可通过部门间共享获取的合同、舱单等信息一律免于企业重复提交,实现了业务办理的减环节、压时间、降成本。此举不仅盘活了企业海外资产,更极大地增强了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境租赁业务的信心,为全省外贸保稳提质注入了新动能。

  截至目前,佳木斯市已成功出入境农机具22台(套),累计为企业节省成本323万元,解决了以租赁贸易方式出口旧机电产品30余台(套)复运进口难题,避免了因滞留和销毁引起的系统性问题。该模式目前已在萝北、抚远等口岸得到复制推广,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