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大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房屋市政工程施工智能化招投标工作,旨在以数字化手段升级招投标流程,进一步优化全区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24年5月在全区房屋市政工程领域全面推行施工智能化招投标以来,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1788个项目采用该模式,涉及投资380亿元,有效破解了传统招投标领域的诸多顽疾,改革成效获得全国行业认可。

  西藏住建厅于2023年7月启动房屋市政领域招投标改革,当年11月在全国率先开展智能化招投标试点。经过一年多实践打磨,结合市场主体反馈的新情况、新问题,自治区住建厅系统优化管理体系、升级改造系统平台,构建起科学完善的智能化招投标运行机制,为全面推行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改革聚焦三大核心方向,构建起全链条规范体系。在管理体系建设上,通过深入调研梳理出定向招标、围标串标等突出问题,制定《西藏自治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理顺三级行业主管部门职能,明确各方权责,配套出台9个专项文件,形成“1+9”制度体系,实现“一盘棋”管理。在标准体系打造上,推行区、地、县三级“一张网、一套系统、一套制度”,取消地域性限制,对区内外企业执行统一评审标准与规则,以标准化、模块化处理实现自动匹配、自动清标、自动评标等全流程智能化,从根源上保障公平公正。在监管举措创新上,建立“业绩匹配”“人机互补”“现场答辩”“涉围标记”四大机制,实现从粗放式审查到精细化画像的转变,既杜绝人为干扰,又确保评标精准,精准识别串通投标行为。

  改革实施以来,多项成效亮点突出。评标系统实现招标文件模块化、评标结果科学化等闭环管理,成熟度与可靠性显著提升;围标串标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每个项目平均投标企业数为17家,较试点期间下降86%,较传统模式上升270%以上,市场竞争更趋理性;中标企业资质等级均为乙级以上、信用等级B级以上,项目管理团队业绩与项目规模精准匹配,评标结果科学性大幅提升;建设资金实行“专款专用、按进度拨付”,买标卖标空间被全面压缩,市场环境持续净化。

  西藏智能化招投标改革已成为全国行业标杆。该模式先后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为典型书面交流,被最高检察院在新闻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与海南一同走在全国改革前列,为湖南、浙江、贵州等地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推动智能化招投标成为全国行业发展趋势。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