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秦皇岛市实施《聚焦企业感受打造2025营商服务新场景的工作方案》,围绕22个营商服务新场景建设,构建“规定动作+自选动作”双轮驱动机制。新场景建设侧重四大创新:垂直化与精准化的服务供给、全流程迭代升级的服务体系、新经济赛道的服务对齐、全周期陪跑式服务保障,推动营商环境从“便捷服务”到“价值创造”的优化升级。
高位部署
精准施策破解企业难题
“当初,要不是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要办理临时城镇污水排放入网许可,我们就要白跑一趟了。”10月29日,秦皇岛秦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办事人员林婷说,公司今年新项目开工前,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帮企业提前审核办理开工许可所需材料,结果发现临时城镇污水排放入网许可的材料缺失。对此,工作人员根据排水管线的设置标准,指导并协助企业准备申报材料,设计现场排水管线图,制定排水方案,保障建设单位一次申报通过。
9月22日,秦皇岛市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提出要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重要抓手,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由企业找政府办事向政府主动为企业办事转变”的工作理念。
对此,秦皇岛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从企业需求出发,第一时间印发全市数据和政务服务部门主动为企业服务举措清单,从精准性、实用性、全面性入手,靠前服务、主动服务,进一步提升企业满意度。
“主动为企服务举措清单涉及47项主动为企服务举措,所有举措均立足工作实际,深入总结以往服务企业的经验做法,聚焦企业办事高频需求、痛点难点,确保每项措施都能落地见效、切实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真正让企业感受到服务的温度与实效。”秦皇岛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春原说。
按照主动为企服务举措清单要求,秦皇岛市数据和政务服务部门形成市局统筹、县区联动、科室协同的服务网络,确保主动服务覆盖企业类别更广、贯穿企业发展环节更多。通过分类施策实现靶向服务,将47项举措细分为破解制度性堵点的改革创新类、提升响应时效的靠前服务类、简化办事流程的帮办代办类,精准匹配企业在政策突破、服务效率、流程便利等不同维度的需求。在细化分类工作的同时,各级数据和政务服务部门既要确保措施符合政策导向,又要贴合企业实际,实现“精准滴灌”,让主动服务更对企业“胃口”。
同时,秦皇岛市深入推进1927名政府服务代表靠前服务“四上企业”,入企服务6万余次,收集企业问题上千条,解决率超95%,满意度达100%。
创新机制
高效审批助力项目建设提速
10月24日,在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2×350兆瓦等容量替代热电联产项目现场,工程机械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正在加紧施工,确保年底前完工。
“我们这个项目是把两个小机组换成大机组,不仅要发电,还要为居民供热。”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基建总监万稳战说,今年初,为保障项目及时开工,秦皇岛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实施了工业项目防空地下室建设容缺审批,派专人定期到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了解规划进度,在规划部门对施工图纸确认的当日出具了行政审批意见。
今年,秦皇岛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全面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在2024年度21个重点事项全部落地的基础上,推进2025年度12个重点事项陆续上线运行。该局围绕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4个阶段,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改革。
秦皇岛市推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标准化告知承诺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将直接发包备案、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监督、资金落实承诺等施工许可前置审批改为同步办理,以告知承诺书方式替代上述材料,在取得施工许可证后、现场开工之前完成相应手续办理。审批部门依据承诺书核发施工许可证的同时,将承诺书推送至住房和城乡建设、人社等部门进行监管。以此压缩申报材料的30%至60%,让项目提前1至3个月取得施工许可证。
推行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审批合一”,对生产工艺单一、环境影响较小、建设周期短且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等12个行业建设项目,在企业自愿的原则下,项目开工建设前可接续办理环评与排污许可手续。
在全市布设166台智能终端,接入78项高频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企业可24小时自助办理营业执照打印、社保申报等业务,实现“大厅事、小区办”。
秦皇岛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还将深入挖掘企业群众高频需求和场景,打造本地特色“一件事”集成服务事项,推进建设项目开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等“一件事”落地。完善“跨省通办”业务协同机制,打造跨域典型服务场景。
数据赋能
为产业发展提供数字化支撑
“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主动牵头协调,帮我们打通数据壁垒,整合地理信息、气象、国土规划等12类公共数据,引入风能、光能资源分布等专业数据,让我们能构建多源异构数据资源池。”秦皇岛市大数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百良说,公司创新研发多维度选址模型,打造了“能址星图”选址与规划决策平台,缩短企业前期调研时间60%以上。该平台可有效支撑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的科学选址与资源潜力精准评估。目前,该平台数据已先后被天津中煤能源华北有限公司、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2家新能源企业购买,合同金额达2650万元,有效支撑了新能源资源集约化开发,为秦皇岛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数字化支撑。
今年,秦皇岛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高度重视数据工作,在全省率先将DeepSeek(深度求索)与政务服务、交通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深度融合。“数据赋能房产交易公共事业账户变更”入选全国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第三批)。
在企业数据方面,全省首笔数据知识产权贷款、首笔数据保险、首单数据资产入股、首例“气象数据×金融信贷”服务产品“气候贷”在秦皇岛市落地。目前,该市按照“债贷组合融资”建设方式,加快推进医疗康养可信数据港建设项目;与数字福州集团、青岛数据集团等20余家不同城市的数字集团联合发起成立“城市数据运营共同体”,拓展数据运营空间。
目前,科大讯飞AIPC(人工智能的个人电脑)生产基地(北方总部)、人工智能展示中心及研学基地、产业加速中心、“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示范中心等项目落地海港区。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