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获悉,2025年以来,随州市人社局锚定“近悦远来、随事好办”服务品牌建设目标,以“十大行动”为抓手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历经半年深耕,各项工作破局见效,在服务效能、就业保障、人才引育等领域交出亮眼答卷,为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社动能。
服务效能升级。通过“坐窗口、走流程、优服务”活动,各级人社干部以“陪同办、帮代办、亲身办”体验办事全流程,累计收集并解决企业群众“梗阻”问题15个,解决率达100%,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以“一窗通办”改革和“无证明城市”建设为契机,对人社业务办理流程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构,精简证明材料4项,积极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首席服务员”现场审批行政许可实现事项36个。
政务行风优化。开展窗口单位“明察暗访”与“回头看”,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闭环机制,常态化推进“练兵比武”,政务服务好评率达99%以上,推动政务行风持续优化。
社银合作扩面。该市是全省首批设立银行即时制卡网点的市州,全市网点建设已达205家,推动57项社保高频事项下沉银行网点窗口办理,持续打造“15分钟人社服务圈”,该市社银合作工作经验获得人社部宣传报道。
就业帮扶精准发力。为100余家重点企业配备专属服务专员,开展“春风行动”等“10+N”专项活动215场次。截至11月3日,全市新增返乡创业人员已完成6233 人,完成率189.1%。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60亿元(同比增长140%),通过“随时就业”平台发布岗位信息1.28万条(个),招聘企业注册总量685家,平台累计访问量达到77.13万人次。
招才引智亮点纷呈。以“才智相‘随’”品牌为核心,举办青年人才推介会、博士随州行等活动,省内高校院所12名博士后深入泰晶科技等企业,现场解决技术难题19个,开展学术讲座27场,达成中长期合作意向15项。深化与武大、华科等高校合作,赴多地区开展校园招聘22场。加大柔性引才力度,与武汉科技大学等3所重点高校签订人才合作战略协议,在全国11所高校设立“随州市人才就业工作站”,聘请9名“随州市引才大使”。实施“博士后倍增计划”,目前该市共有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技能培育靶向施策。发挥该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3个省级、10个市级)和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8个省级和20个市级)平台带动作用,今年截至目前,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12805人,培养高技能人才541人,其中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64人。
风险防范关口再前移。建立县、镇(办)、社区、企业四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391家,案外调解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062件。齐星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被评为首届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个人。会同孝感市人社局指导广水市、孝昌县建立跨区域合作制度体系,破解跨区域用工规范、纠纷调解难等共性问题。
化解争议纠纷再提速。探索“人社+工会+法院”调裁诉衔接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两级“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服务,全市共处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纠纷2548件,涉案金额4,567.46万,到期结案率100%,调解成功率92.46%,仲裁工作在全省处于第一方阵。曾都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获评人社部颁发的“2024年度工作突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
化解欠薪风险再加压。全市人社部门共立案查处和协调处理欠薪案件244件,共为1090名劳动者讨薪1715万元。从优化营商环境角度考虑,坚持“柔性”执法,目前移送公安机关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2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3件,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典型案例4起。
争创试点建设。锚定人社领域堵点难点,对标先进复制改革经验,争取到优化营商环境国家级先行试点项目1个、省级先行试点项目1个。
擦亮劳务品牌。结合香菇产业和专汽应急,随州培育创建了“随县香菇种植工”和“曾都焊匠”两个省十大劳务品牌,长久菌业黄天骥、程力集团冉作义先后荣获“全国新星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称号,程力集团入选全省首批劳务品牌领军企业。
下一步,随州市人社局将持续深化营商环境再提升“十大行动”,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发展更安心、群众办事更舒心,为随州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人社力量。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